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4529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18年3月潍坊高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

其中杜威倡导的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2.平常所说的“大器晚成”表现了智力( )的个别差异。

A.能力结构

B.发展水平

C.言语思维

D.表现早晚

3.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

A.阶段发展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4.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

和行为准则是()A.校园物质文化B.校园精神文化C.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D.校园文化

5.对我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苏联教育家及其代表作是( )

A.马卡连柯与《教育诗》

B.加里宁与《论共产主义教育》

C.赞科夫与《教育与发展》

D.凯洛夫与《教育学》

6.下列选项中,( )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A.“以教师为本”的课程理念

B.“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C.“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D.个性化的价值追求

7.在我国近现代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葵卯

C.壬子癸丑

D.壬戌学制

8.课程的一般结构是()。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知识—经验—活动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10.托尔斯泰说:

“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要()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教学工作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二、简答题

1.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分)

2.如何理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分)

三、论述题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合理知识结构?

2018年3月潍坊高密教师招聘考试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

其中杜威倡导的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解析】A。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2平常所说的“大器晚成”表现了智力( )的个别差异。

D. 能力结构 B.发展水平 C.言语思维 D.表现早晚

【解析】D。

“大器晚成”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在智力上表现早晚个别差异性。

3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

A.阶段发展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解析】C。

维果斯基提出的是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4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是()

A.校园物质文化B.校园精神文化C.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D.校园文化

【解析】B。

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校风、行为习惯等。

题干中价值观、态度等属于校园精神文化。

5对我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苏联教育家及其代表作是( )

B.马卡连柯与《教育诗》 B.加里宁与《论共产主义教育》

C.赞科夫与《教育与发展》 D.凯洛夫与《教育学》

【解析】D。

凯洛夫的《教育学》,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并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8.下列选项中,( )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B.“以教师为本”的课程理念 B.“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C.“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D.个性化的价值追求

【解析】A。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并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并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A不正确。

9.在我国近现代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葵卯 C.壬子癸丑 D.壬戌学制

【解析】C。

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明确规定男女同校。

8.课程的一般结构是()。

D.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E.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F.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知识—经验—活动

【解析】A。

课程的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

10.“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解析】A。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10.托尔斯泰说:

“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要()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D把教学工作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解析】D。

托尔斯泰认为这句话意味着教师要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这才能成为一名完美的教师。

二、简答题

1.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分)参考答案:

答: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2.如何理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分)参考答案:

答: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具体有三方面内涵:

(1)以学生发展为本;

(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切为了”这四个字突出的是“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即学生既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同时又是教育教学的落脚点;“每一位学生”突出的是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教育教学中被轻视被忽视乃至被漠视的边缘人;“发展”指的是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学生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在学科中落实在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上。

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教育教学时,当我们用鼓励的眼神、温暖的微笑和亲切的爱抚,去激励去唤醒去鼓舞学生,我们的学生便会从我们的爱中获得信心和力量;其次,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因材施教,发扬学生优点,挖掘闪光点,长善救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

再次,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都是“有着独特个性的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没有学生自主的或主动的学习,“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这一目标就不可能达成。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意识;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意识;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和衡量,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论述题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合理知识结构?

参考答案:

答: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

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

主要具备以下五方面:

(1)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理解教材的

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内在联系等。

(2)条件性知识,即教育专业知识素养,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相关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观念源于正确的理论,它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3)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具体地说,这种知识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4)文化知识,指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具体包括:

基本哲学理论知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一般知识;社会科学的理论与观点。

(5)政治理论知识素养,主要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