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5081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x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x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四个文明建设和美丽韩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现将半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抓全民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我镇把提高全民素质作为一个根本任务,贯穿精神文明工作始终,做到常抓不懈。

  1、加强理论学习。

坚持党委中心组和镇机关干部职工分别学习制度;认真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农村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人物事迹,进一步提高我镇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2、加强道德教育。

建设道德讲堂,并定期开展活动。

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小李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干部、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清明节、“七一”等节日,组织全镇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革命历史教育。

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族美德教育,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内容。

  3、普及推广科学文化、法律和实用技术。

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的科普宣传;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普及宪法和法律基本常识;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

  

(二)抓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向上的精神氛围

  1、发挥文化基地作用。

加强革命教育基地建设,把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小李庄的修缮、管理和使用当作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修复,完善管理,力争使之成为宣传、认识韩村镇的一张名片。

  2、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镇、村文化活动中心、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留守儿童活动室、露天文艺演出场地、音像店、网吧、歌舞厅等设施,扩大基层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

  3、以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为载体,开展生动、活泼、参与面广的群众性活动。

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在春节、清明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活跃乡村传统文化氛围。

  (三)抓环境建设,全力打造良好的镇容镇貌

  按照城乡同治及“三线四边”工作要求,切实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全镇城乡同治工作管理水平。

  1、对主干道沿线的出店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破旧广告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抓好沿街违章临时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加大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力度,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维护,确保功能完好,使用正常;加强镇区交通秩序管理,完善镇区主要街道交通标志线和交通标识牌等交通设施;加强对客运、货运、电动三轮车等车辆的管理;做好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管理;加强镇直机关环境卫生整治,确保机关环境干净整洁。

  2、重点整治韩村、祁集、小湖三个集市市场,确保无骑路经营、出店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保持街面整洁,无杂物和白色垃圾等。

  3、加强对“三线四边”综合治理,提升我镇的整体形象。

  (四)抓文明创建,提高村民良好的道德风尚

  上半年以来,我们瞄准新目标,采取新措施,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1、健全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工作上台阶

  镇机关、各单位、各行业团体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做好志愿者招募注册工作,规范管理,壮大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做好“第四届XX市道德模范”、“淮北好人”候选人的评选推荐工作;广泛组织开展“三关爱”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

  2、实施镇村联动抓创建的工作机制,巩固开展“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创评活动。

  认真开展了“文明村”、“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广泛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评选,全镇共评出“十星级文明户”50户,“好媳妇、好婆婆”100户,通过选树典型,营造了积极向上的道德环境。

  3、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着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上半年,我镇文明办、团委、妇联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学习雷锋志愿者活动”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爱国卫生日活动”、“科普日宣传活动”、“民生工程宣传日”及“江淮普法行”等活动,在大街上设立宣传咨询台,进行了宣传咨询活动,向过往群众共发出妇女维权、惠民政策、新农保、法律知识等各类宣传单,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引导、文明餐桌和网络文明传播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

在机关单位开展道德经典诵,勤俭节约等活动。

  4、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强化学校、家庭、社会有效衔接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网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大力组织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中国梦”、“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等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建设,做好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工作;以传统节日为重点,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督促、指导已建成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好活动。

积极协调上级文化执法部门,加强环境净化,对非法网吧、游戏室、书刊音像店、黄赌毒等进行清理,营造了良好的青少年成长环境。

  (五)抓和谐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开展

  我镇以建设和谐韩村为目标,以文明创建促进全镇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强化,设立了镇维稳综治信访中心,认真搞好了各类信访事件的调处;

  2、改进计生管理与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实施了计生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了性别失调、一男超生、“两非”、计划外生育费征收等突出问题;

  3、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做好了防灾减灾工作,对安全生产、汛期安全、中小学生安全等加强了力度;

  4、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建元、双沟村部已投入使用,确保全镇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二、存在问题

  1、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的方式、方法不能很好的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缺乏针对性,创建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吸引力,群众参与度低。

  2、群众的文明意识淡薄,开展工作困难。

  3、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

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社区建设、文化建设、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群众“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下布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将业务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市级文明镇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2、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先进的管理机制,开展干群共建、矿镇共建等各种创建活动,努力消灭各种创建死角。

  3、继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实行环境卫生属地责任分工制度,督察各村继续进行综合整治,,开展文明行业创建,督促各窗口单位强化优质服务,引导人们以义为先,诚信做人。

  4、创新方法、提高实效。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必须与积极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其中办实事、做好事,在“如何让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真正受益”上下功夫,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喜人变化,增强精神文明的感召力、吸引力。

  5、大力发展经济。

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保障社会事业整体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正在落实到实处。

  乡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XX年,我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抓手,立足巩固提升、着眼长效发展,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实力、文化、美丽、幸福、清纯”的现代化绿色瓷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道德支撑。

  一、坚持抓常抓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热度

  1.深化全国文明县城创建。

贯彻落实全国、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第三次获评全国文明县城为契机,深化创建工作。

制定《XX~XX年深化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规划》,把省、市文明委的工作要求、目标任务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调整文明片区理事长单位,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确保日常创建工作责任到位。

印发《德化县市民手册》10000本,加强日常文明宣传。

召开迎接XX年度全国文明县城测评动员会,落实《XX年全国文明县城测评体系》(德化任务分解),调整6个创城工作组,组织3轮创城工作大督查,全面部署迎检工作,并顺利通过测评。

积极探索文明县城创建长效机制,草拟《德化县进一步健全文明县城创建长效机制的意见》。

  2.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创建。

制定《XX年德化县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意见》,组织开展创建文明行业竞赛活动,进一步完善行业和示范窗口的制度建设,提升行业整体创建水平。

现有福建省创建文明行业竞赛活动示范点8个、泉州市创建文明行业竞赛活动示范点11个,表彰德化县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3个。

浔中镇获评全国文明镇,九仙山气象站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单位,21个单位获评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学校。

认真做好XXXX年度市级文明单位的初评工作,组织各单位积极申报XXXX年度省级文明单位以及XXXX年度县级文明单位。

  3.构建城乡互促的创建格局。

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文明创建机制,组织40个市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与20个村镇、10个社区志愿服务站结成共建对子,在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三农”、开展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进行共建帮扶。

依照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要求,把盖德、雷峰、南埕、国宝、上涌5个近郊乡镇纳入创建体系,大力开展旧房裸房整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优化乡村环境,净化乡风民俗。

国宝乡佛岭村入选国家级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并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首批国家级乡村旅游品牌;三班镇三班村、蔡径村和水口镇淳湖村、龙门滩镇碧坑村列入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南埕镇南埕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二、坚持为民惠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声势

  1.做好各类模范推荐表彰和学习宣传工作。

刘志军、邱双炯获评XX年度福建省“最美人物”,林建胜获泉州市“最美人物”提名奖。

孙炳章、苏进全被评为第四届泉州市道德模范。

蒋玲玲入选“网上中国好人馆”,全市仅2人。

3人入选“福建好人榜”。

评选表彰第四届德化县道德模范15名、第三届德化县“孝敬之星”10名,并在德化电视台、《瓷都德化报》、德化网刊播人物事迹共14期。

组织开展“善行义举”立榜活动,在各乡镇、社区(村)公开栏等设立120多个“善行义举”榜,并择优向市推荐,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展示凡人善举。

组织道德模范进校园巡讲活动,广泛开展“传帮带”学习宣传活动,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受到教育。

  2.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

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新春摄影展、庆新春古筝演奏会、唱南音庆元宵、羽毛球比赛、“大鼓吹”、“舞狮”等多项文体和民俗活动;在清明节期间,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直单位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驻德化部队官兵、中小学师生及部分群众,共3000多人到塔尖山祭扫革命烈士墓、敬献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