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M的发展历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4105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QM的发展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TQM的发展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TQM的发展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TQM的发展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TQM的发展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QM的发展历程.docx

《TQM的发展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QM的发展历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QM的发展历程.docx

TQM的发展历程

TQM的发展历程

作者:

刘少四

联系方式:

邮件地址

TQM的发展历程

已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推动热潮的TQM,似乎是在1987年左右兴起的,然而,其孕育期却可追溯到1950年代戴明博士到日本倡导品管开始.了解TQM的发展历程有于对TQM的了解及适切的推动TQM.

近年来,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全面品质管理))已在世界掀起一股推动的热潮.因此,TQM的发展历程应是大家所想要了解的.一般人所知道的TQM是在1987年左右由美英两国所推动.但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TQM的发展,在近期固然是受到日本的CWQC(Company-WideQualityControl(全公司品管)),1986年戴明博士所提出的十四要点,以及欧洲推动ISO9000很大的影响,但其孕育期却可追溯则50年代戴明博士到日本指导SQC(统计品管)开始.

SQCTQCCWQCCWQCTQM

全面品质管理的真谛

做好品质管理,不只是品管部门或是品管人员的责任,而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因为全面品质管理的推动,是诉求一种以品质为先的企业新文化,由人员的意识、观念、习惯及行动做起,运用适切的改善手法,持续性的改善、提升公司产品及服务的品质,进而使顾客有高的满意度.

ØTQM需要全员参与

Ø建立新的品质观念

ØTQM是以顾客为导向

Ø强调持续不断的改善

Ø重视统计方法的应用

Ø要求团队精神、协强合作

ØTQM建基在管理上

Ø进行全面性的教育训练

Ø与供货商、客户间建立密切的关系

Ø员工行为之改变及企业文化之建立

戴明的十四要点

推行TQM不是赶时髦,而是为了改变本身的经营体质,增强企业竞争所必须.戴明博士提出的十四要点,可说是TQM的本质,也是TQM更为成熟、更为盛行的驱动力.

1.设定对产品及服务进行持续改善之坚定目标

2.接受新的理念及主管的领导与影响

3.消除以依赖大量检查的方式来维持品质

4.停止只以比价的方式来寻找供货商

5.持续不断的全面性改善品质管理系统

6.进行在职教育训练

7.采用并建立领导式的管理方式

8.排除员工恐惧的心理

9.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藩篱

10.消除喊口号、贴标语及对员工设定任何目标

11.消除对员工所设定之工作量及在管理上所设定之数字目标

12.去除剥夺员工在工作上的自尊之障碍

13.对每位员工进行坚实的教育训练及自我成长的计划

14.促使每位员工采取行动以推行TQM

 

全面品质管理纵横观

片断理解有碍确实执行,唯有让全面品质管理成为理念的、承诺的、系统的、方法的、文化的,才算真正做到全面品质管理

1.TQM是理念的

2.TQM是承诺的

3.TQM是系统的

Ø品质管理系统

Ø制程管制系统

Ø品质改善系统

Ø品质稽核系统

Ø协力厂商系统

4.TQM是方法的

品质观念与承诺是推动TQM的原动力,建立完整的品管相关系统则是推行TQM的主体,但要推行的成功则一定要有方法才行.其推行方法不外乎下面几种:

Ø以顾客为导向的;主动了解顾客的需求,然后提供给他们

Ø持续不断的改善

Ø方针管理

Ø团队合作,跨部门管理

Ø全员参与,日常管理

Ø品管圈活动(QCC)的推行

Ø统计方法的应用

Ø预防重于检查的做法

Ø流程管理与改善

Ø让部属有能力、有权责做好份内的工作

Ø有规划、有计划的进行教育训练

Ø主管的领导与管理

5.TQM是文化的

Ø员工想法、观念、行为及习性的改变

Ø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

品质是竞争的最佳策略

推行全面品质管理,可进而追求人、事、物品质之提升,不但能做到产品及服务的品质好,得到顾客满意,更能提升生产及工作绩效,进而降低各方面的成本,让企业竞争力增强,能够不断的成长与发展.

1.顾客对品质的要求日趋严苛

2.品质要好,成本也要低

2.1品质与品级不同

2.2品管方法会影响到成本

3.由QI进步到TQM

4.追求全方位品质

 

全面品质管理的推行步骤

TQM之推行,不但能提升产品与服务之品质,更能增强企之竞争力,因些需要积极的推行TQM.但推行TQM必须慎重,推行不当,不但前功尽弃,且一条光明大道也会被视为畏途.

从ISO9000到TQM

企业要改善体质与竞争力,建立适切的ISO系统,确能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但若能进一步推行TQM,则有助于ISO的执行与落实,并增加效率、降低成本,使部门间密切合作,进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ØISO是品质管理的基本要求

ØTQM以顾客为导向

ØISO不等于TQM

Ø走出一条稳当坚实的路

1.加强持续改善之运作

2.推动全员参与

3.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4.员工品质观念的改变及良好企业文化之建立

品质的演进

早期的品管是检查品管,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因而逐渐演进”品质是制造出来的”,但还不够,日本的CWQC则是做到”品质是管理出来的”,如能做到”品质是习惯出来的”,且培养出重视品质的企业文化,则品质一定做得好

检查是要付出很大成本的

检查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我国的工资非常高,绝不能再停留在”检查的品管”上,应采用自主管理、顺次检查及源流管理等做法,甚至于朝自动化,推行TQM方面努力才是

第一次做好

在平日里,人们经常制造许多问题,让别人来收拾.在工厂里作业员经常做出不良品,造成生产成本不断的提升.因此,唯有灌输大家”第一次就做好”的品质观念,且严格要求,才能做出”又快又好”的产品.

品质从倾听做起

[品质]是企业生存、竞争的重要利器,而品质却又是由顾客来衡量的,因此唯有深入了解顾客的声音,以做为品质改善、产品或服务之设计时的重要依据,才谈得上满足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满意

品质是习惯出来的

要做出品质好的产品,且成本又要低,则一定要进展到”品质是习惯出来的”阶段.亦即全体员工养成重视品质,做好品质的习惯才是.所以主管应尽力的教导部属养成重视品质的好习惯

好习惯才有好品质

人的人性方面有多样化,习性也是,有些人性面或习性会造成人们不重视品质,也有些人性面或习性会使得人们对品质的重视.所以,人性面与习性对品质的影响非深远.企业界应从人性面与习性来培养员工重视品质,把[做好品质变成是一种习惯]

 

全方位品质之体认

全方位品质含盖了“人”、“事”、“物”的品质.也包括了经营品质、管理品质、执行品质及控制品质,因此不论高阶主管、中坚干部或基层员工均有品质责任.在品质素养上不但含有品管手法、品管专业、品质理念,更需要有品质文化[全方位品质]之层面较TQM来得大,如决策品质、经营品质、环境品质,以及品质文化的建立等等,构成它的特色

制造工程产生及其功能

近年来,再造工程在企业界已造成很大的回响,有些企业已有些再造成功之案例,也有不少企业跃跃欲试.再造工程确能达成满足顾客需求,提升竞争力之功能.但却不易推行,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

1.

企业再造的目的是为了竞争

2.现有流程无法满足顾客之需求

3.流程再造的做法

4.

流程再造的目的有于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6?

品质之含意及其做法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推动5年度计划的6?

品质.5年之后,品质可以达到很理想的境界.何谓6?

品质,值得深入解说,且其追求的目标与所采行之做法值得我国企业界做参考与学习.

1.品质特性值是变动的

2.管制图是以平均值的上下3个标准差来制订的

3.6?

品质水准的含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