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3898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docx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docx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上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3单元知识总结

                   编稿:

张爱华  责编:

陈敏

考点提示

  选考内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东西方的先哲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知识清单

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秦统一的原因

  

(1)时代趋势:

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2)国力基础: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3)个人条件:

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雄才大略。

  (4)重用人才:

破格录用一批谋臣猛将;善于发现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

  2.制度创新和巩固统一

  

(1)政治制度:

  ①皇帝制度。

  ②中央集权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职能和作用);郡县制度。

  

(2)经济制度;

  ①“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②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各按其业。

  ③奖励移民垦荒。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新的币制和度量衡通行全国,大大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生

   产,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3)拓疆、交通和文字方面。

  ①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

  ②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

  ③为打通西南夷,凿“五尺道”。

  ④修驰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并规定车同轨。

作用:

全国水陆交通网道的构

   筑,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也促进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⑤统一文字:

小篆——隶书。

作用:

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和巩固具有深远的影响。

  3.勤政和暴行

  

(1)勤政:

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高度行政能力;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坚忍;执著。

  

(2)暴行:

横征暴敛;严刑酷法;焚书坑儒;寻求仙药。

  (3)秦亡的原因:

第一:

秦的暴政;第二:

秦末农民起义。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贞观之治出瑰的原因:

  

(1)主观上:

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2)客观上:

  ①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2.贞观之治的内容

领域

措施内容

影响

政治

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

法律

重视法制,颁行《唐律》

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法

科举

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

扩大了统治基础

经济

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民族关系

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

 

  3.开明君主和开放时代

  涉及的方面:

吸取教训——心存百姓;广揽人才——知人善任;

  广开言路——兼听纳谏;民族关系——民族平等(注意具体的体现)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面临的问题

  

(1)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三藩)。

  

(2)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

黑龙江流域、新疆、西藏、台湾。

  (3)沙俄势力正在东来。

  2.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影响

  

(1)平定三藩:

历时八年,剿抚并用,有利于安定统一。

  

(2)收复台湾:

启用郑氏降将施琅。

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在台湾设总兵一名。

施行

    了“展界开海”和轻税政策。

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

台湾正式

    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3)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4)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5)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评价康熙帝

  功绩:

同上措施;消极:

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

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大思想家;主张“仁”,重视“礼”,遵循中庸之道。

  2.大教育家:

开创私人办学先河,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和一系列教育理念。

  3.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4.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5.欧洲启蒙思想家受蓟儒家思想的启发。

五、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哲学思想:

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2.政治思想:

理想国与法治国。

  

(1)理想国:

根据等级划分、财产公有、普及教育原则建立正义与幸福、和谐与效率的理想国。

这是

        最早的乌托邦思想,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影响深远。

  

(2)法治国:

强调法治,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六、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哲学思想:

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2)创立逻辑学:

三段论。

  (3)政治思想:

法治优于人治。

  (4)伦理学:

中庸之道的理论,人们的生活以理性为准绳。

七、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1.从乡绅到议员

  

(1)出身:

贵族家庭。

  

(2)身份:

新贵族。

  (3)宗教:

清教。

  2.治军之道

  

(1)组织骑兵军、“新模范军”

  

(2)主要战役:

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

  (3)结果:

结束了内战,建立了共和国。

  3.护国公

  

(1)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2)驱散议会,组建“小议会”。

  (3)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

  (4)颁布《航海条例》。

  (5)在全国建立起有序的行政机构。

八、美国国父华盛顿

  1.出身:

大种植园主家庭。

  2.领导独立战争

  

(1)参加第一、二届大陆会议。

  

(2)组建大陆军,任总司令,训练军队。

  (3)1776年初围攻波士顿。

  (4)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

  (5)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1年约克镇战役,标志着战争的结束。

  (7)1783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3.主持制宪

  

(1)1787年主持费城制宪会议。

  

(2)制定了新宪法《联邦宪法》。

  4.执政活动

  

(1)1789年任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2)政治上:

组织内阁。

  (3)财政上:

建立国家银行。

  (4)外交上:

改善向英国的关系。

  (5)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

  (6)1793年“严守中立”:

避免介入欧洲战事,是美国“孤立主义”的先导。

  (7)创立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

九、一代雄狮拿破仑

  1.荒野雄狮:

  

(1)努力自强。

  

(2)卢梭的学生。

  (3)机遇垂青有识之士。

  2.称霸欧洲:

  

(1)战争铸就强权。

  

(2)奥斯特里茨战争。

  3.改造法国:

  

(1)“替才能开路”——知人善任。

  

(2)对内政策——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

  (3)《拿破仑法典》——立法形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4.走向末日:

  

(1)“大陆封锁令”。

  

(2)两线作战:

远征俄国和莱比锡战役。

  (3)“百日”政权。

要点精析

  1.中央集权与封建制度的确立

  诸侯割据,分裂局面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新兴封建国家宝贵的统一。

这时摆在秦始皇面前最迫切的问题莫过于保住“六世先烈”为之奋斗,苦心经营百余春秋,无数将士浴血沙场而换来的天下一统的胜利果实。

继在统一战争中产生重大影响之后,法家思想又一次显示了其在制度建设上的重要作用,秦始皇在依“法”得天下之后,又开始了依“法”治天下。

  秦始皇开始将早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根据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开始强化国家机器。

在中央,确立了一整套为皇权服务的官僚体制,使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在地方,废除了所有的分封诸侯国,将全国统一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县,皇帝直接掌握地方行政官的任免权;尤为重要的是,秦始皇采取了以法治国的方针,严刑峻法而治天下;皇权的加强和神化,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体现专制皇权的官僚机构和各种制度的建立,法律的完备和统一,皇帝对军队控制的加强等等,这些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内容。

自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正式确立起来,以后各朝各代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按照秦朝的这一体制承袭下来。

正因如此,近代的政治改革家谭嗣同才说: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毛泽东也发出了“历代皆行秦政治”的感慨。

可以说,秦始皇使中央集权制得以确立下来,对于以后中国命运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民族关系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历史上难得的民族关系融洽、各族和睦共处的黄金时期。

当时,北方有突厥,西方有薛延陀、吐蕃,这些少数民族经常侵犯边境,掠夺人口和财物。

太宗积极用兵,在629年(贞观三年)派名将李靖讨伐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634年(贞观八年)大将段志云败吐谷浑。

638年(贞观十二年)吐蕃攻唐,侯君集破敌,后又平定了高昌,建安西都护府。

641年(贞观十五年)唐军又败薛延陀部,薛延陀随后败亡。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最过人之处就是他的宽容,因为宽容,贞观时期的民族关系异常融洽。

唐太宗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当时的突厥族就有万家之多;采取和亲政策,最著名的就是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设立羁縻府州县,仍然用少数民族领袖为官。

在630年(贞观四年),西北各族领袖共同请求为唐太宗上尊号“天可汗”,唐太宗此后就用“天可汗”的印玺向西北各族下诏书。

到633年(贞观七年)十二月,太上皇李渊和唐太宗宴请群臣,宴上既有突厥的颉利可汗起舞助兴,又有南方的蛮族领袖冯智戴吟诗助兴,气氛异常热烈,“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于翠微殿召见群臣时,总结了他治国平天下的五条经验,其中最后一条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说的确实是实情,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关系。

在民族关系融洽的同时,唐朝的疆域也异常广阔,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

  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经常与大臣议论历代兴衰的往事,对“民本”思想深信不移,他举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是:

  

(1)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

  

(2)发展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加强集体议政和监察机构、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顺应民情。

  (3)唐太宗重视法制建设,修订颁行《唐律》,对死刑极为慎重,严惩贪赃枉法官员。

  (4)唐太宗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扩大贡士人选,重视与国计民生策论的进士科,使庶族地主获

    得晋升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5)唐太宗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使唐初的社会经济逐渐复苏。

  (6)唐太宗知人善任,求贤若渴,广招人才,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加强制度建设的“文治”转化,

    促成了贞观年间的政治清明和发展。

  4.孔子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以“求道即求真:

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终极价值目标,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

儒家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孔子提出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中和之美,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的正人君子观念,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为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儒家思想还强调“成圣与合群——团结统一的精神”,设计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即圣人。

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儒家成圣与合群的价值观,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魂。

总之,儒家伦理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中国人做人的基础,更是人类普世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渊源之一。

儒家思想主张天下定于一,促进了民族的统一与融合。

  5.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即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

即:

知识就是知觉;人是万物的尺度。

在柏拉图看来,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

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

护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

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护国者,而护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

护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完整的理论。

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

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两性平等。

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

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别人。

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

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

  6.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中心思想是“中庸之道”。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

过度、不及和中间。

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的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误会,中间往往能够得到成功并受人赞赏。

在他的许多著作里,如《诗学》中也反映了这种思想,下面是他对美德和情感的论述:

美德须求适中,情感须求适度。

中国的中庸之道以孔子为最先代表。

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要保持事物的质和常态不变,侧重于对现实社会政治的观察和实践,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不在于谈论天命和心情,根本目的还是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及在“周礼”规范之内的社会制度。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中国几千年的主导思想——儒家思想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其实质在于对矛盾论的认同感,即矛盾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就是用矛盾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7.正确理解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率领一支火枪队闯入长期议会,宣布解散议会,随后建立了自己的御用国会,成立了护国主政体。

不可否认护国主政体是一种专制的政体,但是如果简单的认为它是共和主义的倒退,甚至将它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联系起来,就有欠妥当了。

首先,克伦威尔所驱散的议会已极为腐败,声名狼籍,它与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下层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克伦威尔只是代表人民的意愿驱散了议会。

其次,克伦威尔在驱散长期议会后,很快建立了一个御用议会,开始实行独裁统治,但这也是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这些在革命中富裕起来的人急需一个强权人物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制止来自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以及来自下层群众要求继续革命的力量。

所以简单的将克伦威尔独裁理解为共和主义的倒退是不可取的,他的独裁统治也是建立在资产阶级专政基础之上的,是符合资产阶级革命上升潮流的。

  8.对华盛顿的评价

  伟人逝去了,但他毕生奋斗、培植、呵护的美利坚合众国稳定了,他所建立的民主、自由、独立的国家理念从此深入人心。

华盛顿的一生,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他的精神与他所确立的原则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华盛顿为美国独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

正如他昔日的部下亨利·李所说:

“记住这个人,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9.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措施

  拿破仑对内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保护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利益。

首先他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

中央各部部长完全听命于拿破仑;全国88个郡的郡守由他任命,取消了地方自治机构,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于中央;拿破仑对当时的民主派力量采取高压政策,剥夺人民民主,同时对王党势力也进行坚决镇压。

在经济政策上,为解决财政危机,中央统一管理税收,创立法兰西银行,实行重商主义的政策,增加出口,保护关税。

在思想领域重视发挥宗教的作用,将天主教会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教会必须遵守法律,不得收回革命中已没收的财产,教会人员的薪金、主教的任命、教皇的宗教活动必须经法国政府批准,从而将天主教变成为新政权服务的工具。

在军事上,拿破仑继承了大革命初期的传统,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广泛动员和征集农民当兵,恩格斯称之为“资产阶级出钱,农民当兵”,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兵役制。

在法制建设上,颁布《拿破仑法典》,将自己的统治原则法律化,法典明确肯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规定财产的私人所有权受到法律保护,并以具体的条文排除封建法规。

法典以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依据,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恩格斯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

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典例透析

  

1、孔子周游列国时,路上多次遇险:

在陈国的匡邑,被当地士兵和百姓围住五天,弟子们惊恐不安。

孔子安慰大家说:

“周文王虽然死了,他的事业不是落在我们肩上了吗?

如果天意要消灭文王的事业,就不应该让我们为‘道’而奋斗;如果天意要保留文王的事业,那匡人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有什么信念?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明确两点:

第一,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第二,周文王的事业应指什么?

理解了这两点,孔子的信念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答案:

孔子在少年时就立志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而“礼乐”为周文王所制定,故孔子的话体现了他要将周文王的礼治社会恢复起来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

典例透析

  

2、阅读下列材料:

  作为未知领域的探索者,亚里士多德也犯了许多的错误。

  比如他认为出生婴儿的性别取决于父亲的强弱;他还认为在低级形式的生物中,有些生物是可以从无机自然界中直接诞生的。

在现代受过基础科学教育的人眼里,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观点非常可笑。

不过,睿智的亚里士多德早就料到了这样的场景,他说:

“我没有找到任何准备就绪的基础,也没有可供抄袭的模型。

我走的是第一步,因而也只是很小的一步,我的读者们将会理解我已取得的成果,并且原谅我所留下来要别人去完成的东西。

”哲学家知道自己的观点一定有对也有错,并请后来人原谅他未完成的事业和他犯的错误。

后人是否原谅了他呢?

何止是原谅,后人简直将他奉若神明。

在他之后的一千多年中,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像皇帝一样统治着欧州的科学界。

两个科学家在争论问题时,只要其中一个说“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另一个科学家立刻就闭上了嘴巴。

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树立在许多领域的路途前方,等待着人们去超越,许多条道路他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有一些道路他指向了错误的方向,然而后人却言听计从了一千多年。

这对科学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请回答:

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解题思路:

本题着重考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理解及其对历史发展所作贡献的评价。

解答此题需要对亚里多德哲学思想及其贡献、历史地位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亚里士多德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应辩证地去看待。

  参考答案:

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把希腊哲学的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他的许多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与其贡献相比,这都是微不足道的。

史料研习

  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

  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2.贞观之治的表现

  元年,关中饥,米斗值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

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

是岁(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离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

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之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卷193,唐记9,贞观四年

  3.孔子的儒家思想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

“君子不忧不惧。

”曰:

“不忧不惧,斯谓君子已乎?

”子曰:

“内省不疚,夫何惧何忧?

                               ——《论语·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成果测评

基础达标

  1.“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表明秦国具有哪方面的优

   势()

  A.政治   B.军事   C.经济   D.领土

  2.秦王赢政统一东方六国的顺序是()

  A.韩——魏——赵——楚——齐——燕

  B.韩——赵——魏——楚——燕——齐

  C.魏——赵——韩——楚——燕——齐

  D.韩——赵——魏——燕——齐——楚

  3.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A.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     D.征服百越,北击匈奴

  4.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修筑长城,劳民伤财  B.修筑阿房宫,招至民怨

  C.平灭六国,埋藏祸根  D.秦朝统治者的暴政

  5.“玄武门之变”的实质是()

  A.争夺权力的斗争    B.亲兄弟间的仇杀

  C.杀兄、逼父的政治丑剧 D.李世民的被迫反击

  6.唐太宗手下最有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  B.魏征  C.杜如晦  D.尉迟敬德

  7.诗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指唐太宗的()

  A.完善科举制   B.知人善任  C.虚怀纳谏   D.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