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0796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docx

《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docx

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说明书

一.总则

1.为确保蓄电池组工程安装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提升,确保蓄电池组安全运行,制订本作业指导书,作为统一施工作业技术准则。

2.本作业指导书适适用于电压为24V及以上,容量为30A·h及以上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组和容量为10A·h及以上镉镍碱性蓄电池组安装。

3.依据工程实际情况,本指导书关键介绍免维护蓄电池施工工艺。

二.工艺步骤

 

1.开箱检验

设备抵达现场后,应在要求期限内作验收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包装及密封良好。

b.开箱检验清点数量,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齐全,元年无损坏及漏液情况。

c.产品技术文件齐全。

d.电池如长久放置,需拧紧密闭气塞,清理洁净,在极柱上涂抹防腐脂。

2.施工准备

2.1将蓄电池室打扫洁净,做到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2.2设备支架安装

根据图纸设计尺寸,将厂家所电池支架安装到蓄电池室,找平找正,固定牢靠。

如有支架掉漆现象则在电池安装前进行补漆。

2.3半蓄电池逐一用干布擦试洁净,搬运到蓄电池室内。

在搬运摆放过程中,严禁将蓄电池倒置或重合,严禁是电池正、负极短路。

3.蓄电池安装

3.1蓄电池组安装

3.1.1蓄电池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外观检验:

a.蓄电池槽应无裂纹、损伤、槽盖应密封良好。

b.蓄电池正、负端柱必需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防酸栓、催化栓等部件应齐全无损伤;滤气帽勇气性能良好。

c.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

3.1.2清除蓄电池表面污垢时,应采取酒精擦拭。

3.1.3蓄电池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蓄电池放置平台,基架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b.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蓄电池应高度一致,排列整齐。

c.连接条及抽头接线应正确,接头连接部分应涂以电力复合脂,螺栓应紧固。

d.有抗需要求时,其抗震设施应符合相关要求,并牢靠可靠。

3.1.4蓄电池引出电缆敷设除应满足《电缆线路施工及二次接线工艺作业指导书》内容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电缆引出线应用塑料带标明正、负极极性,红色为正,兰色为负。

b.电缆穿出蓄电池室孔洞及保护管管口处,应用耐酸材料密封。

3.1.5每个蓄电池应在其台座或壳外表用耐酸材料标明编号。

3.2蓄电池组充放电

3.2.1准备工作

a.检验设计图纸中相关蓄电池部分电缆是否全部敷设,二次接线是否完成并经过试验合格。

b.检验直流屏是否安装调试完成,充、放电回路是否试验合格。

c.由生产厂家调试人员配合完成蓄电池控制模块安装,调试工作。

d.检验电流是否可靠运行,并在交底内容中注标充电期间严禁断电。

e.检验蓄电池室内不得有明火。

3.2.2蓄电池初充电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取恒流充电时,其最大电流不得超出制造厂要求最大许可值。

b.采取恒压充电法充电时,其充电起始电流不得超出许可最大电流值;单体电池端电压不得超出2.4V。

c.装有催化检蓄电池,当充电电流大于许可最大电流值充电时,应将催化检取下。

3.2.3蓄电池在初充电结束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充电容量应达成产品技术条件要求,通常不得小于额定容量85%。

b.恒流充电法,电池电压、电解液密度应连接3小时以上稳定不变,电解液产生大量气泡;恒压充电法,充电电流应连续10小时以上不变,电解液密度应连续3小时以上不变,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娄值。

3.2.4初充电结束后,电解液密度及液面高度需调整到要求值,并应再进行0.5小时充电,使电解液混合均匀。

3.2.5蓄电池组首次放电终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池最终电压及密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电压不足1.0V电池数不应超出总数5%,且最低不得低于0.9V。

b.不合标准电池电压不得低于整组电池中单体电池平均电压2%。

c.不合格电池应由厂家立即更换,如蓄电池已提前投运,则应将不合格蓄电池放在整组电池未尾。

3.2.6首次放电完成后,应按产品技术要求再次充电,且间隙时间不宜超出10小时。

3.2.7蓄电池组在5次充、放电循环内,放电容量应不低于10小时率放电容量95%。

3.2.8在整个充、放电期间,应按要求时间统计每个蓄电池电压,电流及电解液密度、温度。

充放电结束后,应绘制整组充、放电特征曲线。

3.2.9蓄电池充好电后,在移交运行前,应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使用和维护。

 

接地装置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目标

确保接地装置在施工过程中依据程序内容,达成国家颁布相关质量标准和质量法规。

二.适用范围

500kv及以下变电站接地装置安装施工。

三.编制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编制内容参考《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相关章节,和部分规程,规范内容。

接地装置测试采取DL475—92公布《接地装置工频特征参数测量导则》中相关试验方法。

四.职责

1.施工(班组)长负责组织对本作业指导书在工序内正确有效地实施,并负责工序控制。

2.班组技术员负责监督本作业指导书在工序内正确有效地实施,并负责工艺部分技术和必需文字说明。

3.施工人员必需认真实施本作业指导书工序内容,完成整个工序。

4.质检员关键负责原材料质量检验,和工序内质量监督,检验和必需时抽查。

质量判定。

五.施工程序

1.施工步骤图

 

 

2.接地网埋没深度

接地网埋设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其埋深不应小于0.7m。

3.接地体制作及安装

(1)依据设计要求,检验已备材料是否设计要求。

(2)准备施工用工器具,如切割机,电焊机等。

3.1接地极制作

 

图1-1管形接地极

切割成每根2.5米长接地极,并将下端切成斜口,并按需要将斜口用薄钢板焊平封口,便于打入坚硬土层。

别外,还需用ø70钢管加工成部分钢帽,锤打接地极时,套在接地极上端。

a.管形接地极:

管形接地极加工见图1-1所表示。

钢材为YB243-63,规格为ø50×3.5×2500。

b.角型接地极:

中小型接地网常采取角钢接地极。

制作时,按设计规格和尺寸下料,然后将其一端两侧斜切,使之成尖形。

c.棒形接地极:

500KV变电站接地网,常见铜棒在出线门架和主变区等处作为加强部署垂直接地体,通常在段料以后应将其一端加工成锥型。

d.管箍制作

以图1-1所表示钢管接地极力例,直线上管形接地管箍按图1-2加工,转角位置管箍按图1-3加工,材料可用规格为5×50×250扁钢加工。

 

图1-2直线上管形接地体管箍

 

图1-3转角位置管箍

3.2钢管接地极安装见图1-4及图1-5。

钢管和管箍之间连接采取焊接,工艺要求以下:

 

图1-4直线管形接地体图1-5转角管形接地体

(1)焊接前应将扁钢焊接处和管箍外表面铁锈和污物等清除洁净直至表面露出金属光泽为止。

(2)管箍和扁钢连接应用45°角焊接,其焊接高度和扁钢厚度相同。

(3)全部焊缝应平整而无间断,熔化金属应该牢靠和焊透,不应有凹凸、夹渣、气孔、未焊透处及咬边等缺点。

(4)焊接完成,应将焊接处渣子,和金属飞溅物清除洁净,然后在焊接处涂以防腐漆或沥清,沥清层厚度应为2—3mm。

3.3接地体埋没

按设计要求或规程要求深度挖好接地沟,将已经安装好管形接地体按设计位置打人泥土之中,直到其上端埋入地下深度符合为止。

接地体在打人泥土时,应注意其管箍方向要和水平敷没接地线方向一致,而且宜于在打人到一定深度时将水平接地线和钢管和管箍牢靠地焊接起来以后再打至要求深度。

接地极管帽在接地极打入泥土之前先套在管端,用以保护管口,在接地极打入泥土以后拨下,能够重使用。

管帽材料可选择ø70钢管加工而成。

当设计未对接地板埋没作具体要求时,垂直接地体间距应大于其长度两倍,以降低相邻接地体屏蔽影响。

3.4户外接地母线敷设

户外接地母线,既接地网水平接地干线,其安装方法以下:

(1)划线挖沟

(2)根据地网网格部署设计图纸,用白粉划线,挖沟至设计要求深度。

为了确保设备接地引下线安装,划线时应严格根据配电设备部署,开挖出足够数量接地引下线支沟,方便敷设接地支线,对于电气设备及避雷针,通常要求双接地支线。

(2)敷设接地干线

钢质接地干线敷设按设计截面尺寸相符热镀锌或经过要求防腐处理钢质接地干线敷设在符合深度要求气接地沟底,然后按下述要求,将全部接地干线和引下线焊接成一个完整地网。

种钢质接各地线焊接见图1-7至图1-11工艺要求以下:

(a)接地干线和支线焊接应该采取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需符合表1-2中要求。

表1-2钢质接地结焊接时搭接长度

序号

干线支线规范δ×B或D

搭接长度L(mm)

1

□60×6

60×2

2

□50×5

50×2

3

4

□40×4

40×2

5

○8

48

6

○10

60

 

图1-7扁钢水平搭接图1-8扁钢垂直分接

(a)接地干线和支线搭接,其搭接长度扁钢为其宽度2倍,圆钢和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6倍。

(b)焊接前,应将待焊接瑞头表面铁锈及污垢清除洁净,使之含有金属光泽。

然后找正扁钢中心线,并加以固定。

(c)焊接高度和扁钢厚度相同,并最少在三个棱边进行焊接。

焊缝应平整而无间断,夹渣、气泡未焊透及咬边等毛病。

(d)焊接完成将焊渣清除洁净、再涂以防腐漆或沥青。

 

图1-9角钢水平分接图1-11园钢垂直搭接

(3)降阻剂使用

在土质不很理想地方(土壤电阻率高),接地网施工中还需增加采取降阻剂,以改善接地网接地电阻值。

降阻剂通常有固体和液体两种,液体降阻剂优点是施工方便、不易干燥,所以现在被广泛采取在变电站接地工程中。

降阻剂施工方法:

a.固体降阻剂

固体降阻剂为黑色粉末状,在施工前,先需把降阻剂和一定百分比水拌合成胶泥状,施工是,把降阻剂胶泥按大约100mm×100mm体积均匀包裹在水平接地体(扁钢)四面,具体视图以下:

 

b.液体降阻剂

液体降租剂无色透明,它施工方法较为简单,在施工时,在水平接地扁钢下方预先挖一条深约100mm~150mm槽,将接地扁钢放在其中,然后将加入附加剂液体降阻剂场向例入槽中,将接地扁钢埋住即可。

具体视图以下:

 

3.5对回填土要求

(a)和接地线直接接触下层回填土必需是细质土壤,不应含有石块、泥沙,建筑材料和垃圾等杂物,其厚度不得小于0.3m。

(b)回填土应分层扎实。

3.6接地井施工

当接地网在岩石,砂层中时,因为土质过差造成通常接地网无法满足要求,这时需要采取特殊方法。

接地井就是用固体置换材料来改善接地电阻一个方法。

因为最大电位梯度发生在距垂直接地体边缘0.5~1.0m之处,所以人工接地井坑径无需过大。

3.5.1用硫铁矿渣粉作置换材料接地井。

(a)开挖接地井坑,根据设计接地井坑尺寸,开挖接地井坑通常上部坑径D:

为2m,下部坑径d:

为1m,井坑深约3m,见图1-12,开挖时,应比设计尺寸略大二些。

 

图1-12人工接地坑(单位cm)

(b)设置接地体,通常采取垂直接地体,可参考接地极制作方法和要求,依据设计尺寸进行加工,装配焊接,防腐。

通常:

接地体长度为2.5~3.0m,埋深为0.6~0.8m,多出长度宜打人地中使其定位,然后焊上接地引线。

(c)填装置换材料,填装时应扎实,特点是和接地体相接部位一定要确保接触紧密和完整。

(d)回填土、其要求同前。

3.7采取长久有效复合降阻剂施工方法:

现在中国已经生产了多个有效长久有效复合降阻剂。

如GJ-F。

它用于垂直接地体时,类似于一个人工接地井图1-13。

(a)单根垂直接地体接地电阻

 

图1-13降阻济施工示意图

式中:

ρ——原土壤电阻率(Ω·m)

L——接地体长度,通常为2—3m

d——接地体等效直径(m)

K——系数,当每米降阻剂用量为10~12kg时,K值以下:

P(Ωm)

≤100

100~500

500~1000

>1000

K

10

20

25

30

(d)GJ—F型复合降阻济用量计算

降阻剂用量G按下式计算

G=1/4L·ρ·Л·(D2—d2)

式中:

ρ——降阻济密度(其值为(1250kg/m2))

L——接地体长度(m)

d——接地体等效直径(m)

D——接地坑直径(m),井坑直径D取值以下:

P(Ωm)

≤50

500~1000

1000~

D(m)

0.14

0.16

0.18

0.2~0.3

(c)施工方法

(1)按2:

1百分比将降阻剂和水搅拌均匀成糊状。

(2)在挖好园形接地坑内,将接地体竖于坑中,倒入拌好降阻济浆糊,然后回填土扎实即可。

(3)说明

1)在无水源地方,GJ—F型复合降阻济也可干状施工。

方法同上,但应合适加大用量,而且其作用在1—2月以后达成糊状施工相同效果。

2)回填土扎实是施工中关键点,只有充足扎实回填土,才能使降阻济和接地体及土壤充足接触。

3)在较干旱地域施工,宜先用水将接地坑浇湿,这么可增加接触,提升效果。

3.8户内接地母线安装

(1)接地干线引入室内安装

户外接地网引入室内接地干线穿越墙壁时,须经钢管保护并在其中填充黄砂。

两瑞用黄麻,沥青或其它类似材料密封,在接地干线引向钢管入口处墙上应标以白色底漆黑色接地符号‘’且应用接地线支架焊接固定,但当内外地坪高差小于300mm时,可不装没接地支架,接地干线引入室内时施工方法见图1-14。

 

图1-14接地干线引入室内施工

(2)室内接地干线过门时安装

图1-15是室内接地干线穿越门户时一个部署和焊接处详图,焊接要求和接地线相同。

(3)接地干线穿墙,穿楼板施工:

接地线穿墙,穿楼板时均应用钢管加以保护,接地线两端应用接地线支架加以固定,使接地线在保护管中心,而且敷设在配电装置等处接地干线保护管应该用防火封堵材料密封。

穿楼板时,保护管高出楼板高度为300mm。

(4)室内接地干线敷设

接地线应离地面保持250—300mm距离,并和墙壁有10~15mm间隙,沿线也要有支持架支撑,支架间距离比水平敷设时可大一点,通常为1.5~3.0m,转弯时仍合适加密,通常为0.3~0.5m。

(c)接地线沿墙垂直敷设:

3.9接地线着色及标识:

(1)接地线着色:

明敷接地线,均应涂以15~100mm宽度相等绿色和黄色相间条纹。

能够在每个导体全部长度上着色,也能够只在每个区间或能够接触到部位上色。

中性线涂以淡兰色标志。

(2)接地符号标志

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人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涂刷接地符号。

接地符号颜色及涂漆尺寸图见1—20。

 

图1—20接地符号颜色和涂漆尺寸

4.设备接地线安装

4.1

(1)保护接地范围

变电站中电气装置卞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

a.变压器、电器、携带式和移动或用电器等金属底座及外壳。

b.电气设备传动装置

c.配电、控制及保护用(柜、箱)及操作台等金属框架底座。

d.屋内外配电装置金属或钢筋砼构架和靠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拦和金屑门。

e.高、直流电力电缆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金屑外壳,电缆金属护层,可触及电缆金属保护管及穿线钢管。

f.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g.电除尘器构架。

h.封闭母线外壳及其它裸露金属部分。

i.六氟化硫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金属箱体。

j.控制电缆金属护层。

k.电热设备金属外壳。

4.2设备接地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设备接地线应单独就近人地,以最短距离和主接地体相连,其截面积符合要求。

(b)在设备要求接地点接地。

(c)敷设位置应不妨碍设备检修和拆卸。

(d)设备接地线走向要尽可能水平或垂直。

(e)便于检验。

(f)接地线和电气设备连接应采取镀锌螺栓,并应符合现行目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5.防静电接地安装

接地是消除导电体上因静电积累而产生危害最简单和最基础方法。

变电所易燃油,天燃气,管道等均应设置防静电和防感应雷击接地装置。

前者接地电阻不宜超出30Ω,露天敷设金属管道上应每隔20~25m设置一处,每处接地电阻不应超出10Ω,当上述两种接地适用一个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应超出10Ω。

6.避雷针接地装置安装

避雷针接地装置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和变电所接地装置相同,除此以外,应注意以下多个问题:

6.1接地电阻

独立避雷针助接地电阻值不宜超出10Ω。

高土壤电阻率地域做不到时,能够合适大部分,但必需符合预防避雷针对被

保护物产生反击要求。

6.2独立避霄针应设置独立集中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还不到

(1)要求时,可和接地网相连。

这时避雷针和主接地网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和主接地网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佯长度不得小15m。

6.3独立避雷针接地装置和接地网中心距离不应小于3m。

6.4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和道路或建筑物出口、通道距离应大于3m,不然:

应采取均压方法或铺设卵石或铺设沥青地面。

6.5避雷针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避雷针(带)和引下线之间连接应采取焊接。

b.避雷针(带)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紧固件应为镀锌制品,非镀锌地脚螺栓应有防腐方法。

c.建筑物上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和建筑物顶部其它金属物体应连成一个整体。

d.装有避雷针构架上照明灯电源线,必需采取直埋于土壤中有金属护层电缆或穿入金属管导线。

电缆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需接地,埋人土壤中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和配电装置接地网相连。

e.避雷针(网、带)及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上而下施工工序,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

7.变电站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7.1测量工频接地电阻要求

测量时应尽可能选择干燥季节进行,而不应在雨后立即测量。

通常应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电极部署方法(包含改变电极部署方法)。

有时,还需要采取不一样方法测量,以相互验证,提升测量结果可信度。

7.2测量工频接地电阻方法

a.准备工作

准备试验所需仪器仪表如;电压表、电流表、三相变压器

和试验用线等。

b.三极法

三极法三极是指图上被测接地装置G,测量用电压极D和电流极C。

图中测量用电流极C和电压极P离被测接地装置G边缘距离为dGC(4~5)D和dGD=(0.5~0.6)dGC,D为被测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点P能够认为是处于实际零电位区内。

假如想较正确地找到实际零电位区,能够把电压极沿测量用电流极和被测接地装置之间连接线方向移动三次,每次移动距离约为dcc5%,测量电压极P和接地装置G之间电压,假如电压表三次指示值之间相对误差不超出5%,则能够把中间位置作为测量用电压极位置。

图1-21

 

图1-21三极法原理接线图

(a)电极部署图;(b)原理接线图

G—被测接地装置;P—测量用电压极;C—测量用电流极;

E—测量用工频电源;A—交流电流表;V—交流电压表;

D—被测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

把电压表和电流表指示值UG和I代入式

(1)中,得到被测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RG=UG/I—

(1)。

当被测接地装置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匀均时,为了得到较可信测量结果,提议把电流极寓被测接地装置距离增大。

假如在测量工频接地电阻时dDG取(4~5)D值有困难时,而当接地装置周围土壤电阻率较均匀,dGC能够取2D值,而dGD取D值,当接地装置周围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dGC可取3D值,dGD取1.7D值。

假如接地装置周围土壤电阻率较均匀,也能够图1-22三角形部署电极方法测量工频接地电阻。

被测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由下式决定。

 

式中UGP——电压极和被测接地装置之间电压;

I——经过接地装置流人地中测试电流;

a——被测接地装置等效球半径;

DGP、DGC——电压极和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等效中心距离;

θ——电压极和接地装置等效中心连接线和电流极和接地装置等效中心连接线之间夹角,通常取DGP≈DGC=2D,θ≈30°。

当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较大,且工频接地电阻值大于0.5Ω时,也能够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接地电阻,但其电压极和电;流极应按前面提到要求部署。

 

图1-22测量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韵三角形部署电极方法

G—被测接地装置,P—测量用电压极,C—测量用电流极:

D—被测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

c.测量工频接地电阻四极法:

当被测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D较大,或在一些地域(山区或城市)按要求部署电流极有困难时,能够利用变电所一回输电线两相导线作为屯流线和电压线。

因为两相导线即电压线和电流线之间距离较小,电压线和电流线之间互感会引发测量误差。

图l-22是消除电压线和电流线之间互感影响四极法原理接线图。

图1-22四极是指被测接地装置G,测量用电流极C和电压极P,和辅助电极S。

离被测接地装置边缘距离dGS=30~100m。

用高输入阻抗电压表测量点2和点3,点3和点4和点4和点2之间电压U23,U34和U42。

由电压U23,U34和U42和经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电流I,得到被测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

(3)

d.对测量仪表要求

为了使测量结果正确,要求电压表和电流表正确度不低于1.0级,电压表输入阻抗大于100KΩ,最好用分辨率小于1%数字电压表(满量程约为50V)

e.影响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原因和消除影响方法:

(1)接地装置中零序电流

在不停电条件下,接地装置中存在系统零序电流,它会影响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

零序电流对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影响,既能够用增大经过接地装置测试电流值措施减小,也能够用倒相结合或三相电源法消除用倒相法得到工频接地电阻值

 

式中:

I——

经过接地装置测试电流,测试电压倒相前后保持不变;

UG、UG——测试电压倒相前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

UGO——不加测试电压时接地装置对地电压,既零序电流在接地装置上产生电压降;

 

图1-23四极法测量工频接地

电阻原理接线图

G一被测接地装置;

P——测量用电压极;

C——测量用电流极;

S——测量用辅助电极;

E——工频电源;

把三相电源三相电压相继加在接地装置上,保持经过接地装置测试电流值I不变,则被测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值

 

式中:

UGA、UGB和UGC——把A相电压,B相电压和C相电压作为测试电源电压时接地装置对地电压;

UGO——在不加测试电源电压时,电力系统系统零序电流在接地装置上产生电压降;

I——经过接地装置测试电流。

(2)高频干扰电压

当测量用电压线较长时,电压线上可能出线广播电磁场等高变电磁场产生干扰电压。

假如用有效值电压表测量电压,则电压表指示值要受高频干扰电压影响。

为了减小高频干扰电压对测量结果影响,在电压表两端于上并接一个电容器,其工频容抗应比电压表输入阻抗大100倍以上。

(3)输电线避雷线

在很多变电所中,输电线避霄线是和变电所接地装置连接,这会影响变电所接地电阻实测值。

所以在测量前,应把避雷线和变电所接地装置电连接断开。

(4)经过接地装置测试电流

经过接地装置测试电流大,接地装置中零序电流和干扰电压对测量结果影响小,同一分辨率电压表可测电流场范围大,既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误差小。

为了减小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误差,经过接地装置测试电流不宜小于30A。

为了得到较大测试电流,通常要求电流极接地电阻小于10Ω,也能够利用杆塔接地装置作为电流极。

(5)运行中输电线路

尽可能使测量线运离远行中输电线路或和之垂直,以减小干扰影响。

(6)河流,地下管道等导电体

测量电极部署要避开河流,水渠,地下管道等。

8.独立避雷针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量

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测方法原理和变电所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原理基础相同。

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通常是

 

图l-24测量避霄针接地电阻原理接线图

(a)被测装置电流极和电压极部署图

(b)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