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3126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8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docx

《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docx

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要

第二章中国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

2.1中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分析

2.1.1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幼儿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它担负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关键环节之一。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化,给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与此同时,新情况新问题也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幼儿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必须有所突破,从观念到能力都必须深刻变化。

从面向21世纪的角度审视,当前幼儿教育与经济不相适应的状况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只有通过改革,革除旧教育体制中的弊端;改革约束幼儿教育发展的办园体制、收费体制;改变人们头脑中存在的陈旧落后的传统观念,积极探索一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路子,才能使幼儿教育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2.1.2我国幼教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精英品牌渐出,但行业领袖出现需待时日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有实力的品牌幼教机构在较大的范围内暂露头角,新爱婴、红黄蓝等幼教品牌中的翘楚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国内幼教品牌有东方爱婴、金色摇篮等,这些品牌最初都从某一城开始启动,然后才向其他地区辐射。

在目前来看,他们远没有形成绝对优势,地域性特点十分明显。

他们的情况分别如下:

新爱婴由蒙台梭利教育公司创建,总部位于上海。

2003年初开始,蒙台梭利教育公司专注于新爱婴品牌的经营,是中国一家0-3岁婴幼儿教育机构,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蒙台梭利教育机构,与江苏、山东政府和全国十多所师范学院都有合作,但还未形成强势的品牌效应。

2005年,新爱婴荣获“中国著名品牌”称号。

金色摇篮潜能教育机构诞生于1996年,总部设于北京,是一家专业从事“0-12岁”婴幼儿大脑潜能开发的民办教育机构和教育实体。

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红黄蓝”,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集幼儿园教育、亲子园教育、教育研究、教师培训、儿童健康娱乐、教育产品研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服务企业。

红黄蓝已在全国建立北京、深圳、长春三大直营公司,截至2007年年底辐射开办160多家亲子园和9家高品质双语幼儿园,业务范围纵贯大江南北,2005-2006曾连续两年获得“北京最具影响力早教机构”。

从以上的几家机构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这些幼教机构的总部大都设立于一些发达的大城市,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再面向全国辐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幼教机构中尚未出现如外语培训中的“新东方”和IT培训中的“北大青鸟”这样的“行业盟主”,呈现出一种“群雄争霸”的格局。

幼教机构“领头羊”的出现尚需经过市场的长期磨砺,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本的进入来缩短。

2、连锁加盟蔚然成风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属性,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无论幼教机构的品质如何卓越,家长选择时仍然会主要考虑到就近原则,跨越省、市等区域送孩子到优质幼教机构就读的可能性甚微。

因此,幼教机构要实现拓展,就必须通过开办分支机构的方式来实现,而开办分支机构通常采取的是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

所谓“直营”主要是指所有权属于公司并且由公司自己管理运营。

“加盟”又称“特许经营”,加盟者与公司是一种合同关系,双方签订加盟合同。

3、国外品牌抢滩登陆

在中国幼教市场日益开放的情况下,幼儿教育这个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幼教机构,诸多国外知名品牌幼教机构纷纷登陆中国。

尽管国外幼教机构昂贵的收费并非普通工薪阶层所能承受,但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服务体系依然得到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能力强、思想前卫的年轻家长的青睐,并逐渐成为国内幼教机构的强劲竞争对手。

1986年,吉的堡挺进台湾,在台北开设了第一家少儿英语培训学校;1990年,“KIDCASTLE”品牌确立,并取“吉的堡”作为中文品牌;2001年9月开始进入大陆,在上海成立吉的堡大陆总部,美国、台湾、大陆共投入资金2500万美元,正式开始祖国大陆地区的儿童英语教育事业,到2007年,吉的堡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青岛、杭州、深圳、西安、大连等20多个大中城市成立了近50余所双语幼儿园以及近100余所少儿英语进修学校,合作伙伴北达黑龙江、西至乌鲁木齐、南临深圳、东及沿海经济发展区域,现品牌在大陆覆盖达24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覆盖城市已超过47个。

2007年,吉的堡荣获“2006-2007公众满意中国十大名牌外语培训机构”称号。

Gymboree金宝贝,1976年成立于美国。

金宝贝是全球早教领先品牌,致力于0-5岁幼儿的综合潜能开发。

2003年登陆中国,设在总部上海,至2007年在全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8个城市成立了29家中心,机构遍布中国东部主要城市。

2004、2005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早教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

1、先进幼教理念逐渐成为幼教机构品牌支撑点

近年来,诸多国外的先进幼教理念,诸如蒙台梭利教育、多元智能理论、感觉统合理论等幼教理论纷涌而至。

先进幼教理论的导入提升了幼教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但部分幼教机构仅仅将先进理论作为营销宣传工具而未落实到教育层面的急功近利做法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但无论无如,先进的幼教理念已经成为普通幼教机构成长为品牌幼教机构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也是其发展拓展过程制胜的“利器”。

感觉统合是美国爱尔斯博士在1972年发现的。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的运作。

大脑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人类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和理解能力。

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综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运作,称为感觉统合失调,主要分为平衡统合、触觉统合、本体感统合、视觉和听觉综合五大方面。

多元智能的理论是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于1983年提出的,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是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经过多年对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的研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和实例的观察分析,提出了每个人都具有至少八种智能:

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在全球教育界,在教育观念、学生评价观念、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2.1.3我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态势简述

近几年随着国家的重视,投入的增加我国学前教育有了较快发展。

2009年在园幼儿总规模达到2658万人,学前一年、两年、三年的毛入园率分别达到74%、65%、50.9%。

与5年前相比,在园幼儿增加近60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加13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82万所,比上年增加0.45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657.81万人,比上年增加182.85万人。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112.78万人,比上年增加9.58万人。

综合历年的发展趋势,公立幼儿园的在园幼儿的数量呈下降趋势,而民办幼儿园的在园幼儿呈强劲的上升趋势。

2.1.4国家力促幼儿教育行业规范化发展

中国国务院2010年11月下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国家有关部门2011年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幼儿园乱收费。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意见指出,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

意见要求,各地应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

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

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意见称,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

同时,要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2010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

同时,要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

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有效使用资源。

意见特别指出,国家有关部门2011年应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

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

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

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

意见强调,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2.1.52011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工作要点

2011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的工作要点,在立法方面,2011年将启动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等的立法项目。

还要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2011年将开始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努力解决“入园难”问题。

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配备必要的教玩具、图书等教育教学设置。

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

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2.2中国幼儿教育行业相关数据统计

2.2.1幼儿园园数及班数统计图表12009年中国幼儿园园数及班数统计

2.2.2学前教育分年龄学生数统计图表22009年中国学前教育分年龄学生数统计

2.3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供需问题探究

2.3.1对幼儿教育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必要性

(一)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问题首先是个社会公共服务选择问题

一旦超出了教育研究的范畴,幼儿教育就变成了个人和社会的选择问题。

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倾向性为子女选择合适的幼儿园;而对于社会来说,幼儿教育是社会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它不能仅仅服从教育规律,还必须服从资源稀缺和社会发展优先顺序等经济规律,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优先顺序下,选择幼儿教育的发展定位。

经济规律到底在什么程度上影响幼儿教育?

首先是资源稀缺。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美国、日本,还是发展中的印度、中国,都面临着教育资源(经费、合格教师)的稀缺问题,“稀缺性”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前提。

正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人类才产生了最大程度上利用这些稀缺资源的努力,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效用最大化问题。

可以说,经济学分析就是帮助人们在不同的市场形态下进行效用最大化的选择,也就是最优选择。

如果没有资源的稀缺性,资源充分到可以支撑任何选择,也就没有了最优选择问题。

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无疑面对着严重的资源稀缺问题,对此,幼儿教育战线上的所有人员都有很深的感触。

然而,资源的稀缺不应该遮蔽所有的战略性和技术性探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稀缺是和我们相伴相随的,正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才应该更多考虑怎样最大程度上利用稀缺的资源,确定在什么地方、提供给谁、提供多少和怎么提供幼儿教育,才能使整体效用最大化,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好的社会效益。

幼儿教育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绝不能仅仅体现教育规律,还必须体现一个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基本定位,反映社会各个阶层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反映现实社会经济条件给我们的约束。

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于认识幼儿教育的需求、供给,对于分析幼儿教育的供给行为提供了基本的认识工具。

(二)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我国幼儿教育改革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经济体制要转型,社会体系也要相应地发生调整。

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重要构成的幼儿教育,必然要使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配置幼儿教育资源,必然由公共服务和私人服务两个体系来提供幼儿教育,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

从目前情况看,企事业单位转制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转型的突出矛盾。

企事业单位转制是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必然要求,企业剥离原有的社会服务职能也是这些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旧的体制撤退,必须由新的体制替代,否则,便会使改革中的弱势群体首先感到社会服务的缺失,引发社会紧张状态。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个问题势必会更加严重,有必要对替代体制进行系统探讨。

幼儿教育从单位提供转向社会供给,这是一种新的秩序。

在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政府、个人、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要发生变化。

过去单位承担的要转移出来,过去政府没有承担的要承担起来,过去政府承担过多的要出让,个人要享有超出一般水平的服务也要付费……责任的重新界定,必须理解社会秩序背后的原因。

(一)幼儿教育事业必然包含经济因素

对幼儿教育事业进行经济学分析,还因为幼儿教育事业必然包含经济因素。

幼儿教育是一项外部性很强的社会事业。

所谓外部性是指个体接受幼儿教育,除本人获得收益外,还对他人和社会带来收益。

而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干预性、补偿性和参与性的社会服务元素,使得其定价、价格管制、补贴、预算……问题不仅由市场“需求供给”因素决定,而且,还要受到政府的干预。

政府干预下的价格管理恰恰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另外,幼儿教育还是一项专业服务,服务项目中隐含大量专业知识!

幼儿园和幼儿家长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经济学对信息披露的研究无疑会有助于完善幼儿教育中的信息管理制度。

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幼儿教育的供给、需求和价格问题,立足社会需求讨论幼儿教育体系的改革和重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型构新型幼儿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2.3.2对幼儿教育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结论

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对需求——供给行为和市场形态的分析。

在我国,民众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同一预算约束下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很少会出现个体偏好的不同,也就是说,只要条件允许,大家都会为子女选择最好的幼儿园,而不会因为个人偏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对幼儿教育需求的差异表现为阶层的不同。

供给行为分析是对不同层次的公办、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办园行为的分析。

和其他社会公共服务一样,对幼儿教育来说,其市场形态为政府高度参与和管制下的市场。

由于需求行为是理解供给和市场的基础,首先分析社会各个阶层对幼儿教育的需求。

(一)社会各个阶层对幼儿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虽然人类对“大同世界”的追求锲而不舍,但社会分层是人类现阶段无法摆脱的事实。

不同阶层利益的不同是现代政治的基础,而在利益基础上形成的情感和认识的不同,则造成了不同阶层文化和社会需求方面的巨大差异。

就幼儿教育来说,一般的教科书上都会讲到幼儿教育具有多种职能,幼儿潜能开发、社会福利、解放妇女生产力、优生优育……如果将这些职能放在社会背景下考察,会发现不同社会阶层对这些职能的需求重点是不一样的,他们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一个规模越来越大的中产阶级和有产阶级,尽管很多人对什么是中国的中产阶级还有不同的定义,但不可否认,中国社会目前的确存在一大批由资产所有者、企业经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文化、教育从业者组成的队伍,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不仅对各类消费品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尤其重视教育。

具体到幼儿教育,他们要求其子女能够进好幼儿园,改变优质教育归单位所有的现状,要求体制内享有的教育资源也能够为他们所获得;要求教育体现个性,反对针对大多数儿童的普通教育。

具体表现为他们热衷于择校,热衷于双语教学、心理塑造、幼儿认知、情感、体能等潜能开发……新奇而时尚的教育项目。

幼儿教育不能不提及的另外一个职能是解放妇女劳动力。

幼儿园最早的形态是托儿所,当时就是为了给产业革命中的妇女提供慈善性的儿童托管服务而设立的。

在今天,幼儿园的教育功能大大增加,但解放妇女劳动力的功能并没有因此而消退。

对中国来说,解放妇女劳动力是建国伊始的一项政治承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从解放妇女开始的。

因此,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都对幼儿教育有强烈的需求,解放妇女劳动力有非常广泛的社会覆盖面。

除各个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外,由于幼儿教育的强外部性特征,社会还需要幼儿教育体现干预性、补偿性和参与性的社会服务功能。

不可否认,复杂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儿童生活环境的复杂性,一些儿童生活在文化和经济都贫困的环境中,有些儿童虽然在经济上不贫困,但却生活在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家庭。

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减少幼儿教育的复杂环境对儿童的不利影响。

开展针对不利群体的幼儿教育和家庭支持项目,这是幼儿教育社会需求的表现。

(二)对幼儿教育需求的不同特征

对城市中上阶层这一群体来说,他们对幼儿教育的价格虽然不很敏感,但却有强烈的权利意识,要求开放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破除政府机关、军队、大学等单位幼儿园对体制内人群的招收特权。

虽然这一群体是批评教育乱收费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实际的需求并不是降低幼儿教育的价格,或者说,他们的主要需求不是降低价格,而是教育体系的透明和开放。

社会各个阶层妇女广泛就业需要有覆盖面广的幼儿教育机构,城市中上层妇女对幼儿教育的需求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而对城市中下层妇女来说,她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特征同样体现了城市中下层民众的普遍需要。

对他们来说,企事业单位剥离幼儿教育服务,往往是剥离了为他们服务的幼儿园;而企事业单位改制,也往往改变的是他们的工作岗位和生活状态。

他们对幼儿教育的价格比较敏感,迅速为他们提供替代性的幼儿教育服务,为这个阶层的孩子提供充分的幼儿教育机会,是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

农民对幼儿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对价格敏感的特征,但和城市中下层民众的幼儿教育需求相比,农村幼儿教育还担负着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服务于城市化进程的使命,因此,农村幼儿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外部性特征也更加强烈。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价格经济,市场配置资源就是要将资源配置到能够支付且愿意支付者那里,这样,就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益。

由此可见,社会补偿性的幼儿教育是市场失灵的,市场不会将资源配置到社会补偿性的服务中去。

市场失灵给政府干预提供了合法性。

政府提供一方面是社会对不利群体儿童进行补偿服务,另一方面支持家庭的和谐和健康,也是营造儿童良好生长环境的根本,这是政府的根本职责。

英国的“确保开端(surestartproject)”和美国的“优先开端(headstartproject)”项目就是此类社会职能的体现。

但是,在中国目前阶段,社会支持性的服务往往是政府最缺位的地方。

今天,我国的经济还不发达,政府对不利群体的补偿和对家庭的支持做得还不好,但起码应该知道这是应该做的,只是因为条件所限,没有很好地完成这部分使命,而不能心里就想尽快把这部分职能推出去。

这既是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人类内在伦理和道德的体现。

2.3.3中国幼儿教育的供给状况及问题透析

在分析幼儿教育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比现时的幼儿教育供给状况,可以清晰地发现“需求—供给”之间的差距,分析这些差距,有助于明确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

我国幼儿教育供给体系的突出问题有以下七个。

(一)入园难问题又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出现

“十一五”以来,我国企事业单位改制全面推进,这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我国事业单位效率是必要和迫切的,然而,企事业单位改制却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企事业单位办福利制度的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在企事业单位剥离社会福利功能后,旧的幼儿教育供给体系中一个重要部分被打破了,而替代性的供给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新、旧体系交替过程中出现供给缺失,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育高峰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在一些城市,入园难的问题又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出现。

和20年前入园难相比,此次的入园难并不表现为绝对数量的不足,而在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民众在所能够负担的水平上找不到合适的幼儿园,或为子女的幼儿教育支付了不合理的价格。

由此也决定了要解决目前入园难的问题,有效率的解决方案是调整结构和价格管理,而不是盲目铺摊子。

(二)幼儿教育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责任定位不清,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制度基础

我国现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根本特征决定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和事业发展模式还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同时,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又非常狭隘,不熟悉市场调控手段的边界和作用机制,对于过渡60时期市场手段的不完美和过渡时期的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有利可图的事业,政府和民间资本都纷纷拥进,而对于无利可图的工作则希望赶快撤退,政府的作风有时和资本的“品行”非常相似。

在确定工作时,不考虑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而主要考虑是不是负担,甚至有没有好处。

其实,“市场经济”不等于“市场社会”,市场失灵的地方才恰恰是政府应该存在的地方。

政府在“退”与“进”之间的选择,反映了政府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

除了在提供幼儿教育服务问题上政府要确定好自己的界限外,提供基本的法律、规章和标准是政府两大职能之一。

就幼儿教育来说,在建立新的幼儿教育供给体系的过程中,政府、个人、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要发生变化。

企事业单位改革,要把过去承担的幼儿教育责任转移出来,怎样转移,需要政府给出一个基本的规章。

企事业单位剥离幼儿教育服务,包含资产的流转和人员的安置。

资产流转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但要按照资产流转的程序和该部分资产的用途进行有序流转。

由于幼儿园涉及金额小,往往不受重视,使得部分人员在幼儿园转制问题上大做文章。

在人员安置问题上,企事业单位办中小学已经有成熟的做法,但对幼儿园往往以非义务教育阶段为由,予以推辞。

同属教师,在转制面前待遇不同,造成幼儿教师严重的心理落差。

同样,随着新的幼儿教育供给体系的建立,过去政府没有承担的要承担哪些,过去政府承担过多的要出让什么,幼儿园准入标准、幼儿园质量、价格管制怎样制定……由于缺乏基本的法律和法规,对政府责任和角色缺乏新体制下的重新界定,制度的缺失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出现种种混乱的根源。

(三)幼儿教育经费匮乏,投入体制不顺,严重制约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幼儿教育经费缺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但除了总量不足外,过渡期内,我国幼儿教育投入的主要问题还是体制不顺,投入和事权没有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