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6641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docx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docx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总结

地图学总结

第一章

1.地图的基本特性:

包括数学法则,地图语言,制图综合

2.数学法则:

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

3.地图语言:

地图符号,地图注记

4.制图综合:

包括地物选取,图形化简

5.制图综合(地图概括)(定义):

通过有目的地选取和化简,表示出制图对象主要的、实质性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6.地图一览性:

不论多大的制图区域,都可以按照制图目的,将读者感兴趣的内容,一览无遗地呈现给读者。

7.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8.普通地图:

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它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独立地物为制图对象

9.专题地图:

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的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1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地形图):

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规格、用指定的方法测制或根据可靠的资料编制的详细表达普通地理要素的地图

11.13种基本比例尺:

1:

5百,1:

1千,1:

2千,1:

5千,1:

1万1:

2.5万,1:

5万,1:

10万,1:

25万,1:

50万1:

100万

12.地图的基本内容:

数学基础,地理要素,整饰要素

13.数学基础:

是确定空间信息的依据和地图制图的基础,在地图上表现为坐标网,控制点,比例尺,地图定向

14.地理要素:

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是地图的主体。

{1、普通地图:

自然要素(水系、地貌、土质和植被)、人文要素(独立地物、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2、专题地图:

专题要素、地理基础要素。

}

15.整饰要素:

是一组为方便使用而配置的工具性图表和说明性内容。

(1)工具性图表:

图例、图名、图号、接图表、图廓间要素、分度带、图解和文字比例尺、坡度尺、三北方向、附图等;

(2)说明性内容:

编图及出版单位、成图时间、地图投影、坐标系、高程系、编图资料说明和资料略图等。

16.地图分幅:

矩形分幅,经纬线分幅

17.矩形分幅(大比例尺常用,可拼接与不可拼接):

(1)优点:

图幅间拼接方便;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方便使用图纸和印刷;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2)缺点:

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18.经纬线分幅(小比例尺常用):

(1)优点:

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分开多次投影,变形较小。

(2)缺点:

图廓为曲线时拼接不便;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刷;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19.地图编号的要求:

系统性,逻辑性,不重复性

20.我国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是在1:

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统一的“经纬线分幅、行列式编号”的方法。

21.

(1)纬向成行:

自0°纬线起算,每4°为一行,从赤道至南、北纬88°各有22行,用字母A、B、C••…V表示。

(2)经向成列:

从180°西经经线起算,自西向东每6°为一列,全球分为60列,用阿拉伯数字1、2、3……60表示。

22.实测成图途径:

图根控制测量,细部测量,绘成地图,地图制印

23.制作地图的基本途径(地图成图方法):

实测成图,航测成图,遥感成图,编绘成图

24.用传统的方法编绘地图途径(地图编制的主要过程):

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地图印刷

25.计算机地图制图途径:

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

第二章

1.地图学定义:

地图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第三章

1.地图投影:

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2.地图投影的实质:

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

3.投影变形:

长度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

4.共轭直径:

地球面上一微分圆的任意两相互垂直的直径,投影到平

面上一般成为微分椭圆的两共轭直径

5.证明:

地球面上一微分圆,投影到平面上一般成为微分椭圆(特殊

情况下仍为圆)

xrm

设X为经线长度比;

22

X_1

并令r=1,得:

m2n2

此式是以椭圆中心为原点,以相交成B角的经、纬线(共轭直径)为

坐标轴的椭圆方程式。

的方程证明)

8.等角投影:

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方向线夹角与椭球面上相应两线段夹角相等,即角度变形为零3=0(或a=b,m=n)的投影。

9.等积投影:

投影面与椭球面上相应区域的面积相等的投影,即面积变形为零Vp=O(或P=1,ab=1)的投影。

10.任意投影:

投影面上长度、面积和角度都有变形的投影,既不等角又不等积。

其中,等距投影是在特定方向上没有长度变形(a=1或b=1)的任意投影

11.

(1)方位投影:

纬线投影为同心圆,经线投影为同心圆的半径,且两条经线间的夹角与经差相等。

(2)圆柱投影:

纬线投影成平行直线,经线投影为与纬线垂直的另一组平行直线,两条经线间的间隔与经差成比例。

(3)圆锥投影:

纬线投影成同心圆弧,经线投影为同心圆弧的半径,两经线间的夹角小于经差且与经差成比例。

第四章

1.等角圆锥投影:

根据等角条件3=0,即m=n

2.1962年国际制图会议规定:

1:

100万地图按国际标准分幅,采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自赤道起按纬差4°分带,对每带单独进行投影。

北纬84°以北和南纬80°以南的地区,则采用等角方位投影

3.等面积圆锥投影:

根据等面积条件P=1,即mn=1

4.单标准纬线等面积圆锥投影:

设圆锥面切于地球0的一条纬线

上,即n0=1。

5.双标准纬线等面积圆锥投影:

设圆锥面割于地球1、2的两条

纬线上,即n仁n2=1

6.等距离圆锥投影:

根据等距离条件,即m=1,来确定p=f()的函数形式

7.单标准纬线等距离圆锥投影:

设圆锥面切于地球0的一条纬线

上,即n0=1

(pi仍

8.双标准纬线等距离圆锥投影:

设圆锥面割于地球-的两

条纬线上,即n仁n2=1

9.等角方位投影:

根据等角条件3=0,即卩仁卩2,来确定p=f(Z)的函数形式

10.等面积方位投影:

根据等面积条件P=1,即卩1卩2=1,来确定p

=f(Z)的函数形式:

11.等距离方位投影:

根据等距离条件,即卩1=1,来确定P=f(Z)的函数形式:

12.方位投影变形分析与应用

(1)、由切割关系决定的变形特点

1方位投影的各种变形均是天顶距Z的函数,与方位角a无关。

同一等高圈上的变形是相同的。

2在切方位投影中,切点Q上没有变形,其变形随着远离Q点

而增大

3在割方位投影中,所割的等高圈上卩2=1,其他变形自所割等高圈向内、向外增大

(2)由投影性质决定的变形特点

1等角方位投影:

垂直圈长度比与等咼圈长度比相等(卩1=卩2),角度没有变形,但面积变形较大(P=^12)。

2等面积方位投影:

等高圈长度比与垂直圈长度比互为倒数(卩1卩2=1),面积没有变形,但角度变形较大。

3等距离方位投影:

变形介于等角投影与等面积投影之间,垂直圈长度比保持为1(卩仁1),等高圈长度比与面积比相等(卩2=P)

13.等角圆柱投影:

根据等角条件3=0,即卩m=n,来确定x=f()的函数形式:

14.墨卡托投影(等角圆柱投影):

它不仅保持了方向和相对位置的正确,而且使等角航线在图上表现为直线,这一特性对航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5.等角航线:

是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成相同角度的曲线。

在地球表面上除经纬线以外,等角航线都是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16.大圆航线:

是地球表面上通过两点间的大圆弧线,即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线。

17.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是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18.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

2.5万、1:

5万、1:

10万、1:

25万、1:

50万均采用6°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1:

5千、1:

1万地形图则采用3°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1:

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19.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niversalTransverseMercator,简称UTM):

其实质是等角横割圆柱投影,它是以圆柱为投影面,使圆柱割于地球椭球体的两条等高圈上,然后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20.等面积圆柱投影:

根据等面积条件P=1,即mn=1

第五章

1.选择地图投影条件(地图投影选择的依据):

制图区域(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区域形状),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出版方式

第六章

1.地理变量:

任何地理事物都具有空间位置和地理属性,对地理事物定量或定性的描述,就构成了地理变量

2.制图数据:

把地理变量分类、分级处理,符号化后用于制图的数据。

3.地理变量按性质分:

(1)空间数据:

构成地理事物的空间形状、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数据。

(2)属性数据:

定性或定量描述地理事物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4.作为制图数据时把地理变量分为:

点位数据,线性数据,面积数据,体积数据

5.地理变量的量表系统(属于属性数据):

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比率量表,精度依次增高,数据转化不可逆

6.用于制图的数据来源(编绘专题地图的资料):

地图资料,影像资料,统计资料,文字资料

7.根据地图上数据的性质,制图数据可分为实测数据和派生数据两大类。

对实测数据进行加工后表示在地图上,称为派生数据,派生数据常常表现为平均值、比率、密度和位能这四种关系。

8.图形数据:

用来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的信息,又称空间数据

9.地理数据:

包括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时间因素

10.图形数据重要性:

(1)空间定位:

确定位置

(2)空间量度:

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3)空间结构:

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4)空间聚合:

空间数据与专题信息相结合

11.图形数据形式:

矢量数据,栅格数据

12.属性数据主要包括专题属性和质量描述等数据,表示地理物体的本质特性,是地理实体相互区别的质量准绳。

属性数据通常是以特征码的形式出现。

所谓特征码即为根据地图要素类别、级别等分类特征和其他质量特征进行定义的数字编码。

第七章

1.地图符号的实质:

地图符号是以其视觉形象指代抽象的概念,它属于表象性符号。

2.基本地图符号是指普通地图符号,尤其是地形图符号,已基本形成标准化的科学符号体系。

专题地图符号由于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尚未形成标准化的科学符号体系。

3.符号的视觉变量:

能引起视觉差别的图形和色彩变化因素称为“视觉变量”或“图形变量”。

4.地图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

形状,尺寸,方向,明度,密度,结构,颜色,位置

5.视觉变量形成的图形感受效果:

整体感,差异感,等级感,数量感,质量感,动态感,立体感

6.整体感也称“联合感受”,是指当我们观察由一些像素或符号组成的图像时,它们在感觉中是一个独立于另外一些图形的整体。

7.差异感也称“选择性感受”,是指当各部分差异很大,某些图形似乎从整体中突出出来,产生突出的感受。

8.性质特征的描述:

描述对象性质种类或类型差别的符号属于定性符号。

形状、颜色、结构、方向是描述性质特征的最主要的变量,而明度、密度等变量只能作为次要的辅助手段,起增强差别的作用。

9.数量特征的描述:

描述对象数量特征的符号属于定量符号。

描述对象概略顺序和相对等级的符号属于等级符号。

尺寸是描述数量特征惟一有效的变量,而表现数量相对大小的顺序或等级,既可用尺寸,也可用明度、结构等变量

10.符号设计要求:

图案化,象征性,清晰性,系统性,适应性,生产可行性

第八章

1.在地图内容中,地理要素是地图的主体。

自然要素:

水系、地貌、土质植被等。

人文要素:

居民地、交通网、行政境界、独立地物等

2.独立地物由于实地形体较小,无法以真形显示,所以大都是用侧视的象形符号来表示;独立地物一般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方位意义,在地形图上必须精确定位,所以独立地物符号都规定了定位点

3.海岸:

是海水和陆地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宽度的海边狭长地带,由岸上地带、潮浸地带(干出滩)、沿海地带三部分组成。

1岸上地带(后滨):

高潮线以上部分;(棕色表示)

2潮侵地带(干出滩):

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部分;(黑色表示)

3沿海地带(前滨):

低潮线以下直至波浪作用的下限(黑色表示)

4.海岸线:

就是沿岸地带和潮浸地带的分界线,它是多年大潮的高潮位所形成的海陆分界线。

海岸线:

蓝色实线表示;低潮线:

点线概略绘出

5.海底地貌:

由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组成

6.理论深度基准面:

是根据长期验潮数据所求得的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的潮面。

1海面上的干出滩和干出礁的高度:

是从理论深度基准面向上计算的。

2水深:

是由理论深度基准面到海底的深度。

3零米等高线:

通过干出滩,接近海岸线,用海岸线表示。

4零米等深线:

低潮界,与深度基准面接近。

5无滩陡岸地带:

海岸线、零米等高线和零米等深线重合

(平均海面为1.5m,即指深度基准面在平均海水面下1.5m处)

7.不足整米的小数位用下标注出,如2786=278.6,1984

8.海底地貌可以用水深注记,等深线,分层设色,晕渲表示

9•地貌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①写景法(最早使用),②晕滃法,③晕渲法(直照晕渲,斜照晕渲,综合光照晕渲),④等高线法(最常用):

⑤分层设色法

10.等高距:

是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11.等高线平距:

在地形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为

等高线平距。

在同一张地图上,等高线间隔是相等的,但等高线平距

不等。

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该区域地形越平缓,平距越小,说明地形越陡峭。

12.地形图上等高线分为:

首曲线(棕色细实线表示),计曲线(加粗的棕色实线),间曲线(棕色长虚线),助曲线(棕色短虚线)

13.分层设色法:

根据地面高度划分的高程层(带),逐层设置不同的颜色,成为地貌分层设色法。

14.分层设色法优点:

(1)使地图在一览之下立刻获得地貌高程分布及其相互对比的印象。

(2)使等高线地图略微有了一些立体感。

15.专题地图内容的十种基本表示方法:

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

范围法,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点数法,运动线法,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表法

16.定点符号法:

是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和结构的点状符号,表示呈点状分布现象的质量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的方法(工业企业,文化设施,气象台站)

17.线状符号法:

是用不同颜色、结构和粗细的线状符号,表示呈线状分布现象的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的方法。

(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山脊线)

18.范围法:

是用颜色、网纹等面状填充符号,表示呈间断、成片或零星散布现象的空间分布及质量特征的方法(可表示:

森林,沼泽,)

19.质底法:

是用颜色、网纹等面状填充符号,表示呈连续分布且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各种现象的质量特征的方法(可表示:

地质现象,土地利用状况,土壤类型)

20.等值线法:

是利用各数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等值线,表示满布于整个制图区域呈均匀渐变现象的数量特征的方法(表示内容:

等值线法强调表示现象的数量特征,适用于像地形起伏、气温、降水、地表径流等满布于整个制图区域的均匀渐变的自然现象)

21.定位图表法:

是以统计图表的形式,表示定位于某点呈周期性变化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内部结构的方法(图表类型:

无方向:

气温、降水;有方向:

风频、风速)

22.点数法:

是用代表一定数值的点状符号,表示呈分散分布现象的空间分布、数量特征和密度变化的方法(可表示:

人口,动物分布)

23.运动线法:

是用不同宽度和长度的箭形符号,表示现象的移动方向、路径及其数量、质量特征的方法。

(可表示:

自然现象:

洋流,寒潮,气团变化;社会现象:

移民,货物运输)

24.分级统计图法:

是根据各区划单元的统计数据并对它们分级,采用不同色阶或晕线网级反映各区划单元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方法。

(可表示:

绝对指标:

人口总数,粮食总产等;相对指标:

人口密度,人均产值等)

25.分区统计图表法:

是根据各区划单元的统计数据描绘成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分别置于相应的区划单元内,(优点)以反映各区划单元内现象的总量、构成和变化的方法

26.按对现象时间变化的表示

(1)某一特定时刻:

除运动线法外都可以采用

(2)现象的移动:

运动线法

(3)周期性变化:

定位图表法

(4)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化:

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的组合,等值线法、点数法、范围法的组合,分区统计图表法

27.按对现象数量和质量特征表示的可能性

(1)以表示质量特征为主的:

线状符号法、质底法、范围法。

(2)以表示数量特征为主的:

等值线法、点数法、定位图表法、分级统计图法。

(3)表示全能指标的:

定点符号法、分区统计图表法、运动线法。

28.定点符号法和定位图表法联系:

表示手段完全一样,均用有定位意义的符号或图表表达现象的特征。

区别:

(1)前者:

反映呈点状分布的现象;后者:

利用典型点上的现象说明整个面上或线上现象的特征。

(2)前者:

说明特定时刻的或某一段时期内的现象;后者:

主要用于说明周期性发生的现象。

(3)前者:

每个点有较强的独立性;后者:

表示一个点不能全面反映制图区域的现象。

29.定点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

联系:

表示手段完全一样,均用有定位意义的符号或图表表达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区别:

前者:

每个符号在地图上的位置代表具体物体的实地位置,它的大小表示该现象的数量指标。

符号之间可以压盖。

表示的是在空间呈点状分布现象的特征。

后者:

每个图形代表某个区划单位内某全部现象的总和,它可配置在区域内的任一适当位置。

图表之间不可以相互压盖。

表示的是在空间呈点、线、面状分布现象的特征。

第十章

1.色彩:

是所有颜色的总称,它包括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1无彩色系(消色):

黑、灰、白

2有彩色系(彩色):

红、橙、黄、绿、青、蓝、紫

2.色彩的基本属性包括色相(色别,色种)、明度(亮度)、饱和度(纯度,彩度,鲜艳度),是色彩研究的基础。

无彩色系:

只有明度,而无色相、饱和度。

有彩色系:

色相、明度、饱和度三者皆有

3.色光的混合:

三种光线两两相加,可形成黄、品、青三个间色光。

光线越强,颜色越亮,RGB三种光线加在一起是白色,所以RGB模式又称为加色法。

红光+绿光=黄光(Y)

绿光+蓝光=青光(C)

蓝光+红光=品红光(M)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3.色料三原色:

青、品红、黄;CMYK模式又被称为减色法。

4.色料的复色:

由两种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混合而得到的色称为复色。

第十一章

1.地理实体:

凡有一定位置、范围的地理事物,都可被称为地理实体,它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

2.符号:

地图的基本语言。

注记:

地图使用的自然语言

3.地名三要素:

音、形、义

4.注记配置:

指注记的位置和排列方式;注记排列四种方式:

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屈曲字列

5.地图注记的功能:

标识各对象;指示对象的属性;表明对象间的关系;转译

6.地图注记的分类:

名称注记;说明注记

7.地图注记的设计包括:

注记字体;注记字色;注记字隔,注记字大,注记配置

第十二章

1.选取:

类别选取,级别选取

2.选取标准:

资格法,定额法

3.概括:

形状概括(删除;合并;夸大;分割)、数量特征概括,质量特征概括

4.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即对地图概括产生影响的客观因素):

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景观条件,图解限制,数据质量

5.编图时对符号的争位矛盾大致采用舍弃、移位和压盖三种方式来处理:

试卷总结一.填空题

1.大地经纬度是以参考椭球面和法线为依据定义的;天文经纬度是以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为依据定义的

2.电子地图以数字地图为基础,

3.在比例尺大于等于1:

10万的地形图上绘制两种坐标网,分别是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4.在中西方地图史上,著名的制图理论有裴秀的制图六体和托

勒密的地图学指南

5.比例尺越大,图面精度越高,地图概括性越低;比例尺越小,图面精度越低,地图概括性越高

6.地图符号的分类

(1)按符号表现的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分类:

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

(2)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关系分类:

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

(3)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分类:

定性符号,等级符号,定量符号

7.地图比例尺的表示:

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图解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复式比例尺);特殊比例尺

8.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

9.椭球体三要素(:

长轴即赤道半径)、短轴即极半径和(椭球的扁率)。

10.地图投影根据变形特征可分为:

(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11.方位投影可分为(透视方位投影)和(非透视方位投影)两类

12.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面相切位置的不同,透视投影可分为三类:

(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方位投影)、(斜轴方位投影)。

1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在比例尺相同的情况下地理图的概括程度更高。

14.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

(水系)、(地貌)、(土质)与(植被);

社会人文要素包括(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独立地物。

15.海底地形的基本轮廓可以分为三大基本单元,即大陆架、(大陆

坡)、(大洋底)。

16.地貌符号:

独立微地貌;激变地貌;区域微地貌

17•地貌注记:

高程注记,说明注记,地貌名称注记

18.空间数据对应于地图基本要素即实体,称几何数据,其表现形式有两种:

(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19.非空间数据包括(专题)属性数据、(质量)属性数据、(时间)属性数据。

20.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和地图定向构成了地图的

数学法则。

21.地图的成图方法包括:

实测成图,航测成图,遥感成图,编绘成

22.编绘成图包括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和地图印刷

四步

23.地图按比例关系分:

大比例尺地图(地形图),中比例尺地图(地形地理图),小比例尺地图(地理图)

24.点数法的布点方式包括:

均匀布点法,定位布点法

25.比率符号可以分为:

绝对连续比率符号,条件连续比率符号,绝

对分级比率符号,条件分级比率符号。

(定点符号法按比例可分为:

比率符号,非比率符号)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