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2247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x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x

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柳钢全干熄焦配套完善工程之煤气净化系统建安工程涉及的设备安装主要包括鼓风机安装、通用设备(主要包括泵、槽、换热器等)安装、

二、通用设备安装

2.1施工工序:

熟悉图纸资料--→开箱清点,检查---→基础检查放线--→

设备落位(标高、水平、中心)粗找--→地脚螺栓灌浆--→设备精找--→精找电机对轮--→清洗、加油--→试运、交工。

2.2设备开箱

2.2.1设备开箱验收的条件:

设备主体已具备安装条件;施工现场已准备可靠的零部件保管条件;设备已进现场,装箱单及技术文件齐全。

2.2.2开箱检验由建设单位代表、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及施工班组参加,必要时请制造厂派代表参加。

2.2.3开箱前检查的内容:

清点包装箱数量、编号是否与设备文件相符;检查包装箱外观有无破损,防雨、防潮层是否完好、包装箱在运输吊装中处理、放置是否合理。

2.2.4开箱后检查的内容:

a.设备及零部件的外观是否完好、油封、防震、防潮设施是否有效。

g.按装箱单内容清点零部件数量、校对其规格。

c.检查设备及零部件的外观质量,有无锈蚀或损伤。

2.2.5开箱检验记录:

将检查结果记入开箱检验记录,应包括:

箱数、箱号、检验情况、零部件缺损情况、处理意见等。

参加开箱检验人员在开箱检验记录上签字,并作为竣工资料存档。

2.3设备基础验收

2.3.1基础复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基础混凝土工程已完工并已验收合格;基础施工单位在基础上标出中心线、标高线、地脚螺栓或预留孔中心线;基础施工单位已向建设单位提交基础验收资料。

2.3.2基础复验

设备安装前,应按《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规定的标准(见下表)对基础质量进行复查,并与土建资料校对,将复查结果填入基础复查记录。

2.4设备就位前基础的处理

2.4.1基础放线程序:

a.清理基础表面,扫净表面的尘土和混凝土残渣。

b.对基础作定位测量,定出其中心和标高。

c.大型基础、连动设备基础用经纬仪测量,放出纵横中心线,用墨线在基础面标出纵横中心线。

小型基础用钢尺和墨线画出中心线。

d.用水平仪测量,在基础四周的基础侧表面画出水平基准线

e.根据纵横中心线放出设备各部位中心线和地螺栓中心线。

f.全部中心线用墨线划出。

2.4.2准备安装的地脚螺栓须符合下述标准:

a.地脚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图纸规定。

b.螺栓的螺栓质量,长度符合规定要求,与螺帽配合良好,螺栓头部符合图纸要求。

c.地脚螺栓放入基础孔以前洗净防锈油脂。

2.5设备就位、找平和灌浆

2.5.1设备就位和找平

a.将设备吊至基础上,垫三、四组已准备好的垫铁、这些垫铁组的标高差不超过1mm。

b.按基础上中心线,用撬棍撬动设备,找正纵横中心,设备中心位置较高时,用线锤对准中心线找正。

c.用螺旋小千斤顶或撬棍调整设备高度,找水平,以垫铁垫平。

找平方法为三点找平法。

在设备一端的两侧各入一组垫铁,另一端中心放一组垫铁、调整两侧垫铁找横向水平,中心一组垫铁找纵向水平。

d.初步找平:

用方水平仪、在设备上预先确定的位置检查设备的纵横水平、以斜垫铁微调至符合规范要求。

确定设备纵横水平基准的原则:

设备主轴、主要工作面、加工时的基准面和其它与上述各部位吻合的位置。

e.逐个穿好地脚螺栓,螺纹涂油脂拧上螺帽垫圈、螺纹露出螺帽4-7扣。

f.垫入其余的垫铁组,这些垫铁组与设备底座不接触,留1-2毫米的间隙。

g.复查设备中心位置、标高和纵横水平度,合格后初步找平工作结束。

2.5.2二次灌浆

a.地脚螺栓二次灌浆原则上由建筑施工人员施工。

若与建设单位有协议由安装单位施工时,土建单位向安装单位办理工序移交手续,填写工序移交记录。

b.灌浆的配合比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基础标号确定,其标号高于基础标号一个等级。

c.灌浆前检查和处理好基础予留孔,孔内不能有杂物,地脚螺栓与孔壁距离须大于15mm,地脚螺栓与孔底距离大于100mm。

用水刷洗孔壁使之干净湿润,地脚螺栓杆上不能有油污。

d.浇灌的混凝土宜用碎石料,不得使用大块石料。

e.浇灌时用人工捣固,四周均匀捣实,并随时扶正地脚螺栓,捣固后保持螺栓垂直,并位于螺栓孔中心,地脚螺栓不垂直度不超过10/1000。

f.混凝土二次灌浆后做好养护工作。

g.二次灌浆后做二灌浆记录。

2.5.3设备的精平

a.精平前必须达到下述条件方能进行:

基础二次灌浆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75%;设备垫铁已按标准全部安放就位;需拆开设备部件作找平基础面的设备精平前,应确保防雨和防尘。

b.清洗找平的基准面上的油污和尘土。

c.核对设备的位置与标高。

d.拧紧地脚螺栓和锲紧垫铁同时进行,进行纵横向找平,以斜垫铁调整设备水平度,直到地脚螺栓全部拧紧,垫铁全部垫实,设备水平度达到标准规定,精平工作结束。

e.设备精平后垫铁应达到下列要求:

(1)每个地脚螺栓附近至少有一组垫铁。

(2)相邻两组垫铁距离为500-1000mm。

(3)垫铁的总面积满足设计负荷要求。

(4)每组垫块不宜超过五块,厚垫铁放在最下层,设备精平合格后将垫铁点焊牢固,金属结构架下的垫铁与底座点焊牢固。

(5)斜垫铁成对使用。

(6)设备找平后,垫铁须露出设备底座外缘,平垫铁露出10-30mm。

斜垫铁露出10-5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孔。

2.6设备安装和试运行

2.6.1安装前检查:

按设备基础验收和处理的有关规范规定对设备基础进行验收和处理。

并对设备及附件进行检验,核对设备的主要安装尺寸,应与工程设计相符。

2.6.2设备的安装

a.对有底座的设备整体就位、找正、一次灌浆、精平,按相应标准执行。

b.不带底座的设备,先安装设备本体,初平本体后,以本体初平电机,一次灌浆,精平时先找正本体,按本体找正电机。

c.以本体中分面,轴外伸部分,底座水平为找正基准面。

d.设备的纵、横不水平度允差为0.1/1000。

测量时以加工面为基准。

e.联轴器的同轴度,皮带轮轴的平行度和轴向偏移允差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标准JBJ23-96《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f.设备没有精平,不准进行配管施工,配管时不能给泵体以附加应力。

2.6.3设备的清洗和检查

a.试车前检查设备内有无杂物,盘动转子应灵活,无阻滞无异常声音。

如有异常应拆开检查。

b.设备出厂时已装配、调试完毕的部分不得随意拆卸。

确需拆卸时应经现场技术负责人研究确定后进行,拆卸和复装按设备文件规定进行。

c.密封的清洗安装。

d.软填料不可压得过紧,待运转时调整。

但必须加够填料。

机械密封须清洗干净后复装。

2.6.4试车

a.试车前的检查内容:

驱动装置已经过单独试运转,其转向应与设备要求的转向一致;对各紧固件连接部位的坚固情况进行检查,不得松动;润滑清洗应良好,润滑油或油脂按规定添加;附属设备及管路是否冲洗干净。

管路应保持畅通;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灵活、可靠;盘车灵活,声音正常。

b.无负荷试运转

在无负荷状态下运转1~3分后,测量起动电流和运行电流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c.无负荷试车达到的标准:

运转中无不正常的声响;各紧固部件无松动现象;轴承的温升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d.负荷试车

(1)负荷试车由建设单位派人和安装单位派人参加,在无负荷试车合格后进行负荷试车。

(2)设备运转正常,压力、流量、温度和其它要求均符合设备文件的规定。

(3)运转无杂音。

(4)无泄漏。

(5)各紧固位不松动。

(6)滚动轴承温度不高于80℃,滑动轴承温度不高于70℃。

(7)轴封填料温度正常,软填料宜有少量泄漏,泄漏不应大于设计的规定值,如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宜超过5cm3/h(每2分钟3滴)

(8)原动机的功率或电动机的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9)安全保护装置灵活、可靠。

(10)设备振幅符合设备文件规定或规范标准。

e.试运转结束后、做好下列工作。

(1)关闭出、入口阀门和附属系统阀门。

(2)放净泵内的积液。

(3)长期停运的泵,采取保护措施

2.7设备本体配管

2.7.1设备本体管道安装,须在主体精平合格,附属设备固定并找正合格后进行。

2.7.2润滑油管道在安装前要彻底清洗干净,如采用碳钢管作润滑油管路时,其内部必须除锈处理,宜采用酸洗法除锈。

2.7.3按管道安装标准配管。

2.7.4管道安装注意事项:

注意封闭各部开口管口,严防杂物进入;配管时严禁强制组对,按配管标准设立支架,支架不得支承在机体上。

三、离心式煤气鼓风机安装

煤气鼓风机安装包括鼓风机、增速器、电动机安装及机组找正。

3.1安装的一般程序

3.1.1设备准备(包括设备的运输和检查,工具及辅助材料的准备);

3.1.2基础检验、垫板浇灌;

3.1.3风机就位和装配;

3.1.4鼓风机的找正;

3.1.5底座的浇灌;

3.1.6管路、装置的安装。

3.2安装注意事项

3.2.1安装:

机组的安装工作必须由了解机器结构并且有安装经验的工人来操作。

安装期间对机器的各部件必须注意严防磕碰和损坏。

鼓风机内部组件的装拆应按规定程序进行。

上半机壳扣合前,必须认真检查上下机壳中分面法兰上的配对标记,以免装错。

3.2.2清洗:

所有配合表面、加工表面、转动部件表面均应清洗干净。

清洗剂位溶剂汽油,所有以涂漆表面则不需清除。

3.2.3防锈:

为了防止机器在工地运输和安装期间出现锈蚀,对有关精密部件必须及时进行临时防锈处理。

一般可以涂软膜防锈油,安装合格后则应清洗干净。

对于配件可使用硬膜防锈油涂封。

3.2.4起吊:

与产品一起发给用户一套专用的吊装工具,鼓风机组件的吊装要按起吊规程进行。

起吊所用钢丝绳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

3.2.5螺栓的拧紧:

联轴器联接螺栓按膜片联轴器图中拧紧力矩控制;机壳中分面螺栓在最终正式拧紧时,其拧紧程度应按其伸长量进行检查。

3.2.6安装找正基准:

D系列离心鼓风机机组由电动机—增速器—鼓风机机组,机组安装找正基准为增速器。

3.3安装前准备

3.3.1基础检验

a、混凝土基础应有较好的外观质量和均匀的结构充分。

b、在机器底座范围内,混凝土应比周围高出100mm。

c、地脚螺栓孔位置与形状应与图纸相符(对于预埋固定地脚螺栓,螺栓孔应成倒锥形)。

d、混凝土与钢筋的布置应合适。

一般钢筋离基础表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0mm。

e、用手锤敲打混凝土表面,用于寻找并消除可能存在的内部空洞。

f、除净表面的残渣、灰尘、油污等。

3.3.2检验基础坐标位置

a、会同土建部门对基础的纵向、横向和标高进行定位测量(如图1)。

不合格之处应进行修正或作必要的调整。

图1定位测量

b、定位测量采用直径为

的钢丝(或尼龙线),钢丝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尽量安装在已有的建筑结构上,标高座则需要临时固定在基础上。

钢丝固定和标高座结构如图2和如图3所示。

图2固定架图3标高座

c、基础标高座的设置应尽可能靠近底座,各点标高用平尺和水准仪来校正。

位置坐标固定架的设置应尽可能远离机器。

d、有碍于机器安装的基础部位必须在协商后进行修整。

3.4基础的放线和打毛

3.4.1按基础平面图放线,标出机器底座、地脚螺栓、垫板的中心线和垫板的灌浆范围,(可调斜垫铁要尽量靠近地脚螺栓)。

3.4.2凿去高于垫铁标高的混凝土;打毛所有要二次灌浆的表面,灌浆垫板的位置要凿深15~20mm

3.5垫板的二次灌浆

3.5.1混凝土的组成

3.5.1.1水泥:

应用600号以上的硅酸盐水泥,重量比例25%。

(建水泥,其混凝土膨胀率为:

2.4∕10000)。

3.5.1.2石子:

粒度微4~8mm,石子要冲洗干净,重量比例为37.5%。

3.5.1.3沙子:

粒度为0.5~3mm的河沙,无泥土,重量比例为37.5%。

3.5.2斜垫铁的浇灌(如图4)

图4垫板二次灌浆示意图

3.5.2.1清理混凝土表面并用水冲洗浸湿。

3.5.2.2清洗垫板,使之外表无油污。

3.5.2.3外围模板固定在位置线上。

3.5.2.4灌入粘滞的混凝土并捣实。

3.5.2.5把垫板压入混凝土,并用水平仪校平。

每块水平度允差为1mm/m,各组标高误差不大于3mm。

2.5.2.6用潮湿麻袋片养护三天以上。

2.5.3一般的硅酸盐混凝土,在浇注两星期后才能承受重量,不允许过早承重和拧紧地脚螺栓。

3.6鼓风机就位

3.6.1鼓风机底座就位

3.6.1.1清理底座的地脚螺栓,螺纹处涂以MoS2润滑脂。

3.6.1.2拧入调校顶丝,使顶丝头外伸长度约60mm。

3.6.1.3按照图2.2.1放的位置线平稳、精确的放置底座,并深入地脚螺栓。

3.6.1.4底座初步调整水平,并使每个校平顶丝均匀预紧,然后拧紧地脚螺栓。

3.6.2鼓风机下机壳就位

3.6.2.1拆去底座下纵向和横向导向键(注意有关调整垫不得搞混)。

3.6.2.2在起吊下机壳之前,认真校正机壳中分面的水平度(一般控制在0.1mm/m起吊下机壳)起吊后应达到同样的水平度要求。

3.6.2.3机壳支承座表面涂MoS2润滑脂。

3.6.2.4将下机壳置于底座上,并将机壳调整到四处导向键槽同时满足要求的位置,即导向键可以轻松的推入。

(必要时可调整底座位置)。

3.6.2.5测量下机壳中分面的水平度,并通过底座顶丝给予调整,使得四支承平面均能全面接触。

此时机壳水平度(相对)允差:

纵向围0.04mm/m;横向为0.06mm/m。

3.6.2.6用3m平尺及塞尺检测中分面的挠度,如果挠度>0.1mm,允许将机壳中部稍微顶起消除挠度。

直至中分面螺栓最终正式拧紧。

3.7.鼓风机的组装

下机壳各支撑处的垫片按出厂的数量和部位放置,不允许混淆。

3.7.1隔板、密封的安装

3.7.1.1使用吊装工具组装下半隔板。

3.7.1.2下隔板放入机壳后,在垂直方向应有0.05~0.15mm的热胀间隙。

3.7.1.3隔板与转子应同心。

3.7.1.4密封安装时要注意密封牙直面应向高压侧。

3.7.2轴承的检测

3.7.2.1在下机壳内放入支承、推力轴承及油封。

3.7.2.2检查支承轴承瓦背与轴承箱盖的接触面积。

轴瓦在水平方向上应稍有紧力、垂直方向与压盖间有0.02~0.05的过盈。

3.7.2.3在支承及推力轴瓦合金表面薄薄的涂一层红丹粉,放入转子并扣合轴承压盖及箱盖。

盘动转子1~2圈,检查转子与支承、推力轴承的接触。

(检查推力轴承与转子推力面的接触时,轴向应施加一定的推力)。

3.7.2.4检查推力轴承接触的同时,转子轴向打表,检测推力轴承的轴向间隙;支承轴承的侧间隙用塞尺测量,垂直顶间隙的测量采用压铅丝或提轴法。

提轴时,取走挡油环,紧固轴承体上半。

安装两个磁力表架分别位于紧靠轴承位置的轴颈和轴承顶部调整块上。

借助转子起轴托架提起转子,直到轴承从轴承座上刚刚提起一点为止。

在提轴过程中百分表量值的变化便是轴承的顶间隙值,一般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

3.7.3转子打表及定位

3.7.3.1转子径向位置指转子与轴承箱盖孔应同心,同轴度为0.06mm。

3.7.3.2转子轴向位置取决于叶轮外圆轴盘内侧面与隔板扩压器对应的侧面是否对齐,一般应对齐,以使气流通畅减少涡流损失。

下轴承体内滴入洁净透平油,水平吊入转子并使转子主推力面与推力轴承贴合,然后测量转子叶轮外圆周盘内侧面与隔板扩压器对应的侧面是否对齐。

若一个或几个叶轮没有同时对齐,一般应使高压端优先对齐,同时应考虑拉别令密封片在密封槽内的轴向位置。

3.7.4密封间隙的检测。

密封间隙应测量垂直和水品方向共四个部位。

水平方向用塞尺检查,垂直方向用压铅丝的方法来测量。

铅丝的规格的选取:

铅丝直径应比公称间隙大0.05mm,对于密封间隙可使用直径为

的铅丝。

3.8鼓风机的正式安装

找正及各间隙均合格后,可以进行的正式安装。

3.8.1彻底清理轴承箱及其供油孔的脏杂物并确认没有堵塞现象。

3.8.2用面沾净机壳内腔,通过定子吊装工具组装。

3.8.3放入轴承,在下轴承体内滴入干净润滑油并放入转子,为防止意外,临时安装好上轴承体及轴承箱盖。

3.8.4用导杆定位,扣合上机壳并将螺栓把紧,用塞尺检测中分面间隙。

3.8.5扣合机壳,盘动转子应无碰擦现象。

3.8.6按照说明书示意图,测量转子在轴承箱内的径向位置并做好记录。

3.8.7机组最终找正结束后,应拧紧机壳两端的导向立键上螺栓,并保证侧面总间隙<0.05mm。

3.9机组找正

3.9.1在鼓风机正式扣合前,可首先对机组进行粗、精找正,扣合后再次复核。

也可先组装后找正,但正式组装时必须确保机体内干净无脏杂物。

3.9.2精找正时,必须将定子上半部及轴承箱盖安装好,然后再进行找正,以消除鼓风机因自重而产生的挠度影响。

3.9.3找正时,若两个半联轴器间距离较大,可以使用找正架进行(如图5),对于刚性联轴器,可以装上中间轴用塞尺和打表法结合进行。

3.9.4转子的转动须借助铜棒:

将铜棒穿在联轴器安装盘的螺栓孔内,再用一杠杆转动转子,注意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转轴表面划伤。

3.9.5用找正架时,由于找正架较长,应将找正表架分别联接于两半联轴器上,分别进行找正,以消除找正架挠度的误差,或通过计算消除挠度误差。

3.9.6为了避免两半联轴器本身的误差而影响找正精度,在精度找正时,两转轴应同步转动。

3.10测量计算

3.10.1、转动测量举例:

从变速器高速轴看作为左右的依据。

图5找正架示意图

a、假设在原位置测得:

(单位为0.01mm)

b、每转动90°测得一次共四次,假设数值如下图:

3.10.2找正计算举例

a、鼓风机相对于变速器轴的垂直径向误差Y垂

b、鼓风机轴相对于变速器轴的水平间隙径向误差为Y水

c、两个半联轴器(或安装盘)垂直方向开口度(端面误差)为P垂

即下开口0,10mm

d、两个半联轴器(或安装盘)水平方向开口度为P水

即右开口0,04mm

找正允差一般规定径向找正公差为0.02~0.05mm,本机组可以取0.03mm。

端面找正公差为0~0.01mm。

从以上计算举例中看此状态超差,所以两个转子的相对位置必须进行调整。

3.10.3找正举例(以鼓风机安装变速器找正为例)

图6找正示意图

a、计算垂直方向移动量

(1)垂直方向开口度P(下开口为+)的修正

如同时调整内、外侧轴承,则支承1的垂直下移量H1与支承2的垂直下移量H2分别为

按以上数据调整,将使联轴节径向测量数据与调整前相比基本不变。

在实际找正的计算中应尽可能地一并考虑开口值、偏移量与预留偏移量对找正调整的影响。

b、计算水平方向移动量

水平方向移动量的计算与垂直方向移动量计算方法相同。

c、找正方法

通过调整底座上的顶丝、立键、地脚螺栓及调整导向键的垫片来达到。

3.10.4冷态找正时的予偏移

机组主轴及各支承从冷态到热态进行,其轴向将发生一定的状态变化,为了修正这一变化,在冷态找正时应将变化量预先考虑到找正中去,即留有予偏移,以便达到进行状态下的对中。

予偏移量是按有关资料计算获得的

3.11联轴器的联接(膜片联轴器按其说明书安装)。

3.11.1联轴器检测的注意事项:

3.11.1.1确认半联轴器间距在图纸要求范围内。

3.11.1.2半联轴器与中间段联接时,相应标记要对齐,螺栓的紧固力矩应符合图纸要求

3.11.1.3安装后,一定要拆下膜片联轴器中间套上用于运输的工装螺栓及间距套。

3.11.1.4联轴器联接前应复查机组的找正曲线,如不符合要求应重新进行调整。

3.11.2联轴器与两侧转子正式联接时的注意事项:

3.11.2.1每组螺栓应对称均匀的拧紧或拆卸。

3.11.2.2螺栓的拧紧程度:

用力矩扳手拧紧螺栓。

3.11.2.3联轴器联接螺栓的每一组出厂前已经过沉重,不能互相混淆。

3.12鼓风机底座的二次灌浆

3.12.1在基础精确找正合格后,可以进行底座的二次灌浆。

在二次灌浆之前,地脚螺栓和预丝应点焊固定,对于垫铁法而言,应将斜铁和平铁点焊。

3.12.2对于活地脚螺栓,即非预埋固定地脚螺栓,螺栓孔内应填满沙子,孔口即螺栓顶部应用泡沫塑料围堵或用石棉填料包封。

(对于预埋固定地脚螺栓则不必如此)

3.12.3灌浆外缘用模板固定。

3.12.4仔细清楚油脂和其他杂物。

3.12.5预先将基础浸湿24个小时。

3.12.6用细混凝土灌浆并填满填实。

3.12.7用湿麻袋覆盖,养护三天以上。

3.13鼓风机各间隙值的最后检测

在鼓风机安装固定之前,对径向间隙及轴向间隙进行一次最终精确检测,并做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