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眉山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眉山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第II卷(表达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红楼梦》中,《庄子》多处出现,它的思想智慧也融化其中。
理解这些思想智慧,能看清楚《红楼梦》对黛玉的“孤傲”究竟是褒是贬。
《庄子》中多处标举超凡脱俗的独立人格。
这样的人格超越于“尘垢之外”,游于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的大道之中,遗世独立、逍遥自在。
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
“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独有之人,是之谓至矣。
”但需要注意的是,庄子提倡独立而不是孤立。
《红楼梦》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将可卿许配于他时,提到可卿“表字兼美”。
同时,文中描绘可卿的形象有这样一段:
“其鲜妍妩媚有似宝钗,其袅娜风流则又如黛玉”,表明所谓兼美正是指兼有宝钗黛玉之美。
《红楼梦》中常常将宝钗黛玉对应描写,如将宝钗之“德”与黛玉之“才”相对应;将宝钗之“金玉良緣”与黛玉之“木石前盟”对应;将宝钗之“仙姿”与黛玉之“灵窍”对应。
同时,宝钗黛玉之美也是一种对应:
宝钗固然能够“与世俗处”,却不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黛玉固然能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却又不能“与世俗处”。
此外,宝钗固然能够“顺人”,人人面前都不“失于应候”,却有“失己”之憾;黛玉固然保持真我、孤标傲世、蔑视功名富贵,却不能“顺人”,甚至还因此伤害了深爱自己的宝玉。
将二人“兼美”,才是理想的人格,这也是《红楼梦》的一种隐喻。
《庄子》对超越性的强调,很容易让人觉得那是一种高傲。
庄子追求高洁如神人般的人格,也强调对人、对物都应当谦卑。
庄子固然有着大蔑视,但那蔑视针对的是污浊的世俗、黑暗的现实、肮脏的欲望、卑下的人格。
对这些,他嬉笑怒骂,他痛下针砭,看上去有不屑一顾的高傲。
这里的“傲”,是指傲骨、傲岸,是指对所蔑视之事物的不屈服,不是盛气凌人、自高自大的傲气。
黛玉固然有傲骨,但她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也确有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傲气。
这也是她被人认为“小性儿”和“尖酸刻薄”的原因。
相比之下,庄子对人、对物都有一种可贵的尊重态度。
他的“不谴是非”,并不是颠倒是非、混淆是非。
他之所以强调“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强调“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强调“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的相对,都是出于谦卑。
他之所以谦卑,因为清醒洞察到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他之所以谦卑,是因为看到“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的狭隘片面;他之所以谦卑,是因为对自然与大道完全顺应。
庄子还具有深深的平等意识。
儒家的“礼”讲等级,道家的“道”则讲平等,用《庄子》中的话来说就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大道无处不在,一切皆道,道即一切。
对于道的谦卑,也使得庄子对万物都怀有敬意。
《红楼梦》中,宝玉的“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与前者相仿佛,种种“视物如视人”的表现也正与庄子有着内在精神的一致。
黛玉对自己钟情的人能够倾情,但缺少对其他人和物的尊重,有时就表现为一种孤傲。
——节选自王冉冉《林黛玉:
傲骨之外多了一点傲气》(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解《红楼梦》中《庄子》思想智慧,能明白《红楼梦》作者对黛玉“孤傲”的态度。
B.《庄子》强调超越性,不是追求盛气凌人、自高自大,而是不屈服于自己蔑视的事物。
C.和林黛玉相比,庄子对人、对物都有一种可贵的尊重态度,这些表现为他对于道的谦卑。
D.儒家与道家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倡导“礼”后者倡导“道”,前者讲等级后者讲平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提出“《红楼梦》对黛玉的‘孤傲’究竟是褒是贬”的问题,引发了读者思考。
B.文章认为庄子出于谦卑而强调“相对”,之所以谦卑则是出自于三个原因,可谓“层层追因”。
C.尾段将贾宝玉与林黛玉对人的态度对比,意在揭示林黛玉缺少平等意识,缺少对其他人的尊重。
D.文章立足于对庄子的“超越性”思想的理解,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表达了自己对黛玉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秦可卿与薛宝钗、林黛玉比较,是为表明《红楼梦》作者认为秦可卿是完美的女子。
B.林黛玉与庄子一样有傲骨,他们都敢于对污浊的世俗、肮脏的欲望等嬉笑怒骂,痛下针砭。
C.宝玉“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这表现出他对万物都怀有敬意,与庄子的内在精神一致。
D.《红楼梦》虽然批评林黛玉“孤傲”中蕴含的傲气(不尊重他人),但是也肯定其“傲骨”。
【答案】1.C 2.D 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C项,“这些表现为他对于道的谦卑”错,文章第七段“相比之下,庄子对人、对物都有一种可贵的尊重态度……都是出于谦卑”,庄子对人、对物都有一种可贵的尊重态度,这出自于他对于道的顺应(谦卑)。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错,论述部分是并列结构,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是为表明《红楼梦》作者认为秦可卿是完美的女子”错,是为表明《红楼梦》作者认为“兼美”才是理想的人格。
B项,无中生有。
“他们都敢于对污浊的世俗、肮脏的欲望等嬉笑怒骂,痛下针砭”错,原文中没有对林黛玉傲骨表现为敢于对污浊的世俗肮脏的欲望等嬉笑怒骂,痛下针砭的叙述。
D项,文章重点是批评林黛玉“孤傲”中蕴含的傲气。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日韩三国在电动车产业展开“电池战争”,《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并向电池产业的顶峰攀登,而较早开发电动车电池技术的日本和韩国正争相增加生产,有分析称,“东亚三强”正在上演电动车电池的“三国演义”。
报道称,中国政府积极扶持电动汽车产业,正颠覆超过130年的汽车产业史,目前在全球十大锂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七席。
排名第一为日本的松下,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进入前十的还包括LG化学和三星SDI两家韩国企业。
电动车电池领域形成“东亚三强”的局面。
在产能方面,中国当仁不让地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经济新闻》援引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称,到2021年中国将生产全球70%的电动车电池。
而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其竞争力则来源于电池技术领域的创新。
文章指出,丰田在被认为可接替锂电池的固态电池技术方面进行了领先研究,计划到2030年将花费1.5万亿日元用于下一代电池的研发项目,包括固态电池。
丰田还领导由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发起的100亿日元国家项目,以开发固态电池的基本技术。
韩国企业也在不断发力。
报道称,LG化学在中国增加了新的生产能力,上个月在南京开设了第二家电动车电池厂。
LG化学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表示,新工厂的任务是应对全球电动车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
到2019年底,LG化学预计该工厂每年可生产50万块电池,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的电动车制造商供货。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作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新技术,将是中日韩电池企业展开争夺的“技术高地”。
有分析称,松下、丰田在固态电池核心技术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供应特斯拉的高镍圆柱电池就是日本企业的龙头产品,在高密度能量技术方面处于领先。
目前,汽车电池厂商们已经纷纷与车企建立合作,为其提供电池,并试图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
如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为德国车企,松下的客户为日美车企,LG化学的客户则为韩国和欧洲车企。
(摘编自《中日韩上演电动车电池“三国演义”》)
材料二:
国内动力锂电企业产能规划明细(GWh①)
[注]①GWh为电功单位。
(摘编自《2018年中国新能源电池材料发展情况分析》)
材料三:
据了解,2025年前后,新一代拥有低钴、高能量密度和阴极锂镍锰钴811等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将进入量产。
在石墨阳极中加入少量的硅,可将能量密度提高50%,而能够承受较高电压的电解质盐也将有助于提高性能。
2025~2030年期间,锂金属为阴极、石墨/硅复合材料为阳极的锂离子电池可能会进入设计阶段,甚至还可以引入固态电解质以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电池安全性。
此外,锂离子技术可能会被锂空气、锂硫等其他有着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理论成本的电池取代。
但这些技术的发展水平仍非常低,实际性能尚待测试。
在出版的《自然》杂志上,一篇题为《距离锂电子电池革命仅余十年》的文章指出:
锂离子电池性能和价格的演进速度正在放缓。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
在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中,可以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市场规模的增长难以继续带来价格的大幅度降低。
更糟糕的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电极材料,如钴和镍十分稀缺,且价格昂贵,如果没有任何新的变化,预计在2030~2037年间(或更早),钴和镍的需求量就会超过产量。
另一方面,新的替代电极材料,如储量丰富的铁、铜,则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
文章呼吁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等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否则,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受到限制。
(摘编自《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分析》)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和韩国较早开发电动车电池技术,中国后来居上,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B.虽然电动车电池领域形成“东亚三强”的局面,但目前在全球十大锂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已占据全面优势。
C.面对激烈的电动车电池市场竞争,日韩两国企业都从不同方面寻找突破,日企着眼于技术优势,韩企着眼于提高产能。
D.从材料二看,中国的电动车电池企业产能规划总体上逐渐増长,在生产上呈现出以龙头企业引领,其它小企业并行的景象。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显示,中国企业所生产的锂电池半数以上供给国外消费,因此,企业要十分重视国外市场的维护与开发。
B.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将会不断涌现,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C.有专家指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瓶颈性问题,其价格和性能的演进速度正在放缓,锂离子电池革命将要到来。
D.只有电池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才有可能到来,因此电动汽车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电池技术的竞争。
6.面对国际电动车电池业激烈的竞争,中国企业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4.B 5.A
6.技术方面:
(1)加大技术投入和研究,除了保持在企业和产能上的优势外,还要取得核心技术(固态电池)优势;
(2)密切关注前沿技术更新,特别关注基于铁铜材料的电极研究,为即将到来的锂离子电池革命作好准备;
市场方面:
(1)加强与汽车企业的合作,进一步确立和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版图;
(2)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和利用国内市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政府服务方面:
(1)政府在扶持电动车产业的同时,有针对性重点扶持电池业的发展;
(2)建立多方合作体系(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共同关注行业发展。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中国企业已占据全面优势”错,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数量和产能方面,在技术方面却不占优势。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A项,“中国企业所生产的锂电池半数以上供给国外消费”错,从图表二可以看出,并没有说明除国内需要外,生产的电池全部都供于国外,另外从表中可见提供国内市场电池消费所占份额比重也越来越大,所以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应该同样重视。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首先分析问题“面对国际电动车电池业激烈的竞争,中国企业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提炼主要信息:
激烈竞争、中国企业。
根据材料一“在产能方面,中国当仁不让地处于领先地位”“而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其竞争力则来源于电池技术领域的创新”“固态电池作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新技术,将是中日韩电池企业展开争夺的‘技术高地’”得出:
技术方面:
(1)加大技术投入和研究,除了保持在企业和产能上的优势外,还要取得核心技术(固态电池)优势;
(2)密切关注前沿技术更新,特别关注基于铁铜材料的电极研究,为即将到来的锂离子电池革命作好准备;
根据材料一“汽车电池厂商们已经纷纷与车企建立合作”得出:
市场方面:
(1)加强与汽车企业的合作,进一步确立和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版图;
(2)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和利用国内市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根据材料二图表和材料三的相关内容概括出:
政府服务方面:
(1)政府在扶持电动车产业的同时,有针对性重点扶持电池业的发展;
(2)建立多方合作体系(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共同关注行业发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桥边的老人
[美国]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在帮着推动轮辐。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踩的尘土中踯躅着。
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
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
”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
”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
”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
”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
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
“什么动物?
”
“各种各样。
”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
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
”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
”我问。
“是啊。
怕那些大炮呀。
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
“你没家?
”我问,一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我简直不敢想。
”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
”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
“巴塞罗那。
”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
“你这样想吗?
”
“当然。
”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
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
“鸽笼没锁上吧?
”我问。
“没有。
”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
“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
唉,不想也罢。
”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
”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
“谢谢你。
”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对他毫无办法。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车队人流涌过桥上的画面,交待故事背景,展现了人们仓皇逃命的慌乱景象,与老人形成对比,突出老人的疲惫和无助。
B.当“我”问及老人“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时,老人回答“政治跟我不相干”,说明老人不关心政治,对政治无动于衷。
C.结尾处“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指的是没有遭受法西斯飞机的轰炸,以及对猫不用太过担心,以此说明老人那天特别不幸,有很多担心。
D.本文旨在反映战争的罪恶,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通过一个年老孤苦的老人流离失所、外出逃难的遭遇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8.小说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海明威曾提出“冰山理论”:
“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却能为读者感受到。
”试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7.B 8.情节上:
“我”是小说中的一个线索人物,在“我”和老人的对话中,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表达效果上:
“我”也是故事的见证人和叙事者,由“我”来叙事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人物形象上:
通过“我”的所见以及同老人谈话,突出老人“热爱家园,纯朴善良”的形象,揭示老人因为战争而带来的内心伤痛;
小说主题上:
通过“我”的感触,强化了小说的主旨:
谴责战争,热爱和平。
9.①采用了第一人称和有限的叙述视角。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故事,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充分发挥想象,丰富小说内容,挖掘小说内涵。
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小说仅仅描绘了一幅画面、一个场景,叙述了一段对话和一个老人的故事,选材微小,却表现了宏大的战争主题,使读者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③独特的语言风格。
小说语言简约朴素,不事渲染,但却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包蕴丰富的内容。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的能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B项,“说明老人不关心政治,对政治无动于衷”错,不能就此说明老人不关心政治,对政治无动于衷。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及在文中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人物作用分析一般是指向情节发展、表达效果、人物形象、主题表达等几个方面,但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做具体分析,不能照搬套话。
首先分析“我”在情节上作用:
阅读全文可知,“我”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我”和老人的第一次对话在文章第三段“‘你从哪儿来?
’我问他”,这句话使“我”与老人展开了交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其次分析表达效果:
文章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我”也是故事的见证人和叙事者,由“我”来叙事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再从分析人物形象: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这句话突出老人对家园的热爱;老人一直在担心他照顾的动物,老人无法继续照顾他的动物,是因为战争,揭示老人因为战争而带来的内心伤痛。
最后从小说主题上分析:
小说结尾“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老人离开他照顾的动物和家乡是因为战争,本文以小见大,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凸显主旨:
谴责战争,热爱和平。
通过“我”的感触,强化了小说的主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价值,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分析此题时,要从小说标题在文中的作用这一角度来思考,把人物、环境交代出来,有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的作用。
同时,以这样的方式为题,能吸引读者;给人以形象和画面感,有利于展现那种因战争而带给人民的那种颠沛流离的景象。
在回答时,要着重从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回答。
形象塑造,以点写面。
文章只重点塑造了战争来临时在逃难途中一位疲惫忧惧的老人形象。
通过这位老人,让人读者理解到了战争带给无数人们的无尽苦难。
情节设计,以小见大。
小说重点描写了“我”与老人的一段对话,对话中也只是突出老人对几只动物的担心,情节细小,却表现了宏大的战争主题。
语言简约,而内涵丰富。
小说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都力求简约,却包蕴着丰富的内容。
如倒数第二段,“木然”二字既能表现老人极度疲惫,又能表现老人陷入绝望,不再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只是”二字包含着又“冤”又“怨”的复杂内容:
我招惹谁了?
我们招惹谁了?
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二、古文诗歌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尹公亭记
(宋)曾巩
君子之于己,自得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
人之于君子,潜心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
然而有表其闾,名其乡,欲其风声气烈暴于世之耳目而无穷者,所以与人同其好也。
内有以得诸己,外有以与人同其好,此所以为先王之道,而异乎百家之说也。
随为州,去京师远,其地僻绝。
庆历之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尹公洙以不为在势者所容谪是州,居于城东五里开元佛寺之金灯院。
尹公有行义文学,长于辨论,一时与之游者,皆世之闻人,而人人自以为不能及。
于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而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
尝于其居之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以茇而嬉,岁余乃去。
既去而人不忍废坏,辄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之亭。
州从事谢景平刻石记其事。
至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李公禹卿为是州,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
又以其旧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