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0898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docx

《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docx

最新版化学全一册达标训练答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A 解析:

利用钛合金与人体的相容性制造人造骨是钛金属本身的性质,没有通过化学变化表现;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的碱性。

2.D 3.B 4.B 5.B

6.D 解析:

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具有银白色光泽都是铁的物理性质;铁生锈是生成了新的物质。

7.A 解析:

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还是同种物质,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8.①③⑤⑥⑦⑨⑫⑬⑭⑮⑯ ②④⑧⑩⑪⑰

9.

(1)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1,比空气密度略小

(2)有剧毒,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有还原性

10.

(1)× 

(2)× (3)× (4)× (5)×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B 2.B 3.C 4.C

5.C 解析:

相对空气成分,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多,氧气减少。

6.D 解析: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是黄色火焰。

7.B 解析:

氧气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熄灭。

8.

(1)轻(或小)

(2)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外焰

(3)浑浊 二氧化碳(或CO2)

(4)蜡烛被重新点燃 白烟是非常细小的石蜡固体

9.

(1)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是氧气

(2)分别向两瓶气体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氧气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常见仪器的使用 药品的取用

1.B 解析:

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触及试管内壁或伸入试管内,应悬空在试管口上方。

2.B 3.C 4.B 5.D 6.B

7.C 解析:

因为是量取30mL酒精,固定了刻度读数,所以俯视时,所取水的实际体积小于30mL。

注意此题是读刻度,和上题结论刚好是相反的。

8.

(1)F,胶头滴管 

(2)B,试管 (3)C,蒸发皿

(4)D,烧杯

 

(4)污染原瓶内的药品

(3)细口瓶没有紧靠试管口倾倒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洗涤

1.A 2.C 3.D

4.C 解析:

熄灭酒精灯火焰不能用嘴吹灭。

5.D 解析:

注意本题的要求是“实验结束后”。

A中胶头滴管不能平放;B中瓶塞要盖好;C中砝码要放回砝码盒。

6.C 解析:

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A错误;B中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不能称量到10.05g固体;D中100mL量筒最小刻度为1mL,量取不到9.5mL的液体。

7.

(1)胶头滴管 试管刷

(2)用试管夹沿试管底部套入,并夹持到离试管口的1/3处

8.② ③ ⑤ ⑥ 9.

(1)B 

(2)A (3)D (4)C

10.

(1)c 

(2)f (3)a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B 2.A

3.D 解析:

只要是氮气,就能用于生产氮肥。

4.B 解析:

稀有气体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约为0.94%。

5.C 解析:

空气是含有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没有独立的化学符号。

6.C 解析:

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使能见度降低。

7.氮气(或N2) 二氧化碳(或CO2) 水蒸气(或H2O) 氧气(或O2)

8.不能用硫代替红磷,因为硫在空气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不能使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

9.①③

10.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木条立即熄灭的是氮气

11.先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钟罩内气体热胀冷缩,把水压出,水位下降;等装置内气体冷却后,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得钟罩内的气体减少,水位又上升

课题2 氧气

第1课时 氧气的性质

1.D 解析: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氧气在液态或固态时是淡蓝色;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是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2.D 解析:

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指明具体生成什么物质。

3.D 4.D 5.B 6.C

7.C 解析: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如果继续燃烧的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立即熄灭的则是二氧化碳气体。

8.氧气 硫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9.

(1)C+O2

CO2 

(2)P+O2

P2O5

(3)Fe+O2

Fe3O4 (4)S+O2

SO2

10.

(1)甲:

防止铁丝燃烧的高温产物落下炸裂瓶底

乙:

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大气

(2)甲瓶可以,乙瓶不可以,因为细沙不能吸收SO2

第2课时 氧化反应及化合反应

1.C 2.B 3.A 4.A

5.B 解析:

抓住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判断。

6.D

7.

(1)①②③ 

(2)④ (3)⑥ (4)①② (5)⑤

8.

(1)增大与氧气反应的接触面积

(2)引燃铁丝

(3)防止木柴燃烧消耗氧气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量

(5)铁丝插入太慢;集气瓶内没有氧气或含量很少

9.

(1)甲:

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乙:

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丙: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①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是化合反应 ③都放出大量热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硫和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S+O2

SO2(或P+O2

P2O5,或C+O2

CO2)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氧气的制法

1.B 2.C 3.D

4.B 解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方法都是分解反应。

5.B 解析: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氧气生成的量。

6.C 解析:

使木条熄灭的是CO2;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继续燃烧而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

7.C 解析:

高锰酸钾本身分解出氧气,而且生成了二氧化锰,为氯酸钾分解提供了催化剂,反应速率也加快了。

8.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催化剂 生成物

9.A.二氧化锰 B.过氧化氢 C.氧气 D.铁丝 E.高锰酸钾 F.四氧化三铁

10.

(1)①锥形瓶 ②集气瓶 

(2)B C(或E)

(3)KMnO4

K2MnO4+MnO2+O2↑ A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及操作

1.C 2.D 3.C

4.C 解析:

实验完毕,要先从水槽里拿出导管后撤去酒精灯。

5.B

6.A 解析:

当往外拉活塞时,瓶内体积增大,外界压强把空气从长颈漏斗压入瓶中,长颈漏斗下端口便会产生气泡。

7.B 解析:

一氧化氮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收集时,不能采用排空气法,只能采用排水法。

8.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9.

(1)①试管 ②铁架台 ③酒精灯 ④集气瓶

(2)①导管伸入试管内太长 ②没有塞一团棉花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向下排气法收集

(3)KMnO4

K2MnO4+MnO2+O2↑

10.

(1)酒精灯 试管

(2)A C或D B C或D KMnO4

K2MnO4+MnO2+O2↑ 

H2O2

H2O+O2↑ 瓶口

(3)A 排水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C

2.C 解析:

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了改变;分子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3.D 解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

4.D 解析:

要说明分子可分,其实就是说要发生化学变化。

5.A 解析:

“热冰”其实就是水,只是状态不同,是纯净物。

6.D 解析:

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了甲溶液中形成稀氨水使溶液变红。

7.B 解析:

热胀冷缩现象,其本质都是分子之间间隔的改变。

8.ACD B AD C

9.

(1)混合物 

(2)分解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1.D 解析:

“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言外之意是该技术不能观察到原子核的内部变化。

2.B 3.B

4.A 解析:

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38-92=146。

5.D 解析:

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4-6=8。

6.A

7.D 解析:

中子在原子核内部,属于中子本身独立的运动和变化。

8.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质子和中子 质子数

9.

10.

(1)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不同

(3)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4)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1.

(1)正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铁、氩等

(2)错误,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它是由同一种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3)错误,绝大多数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是氢原子核却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

(4)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正确,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而且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这样正负电荷的电量相等而且互相抵消,所以原子是电中性的

第2课时 离子

1.C 解析:

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氦,A、D选项虽具有稳定结构,但是离子。

2.C 解析:

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而中子数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因此,仅凭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无法确定其相对原子质量。

3.A 4.B 5.C

6.B 解析:

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为10,说明没有得到电子之前的原子中电子总数为8,所以质子数也是8。

7.

(1)BC 

(2)AD (3)E (4)ADE (5)B

8.

(1)11 

(2)不相同 9.

(1)2O 3Na+ 

(2)失去

10.

(1)3 2 

(2)C (3)纯净物

解析:

(1)每个H

离子中含有3个氢原子,所以有3个质子;又因为每个H

离子中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则电子总数为2。

(2)不要被H3分子迷惑,题目问的是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课题3 元素

1.C 2.B

3.C 解析:

32.06是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C 解析:

前面有系数的符号只有微观意义,表示多少个粒子。

5.A 解析:

碳、钙、铜的元素符号都是C开头。

6.C 解析: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7.C 8.O S K P 钠 钙 铝 铜 汞 镁 锌 锰

9.Unp Une Uub

10.

(1)氧 硫 

(2)F Na (3)二氧化硫 (4)硫+氧气

二氧化硫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1.C 2.C 3.D 4.C 5.A 6.C 7.C 8.C

9.

(1)氧气 

(2)生活污染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课题2 水的净化

1.D 解析:

电解不是净化水的操作。

2.B 解析:

加入明矾后使水中不溶性杂质沉降,杂质沉降后,紧接着的操作就是过滤以除去沉淀。

3.B 4.D

5.D 解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但不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6.D

7.

(1)过滤 

(2)活性炭 (3)煮沸

8.

(1)肥皂水 洗衣服浪费肥皂,而且衣服洗不干净、变硬(或锅炉使用硬水易导致锅炉形成水垢而引发爆炸)

(2)过滤 (3)随手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

9.

(1)使水中的杂质沉降 

(2)D (3)吸附性 (4)防止暴沸

10.

(1)酒精灯 蒸馏烧瓶 铁架台 冷凝管 

(2)锥形瓶

(3)冷凝 不行 水在重力作用下,不能充满冷凝管,冷凝效果差 (4)b d

课题3 水的组成

1.A 解析:

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一样,是氧元素。

2.A

3.C 解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4.D 解析:

纯净物中有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有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A错;混合物中虽有多种物质也有一种元素的可能,如红磷、白磷的混合,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所以C错;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5.D 解析: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6.D 解析:

冰和水的混合物其实还是水,属于氧化物。

7.D 解析:

电解水说明了分子是可分的,但原子不可分。

8.①⑤ ②③④⑥⑦⑧⑨⑩ ②⑧ ③④⑥⑦⑨ ④ ⑧

9.化合物 单质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10.H2 O2 N2 H2+O2

H2O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课时 化学式 化合价

1.C 解析:

A选项为单质S,化合价为0;B选项中硫为-2价;D选项硫为+6价。

2.B 3.D

4.A 解析:

在NaCl和HCl里,钠元素和氢元素均为+1价,所以氯元素均为-1价。

5.C 解析:

采用代入法验证,只有C选项X2YZ3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6.D 解析:

①KClO3为+5价;②Cl2单质0价;③HCl为-1价;④HClO为+1价。

7.A 8.+5 -3 9.+3 R(OH)3 10.RCl3 R2(SO4)3

第2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B 解析:

设R化合价为x,则m+x-2n=0,解得x=2n-m。

2.D 解析:

根据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可计算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R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30%=160。

3.A 解析:

设Br的化合价为x,则1+x-6=0,解得x=+5。

4.C 解析:

代入法。

计算四个选项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只有NO2符合7∶16。

5.A

6.A 解析:

计算元素的质量比时,相对原子质量要“×”右下角的原子个数。

7.A 8.2N2 OH- Mn nH 

9.

(1)① 

(2)③⑤ (3)④

10.

(1)氢 

(2)碳

11.2.8 8

12.三(或3) 135 54∶7 9∶13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1.D 2.A

3.A 解析:

只要是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B 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5.C 解析:

A选项,物质间或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质量守恒定律;B选项中单位是体积L,体积是不能直接相加的;D选项中氢气与氧气不一定完全反应。

6.B 解析:

因为是在密闭容器中,所以物质总质量不改变。

7.因为化学反应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所以由微粒聚集起来的宏观物质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总和不变

8.

(1)右 遵守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到空气中去了

(2)①②⑤

9.防止锥形瓶炸裂 锥形瓶内空气受热,使气球膨胀,空气浮力变大,测出质量会偏小

10.

(1)> 

(2)< (3)= (4)在密闭体系中进行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1.C

2.C 解析:

第一种微粒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所以是化合物,化合物与一种单质进行的化合反应。

3.B

4.B 解析:

根据两边原子的种类不变,方框中肯定有X。

根据原子的数目不变,左边Y原子数为2,而右边Y为4,因此方框内定有Y原子。

又综合方框前的化学计量数“2”分析,应选B项。

5.A 解析:

右边缺少4个N原子和4个O原子。

6.C 解析:

A物质是纯净物,所以不可能纯净物中含有另外一种物质。

7.A 解析:

物质H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

8.0.6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消耗2.4g,生成物C与D的总质量也为2.4g,又知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则生成C的质量为0.6g。

9.5∶1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4gC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总和为12g。

又知A10g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B为2g,则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1。

10.4 32 解析:

因为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6g,又反应生成B和C的质量比为1∶8,所以B的质量=1/9×36g=4g,C的质量=8/9×36g=32g。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D 解析:

当反应物也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要标注“↑”。

2.A

3.C 解析:

MnO2中Mn为+4价,LiMnO2中Mn为+3价。

4.B 解析: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与氧气也发生了反应,事实上与氮气也会反应。

5.C 解析:

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实际参加反应”的各粒子数目之比。

6.C

7.D 解析:

A没有配平,B、C选项没有尊重客观事实。

8.

(1)AB 

(2)C (3)CDF (4)CDEF

9.

(1)1 4 3 4   

(2)1 3 2 2

(3)1 4 1 1 2(4)1 2 1 1

(5)2 1 3 4 (6)3 1 1 3

10.

(1)3Fe+2O2

Fe3O4 2H2+O2

2H2O

(2)2H2O

2H2↑+O2↑ 2KMnO4

K2MnO4+MnO2+O2↑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D 解析:

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

2Al2O3。

2.A 解析:

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根据2KClO3

2KCl+3O2↑

2×122.5     3×32

 x       4.8g

解得x=12.25g

3.D 解析:

A +2B=== 3C + D

6g  8g    9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

6g+8g-9g=5g。

x=24g

4.B 解析:

极端假设法。

设24g镁在纯氮气中完全燃烧可得Mg3N2为x。

3Mg + N2

Mg3N2

3×24    3×24+2×14

24g       x

x=33.3g

现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一定介于33.3g和40g之间。

所以选B。

5.C 解析:

3A + B === 2C + D

30g  10g      5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

30g+10g-5g=35g

 x=40

6.A 解析:

首先要根据表中内容判断反应物是什么和生成物是什么,然后根据质量关系来判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B和C为生成物,而D为反应物,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减少的质量为6g,故A也为反应物,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xA+yD===mB+nC,最后根据A与D的质量关系计算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7.解:

(1)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2)设反应后可制得氧气x。

2KClO3

2KCl+3O2↑

2×122.5    3×32

12.25g     x

x=4.8g

答:

加热12.25g氯酸钾,可制得氧气4.8g。

8.解:

本题可用两种方法解答。

解法1:

设电解10t氧化铝可得铝x。

2Al2O3

4Al+3O2↑

2×102  4×27

10t    x

x=5.3t

答:

略。

解法2:

电解过程中,氧化铝中的铝全部生成铝

Al2O3………2Al(关系式)

102    54

10t    x

x=5.3t

答:

略。

9.解:

(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3356.6L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x           4.8kg

 解得x=

=47.4kg

(3)不行。

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

10.

(1)N2

(2)解:

设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x。

2N2H4 + N2O4

3N2+4H2O

 64    92

9.6kg   x

x=13.8kg

答:

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13.8kg。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1.B 解析:

字画至今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2.A 解析:

C60只有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

3.C 解析:

可由C60迁移到N60分子,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60=840。

4.B 解析:

防毒面具滤毒罐内盛放的物质是活性炭,利用其强吸附性吸附毒气。

5.D 解析:

灼热的铜网易被氧化。

6.D 7.B

8.

(1)6 

(2)C (3)CO2(或二氧化碳)

9.

(1)4 

(2)作铅笔芯(或润滑剂) (3)Si60C60

10.

(1)提高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或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

(2)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

(3)C+2CuO

2Cu+CO2↑ CO2+Ca(OH)2===CaCO3↓+H2O

(4)防止石灰水倒流入热的试管中,炸裂试管;同时防止灼热的铜被外界空气氧化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B 解析:

磨砂面应与玻璃瓶磨口接触,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要正放,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倒放。

2.D 解析:

CO2的验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立即熄灭则已满。

3.B

4.D 解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用加热,所以不要酒精灯;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也不要水槽。

5.C 解析:

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物质,水无法洗去;用砂纸擦洗会对热水瓶胆造成破坏;高温时碳酸钙可以分解,但高温进行操作不便;最好的办法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氯化钙后再用水冲洗干净。

6.A 解析:

CaCO3+2HCl===CaCl2+CO2↑+H2O,CaCO3

CaO+CO2↑,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质量守恒,可知答案选A。

7.A 解析:

从b口进入收集气体,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只有H2。

8.

(1)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向上排空气法 (3)ACDE

(4)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火焰立即熄灭,则已集满

(5)CaCO3+2HCl===CaCl2+H2O+CO2↑

9.

(1)①长颈漏斗 ②铁架台 ③试管

(2)在乳胶管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在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量气管加适量水,提高量气管,一段时间后,若量气管内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3)防止CO2溶于水

(4)调节量气管高度,使反应前后两边液面相平

10.解:

设含有CaCO3x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132g

解得x=0.3g

0.3g×40/100=0.12g

0.12g÷10g×100%=1.2%

在0.5%~1.3%之间,符合标准。

答:

略。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A 2.D 

3.C 解析: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铁,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4.C 解析:

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生长。

5.B 6.C

7.B 解析:

CO2不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8.C 解析:

只有元素种类相同,CO和CO2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9.

(1)Ca(OH)2+CO2===CaCO3↓+H2O

(2)CuO+CO

Cu+CO2

10.红 CO2+H2O===H2CO3 紫 H2CO3

H2O+CO2↑

CaCO3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11.CuO C Cu CO2 CO

12.

(1)g e f c d a

(2)使玻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