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8703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嘉禾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1.(6分)(2019高二上·宿州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

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

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

“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

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

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

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

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

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

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

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

王维《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

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

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

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

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

冯延巳《鹊踏枝》: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

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

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

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

唐代刘昚虚《阙题》: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最早出现于《诗经》中。

B.“柳”又作“杨柳”,称名不同,其实所指相同,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寄寓了相同的感情。

C.古人常借柳表达思乡思亲之情,是因为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柳已成为故乡的象征。

D.“柳”之所以能够象征着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是因为柳树的婀娜多姿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十分相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文章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时,主要运用举例论证与引用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主要目的在于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因为家中庭院植有柳树,许浑因此睹物伤怀,咏出了表达强烈思乡之情的“蒹葭杨柳似汀州”的诗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古人在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情的表达。

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即指柳的证据。

C.“柳”可以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依恋,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

D.“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以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有关。

2.(18分)(2016高一上·大庆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托尔斯泰的眼泪

余杰

①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

夏里亚宾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

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

”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

高大、健壮、宽肩阔背。

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

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

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小声说:

“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

②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

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

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

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

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

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士兵最后一句话:

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

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

③许多人把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当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

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

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托尔斯泰”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这时,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听众。

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

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

流泪的托尔斯泰比海伦还要美丽,我觉得。

④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与他最亲近的人物之一是年轻的秘书费·布尔加科夫。

布尔加科夫是托尔斯泰热情的崇拜者,当时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

他在《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到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

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

“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

“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

您不舒服吗?

”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

“那你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

”当我读到这个片断时,久久不想翻过去。

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啊,你已经感受不到它的高度。

有的半高的山,很有些凌人的气质,做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来。

⑤看看真正的大山吧——这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老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一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

托翁面对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一样。

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一个照面就发现了年轻人干裂的嘴唇。

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

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

⑥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在这样一些细节面前轻如鸿毛。

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选自余杰《托尔斯泰的眼泪》,有删节)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许多人把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

生活中的托尔斯泰和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B.夏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两人拜访托翁并合作表演《老伍士》。

托尔斯泰被眼前的这两位年轻人深深感动了,以致留下了眼泪。

C.选文引述了费·布尔加科夫《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时说到“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因为这一细节描写取材于生活小事,写得非常精彩。

D.文章以年轻艺术家夏里亚宾和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年轻的费·布尔加科夫来衬托对比托尔斯泰的“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的特点。

E.“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这句议论意在表明托尔斯泰是真诚关心别人。

没有过多的客套,没有程式化的接待,有的是对每一位来访者最真诚的关心、问候。

(2)

文章第①段花大量笔墨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3)

文中第③段中说“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伟大与平凡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

(4)

为什么说“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12分)(2020高三下·深圳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信任

陈忠实

一场打架事件搅动了罗村大队的旮旯拐角。

被打者是贫协主任罗梦田的儿子大顺。

打人者是今年年初平反后刚刚重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罗坤的三儿子罗虎。

那些参与过四清运动的人,那些四清运动受过整的人,关系空前地紧张起来了。

一种不安的因素弥漫在罗村的街巷里……

春天雨后的傍晚,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块块云彩悠然漫浮;麦苗孕穗,油菜结荚;南坡上开得雪一样白的洋槐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在坡下沟口的靠茬红薯地里,党支部书记罗坤和五六个社员,执鞭扶犁,在松软的土地上耕翻。

突然,罗坤的女人失急慌忙地颠上塄坎,颤着声喊:

“咱三娃和大顺……打捶,顺娃……没气……咧……”罗坤喝住牛,插了犁,跑上前:

“现时咋样?

“拉到医院去咧……还不知……”“啊……”

罗坤把鞭子往地头一插,下了塄坎,朝河滩的打井工地走去。

罗坤盯着儿子:

“你和大顺打架来?

儿子一五一十地述说了前后经过,他不隐瞒自己寻事挑衅的行动,倒是敢做敢当:

“他爸四清时把人害扎咧!

我这阵不怕他咧!

他……”

罗坤再也忍不住,听到这儿,一扬手——“啪!

罗坤转过身,径直朝梦田老汉的门楼走去。

上房里屋里,传出一伙人嘈嘈的议论声:

“这明显是打击报复……”

“他爸嘴上说得好,‘保证不记仇恨’,屁!

说话的声音都是熟悉的,是几个四清运动的积极分子和梦田的几个本家。

他站在院中,大声喊:

“梦田哥!

屋里谈话声停止了。

梦田老汉走出来,站在台阶上,并不下来。

罗坤走到跟前:

“顺娃伤势咋样?

“算咧算咧!

”梦田老汉摇着手,“棒槌打人手抚摸,装样子做啥!

”说着,跨下台阶,推起车子,出了门楼。

罗坤走进自家门,屋里围了一脚地人,大都是四清运动和自己一块挨过整的干部或他们的家属。

他们正在给胆小怕事的老伴宽解:

“甭害怕!

打咧就打咧!

“谁叫他爸四清运动害了人……”

罗坤黑煞着脸,表示出对所有前来撑腰打气的好心人的冷淡。

他不理睬任何人,对他的老伴说:

“取五十块钱!

老伴问:

“做啥?

”“到医院去!

屋里的男人女人,看着气色不对,也纷纷低着眉走出去了。

治安委员和团支书后脚跟着前脚来了。

罗坤说:

“你俩把今日打架的事调查一下,给派出所报案。

说罢,罗坤站起身,拎起老伴已经装上了馍的口袋,推起车子,头也不回,走出门去。

整整五天里,老支书坐在大顺的病床边,喂汤喂药,端屎端尿,感动得小伙子直流眼泪。

梦田老汉对罗坤的一举一动都嗤之以鼻!

做样子罢了!

及至后来看见儿子和罗坤亲亲热热。

“没血性的东西!

”他在心里骂。

第七天,大顺的头上缠着一圈白纱布出院了。

罗坤执意要小伙子坐在自行车后面的支架上。

“大叔!

”大顺在车后轻轻叫,声音发着颤,“你回去,也甭难为虎儿……”

罗坤没有说话。

“在你受冤的这多年里,虎儿也受了屈。

他有气,我能理解……”

小伙子在身后继续说:

“听说你和俺爸,还有大队长清发叔,旧社会都是穷娃,解放后一起搞土改,合作化,亲得不论你我……前几年翻来倒去,搞得稀汤寡水,娃儿们也结下仇……”

“我回去要先找虎儿哩!

他不理我,我偏寻他!

”小伙子说,“我们的仇不能再记下去!

”罗坤再也忍不住,他跳下车子,拉住大顺的手:

“俺娃,说的对!

姜所长告诉罗坤,要对罗虎执行法律:

行政拘留半个月。

“执行吧,没啥可说的!

”罗坤说,“法律不认人!

民兵把罗虎带进办公室里来,罗坤瞧一眼儿子,转过脸去,摸着烟袋的手,微微颤抖。

就在民警把虎儿推出门的一刹那,一直坐在墙角,瞪着眼、噘着嘴的贫协主任梦田老汉,突然立起,扑到罗坤当面,一扑踏跪了下去,哭了起来:

“兄弟,我对不住你……”

罗坤赶忙拉起梦田老汉,把他按坐在板凳上。

社员们从街巷里、大路上也都围到办公室的门前和窗户外,他们挤着看党支部书记罗坤,那黑黑的四方脸,那掺着一半白色的头发和胡茬,那深深的眼眶,似乎才认识他似的。

罗坤坐在那里,瞧着干部们说:

“同志们,这十多年来,罗村七扭八裂,这一帮和那一帮,这一派和那一派,沟沟渠渠划了多少?

这个事不解决,想发展生产吗?

难!

人的心不是操在正事上嘛!

我们罗村的内伤不轻!

我想,我们挨过整的人把心思放远点,不要把这种仇气,再传到咱们后代的心里去!

办公室门里门外,屏声静气,好多人,眼里蓬着泪花,那晶莹的热泪下,透着希望,透着信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从小事件中反映大时代,罗村的一次打架事件折射出四清运动中人整人所留下的历史记忆,乡村寻常事件富有了鲜明的时代感。

B.罗坤得知打架真相就忍不住打儿子,后来儿子被民警带走,又“转过脸去,摸着烟袋的手,微微颤抖”,可见他是感情用事的性情中人。

C.小说第三段穿插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乡村美丽的春景,舒缓小说的叙事节奏,更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而富有生机的新时代已到来。

D.打架事件后,村民们从强烈不安和对立转化为“眼里蓬着泪花”,既反映荒诞历史带给人们的惨痛与恐惧,也体现出他们的质朴与善良。

(2)请以罗坤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小说主要情节呈现的是彼此的不信任,题目却为“信任”,是否自相矛盾?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1分)(2017高二上·洛阳月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2)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3)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B.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从中引出了对生死的联想。

作者肯定庄子的生死观,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其经世致用、有所作为的人生观。

C.“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D.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不愧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0分)(2017·淄博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野鹤

朱之蕃

劲翮凌风掠远游,一声清唳九霄闻。

注顶丹成迎日彩,昂身玉立出鸡群。

(1)

“一声清唳九霄闻”表现了野鹤怎样的特点?

(2)

同是写野鹤,“劲翮凌风掠远游”和“昂身玉立出鸡群”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四、默写(共1题;共9分)

6.(9分)(2015高一上·镇江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________,________。

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________,________。

⑤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用之不竭。

五、选择题(共3题;共6分)

7.(2分)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面对喧嚣的社会舆论,有人说张艺谋选择沉默的原因首先源于他的淡定。

从早年《红高粱》获柏林金熊奖被国人称其用国人之丑来博取洋人眼球和认可,到后来和巩俐的婚外情闹得沸沸扬扬,再到去年跟老搭档张伟平南辕北辙时大家意外看到的“独角戏”,张艺谋总是一副忍者模样,不声明不解释,任凭舆论自生自灭。

淡定是他的性格,也是他为人处世之道。

但这次面对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公平,将沉默进行到底,注定不会再一次息事宁人。

A.沸沸扬扬    

B.南辕北辙    

C.独角戏    

D.息事宁人    

8.(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四个短句的忽然加入,使诗歌节奏不但富于变化,而且使我们似乎昕到了诗人在席上频频的劝酒声。

B.叶永烈编著的《天文知识》,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浩瀚太空里星球演变、星云飘移的科学原理,为我们展现了宇宙中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C.据外媒报道,苏富比拍卖行将于下月在美国纽约拍卖一幅几乎全白的画作,估计拍卖价将高达1500万。

D.昨日,滨海新区大港管委会物价局经过调查作出决定,责令救援单位退还700元不合理收费项目。

9.(2分)(2017高一下·浙江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说,辛弃疾不够洒脱,他在出世与入世的关口也曾踌躇。

__________________,不论官场险恶,国势衰微,他始终挺直了腰身,为宋朝、为百姓、为天下而战!

①苏轼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潇洒!

②但,这正是我所欣赏的辛弃疾。

③陶潜种豆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何等决绝!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就是他的人生信仰!

⑤他何必,为一个不争气的南宋朝廷,奋斗终生呢?

A.①③④⑤②    

B.①⑤③④②    

C.③④①⑤②    

D.③①⑤②④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5分)

10.(3分)(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根据上下文,补写横线上的语句,要求语言简明连贯,每处字数不超过15字。

从语言哲学角度看,语言符号具有多义性,①________。

比如老头子既可以指年老的男子,也可用于称别人或自己的丈夫,旧时还有人用来称帮会的首领。

“走”既可以指离开,还可以作婉辞用,指人去世。

作者注入在文本中的含义,仅是文本含义的一种。

②________,除了对文本进行语义分析外,还要结合文本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社会经历,心理倾向等等因素。

而这些背景材料,一般难以准确、全面弄清楚。

因此,有学者提出,③________,就是作者自己也不行。

阅读文本,阅读的是文本含义,而非作者原意。

11.(2分)(2016高一上·呼和浩特期中)请为下面漫画拟写题目(不超过8个字),并写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个字)。

题目:

________。

寓意:

________。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7高二下·丹徒期末)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简单的事物常常容易被忽视,但简单中却蕴含着生活态度、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1-1、

1-2、

1-3、

2-1、

2-2、

2-3、

2-4、

3-1、

3-2、

3-3、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5-1、

5-2、

四、默写(共1题;共9分)

6-1、

五、选择题(共3题;共6分)

7-1、

8-1、

9-1、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5分)

10-1、

11-1、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