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2246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docx

《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docx

新课标Ⅱ卷高考历史冲刺卷05

(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历史冲刺卷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小说《白鹿原》中,在白鹿村族长白嘉轩的提议下,白鹿村的村民共同出资修造了新的家族祠堂。

这反映宗法制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②尊崇祖先③维系亲情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5.《南齐书·孔稚硅传》载“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

此段文字表明

A.国学培养法律人才B.公办官学开始建立

C.法律教育非常突出D.《五经》进入课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国学置律学助教”中可以看出,国学培养法律人才,“使处法职,以劝士流”。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国学培养法律人才

26.宋代《青箱杂记》记载: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

”该记载表明

A.农村集市的形成始于唐朝

B.宋人曾详细研究村市的名称

C.唐代岭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D.唐宋时期岭南地区存在草市

【答案】D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表现

27.《茶叶大盗》一书揭示:

1840年代,英国“植物猎人”罗伯特·福均深入休宁、武夷山,盗取珍贵的茶叶资源,转往印度种植,从而将茶叶贸易在中英贸易结构中大大降低,使东印度公司大发横财。

据此可知当时

A.英国利用茶叶走私扭转贸易逆差

B.中国对英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

C.中国闭关锁国体制逐渐趋于瓦解

D.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物种流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1840年代,英国“植物猎人”罗伯特·福均深入休宁、武夷山,盗取珍贵的茶叶资源,转往印度种植,从而将茶叶贸易在中英贸易结构中大大降低,使东印度公司大发横财。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物种流动,因此选D。

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

28.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答案】A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9.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生产技术水平低D.产业结构不合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社会环境艰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因此选A。

BCD都是由A决定的。

考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短暂的春天

30.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城邦对公职人员实行多种约束。

其中包括①父母祖籍的要求②陪审法庭的监督③陶片放逐法的震慑④任期的限制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过程中对公职人员的多种约束。

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所有公职均向所有公民开放,由抽签方式产生并且有一定任期的,故①②③④正确。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对公职人员的约束

31.三权分立的均衡是美妙的数学构想,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在三权分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无论三权如何斗争,其范围都是有限的,其结果都是可控的,天平的倾斜会被扶正,而这便是三权分立的均衡。

这说明

A.先有自然科学,后有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影响了社会科学

C.先有社会科学,后有自然科学D.社会科学影响了自然科学

【答案】B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

32.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600

含银量

50%

39%

11%

17%

18%

5%

A.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

C.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答案】C

考点: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早期殖民扩张·影响

33.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

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

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

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

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

A.大国霸权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布雷顿森林体系D.经济全球化趋势

【答案】C

的货币体系,随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黄金储备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故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大势所趋,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地加强,故D项错误。

考点: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早期殖民扩张·影响

34.一位学者曾对某种理论感叹:

“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

它岂不只是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

在这战场上,一切都在不断运动,善和恶的范畴已经没有意义,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

”这种理论是()

A.进化论B.经典力学

C.相对论D.量子理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物种不断斗争”、“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可知是进化论的特点,选择A项符合题意。

经典力学主要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定律,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分别描绘了宏观和微观宇宙世界,排除BCD。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达尔文

35.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

A.19世纪40、50年代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40、50年代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答案】D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时间

二、非选择题。

(总共6小题。

40.(25分)不同的经济模式有不同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英模式,即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它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完善和发展。

其实质是为维护资本利益、适应资本扩大积累、无限扩张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措施。

该模式属于有政府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它强调个人和企业自由创业、自由发展、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任凭私人利益在微观运行中自行调节,推崇利润至上的企业经营目标。

在这些国家中,政府虽然有对市场干预的政策,但自由放任的思潮却有强大势力。

材料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特别强调,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扶贫”是非常成功的。

但同时他也指出,伴随贫困的下降,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在加剧,而且中产阶级的真实年收入在不断下降,他以美国作为反例,“这使得美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充满穷人的富国。

资料1:

2002-2006年,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从3786亿元增长到12242亿元,年均增长34.1%;上缴税金从6794亿元上升到13937亿元,年均增长19.7%。

资料2:

1998-2005年,大型国有企业的年均利润和年均上缴税金增长分别为30%和20.1%;城镇单位劳动报酬、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长分别为9.9%、8.7%和4.6%。

材料三“华盛顿共识”是一个深刻影响过去十几年的世界形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重要术语。

它一般包括三大内容:

“财政紧缩、私有化、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拉丁美洲国家就成为“华盛顿共识”的试验场,在西方一些国家和多边国际经济组织的压力下,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都进行了所谓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贸易自由化以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但不幸沦为重灾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模式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差异。

(9分)

(2)材料二中斯蒂格利茨的谈话,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一个怎样的问题?

为了论证他观点的正确性,你主要选择资料1还是资料2作为证据?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由。

(10分)

(3)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模式的认识。

(6分)

【答案】

(1)差异:

①在所有制方面:

英美模式以私有制为主;中国模式以公有制为主;②在管理体制方面:

英美模式以市场调节为主;中国模式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管理体制;③在分配制度方面:

英美模式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中国模式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本质目标;(比较题一定要确定比较项,言之有理,也可得分,如阶级利益等。

9分)

(2)存在的问题:

贫富差距加大(2分)

选择论据:

资料2(2分)

理由:

①资料1只是说明了国有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2分)②资料2反映了国有企业对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的贡献却十分有限;(2分)③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大。

(2分)(仅有立论给4分,希望考生学会立论与驳论交互运用)

(3)认识:

经济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因时而变;经济模式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模式的选择要从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别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优点是必要,应该予以肯定;学习外国经济模式要坚持独立自主,要注意保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主权。

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6分,任答其中3点均可得6分。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伴随贫困的下降,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在加剧,而且中产阶级的真实年收入在不断下降”中可以看出料二中斯蒂格利茨的谈话,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一个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考点:

中西方近现代·中西方近现代经济·中西方近现代经济模式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届奥运会概况扫描

届数

举办时间

举办城市

参加国家或地区总数

金银铜牌获奖国家排序

1

1896年

雅典

13

美、希、德

8

1924年

巴黎

44

美、芬、法

11

1936年

柏林

49

德、美、匈

14

1948年

伦敦

59

美、瑞、法

16

1956年

墨尔本

67

苏、美、澳

21

1976年

蒙特利尔

88

苏、民德、美

24

1988年

汉城

160

苏、民德、美

29

2008年

北京

204

中、美、俄

上表能够反映奥运会发展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两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答案】

从上表中我获得的第一个信息是举办奥运会的地点由较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这是由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西方国家经济比较发达,国力比较强盛,人们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体育基础知识具备;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尚处在恢复与发展中,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运动会的硬件与软件都不具备。

我获得的第二个信息是参加奥运会的国家与地区逐渐增多,尤其是在世纪之交。

这是由于在五六十年代之前,主宰这个世界的只是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几乎垄断了体育锻炼的权利和举办大型体育运动会的权力;但是,五六十年代后,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能力大大增强。

我获得的第三个信息是获得金银铜牌国家的顺序发生了很大变化。

十四届以前是美、德、法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唱主角;从十六届开始,由于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苏联、东德进入其行列。

到了21世纪,改革开放后不断强大的中国,站在了奥运会奖牌榜第一的位置,中国崛起了。

看来,随着世界现代化的发展,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考点:

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奥运会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声誉一落千丈,陷于危机之中。

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存在种种弊病。

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科学研究也不属于大学的职能。

……科学研究在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充其量不过是副业而已。

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机构,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兰伊春《论19世纪前期德国高等教育改革》

材料二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

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

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

……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

……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做“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

……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对此作了这样的评论:

“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

——尹朝安《19世纪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1分)

【答案】

(1)大学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不利于德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大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陈旧;科研不受重视,衰败之迹明显。

(4分)

(2)成就:

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科学发展创造了许多新形式;引领各国大学发展的新方向。

(8分)

影响:

提升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激发了其创新热情,推动了德国19世纪晚期经济腾飞,从而成为世界强国。

(3分)

(2)问,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

从材料“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中可以概括出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

根据材料“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做‘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可以概括出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对德国社会发展影响。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德国的改革·德国的教育改革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沈家本在奏进《法院编制法》草案的奏折中一开始就引用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二十七日的上谕,称赞其“为宪政之预备,奠自强之初基,睿谟宏远”,自己“钦佩莫名”。

接下来,沈家本介绍说,该草案经由修订法律馆馆员分门编纂,冈田朝太郎帮同审查,最后由他本人“折中刊定”,“阅八月始克属稿”。

初稿告成后,又根据各部、院官制清单,“详加对勘,剥肤存贞”,最后形成了15章140条的奏进稿。

奏折的重点,是解释“为各国通用,而于今日之实际及中国之风习未宜因袭”的几种制度。

一为“定额”,即审判组织的人员组成。

各国审判制度,通常是初级审判由一人实行单独制,地方审判、高等审判、最高审判分别以3人、5人、7人实行合议制。

而《法院编制法》对此稍有变通,改为初级审采用单独制;地方审一般用推事1人,若经预审或再审则用3人;高等审判、最高审判分别以3人、5人实行合议制。

二为“巡审”。

日本在区裁判所设出张所,临时派遣人员审判案件。

《法院编制法》仅规定在地方审判厅以上设分厅;巡审员仅由大理院酌量派遣,以特别事件且关系重要者为限,高等审判厅以下不得援用。

——吴泽勇《清末修订〈法院编制法〉(1910年颁布)考略》

(1)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编订《法院编制法》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关于《法院编制法》的编订。

(9分)

【答案】

(1)特点:

法典编纂依赖政治的支持(以预备立宪为前提);受日本法典的影响;编篡程序严密、勘校仔细;编篡内容与各国相比,稍有变通。

(6分)

(2)简评:

是对中国传统的皇帝总揽司法权的否定;有利于中国司法独立;促进中国司法制度的现代化;推进清末预备立宪的进行;但是该法典没有付诸实践,随着预备立宪的破产而宣告结束。

(9分)

考点: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清政府编订《法院编制法》·特点评价

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的代号统计表(部分)

代号名称

时间

内容

白色方案

1939年

德国进攻波兰的行动

海狮计划

1940年

德国在英国实施登陆的计划

1940年

英军从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

巴巴罗萨计划

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

丘必特计划

1941年

盟军在挪威北部的作战计划

1942年

德军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突围行动

北极光计划

1942年

德军进攻列宁格勒计划

食人者计划

1943年

同盟国制定的攻占缅甸的作战计划

鲜花行动

1944年

同盟国军队在法国登陆行动

霸王行动

1944年

(1)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在表格中①②③④处填上适当内容。

(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巴巴罗萨计划”的结果及造成该结果的原因。

(7分)

【答案】

(1)①发电机计划;②1941年;③霹雳行动;④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作战行动。

(8分)

(2)结果:

失败。

(1分)

原因:

①低估苏联的潜力;②后勤计划的缺陷;③恶劣的气候;④苏联的英勇抵抗。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若考生答出成功,则该问不得分)

考点:

选考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巴巴罗萨计划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

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

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

再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

乔治·华盛顿在本国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

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列宁说:

“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

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1)结合材料归纳华盛顿的主要功绩。

(6分)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

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

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容性?

(9分)

【答案】

(1)功绩:

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总统任期内促进美国各项事业发展。

(6分)

(2)建立:

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分)

措施:

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同时,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6分)

考点:

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资产阶级革命家·华盛顿与拿破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