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2817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docx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docx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

广播电视常用文体写作

第一章广播电视写作中的常用文体类型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定义

定义:

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方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就一个台来说,至少包括三个层次:

1、一套节目,即一个台每天以同一呼号或在同一频率、频道中播出的全部节目,它们是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节目群,形成节目的顺时链;

2、一个节目,即在特定时间段、连续播出的具体内容整体;这个节目既是顺时链的一环,

自身又可由每天在同一时间段播出的多次节目组成自成一体的历时链,属于整个节目

系统的基本层,又称作栏目;

3、一次节目,即在当天某一特定时间播出的具体内容的整体,它是节目历时链的具体环

节,属于整个节目系统的基础层次。

二、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

1、按内容性质分:

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2、按内容构成和组合形式:

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节目

3、按播出方式:

直播节目、录播节目

4、按播出时间:

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

5、按播出次数与内容的关系:

首播节目、重播节目、滚动节目

三、广播电视的科技特性

1、传播的迅速及时1、即时性的时效性效果2、同步性的连续性效果

2、播映的超越空间1、超空间的渗透性2、同所性的现场感

3、信息的直观可信1、声画兼备,声情并茂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4、接受的家庭方式1、接受的随意性2、接受的家庭方式

5、广播电视的弱点1、传播手段的易逝性2、传播内容的表面性

3、接受方式的被动性

四、广播电视写作的特点

1、相对来说,电视画面是始终伴随着声音或字幕等元素出现的,所以电视写作呈现出以画

面为中心、为视听服务的特点。

2、写作中有两种倾向应该引以为戒:

1、解说过多,描写的内容与画面重复,失去了真正的作用,甚至引起观众的反感,

干扰收看;

2、与画面严重脱节,造成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各行其道,声画两张皮,失去了视听

复合语言的优势。

3、为看而写的具体要求:

1、少而精当2、实而具体3、主次分明

4、电视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节目的组织和策划方案的写作。

2、电视片解说词的写作。

3、主持人串词的写作。

5、电视写作的特征:

1、非独立性特征2、相对不完整性特征

3、电视写作往往从节目的类型风格样式出发完成对自己的规范,而

较少带有作者个性表达的色彩。

1、非独立性特征

从电视节目(包括电视片)的成分构成上来说,解说词、字幕一般是不可缺

少的。

但是,它们又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无法单独游离于其他电视构成要

素而存在。

由于电视媒介的三大传播要素——画面、语言、音响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电视写作失去了其独立

2、相对不完整性特征

电视解说词写作有一条基本原则:

即所谓“跟”、“贴”、“让”的原则。

要求

解说写作必须紧跟贴近画面,并强调如果文字写作与画面冲突,就要无条件

地给画面让位。

3、电视写作往往从节目的类型风格样式出发完成对自己的规范,而较少带有作者个

性表达的色彩。

6、形象生动的要求:

(1)选择响亮上口的词语。

(2)多用双音词。

(3)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变成形象说法。

(4)不用倒装句、祈使句。

第二章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则

一、新闻的共性规律:

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

二、广播电视写作的语言表达要求

1、易于接收接受:

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该明

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可听性:

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觉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

要求“入耳”和“入脑”,便于耳听接收。

3、准确性: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对象要确有其事,构成新闻

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都应是准确的。

4、完整性: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信息应相对完整。

5、通俗性:

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

注意通俗化不等

于简单化、庸俗化。

三、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稿的关系

写解说词的时候兼顾音响内容,解说要合理安排,结构音响,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音响报道要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用音响直接表达报道的主题。

文字要对音响做必要的

说明和补充。

凡能用音响表现的,就不要用文字,凡音响已经表达清楚的,文字就不要

再重复。

四、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要求

(一)注重用事实说话

美国新闻学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在你不知道要说什么以前,不要动笔去写。

3、要表现、不要陈述。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用副词。

8、尽量避免自己去做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新华社记者徐占锟《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

1、新闻五要素要俱全;

2、要有全局性的概括材料;

3、善于选择和运用典型事例;

4、尽可能描写现场情景;

5、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去展开新闻。

(二)真实准确、迅速及时

新闻的真实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记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容许有任何虚构、夸大、减弱或缩小。

(5个W和1个H要真实)

2、记者在新闻中对新闻的阐述、解释、说明也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违背客观事物本质的歪曲或掩盖。

(认识正确、判断正确、分析明确、叙述准确)(三)新鲜生动、简洁明快

新鲜生动:

1、注意截取新鲜的事实2、抓住事物特点

3、选择新鲜的角度。

4、使用生动的语言。

简洁明快:

1、会抓新闻,知道新闻价值体现在哪些事实中,一下子能够提炼出来。

2、短新闻要求文字简洁、精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3、新闻主题集中突出,一目了然。

4、在写作上用简洁、概括的语言把精彩、充实的内容表现出来,将段落划短,

少用长句、复杂句,多用短句。

5、短新闻仍然可以涉及重大题材,揭示重大主题。

第三章广播新闻稿的写作

1、消息类电视新闻:

在真实、客观的基点上,迅速、广泛、简短地报道国内外新近或正

在发生、发现的事,传达党和政府的法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

的呼声和要求。

短、频(广)、快、活

2、消息类新闻存在的问题:

具体事实少,抽象概念多;典型事实少,名词议论多;概括性

材料少,总结性数字多;现场形象展现事实少,万能画面多等

问题。

3、独家新闻:

原是西方新闻学的术语,是指抢先刊载或首先发布独自一家报道的新闻。

是最有力的新闻竞争手段;是新闻机构借以吸引群众,增加收视率、收

听率的重要措施,也是新闻机构提高知名度、权威性的手段。

4、新闻由头:

又叫“新闻根据”、“新闻依据”。

由于新闻是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所以必须找到这个事实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一个缘由,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

新闻。

也叫“新闻眼”。

5、非事件性新闻如何抓新闻由头:

1、以变动为新闻由头,要从事实渐进的变化过程,努力挖掘出最新的变动,以新的变

动作为“由头”。

有的成就经验或问题性新闻,实在找不到作为最新变动的由头。

到这种情况,也可采取记者在现场目击的方法,抓住事实存在的现场的某一情景或

某一活动作为新闻由头。

2、在现场抓新闻由头

6、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是记者凭借新闻敏感,为了充分展现事实的价值而选择的报道角

度。

1、从事物的特点中找角度

2、从事物的变动中找角度

3、从事物的异常中找角度

4、从事物的对比中找角度

5、从现场采访中抓角度

6、从现场事态的高潮中抓角度

7、新闻主题的产生大致是两种:

1、先深入采访,掌握了大量材料,从而形成主题;

2、根据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等,先有初步主题构想,用它作为观察和分析现实的参

考,而主题的深入完善,甚而主题立意的修定转向取决于实际情况的材料挖掘。

8、1、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2、要选准角度,以最佳的新闻角度提炼最有价值的新闻主题。

3、要对具体事实有宏观的观照,高瞻远瞩地把事物放在全局的局势下比较衡量,判定其

意义所在。

9、选择主题的原则是:

1、是要有时代特色。

具有决策性、方向性、对全局有影响,有一定政策思想高度的;

2、是要有超前意识。

获奖新闻〈广州——一座不设防的城〉

3、是要立足群众需要。

获奖新闻〈中和村“反哺”土地为子孙〉〈三万南下民工滞留火

车站〉

10、新闻评论:

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

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它包括社论(本台评论)、评

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感随笔、广播评论、电视

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

它是一

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是新闻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

11、新闻评论的功能:

1、引导2、解惑3、表态4、深化

12、广播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介中的具体运用。

13、广播消息类新闻与广播新闻评论的不同:

广播新闻传递的是事实性信息,广播新闻评论传递的是意见性信息;

广播新闻以事实性话语为主,广播评论以分析性话语为主;

广播新闻以事实性、陈述性为主,广播新闻评论以客观性、深刻性为主。

14、广播评论的三大法宝:

确凿的数据、严谨的结构、理性的力量

15、广播评论的体裁和样式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报刊评论沿袭而来的,如本台评论(相当于社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

评、编前话、编后话、述评等。

篇幅短小、议论深入浅出、语言通俗化、口语化。

另一

类更能体现广播特点和广播优势,如广播谈话、评论员(或主持人)评论和音响评论。

16、广播谈话

1、漫谈式广播谈话:

采用谈话的口吻,由播音员或主持人面对听众展开一种拟态交流。

2、对话式广播谈话:

变一人口播为两人(通常是一男一女)对播,它不仅可以消除一

人口播的单调感,而且通过一问一答、探讨切磋、关照呼应等方式,使谈话形成交

流和互动。

17、评论员(主持人)评论:

是指由评论员自己撰写(或参与撰写)并自己播讲的评论,

它是与播音员播诵的评论相对应的评论形式。

18、在广播评论中,音响的类别:

环境音响、现场谈话、后期解说、资料音响19、音响在评论中的作用:

1、充当由头,引出话题。

2、提供论据,佐证论点。

3、参与议论,烘托主题。

4、交待背景,渲染气氛。

20、编后语:

编后语是电视应用较为普遍的体裁。

编后语写作比较简短,大都在新闻事实播

发后面播出。

记者主要就新闻事件说明什么,什么是值得提倡,什么是值得引

以为戒的。

如果提出批评或建议,须注意以理服人。

因为编后语大多是一事一

议,只须画龙点睛。

21、短评:

是一种独立成章的体裁,主要针对重大事件、问题发表有份量的言论,态度鲜明

地表明立场观点。

许多情况下,国际事务的纠纷多用短评方式阐明立场。

22、新闻述评以夹叙夹议手法,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评论。

23、新闻述评一般分为:

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

24、现场评论是在现场发表言论。

25、电视的现场评论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事件进行之中同时评论,同步播出;二是在事件进行中评论,不同步播出。

前一种方式多用于体育比赛,后一种方式多用于新闻事件。

26、广播评论的写作与制作:

1、论题具体,不枝不蔓2、论据得当,事理交融

3、语言平实,宜于听知4、重视音响,配合协调27、广播新闻深度报道:

凭借声音形象,对重大的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

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

28、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

1、立体化、多层次的剖析2、理性思辨色彩

3、表现手法多样4、传播效果显著29、广播新闻连续报道:

是通过声音形象,对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事态,进

行及时而又连续的报道。

30、广播新闻系列报道:

是通过声音形象,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多

次、连续的报道。

第四章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1、“4个C”标准:

Clear清楚、Concise简洁、Correct准确、Conversational口语2、声画对位:

图象和声音和谐统一

3、新闻稿件处理方式:

1、先把稿件写好,然后再编辑画面。

有些预知性新闻或者重大报道任务,记者事先已

经了解到基本情况和程序,可以先写稿,但写作时必须要设想画面构成。

2、先把图像编辑好,再根据画面撰稿。

多数情况下,这种办法不但容易达到声画对位

的要求,而且容易作到画面、文字相互协调。

3、事先准备好一个提纲,一边编辑一边写稿。

有些新闻时效性强,记者为了抢时间,

边编边写,写好后马上配音。

有些新闻在拍摄时就对画面编辑进行了构思,对文字

写作进行了考虑,记者胸中有数,边编边写。

4、画面的缺陷

1、画面难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

2、画面对未拍摄到的已经发生的事物不能够以活生生的形象方式再现。

3、画面对展示未来,回忆过去受到限制。

4、画面对缺少行动,没有形象特征的事物难以生动地表现。

5、画面要对新闻要素的具体交待受到限定,需用借助文字明确回答。

5、怎样写画面,1、“写画面”要遵循视觉逻辑2、不要同画面重复

3、不要与画面“竞争”4、不要让观众去“猜画面”

5、要让观众“进入画面”

(1)解说不宜过满,会使人厌烦、形成干扰,令观众心烦意乱。

(2)解说不宜旁牵它涉,同新闻毫无关联的解说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3)解说不宜绕弯子,过多地设置文字障碍,就会打断观众的注意力。

(4)解说不宜平铺直叙,平淡的解说不能调动观众的注意力。

6、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以图像为主,声画文整合

7、声与话多种结合方式:

一类是演播室画面,包括两类:

1、只有一个播音员在进行口播,此时,声音直接来源于演播室空间,主持人张口,我们就听到了他(她)的讲话声。

2、几个人在一起谈话,此时,评论已形成一个演播室现场,类似于事件发生的现场画面,有了不同的声音,有诸人在演播室现场谈话的不同副语言形态。

另一类是事件发生现场画面

在播出事件现场画面时,既有现场中人的声音,又有现场中的环境声音(音响),还有画外的解说和评论的声音(画外音)。

就现场中的声音而言,既有屏幕内的声音,又有屏幕外的声音(它与画外音不同,画外音指的是现场中的声音,它的声源仍在现场中,但不在摄象机画框中。

);既有发生事件过程中的声音,又有记者采访和报道中的声音,还有记者和被访者的评论的声音。

8、电视评论的四种声音:

现场受访者的评论、现场记者的评论、演播室主持人的评论、嘉宾的评论。

9、电视评论的传播特点

1、电视新闻评论要充分图像化,图像要充分现场化。

评论员口播除了有声语言外,评论者的表情、姿态、动作都作为身体语言参与了评论过程,并与观众形成了一种隔着屏幕的交流。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采用口播评论是必要的:

(1)没有现场的图像资料

(2)为新闻配发的评论(编后话)2、要讲究多信息的艺术整合

(1)当图像足以传递有关信息时,评论员再细细地作介绍或者打上很长的字幕,不但不会

增添新信息,反而会干扰观众对图像的解读,也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的表现。

评论员的

任务,是突出那些观众看不清或没有注意到的部分,以及图像没有拍到的部分。

(2)现场观众的精辟的评说被采录到时,评论员的任务不是再对那些评论加以复述,而应

转向对群众评论的概括与总结,转向对群众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的补充。

(3)评论员的评论要实事求是,不能与图像所有的含义相违背。

(4)图像的选择也要依评论员的观点和目的而定。

图像越能说明观点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