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3972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1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docx

《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docx

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模板

产品开发协议

电动物流车电池系统开发协议

 

甲方:

乙方:

签定日期:

年月日

有效日期:

 

甲方(采购方):

乙方(供货方):

甲乙双方就甲方向乙方采购307.2V100AH车用动力电池系统产品,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作为乙方供货依据和甲方的验收标准。

一、技术法规

GB-T_19751-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T18384.1-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

车载储能装置

GB/T18384.2-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

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GB/T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_第3部分:

人员触电防护

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GB_T27930-2011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二、技术文档的交换:

1、甲方应提供的技术文档:

1)、甲方向乙方提供Q001EV***电动车电池包系统的设计目标文件、技术标准等,作为乙方设计的基础参考资料。

2)、甲方向乙方提供Q001EV的底盘图纸或数模,方便乙方进行电池包布置设计。

2、乙方应提供的技术文档:

1)、乙方向甲方提供相关产品的外形安装图、电气接口图等相关技术资料和图纸。

2)、乙方向甲方提供相关产品的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3)、乙方向甲方提供电池包的试验大纲、试验方法、标定报告等,并提供相关的技术

数据、技术资料和试验报告,协助甲方顺利上整车公告。

三、甲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负责提供纯电动底盘装配、调试、试验等过程中基型数据支持及涉变部分更改。

2)、甲方负责电动整车的安装,以及申报过程中的整车试验管理。

3)、甲方负责严格按照乙方提供的设计图纸、技术方案、技术要求等进行电池装配,不得私自更改乙方的设计方案。

2、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负责动力电池包部分的设计、安装、调试、验证等工作。

2)、乙方负责电动底盘与整车申报公告过程中的动力电池包等系统标定资料的提交,并配合甲方完成公告申报工作。

3)、甲方进行系统性能调试时,乙方派工作人员到现场配合调试并对甲方进行技术培训。

4)、甲方和甲方客户在系统产品的使用及维护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故障时,乙方应进行及时的技术支持及服务(根据需要双方可另行签订服务协议)。

5)、乙方支持甲方根据本协议所开发的产品申报工信部产品生产准入、公告和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推荐目录(乙方根据甲方的需要配合审查答辩和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

3、项目设计周期:

1)、样车制作周期:

201X年XX月XX日起计算协议生效日期,至201X年XX月XX日完成样车装配、调试、验证等工作。

2)、批量生产周期:

201X年XX月XX日起计算至201X年XX月XX日。

二、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

电池单体参数

1

电池类型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2

额定电压/容量

3.2V/5Ah

3

单体电池电压范围

2.5-3.65V

4

单体电池重量

145g

5

单体电池能量密度

112wh/kg

6

工作温度

放电-25℃-65℃充电0℃-45℃

7

荷电保持能力

97%(25℃,30days)

8

循环次数

大于4000次(0.2C循环,常温,容量保持率:

80%)

9

单体在-20℃、-10℃、0℃、25℃、45℃、65℃环境中的放电曲线

电池系统参数

1

额定电压

307.2V

2

额定容量

100AH

3

电池组电压范围

240~350V

4

总能量

30.7KWH

5

SOC范围

20%-100%

6

工作温差

5℃

7

充放电能量效率

96%

9

持续充电电流(A)

100A 

 

10

瞬间放电电流(A)

200A

持续30S

11

持续放电电流(A)

150A 

 

12

一致性要求

容量一致性

±2%

出厂开路电压一致性

≤20mV(25℃,60%SOC)

13

电池组循环次数

1600以上

14

总重量

少于334KG

15

环境相对湿度

10%-90%

16

冷却方式

内置风扇

17

水尘防护标准

IP65

18

抗震性能

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QC/T743-2006GB/T743-2006

19

电池包组成

由96串20并组成,共4个电池箱和1个主控箱

三、电池管理系统(BMS)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

1

工作电源

12VDC,范围9-16V

2

工作能耗

<70W

不包含风扇

3

工作温度

-40-75℃

4

防护等级

IP65

5

CAN通讯功能

CAN2.0b,1路对整车CAN,1路BMS内部CAN,一路对充电CAN

乙方在整车CAN和充电CAN终端均添加匹配电阻

6

电压采样

(单体)精度±0.5%,范围0~4.5V,采样周期360ms;

(总电压)精度±1%,范围0~800V,采样周期360ms。

能不能达到单体精度10mV,总电压精度1V以内?

7

电流采样

精度±1%,范围-300A~300A,采样周期20ms。

同上1A

8

温度采样

精度±1℃,范围-40~120℃,采样周期1s,每个模块采样点数3。

9

SOC计算精度

不低于8%

10

电池组安全管理

具有过充电、过放电、过电压、过温度、过电流保护。

11

电池组热管理

电池表面温度≥35℃风扇启动

12

继电器控制

3.85V和2.5V切断

分多级告警,仅在出现最严重级别告警且整车未做处理后切断继电器

13

充电控制

3.85V切断

14

抗干扰性能

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GB/T17619-1998。

15

绝缘检测功能

包含绝缘检测功能,并能动态监测电池组绝缘值;当绝缘电阻值低于500Ω/V能发出严重告警信息。

符合国标GB/T18384.1中6动力蓄电池的要求

16

BMS组成

整个电池包BMS系统由1个主控盒+1个充电CAN盒+8个电压采集模块组成

注:

电池箱外部使用环境温差不超过5℃。

五、性能指标与验收方式,技术要求与质量目标

1、性能指标:

1)、电池总成工作条件:

电池总成放电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20~55℃,充电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0℃~45℃,在相对湿度为0~90%的环境中可靠工作;储存环境温度范围:

0℃~45℃。

2)、电池总成外观及标识:

电池总成表面应平滑,无起层、锈蚀、裂纹、斑点、毛刺、变形、以及手可触及的凹凸现象等缺陷。

电池总成表面应有安全标识及铭牌,安全标识应符合GB/T18384.1中4.1条要求,铭牌应符合******有限公司的零部件标识要求。

3)、电池总成极性:

电池总成端子极性应正确,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识。

4)、常温放电容量:

电池总成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100%,同时容量应不高于额定容量的110%。

5)、-20℃±2℃的放电容量:

电池总成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70%。

6)、55℃±2℃的放电容量:

电池总成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5%。

7)、常温最大脉冲放电能力:

电池总成以70kW恒功率放电,放电时间应不低于30S。

8)、常温持续放电能力:

电池总成以35kW恒功率放电,放电时间应不低于30min。

9)、常温最大脉冲充电能力:

电池总成以44kW恒功率充电,充电时间应不低于10s。

10)、常温快速充电能力:

电池总成先以I3充电9min,再以3.6I3充电30min后,以I3放电,放电电量不低于额定电量60%。

11)、温度45℃±2℃的充电能力:

电池总成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5%。

12)、常温充放电能量效率:

电池总成能量效率应不低于90%。

13)、直流内阻:

电池总成直流内阻应不大于200mΩ。

14)、单体电压动态一致性:

电池总成动态压差应不高于400mV。

15)、单体电压静态一致性:

电池总成开路状态时,电池单体压差小于20mV。

16)、单体容量一致性:

电池单体间容量偏差应不超过额定值的5%。

17)、绝缘阻值:

电池总成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0MΩ。

18)、耐表面处理:

电池总成满足QC/T413-2002中3.15的相关要求。

19)、常温与高温荷电保持能力:

电池总成常温荷电保持率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6%;电池总成高温荷电保持率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0%。

20)、储存:

电池总成容量恢复能力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5%。

21)、电磁兼容:

以满足整车电磁兼容要求为准。

23)、出厂SOC状态:

电池总成出厂SOC状态为50%±5%。

2、性能指标验收方式:

试验

试验方法

判断标准

引用标准

验收方式

电池总成性能

外观及标识

目测。

出厂检验

电池总成极性

上位机闭合电池总成内部总正、总负继电器,用万用表测量电池总正、总负输出端极性,目测极性标示是否正确。

出厂检验

常温放电容量

a)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静置1h;b)在20℃±5℃环境条件下,以I3(A)恒流充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至0.1I3(A)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c)在20℃±5℃环境条件下,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

d)用I3(A)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

出厂检验

-20℃±2℃的放电容量

a)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静置1h;

b)在20℃±5℃环境条件下,以I3(A)恒流充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至0.1I3(A)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c)在-20℃±2℃条件下,静置20h后,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

d)用I3(A)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

出厂检验

55℃±2℃的放电容量

a)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

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静置1h;

b)在20℃±5℃环境条件下,以I3(A)恒流充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至0.1I3(A)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c)在55℃±2℃条件下,静置5h后,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

d)用I3(A)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

出厂检验

常温最大脉冲放电能力

a)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静置1h;

b)在20℃±5℃环境条件下,以I3(A)恒流充电1.5h,充电后静置lh;

c)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70kW恒功率放电,当放电时间大于30s或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

d)记录放电时间及电池总成、电池单体电压值。

出厂检验

常温持续放电能力

a)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静置1h;

b)在20℃±5℃环境条件下,以I3(A)恒流充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至0.1I3(A)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c)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35kW恒功率放电,当放电时间大于30min或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

d)记录放电时间及电池总成、电池单体电压值。

出厂检验

常温最大脉冲充电能力

a)在20℃±5℃通风环境条件下,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终止放电,静置1h;

b)在20℃±5℃环境条件下,以I3(A)恒流充电1.5h,充电后静置lh;

c)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44kW恒功率充电,当充电时间大于10s或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充电;

d)记录充电时间及电池总成、电池单体电压值。

出厂检验

常温快速充电能力

a)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静置1h;

b)在20℃±5℃环境条件下,先以I3(A)充电9min,再以3.6I3(A)充电30min,充电过程中若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则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c)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电流放电至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

d)记录放电时间及电池总成、电池单体电压值。

出厂检验

45℃±2℃的充电能力

a)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静置1h;

b)在45℃±2℃环境条件下,静置20h后,以I3(A)电流恒流充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至0.1I3(A)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c)用I3(A)电流值和充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

出厂检验

常温充放电能量效率

a)在20℃±5℃环境条件下,以I3(A)恒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静置1h;

b)在20℃±5℃环境条件下,以I3(A)恒流充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至0.1I3(A)时,停止充电,静置1h;记录充电容量、充电能量;

c)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记录放电容量、放电能量;

d)计算能量效率,能量效率=W放/W充×100%。

出厂检验

直流内阻

a)在20℃±5℃通风环境条件下,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终止放电,静置1h;

b)在20℃±5℃环境条件下,以I3(A)恒流充电1.5h,充电后静置lh;

c)分别以I3、3/2I3、2I3、3I3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30s、充电30s。

充放电之间静置5min。

d)取放电、充电30s末的电流电压拟合成电压-电流成直线,直线斜率即为放电内阻、充电内阻试验结果

出厂检验

单体电压动态一致性

电池总成按3至8项试验项目测试过程中,用电池管理系统上位机读取记录单体电压数据。

出厂检验

单体电压静态一致性

电池总成在SOC为50%的状态下,用电池管理系统上位机读取记录单体电压数据。

出厂检验

单体容量一致性

借用单体配组时的容量测试数据,用最高单体实测容量减去最低单体实测容量的差除以单体额定容量。

出厂检验

绝缘阻值

电池总成闭合手动维护开关,在BMS不上电的情况下,用500V摇表分别检测继电器前端及后端总正总负绝缘电阻。

出厂检验

耐振动性能

电池总成按照GB/T743-2006中6.3.7的规定进行

试验报告

防护性能

按照GB/T4208-2008中13和14条的规定进行。

试验报告

耐表面处理

电池总成应满足QC/T413-2002中3.15.4.2条的规定

试验报告

常温荷电保持能力

a)在20℃士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恒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终止放电,静置1h;

b)在20℃士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恒流充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至0.1I3时,停止充电,静置lh;

c)在20℃±5℃环境条件下储存28天;

d)在20℃±5℃环境条件下,以1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终止放电;

e)用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

试验报告

高温荷电保持能力

a)在20℃士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静置1h;

b)在20℃士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I3A)恒流充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至0.1I3时,停止充电,静置lh;

c)在55℃±2℃环境条件下储存7天;

d)转到20℃±5℃环境条件下,保持5小时后,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

e)用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

试验报告

储存

a)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总成以1I3(A)恒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静置1h,然后在同一温度下,以I3(A)恒电流充电,当电池总成电压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转为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到0.1I3(A)时停止充电,静置1h;

b)蓄电池在20℃±5℃环境条件下,以1I3(A)恒电流放电2h;

c)在20℃±5℃环境条件下储存90天;

d)动力电池总成按a)方法充电;

e)电池总成20℃±5℃环境条件下,以I3(A)电流放电,当电池总成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或单体电压达到截止电压(以先到为准)时,停止放电;

f)用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如果容量低于额定容量可重复d)和e)两个步骤,最多可以重复5次。

试验报告

电磁兼容

按照SJ-DQ-16-2011的规定进行。

试验报告

质量

用质量测试仪器测量记录电池总成的质量。

出厂检验

出厂SOC状态

以BMS上报到总线的SOC值为准。

出厂检验

 

电池单体和模块性能

按照QC/T743-2006中第6条、第7条执行。

QC/T743-2006

强检报告

BMS

性能

外观

目测。

出厂检验

CAN通信

给BMS供电后,通过监控软件检测产品整车通信CAN能否正常收发数据且各信号正常;使用万用表测量BMS快充CAN及整车CAN的终端电阻。

出厂检验

单体电压检测

用恒压源分别模拟输出2.0V、3.3V、3.8V三个电压值,对BMS单体电压采集精度进行检测。

出厂检验

总电压检测

用恒压源分别模拟输出200V、300V和400V三个电压值,对BMS总电压采集精度进行检测。

出厂检验

温度检测

BMS检测25℃温度值,对BMS温度采集精度进行检测。

出厂检验

电流检测

通过恒流源输出±60A、±100A、±300A电流值通过监控软件读取通信CAN总线上的平均电流值,将设备输出的电流值与监控软件采集到的平均电流值进行比较,对BMS总电流采集精度进行检测。

出厂检验

工作电流

通过12V直流稳压电源为BMS提供电源,但高压继电器不闭合,BMS正常工作情况下,记录工作电流。

出厂检验

SOC估算精度

乙方提供测试方法,甲方认可。

出厂检验

绝缘检测功能

在总电压检测线总正对地及总负对地间分别串接30KΩ、100kΩ、500kΩ电阻,先打开内部CAN监控软件,再给BMS供低压电,观测CAN总线上是否报出相应等级绝缘故障及绝缘故障标志位是否置1。

GB/T18384.3-2001

出厂检验

四、结构图纸资料

1.整个电池系统共使用1920个326505Ah电池,96串20并,共4个电池箱体和1个主控箱组成307.2V100Ah的电池系统,电池箱箱盖部位喷编号及粘贴警示标示;电池箱内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采样模块,高压继电器;主控箱内有主机模块、绝缘监测模块、高压继电器、霍尔、手动维修开关、保险丝等配件。

2.电池箱结构尺寸图

1#、2#、3#、4#、电池箱外观效果图如下:

1#、2#、3#、4#、电池箱结构尺寸图如下:

3.1#、2#、3#、4#电池箱托架外观效果和结构尺寸如下图:

(乙方提供托架二次绝缘结构)

以下为组装后效果图:

4.主控箱外型及安装孔位置尺寸:

5.铭牌、高压警示标贴定义:

五、电气原理图,详细见附件《307.2V100AH电气原理图.PDF》

六、整车通讯执行《纯电动车网络通信协议_**专用车.pdf》通讯协议。

七、充电通讯执行《GBT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pdf》通讯协议,并同时满足《GBT20234.3-2011标准》。

八、与整车对接高、低压插件

序号

物料名称

规格型号

用量

备注

1

电池箱和主控箱B+插座

EHS-OA12-IT50G-OWA(50mm²橙色)

5PCS

乙方提供(安装在箱体上)

2

电池箱和主控箱B-插座

EHS-OA12-IT50G-OWB(50mm²蓝色)

5PCS

3

主控箱充电+、P+插座

EHS-OA12-IT50G-OWA(50mm²橙色)

1PCS

4

主控箱充电-、P-插座

EHS-OA12-IT50G-OWB(50mm²蓝色)

1PCS

3

电池箱和主控箱正极插头

DL1-DC600/200A-T(50mm²橙色)

5PCS

乙方提供(压接在高压动力线上)

4

电池箱和主控箱负极插头

DL1-DC600/200B-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