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5975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地球的自转》。

我将按说课标、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环节去说课。

一、说课标

课标要求: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运动是必修1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自然环境方面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从了解层面上升到理解规律和成因层面。

本节是主要学习地球自转的特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铺垫,而本节需要掌握的是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

二、说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

是学生从地理事实上升到地理科学的一个平台。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接下来的地理天体计算等的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外,本节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三、说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心理特征

这部分内容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的年龄只有16、17岁,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天性。

其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

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来呈现学习的内容。

此年龄段学生还具有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等特点,因此,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时地改变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2.知识技能基础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的自然现象,并且也有小学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并通过借助适当的辅助教学的过程,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这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非常有效。

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以及高一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节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3.能够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区分恒星日与太阳日

4.能够分析地球自转的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计算方法和规律,并应用计算方法计算出某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分析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体验地理学习的思维过程。

2.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知道地球自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

3.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可以形成物质普遍联系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发展观和联系观;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

2.学生可以树立起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的信念;

3.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通过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五、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特征,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

2.教学难点:

自转的周期:

太阳日和恒星日的理解和区别。

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为了能够充分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认为用一个课时去处理比较恰当。

那么在一个课时中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呢?

接下来我说说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六、说教法及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多媒体演示法:

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地球自转运动。

使用多媒体,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教师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教具演示法:

课前准备一个地球仪,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参观法:

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进行推理分析,以把握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性。

比如,地球自转方向的标示等,培养学生地理绘图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启发式谈话法:

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设疑启发提问学生,并通过对话方式探讨新知识,得出新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演示法、模拟法、探究式教学法、观察探索法、比较法、分

建构主义理论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理论。

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转移的过程,而应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下,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而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建构生成新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握。

故本节课通过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结束四个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理性——感性的思维转换过程,完成教学。

我将结合教学ppt做阐述

1.具体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课堂时间:

3分钟)

播放新闻截图

师:

大家看了这则新闻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地球上一次日出日落的时间在天上的宇航员们却能看到16次呢?

生:

天宫一号飞得快些

师:

有谁知道我们一次日出日落要经历多久呢?

这个时间又是怎么来的呢?

生:

24小时

师:

请大家带着这些疑问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地球的自转

教学手段:

情境教学法

设计意图:

通过大家都关注的热点新闻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不断追问,帮助学生导入并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兴趣进入课堂。

【讲授新课】

1、地球自转的方向(课堂时间:

12分钟)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中它的普通性就在于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一样不仅围绕着地球公转,而且也发生着自转。

那么地球又是怎样进行着自转运动呢?

它自转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做个试验看一下

情况一:

地球不动,太阳动

师:

我们我们每天会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好像很忙碌一样,每天从东边生起,又从西边落下,这是我们在哪里观察到的现象。

生:

在地球上

师:

也就是我们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状态,而相对于太阳,发生了运动。

此时太阳相对于地球来说,产生东升西落的现象。

情况二: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运动

师:

实际上,太阳之所以称为恒星,是因为太阳离我们很远,如果在宇宙中观察太阳,会发现太阳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产生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实际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师:

现在我们按实际情况,让太阳不动,而太阳与地球还要发生相对运动,产生太阳从地球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的现象,我们该让地球怎么运动,才会有此种情况。

师:

现在大家想象自己置身与宇宙之中,观察太阳与地球,让两者之间产生太阳的东升西落的现象。

假设一:

太阳不动,地球从东向西自转

师:

通过模拟,大家观察到此种情况下,太阳有没有出现东升西落的现象?

生:

没有

师:

所以此种假设不成立。

假设二:

太阳不动,地球从西向东自转

师:

通过模拟,大家观察在此种情况下,太阳有没有出现东升西落的现象?

生:

出现了

师:

所以我们的这种假设成立,也就是说地球自转的方向应该是?

生:

自西向东

师:

对,地球会围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地轴的最北端始终会指向北极星附近。

大家要明确,地轴实际上比不存在,而是为了我们方便研究地球自转而虚构出来的。

这是我们从正面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师:

大家看地球仪,我们模拟地球自转的方向,正面自西向东,大家再分别从南北极观察地球,发现地球自转方向是怎样?

生:

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师:

很好,我们总结为:

北逆南顺

北逆南顺

师:

给大家再教一个模拟地球自转规律的手势

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所指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教学手段:

教具演示法、启发式谈话法、假设——推理法

设计意图:

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在上课后第5分钟到第20分钟之间,这一段应该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

我注意到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此时便围绕教学重点,抓住教学时机,设置了第一个教学高潮,以便利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特点,顺利的完成教学重点,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识。

通过教具模拟地球自转的情况,把抽象的宇宙空间转化为实体的地球仪,在学生脑子里树立空间的思维。

通过教具演示培养学生对地理、对宇宙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欲望。

2、地球自转的周期(课堂时间:

15分钟)

师:

大家现在应该很明确了,地球不仅围绕太阳做自西向东公转,并且自身发生自西向东的自转,这两种运动同时发生。

师:

哪两位同学在讲台上模拟一下地球自球自转和公转同时发生的现象。

一位同学当太阳,一位同学当地球。

(1)、太阳日

甲——太阳乙——地球

师:

现在乙伸出胳膊,平举,对准甲同学,现在模拟地球自转一周,围绕着甲公转的现象。

模拟结束后……

师:

现在,乙(地球)自转一周,胳膊又重新对准甲(太阳),这种情况下,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用时为24h,也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是24h。

此时地球的参考点是?

生:

太阳

师:

我们把参考点为太阳时,计算的地球周期称为太阳日=24h.

太阳日=24h

(2)、恒星日

甲——太阳乙——地球丙——恒星

师:

除了太阳这颗恒星以外,地球对其他恒星来说距离非常远,即使地球在发生公转,我们都认为地球与恒星之间没有发生相对位移。

师:

我们再做模拟,甲同学当太阳,乙同学当地球,丙同学当恒星,现在我们模拟地球相对与恒星自转一周。

模拟结束后……

师:

此时地球相对于恒星已经自转了一周,但是相对于太阳有没有转够一周?

生:

没有

师:

我们把此时地球参考点为恒星时所计算的周期成为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师:

我们接着让乙(地球)继续转,直到相对于甲(太阳)自转一周。

模拟结束后……

师:

大家发现什么现象

生:

太阳日长于恒星日

师:

对,我们平时用太阳日进行计时,一个太阳日也就是一天。

参考图:

教学手段:

情景模拟

设计意图:

教育心理学上指出,由于中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并不很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

我注意到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此时便围绕教学难点,抓住教学时机,设置了第二个教学高潮,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激起思想上的唤醒,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求索,希望能够再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识。

3、地球自转的速度(课堂时间:

10分钟)

师:

知道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那地球自转的速度又是多少,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

师:

时间均采用太阳日

(1)角速度

师:

地球自转一周共转了多少度?

生:

360°

师:

时间呢?

生:

24h

师:

哪位同学在黑板上来计算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生:

计算过程:

角速度=360°/24h=15°/h=1°/4min

师:

从计算结果可看出,角速度除了南北极点,全球全部一样,均为15°/h,因为南北极点是点,不存在角速度。

角速度=15°/h(除南北极点)

(2)线速度

师:

线速度怎么算?

生:

地球的纬圈周长/时间

师:

那么赤道周长是多少?

生:

2πR

师:

赤道线速度是多少?

生:

V赤=2πR/24

师:

那其他纬圈线速度呢?

生:

V′=2πRcosa/24

=V赤cosa

师:

可以看出,不同纬度,线速度也有所不同,线速度规律: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最小为0,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0

计算参考图:

教学手段:

问答式谈话法、演算法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思考、计算,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防止学生学习倦怠。

【课堂小结】(课堂时间:

4分钟)

地球自转运动

定义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旋转中心

地轴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

恒星日(真正周期)、太阳日 

角速度

除南北极外均为15°/h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零 

学生在我“知识小结”完成后,老师再出示板书以参考。

教学手段:

合作探究法、联系法

设计意图:

通过填图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总结、巩固、升华所学知识。

【结束】(课堂时间:

1分钟)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那地球只是围绕地轴自转那么简单吗,它会不会还围绕其他什么物体运动呢?

请同学们下去搜集资料,进行思考,下节课我们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

结束本节内容,诱发学生学习新知。

七、说板书设计

1定义: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恒星日:

23时56分真正周期

地球的自转3周期

太阳日:

24时

线速度:

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

4速度

角速度:

除两极点,各纬度都相等,为15度每时

小结

本节的课堂设计,我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主要采用演示法、启发式问答法讲授知识。

课堂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