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4034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x

《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docx

初三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地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

一.学习目标

1.请学会地球是个球体,人类如何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请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二.学习重点、难点

下面的知识很重要,请掌握: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经度、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下面的知识有点难,请多加理解,并且在课堂中认真听讲:

1.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地球仪上判断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三.课堂必记知识(知识网络)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十分规则的椭球体

大小:

极半径6356.8千米、赤道半径6378.1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轴----地球自转轴(假想)

地球仪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比较

定义

特点

纬线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

圆;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两极成点;指示东西方向;纬度相同,长度相等

经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半球划分

经度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向东、西各分作180°

东经(E)

西经(W)

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纬度

赤道

(0°纬线)

向南、向北各分作90

南纬(S),

北纬(N)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四.课前预习

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千米B.6378千米C.6371千米D.6375千米

2.本初子午线是指()

A.180°经线B.0°纬线C.0°经线D.回归线

五.课堂练习(试一试,相信自己)

1.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

B.20°E,160°W

C.0°经线和0°纬线

D.20°W,160°E

2.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下面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B.所有的纬线都呈半圆形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的纬线都是个圆圈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A.一个方向B.两个方向C.三个方向D.四个方向

六.课后作业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总共有360条

B.纬线总共有180条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2.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七.拓展练习

1.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确说法是()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

八.中考链接

1.下列四个地点当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130°E、20°N

B.40°W、30°S

C.170°E、50°N

D.10°W、40°N

九.进步和收获

今天这节课是我们重新“认识地球”的第一节课,同学们不仅会明确人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而且对它的大小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复习了“地球仪”这样一位新“老朋友”,它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地球,学习地理。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二)

一.学习目标

1.请学会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2.请理解经度变化与位置的东西关系;纬度变化与位置的南北关系;经纬网。

3.请掌握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位置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下面的知识很重要,请掌握:

1.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下面的知识有点难,请多加理解,并且在课堂中认真听讲:

1.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三.课堂必记知识(知识网络)

0度到30度为低纬度;

1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0度到60度为中纬度;

60度到90度为高纬度。

2.东西半球的划分:

其中阴影部分为东半球范围。

3.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

4.经度分布规律:

5.纬度分布规律:

从赤道(0度)向北向南纬度逐渐增大,最大为90度。

6.在经纬网上确定一点的位置:

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经度、纬度)如北京地理坐标(40°N,116°E)掌握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进行经纬网定位的关键。

四.课前预习(试一试)

1.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165°E,20°NB.21°W,5°N

C.15°W,25°SD.15°W,25°N

五.课堂练习(试一试,相信自己)

1.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经纬度:

A.___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东西哪个半球?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地的经纬度位置是165°W,45°S,则该地属于()

A.西半球的南半球B.西半球的北半球

C.东半球的南半球D.东半球的北半球

六.课后作业

1.判断下图中A、B、C、D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所在半球及低、中、高纬度地区。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

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

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

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中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______。

七.拓展练习

1.A地的地理坐标是120°W,10°S,B地的地理坐标是120°W,15°S。

A、B两地与赤道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相等B.A地距赤道近

C.B地距赤道近D.A地距赤道远

2.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A.160°W,23.5°S

B.20°W,60°S

C.20°W,60°N

D.160°E,30°N

八.中考链接

1.某地往北是北半球,往南是南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该地区位于()

A.160°E,纬度0°

B.20°W,纬度0°

C.160°W,纬度0°

D.20°E,纬度0°

九.进步和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学会并懂得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的划分,

也同时明白了经纬网定位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一点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

一.学习目标

1.请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2.请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二.学习重点、难点

下面的知识很重要,请掌握: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下面的知识有点难,请多加理解,并且在课堂中认真听讲:

1.实例解释时差现象。

三.课堂必记知识(知识网络)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①地球的自转:

(1)自转规律:

①绕地轴旋转

②方向—自西向东

③周期——一天

(2)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②地球的公转

(1)公转规律

1公转中心——太阳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3公转轨道(黄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4公转周期——一年

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

朝向太阳的半球是昼,背向太阳的半球是夜

②时间差异:

经度每隔15°,时间差1小时;时刻计算:

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四.课前预习(试一试)

1、地球上白天黑夜的产生是因为()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运动

五.课堂练习(试一试,相信自己)

1、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都是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__时针。

南极上空看呈__时针。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365天B.30天C.三个月D.24小时

3、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A.太阳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地轴与公转轨道有一个夹角

4.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15时有一场精彩的中日足球赛,北京时间是几时?

六.课后作业

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

2.俄罗斯莫斯科于今天当地时间15时有一场精彩的中俄足球赛,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是几时?

七.拓展练习

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02年5月31日----6月30日在韩日举行,中国、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为同一小组,届时在韩国举行比赛。

据此回答:

1.该小组首场比赛(巴西----土耳其)于北京时间6月3日17时在韩国蔚山体育场举行。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耳其当地时间是6月3日10时

B.巴西当地时间是6月3日6时

C.哥斯达黎加当地时间是6月3日2时

D.韩国当地时间是6月3日16时

提示:

北京所在时区是东八区,巴西是西三区,土耳其是东三区,哥斯达黎加是西五区,韩国是东九区。

八.中考链接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A.自东向西转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D.自西向东转

2.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九.进步和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重新学习并懂得了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二)

一.学习目标

1.请知道地球公转运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2.请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请学会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二.学习重点、难点

下面的知识很重要,请掌握:

1.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下面的知识有点难,请多加理解,并且在课堂中认真听讲:

1.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

三.课堂必记知识(知识网络)

1.地球公转重要特征: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保持66.5°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①一年之内,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的地点获得太阳光热量多,气候终年炎热

②四季的划分:

北半球的春季:

3、4、5,

夏季:

6、7、8,

秋季:

9、10、11,

冬季:

12、1、2.

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2.掌握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位置间的关系(北半球)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月20日或21日

6月21日或22日

9月22日或23日

12月22日或23日

阳光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昼夜长短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3.能够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上正确标出两分、两至的时间:

4.地球上的五带:

①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既无直射现象,也无极昼和极夜现象,四季变化大;

②热带——有直射现象,终年气温很高;

③寒带(北寒带

和南寒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气温低。

(理由: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四.课前预习(试一试)

1、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B.夏季C.春季D.秋季

五.课堂练习(试一试,相信自己)

1.关于五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全年被太阳直射

B.南极圈以南是南温带

C.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D.南北回归线之间是温带

2.划分五带的分界线是()

A.南北纬60°B.南北纬30°

C.南北回归线D.南北极圈

3.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最高、白昼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A.3月20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六.课后作业

1.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

A.北寒带B.南寒带C.北温带D.南温带

2.当北京昼长大于夜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赤道以南地区

B.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D.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七.拓展练习

1.当我国某地(30°N,120°E)6月的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民正在()

A.骑着马在牧牛

B.吹着风扇吃午饭

C.盖着被子进梦乡

D.围着火炉吃晚饭

八.中考链接

1.如右图,当地球公转到B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C.这一天称为春分日

D.长江出现汛期

九.进步和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习,同学们进一步学会并懂得了地球上产生四季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上五带划分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节地图

(一)

一.学习目标

1.请进一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请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请学会填绘常用图例、注记,能够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二.学习重点、难点

下面的知识很重要,请掌握: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下面的知识有点难,请多加理解,并且在课堂中认真听讲: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三.课堂必记知识(知识网络)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

①概念、:

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②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③表示方式:

数字式1:

100000,线段式

km,文字式: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一千米

④大小:

A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B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比较,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地图精度越高,表达内容越详细。

⑤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比例尺相关内容

2.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

①一般地图(没注明经纬度与指向标):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地图:

按指向标定方向。

箭头所指的方向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从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指向正南方;从南极看,都指向正北方

3.地图的基本要素---图例与注记:

①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②注记——地理事物的名称、数据等文字。

4.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四.课前预习(试一试)

1、要读懂地图必了解____、____和____三个地图的基本要素。

2、比例尺也叫____,表示____距离比____距离缩小的程度。

在地图上通常有____、____、____三种表示方式。

五.课堂练习(试一试,相信自己)

1、做一做,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

5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

C.1/50000D.1:

5000

2、下列有关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大,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也大

B.同一地区,比例尺大,图幅就小

C.画亚洲地图就应该选用小比例尺

D.在图上量算实际距离时,使用文字比例尺最方便

3、在读有指向标的地图时,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__方。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经线指示__方向。

在数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小,则该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就__。

4、图例

表示的是()

A.洲界B.国界

C.铁路D.省、自治区、直辖市

六.课后作业

1、有一张北京市地图,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地面距离40千米,其数字比例尺应是()

A.1:

400万B.1:

40万

C.1:

1000万D.1:

200万

2、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北

B.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四周都是南

C.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示北方

七.拓展练习

1、一个人站在这一点向外看,前后、左右都是北,他必定在()

A.赤道上

B.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的交点上

C.南极点上

D.北极点上

八.中考链接

1、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1:

6000000B、1:

600000

C、1:

12000000D、1:

12000

2、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

10000000B、1:

1000000

C、1:

100000D、1:

10000

九.进步和收获

今天这节课的复习学习,我们进一步巩固学习了地图的三大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我们知道了怎样在地图上获取信息。

第三节地图

(二)

一.学习目标

1.请进一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提高读图分析能力,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2.请学会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五种地形。

二.学习重点、难点

下面的知识很重要,请掌握:

1.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等高线稀疏与坡度陡缓。

2.分层设色地形图。

下面的知识有点难,请多加理解,并且在课堂中认真听讲:

1.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三.课堂必记知识(知识网络)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等高线。

(1)基本特征:

①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等;

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越大,地面坡度越小,反之,则地面坡度越大。

③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等高线形状的判读:

①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如D

②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如C

③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如F

④封闭曲线外低内高表示山顶,如A

⑤封闭曲线内低外高表示盆地,如B

⑥一对等高线的中部表示鞍部,如E(或山顶之间相对较低处)

(3)等深线:

①标注深度----表示海底的深浅

②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大小

3.地形图的判读:

 

①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呈条带状的黄褐色代表山地,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呈片状或块状的黄色代表高原;四周颜色深,中间颜色浅,比如四周为黄色,中间为绿色,则代表盆地;绿色表示平原。

EF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较高,500米以上

较高,500米以上

较低,500米以下

无一定标准

很低,200米以下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在高原边缘较密,面上稀疏而数值较高

等高线较密而数值较高,山顶呈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与山地相似但等高线数值较低

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而数值与山顶相反,是内低外高

 

等高线稀疏而且数值很低

地面起伏状况

起伏不大

起伏很大

起伏不大

起伏不大

起伏很小

②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的画法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一条断面方向线(AB可能已知);在绘制剖面图纸上,画出一条水平线作为断面方向线A′B′;画一条与A′B′相垂直的高度标尺,其垂直高度视作图需要而定,一般为水平比例尺的10倍,水平比例尺一般以原图一致;在等高线地形图断面方向线AB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投影到A′B′的相应位置上,并延长到高度标尺的相应高度;投影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并注明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四.课前预习(试一试)

1、黄山比泰山垂直距离高出349米,这是指()

A.黄山的海拔  

B.黄山对于泰山的相对高度

C.泰山的海拔  

D.一般高度

五.课堂练习(试一试,相信自己)

1、等高线相互之间不会交叉,如果地形图上若干条等高线在某个地方重叠在一起,那这个部位的地形一定是()

A.鞍部    

B.陡崖    

C.洼地    

D.山峰

2.关于地图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①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

②黄颜色越深的地方,海拔越高

③绿颜色越深的地方,地势越高

④等高钱越稀疏的地方,坡度越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4、珠穆朗玛峰与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的相对高度为()

A.3023米

B.2953米

C.3050米

D.2533米

六.课后作业

1.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叫做()

A.等高线地形图

B.经纬网地图

C.地形剖面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2、以下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3.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图上的高度通常是相对高度

B.在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表示坡陡

C.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的,用来表示沿着某地表一线上的地势起伏

D.在各种彩色地图上,绿色都表示平原

七.拓展练习

1.等高距为100米的地图上,三条等高线合并在一起的断崖高度不小于()

A.200米  

B.300米

C.250米  

D.150米

2.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示意图是()

八.中考链接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