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地理成绩专题讲座.docx
《如何提高地理成绩专题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地理成绩专题讲座.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提高地理成绩专题讲座
如何提高地理的教学成绩讲座
地理作为一门跨自然与社会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模块,在文综科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提高教学成绩,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释:
第一部分:
在教学实施方面
一.努力搞好活力课堂,推进素质教育
1.活力课堂要达成“五度”
(1)时间有宽度,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不少于课时1/2;
(2)活动有广度,至少有90%以上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3)内容有深度,要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过程,促进其知识网络建立;
(4)气氛有热度,课堂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发生,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身心投入,课堂气氛热烈、和谐、民主;
(5)结果上有效度,通过学生的活动,95%以上学生当堂掌握95%以上内容。
措施:
层层绑定、包抓到底、鼓励创新,展开分层学习、研究,进行跟踪听评、指导,逐课逐项逐人抓落实,切实夯实了活力课堂的基础。
2.优化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设立主题学习网站;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
模式突出“双向主体、互动合作”特点,将“引动、导探、启思、激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六步教学程序是情境引发、活动探索、研究发现、深化建构、迁移运用、系统概括。
建构的“双导教学”模式,凸显“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特点;
3.科学建构,凸显课堂特色
从“知识课堂”到“活力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给学生自主生成的机会。
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互相激发,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惊喜的求知瞬间;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释放,时时爆发出不曾预约的精彩;各类特色课堂不断涌出,如触动心灵的情感课堂、入情入境的情景课堂、开放互动的动态课堂等,无不演绎着面向全体、主动求知的教育真谛,课堂教学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
二.全力适应新课程改革,建立高效地理课堂
高效课堂必要实施高效教学,高效教学核心是以学生有无巨大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标准。
教学的高效性是教学设计的生命,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定位
新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唯一资料,各种版本教材只是学生的学材,围绕课程标准来确立教学目标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提出的具体要求,新课标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设计要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学生的活动设计,把握好设计的梯度、实效,照顾学生的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隐形目标,目标达成基本需要长期教学渗透。
2.教学内容选择
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唯一的资料,各种版本的教材只是学生的学材,对比各版本教材,结合高考特点,挖掘学科核心知识体系,着力培养学科能力。
地理新课程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明确表达了地理学习的核心内容和时代要求。
新课程高考的能力立意方向,对纯粹理论弱化如文化、地缘政治等,对各种地理名词如气候类型、洋流和自然带名称,各类概念、各种分类方法等识记性内容在高考命题中大胆剔除,而对体现学科核心原理、规律如四大运动规律、区位理论、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内容,与社会热点、时事结合考查学生的描述、阐释、推理、迁移等能力。
3.课堂授课原则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高效教学组织的特点,立体式是体现教学目标的三维性,大容量、快节奏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学生活动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四个环节。
课堂学习研讨突出分组合作讨论和自主探究相结合。
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减轻学生负担,“讲学稿”是体现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的结合体,可以实现“提效”和“减负”。
中国有句话:
少则得,多则惑。
对于显性知识如事实、原理知识等通过过程和方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突出“双基”教学是达成知识教学目标的基础。
高效课堂尤其突出对教学重点、学生难点的突破上。
知识重在逻辑性,技能重在操作性,教学过程要突出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技能体验感悟高度结合,让学生“学一点、练一点、得一点”。
我们常说的“三讲和三不讲”,一语道破教师的授课准则。
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为课堂授课方式指明了方向。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要求。
因此,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应该体现在课堂设计的各个环节中。
创设情境是新课程体现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
情境设计既要引导学生的学习,也要有助于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探究过程,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创设问题要具有限定条件、提示信息和设计梯度,这对教师开展高效教学至关重要,对学生的有效思维也很有必要。
4.针对不同课型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多元化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多样化、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讲授”对梳理知识的系统性具有优势,没有系统知识掌握的探究是肤浅的,方法也只是表面。
但“讲授”也存在“有教无学”“教多学少”“教多少学多少”,学生缺乏自主活动。
现代的“探究”教学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桃子”的状态,“学大于教”,对提升学生的学力大有帮助,但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状况,过于疲惫,易产生厌倦心理。
探究限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时间限制,对探究内容要有选择性,教学方式选择要因内容而定,如自然地理中地球运动过程、大气环流形成过程、世界气候、洋流、自然带、板块分布规律等内容,系统性强,宜采用讲授式为好,其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对突破教学难点大有帮助。
但对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区位理论分析、国土整治专题等案例教学可采用学生自学和探究式教学结合。
高效课堂要实现“1+1>2”的效果,既强化对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多次强化,使学生在课堂上牢固掌握知识,熟练运用知识并体验过程与方法,大量减轻学生负担。
高效课堂更强调核心知识强化巩固的多样化方式、学生广泛的主动参与、情景设计激发学生深入思维等高层次要求。
地理学科教学教师通过讲授内容的问题化,讲解过程的图像化,讲解内容的核心化,试题测试的常规化,一定会实现高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第二部分:
在备考指导方面
一.应用系统论理论去构建学科知识链,挖掘知识深层联系,提升学生综合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有规律移动
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日出、日落方位
极昼、极夜、极光、北斗七星斗柄指向现象
四季的形成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气压带断裂和季节性气压中心分布图
天气系统判定
气温、气压、雨晴等天气要素变化
等温线的弯曲: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表示北半球冬季
特殊天气现象如伏旱、梅雨
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
冬半年寒潮、沙尘暴、暴雪;夏半年旱涝、暴雨、台风、冰雹、干热风
对农业、城建、交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境问题:
臭氧层空洞:
9—11月份,南极臭氧极小值3—5月青藏高原和北极地区出现
气候类型的季节特征如干湿季节
二.做到“十抓”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
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
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如:
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
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
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
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
如:
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
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
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
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
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
如:
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
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
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象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
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如:
为什么欧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却没有?
为什么亚洲季风盛行而欧洲却没有形成?
这一问题要从海陆位置、气压差异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上去思考,也只有从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
像这类“个性”问题还有很多,如:
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
为什么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
为什么纬度较高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全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方?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
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
(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
(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
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推“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
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
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
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
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
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
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
从各种考卷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很多,影响成绩。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运算能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4)垂直气温的计算。
(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7)昼夜长短的计算。
(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
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现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10.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
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
诸如:
(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
(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
(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
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第三部分:
在答题技巧指导方面
一.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
高三学生复习时重解题轻审题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匆匆浏览题目后便立即下笔解答,结果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在做题时应留出更多的时间审清题目,明确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
审题就是要看懂题意,找出题中尤其是图中的隐含条件,理解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图名和地理背景等,分析题目内容与课本的关系、分值与答案要点的关系。
要达到此要求,下列几个审题习惯需要注意培养:
1.审清题干的习惯
①逐字逐句读题,不能扫读。
②找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语,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与外延。
如选择题备选项中,有“都”“全”等词多为错项。
③严防题目中的概念被自己偷换,如:
华北与华北平原、气候区与气候、分布规律与分布地区、水能与水电等,这些相似词语的地理含义是不同的。
④对长句作一定的语法分析,准确断句。
⑤可在试卷上用铅笔作标记:
画点、画线、画圈等。
2.抓住信息的习惯
①分项检索信息,如:
示意图要先读图例,坐标图要先弄清各坐标轴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表格要先读表头,再读其他内容。
②对某一地理事物不同年代的变化图、多项因素统计表,要细心地比较信息的变化。
③对图、文、表三者中相关信息要进行有机整合。
④对图、文、表中的信息进行转换。
⑤正确运用信息(尤其是数据信息)来回答问题。
3.展开联想的习惯
从图、表、文中不能直接获得答案的,要进行联想。
联想要尽量回归课本,回归地理原理和规律;要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但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
4.前后互推的习惯
对选择题题组、简答题的各个小题,解题时要前后照应,互相推理,从中启发思维,寻求答案。
但要注意,选择题题组的总题干的材料,才是各小题的可靠条件和依据,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
前后互推一般是在感觉题干信息不足以解答问题时,扩充有效信息来帮助正确解答问题。
这种迂回战术在碰到难啃的“硬骨头”时十分有效。
二.清晰的思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核心
由于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学习时可根据这些规律,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本辑《试题调研》中提供的思维模板、万能模板值得同学们借鉴),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进入高三后,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和总结,对每次练习、模拟考试获得的解题思路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要认真总结,最好记录在学习笔记上,经常翻阅。
下表是一位地理成绩优秀的学生整理的有关河流问题的解题思路。
地理问题
解题思路
水系特征的分析
水系形态、支流和湖泊的数量及分布、流程、河道的宽窄、曲直
水文特征的分析
①水位高低;②流量大小;③含沙量大小;④结冰期;⑤汛期;⑥水能、航运;⑦水源补给类型——雨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凌汛的形成条件
一是有结冰期;二是流向高纬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落差(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
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
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河道
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注:
上述分析思路是多角度的,答题时不需要面面俱到,抓住主要的方面即可。
三.规范准确答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对客观题,在对试题进行仔细准确的审题和逻辑分析后,要根据解题思路,做出正确选择。
不能先入为主,要因题的条件而异,速度适当,不快不慢,重视第一感觉,不要轻易修改选项。
对主观题,可针对高考评卷“流水作业,采点给分”特点,进行“采点答题”,把握好答案的方向性、全面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具体要求有:
1.答案的方向性
根据问题判断得分点的基本方向。
一定要仔细分析问题,明确问的是什么,以免错答或答非所问。
特别要注意关键词,如分析区位因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评价影响,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要求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社会经济因素等。
调用知识储备判断可能的得分点。
明确了作答的基本方向,就可根据自己掌握的解题思路确定具体有哪些得分点。
如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交通和市场,则这七个方面就是具体的得分点。
2.答案的全面性
每个主观题往往都包含着若干个得分点,答题漏点是许多考生得不到高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采点答题,就是要明确试题的得分点有几个,先看分值,根据分值可以基本确定得分点应该有几个。
如果分值是3分,大多是3个得分点;如果分值是6分,则有可能是3个得分点,每点2分,也可能是6个得分点,每点1分。
答题时,为保证尽可能得高分,作答点不能少于得分点,因此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避免失分。
如回答形成原因、区位因素、条件、产生的后果、地理意义等问题,要尽量多答几个方面。
因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告诉我们,任何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发展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注意答案全面性的同时,要避免重复采点。
高考阅卷时,对多答或者错答(只要前后不矛盾)的点一般不扣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多补充作答点。
但常有考生在同一个得分点上反复阐述,结果浪费了考试的宝贵时间。
如分析某地的区位因素时,有的考生回答:
陆地上铁路网稠密,公路四通八达,沿海海运便利。
其实这三个方面都是从“交通”这一得分点上作答的。
3.答案的逻辑性
答案一定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出从几个方面作答,让得分点一目了然。
同时还要主次分明。
影响地理事物、现象形成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总有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应尽量把主导因素放在最前面。
对因果联系密切的事物进行分析时,一定要讲究条理,或由因索果,或由果溯因,层层深入,切莫乱序。
4.答案的准确性
要用精练的地理语言回答问题,不说废话,少使用或不使用方言、口语。
如不能将“经济发展水平高”答成“有钱”“钱多”。
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非选择题中的简答题不能写成小作文,要考虑阅卷者连续阅卷可能产生疲劳,要让阅卷者“一秒钟改完”“爽快给分”。
量体裁衣,酌情用笔。
有时可依据题目的分值、答题卷所留空白的大小,大致确定书写量。
答卷规范,卷面整洁。
字体工整清晰,不连笔,大小均匀,尽量少涂改。
不要在规定的答题区外答题,更不能用箭头指向某“地”,或写上“见反面”等。
总之,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提高教学成绩方面既要遵循科学的教学理念,又要有科学的备考方法和解题技巧指导,唯此才能将提高教学成绩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