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0642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docx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docx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

 

 

————————————————————————————————作者:

————————————————————————————————日期:

 

第七篇灵感思维的激发

7.1创造中最奇妙的飞跃之翅

我们在第六篇论述创新思维时,己提到过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的成果往往具有超常规的创造性,因而它可以归入创新思维的范围。

然而灵感思维独特的心理激发机制,又是一般的创新思维方式所不具备的,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神妙的灵感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心理形态来研究。

翻开人类的文明创造史,我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领域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灵感思维这朵奇异的创造之花在斗艳,这对奇妙的飞跃之翅在搏击。

在最深奥的科学创造活动中,有灵感思维之光的闪耀。

爱因斯坦在回忆他1905年6月写作狭义相对论论文的情景时对他的好友贝索说,在这之前,他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思考和研究,然而那个决定一切的观念却是突然在脑子里闪现的。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对于那个折磨着他的谜,心里充滿了毫无解答希望的感觉。

他的眼前,似乎没有一线光明。

但是,突然黑暗里透出了光亮,答案出现了,他马上起来执笔工作。

五个星期后,他的论文写成了。

他说:

“这几个星期里,我在自己身上观察到各种精神失常现象。

我好像处在狂态里一样。

在最复杂的文艺创作活动中,有灵感思维之翅的跃动。

1873年一个春天的夜晚,列夫.托尔斯泰不停地在书房里徘徊着,他在苦苦地思索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

这部小说的内容和情节,他在前一年就想好了,但是苦于找不到一个好的开头,一直没有动笔。

现在他仍然苦思无绪。

这时,他偶尔走进大儿子赛尔该的屋子里。

赛尔该正在读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给他的老姑母听。

托尔斯泰拿起这本书,随便翻了一下。

他翻到后面一章的第一句:

“在节日的前夕客人们开始到了。

”他兴奋地喊起来:

“真好!

就应当这样开头。

别的人开头一定要描写客人如何,屋子如何,可是他马上跳到动作上去了。

”托尔斯泰立即走进书房,坐下来写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头一句,“奥布浪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

在最平凡最普通的劳动中,也有灵感思维之花的盛开。

1958年的一天,台北一家医院的两名外国护士因园中的一丛特大的九重葛妨碍晾衣服,请园丁林清达把它砍去。

岂料几个月后,那护士又来找他,说树又长起来了。

林清达又一次把它砍个精光。

可是没多久,一丛枝繁叶茂的九重葛又出现了。

这种植物顽强的生命力使这位园丁深受感动。

在他再次给它修修剪剪的时候,头脑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干嘛光是把它剪小呢?

如果能把这玩意弄成个鸟呀什么的,不更有意思吗?

”这样,他就试着把它剪成一只鸟的形状。

自此,林清达的想象力就像他的处女作——鸟儿一样,展开双翼,在园林艺术的长空中任意翱翔,用各种各样的“绿色雕塑”为美化园林另辟了一条蹊径。

现在林清达独具匠心的手艺已享誉亚洲,远闻美洲,雅加达、东京、美国的公园老板都纷纷来信,争聘他去当园艺指导。

在最难预测的战争指挥中,更有灵感思维之神的光临。

1974年列为苏军指挥和参谋军官的必修读物《思考·计算·决策》一书,在第一章《思维模型》中,专节论述了“灵感模型”,并强调指出“成功的部队管理者不能只有典型方法,要求有新的独创的、一次性的方法。

这是创造性和灵感的产物。

”美国海军作战部特种战争局研究室计划处处长拉迪斯拉斯·法拉戈在他的《巴顿将军》一书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著名的军事灵感:

1944年12月在凸出地带战役中间,巴顿清晨4时把他的秘书罗斯维奇叫到办公室。

当时是在卢森堡。

秘书看到他衣服不整,半穿制服,半穿睡衣,说明他一定是刚下床,有事情要口授。

原来巴顿估计德军要在圣诞节于某个地点发动攻击。

这分明出于一种预感,他决定来个先发制人,首先向敌人发起攻击。

他把罗斯维奇叫进来口授了战斗命令。

说完之后,命令抄本送交参谋处,巴顿才放心睡觉去了。

“那天早上,我们发起了攻击,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德军也发起了攻击。

”罗斯维奇回忆说,“敌人被阻止在冰天雪地中,巴顿因此避免了可能对他侧翼造成的严重威胁”。

过了一、两天,在他同罗斯维奇的另一次谈话中,巴顿回想起他夜间的灵感,洋洋得意地笑着说:

“老实对你说吧,那天我是一点也不知道德军要来进攻的。

……”后来他在同罗斯维奇再次谈到这件事时说,这次军事行动是他突然灵机一动的又一次表现。

当他早上3时无缘无故地醒来时,就突然想到了这件事。

他说:

“像这样的主意究竟是灵感还是失眠的结果呢?

我不敢说我知道。

以往的每一个战术思想几乎都是这样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的,而不是有意识的苦思冥想的结果。

哪里有人类的创造活动,哪里就会出现令人神往的灵感思维之花,这是一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创造规律。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指出“灵感与想象,自古以来为科学家艺术家孕育着无数伟大的创造杰作。

”美国科学史家库恩更是把灵感的涌现、直觉的闪光作为他的科学史发展模型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科学革命中实现规范转换、认识飞跃的心理形式。

正因为如此,当代世界、当代中国在各个领域所面临的大变革、大飞跃的形势,迫切要求人们加强对突破性灵感思维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

为此,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自1980年以来在《关于形象思维的一封信》、《关于思维科学》等文章和讲话中,一再呼吁要重视灵感学的研究。

他指出“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灵感是一种人可以控制的大脑活动,是一种思维,也是有规律的,我们也要研究它,要创造—门‘灵感学’”。

在钱学森教授的倡导下,近年来我国灵感理论的研究非常活跃。

一支研究灵感思维的学术队伍开始形成,一些研究灵感学的专著、论文集陆续出版,一种较为系统的科学的灵感理论正在逐步建立。

7.2灵感思维的三大奇异性

令人神往的灵感之花,尽管在各个不同的领域有各不相同的“芳姿”和“色彩”,但就认识活动的一般要素来讲,它们都具有使创造者本人都感到疑惑不解的三大奇异性:

一、从认识的发生看,灵感思维是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活动。

灵感来无踪,去无影,不能确切预期,难以人为寻觅,它的降临是突如其来的。

马卡连柯用十三年的功夫,搜集积累了大量创作材料,却难以下笔。

高尔基来作客一席话,使他顿开茅塞,马上开始写作《教育诗》。

达尔文回忆说:

“我能记得路上的那个地方,当时我坐在马车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的答案,高兴极了。

”数学家高斯也兴高采烈地说,他求证数年而未解的一个难题“终于在两天以前我成功了……象闪电一样,谜一下解开了。

我自己也说不清是什么导线把我原先的知识和使我成功的东西连接了起来。

二,从认识的过程看,灵感思维是一种突变性的创造活动。

人的思想质变有两种形式:

一种随感性认识的积累,经反复思考,渐进式地上升为理性认识,一种是突变式的急剧飞跃。

灵感就是这种突变式的思想飞跃形式。

它一旦触发,就会像突然加了催化剂一样,使感性材料迅速升华为理性认识。

作家李准在《<大河奔流>创作札记》里生动地描述了这种突变的情形:

“我在黄泛区的华西县住了三年半,收集家史不下二百家,可仍是‘理丝无绪’。

后来到了扶沟县海岗大队(黄泛区腹心地带,现对国家贡献很大),激动得几晚上没有睡着觉,觉得‘豁然开朗’了。

这些年所积累的素材,找到了一条线,找到了一个‘灵魂’,所有的素材都如长了腿似地活了起来,而且他们自己跑着去站好它们的队。

我在海岗大队只住了三天,但是打开生活仓库的金钥匙,是在海岗大队找到的。

三、从认识的成果看,灵感思维是一种突破性的创造活动。

灵感能打破人的常规思路,为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突然开辟一亇新的境界。

它是科学创造、艺术创作神奇的催生婆。

我国的侯振挺教授一次到车站去送人,在候车室里他看着排队上车的旅客,突然眼睛一亮,一下子解决了他久思不解的排队论中的巴尔姆断言的证明。

突发性、突变性、突破性综合在一起,就会使灵感这一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当事人的自我心理体验上显得十分奇特。

郭沫若在《我的作诗经过》中曾详细地描述了灵感袭来时的心理状态:

“《凤凰涅槃》那首长诗是在一天之中分两个时期写出来的,上半天在学校课堂里听讲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了那诗的前半。

晚上行将就寝的时候,诗的后半的意趣又袭来了,伏在枕头上用着铅笔只是火速地写,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都在打颤,就那样把那首奇怪的诗写出来了。

”郭沫若还说,当时“觉得有点发狂”,“那明白地是表现着一种神经性的发作。

”柴可夫斯基也写道:

“当一种新的思想孕育着,开始采取决定的形状时,那种无边无际的欢欣是难以说明的。

这时简直会忘记一切,变成一个狂人,每一个器官都在战栗着,几乎连写出个大概来的时间也没有,就一个思想接着一个思想的迅速发展着……如果艺术家的这种精神状态(即称为灵感的东西)继续下去,永不中断,那么这个艺术家会活不了一天的。

弦线会断,琴也会裂成碎片。

然而有一桩事情却是很宝贵的,即一个乐曲的主要乐章连同各个部分的总轮廓,必须不是硬找来,而是涌现的——这就是被称为灵感的那种超自然的、不可理解的、从来没有分析过的力量的结果。

突发性、突变性、突破性综合在一起,也会使灵感这一特殊的创造过程在一些创作者的行为表现上显得十分怪异。

一天,巴尔扎克的一位好朋友来到巴尔扎克家的门前,正待敲门,只听见巴尔扎克在屋里大声嚷道:

“混蛋!

我要给你好瞧的!

”那位好友以为巴尔扎克与别人吵架,立即破门而入,发现屋里只有巴尔扎克一个人。

朋友觉得很奇怪,细问之下,才知道巴尔扎克在创作中产生了幻觉,仿佛对着真人一样,正在大动肝火地痛骂作品中一个坏蛋的卑劣行径。

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傅山在“画兴”袭来时的行为更是异常。

一次一位老友求他画一幅他最擅长的“墨竹”。

时值中秋,皓月当空,傅山对月喝了一阵酒,到了已有三分醉意时,便叫所有的人退下。

但他的朋友出于好奇,悄悄躲在一旁偷看,只见傅山走到早已准备好纸笔墨砚的画桌前,提起笔就往纸上乱画一通,然后好像在想什么,站在那儿发呆。

突然又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围着画桌跑。

他的朋友以为他发疯了,急忙跑出来把他拦腰抱住。

傅山猛地回过头来,跺着脚大叫:

“你败了我难得的画兴!

”说完,将画纸揉成一团扔掉,气冲冲地不辞而别。

突发性、突变性、突破性综合在一起,还会使灵感这一特殊的精神现象在认识领域中显得分外神妙。

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其著名的《金蔷薇》一书中细致入微地描写道,灵感来时,正如绚丽的夏日的清晨来临,它驱散静夜的轻雾,向我们吹来清凉的微风。

灵感,恰似初恋,人在那个时候预感到神奇的邂逅、难以言说的迷人的眸子、娇笑和半吞半吐的隐情,心灵强烈地跳动着。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世界像一种魅人的乐器般微妙、精确,对一切,甚至对生活的最隐秘的、最细微的声音都能共鸣。

因此,有些文艺家把灵感视若自己的创作生命,为它的降临而祈祷,为它的出现而欢呼,为它的衰退而苦恼,为它的枯竭而悲伤。

还在公元前九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在他的不朽史诗《伊利亚特》开头就向诗神祈求,希望能够赐予他以神圣的灵感。

直到公元后的十九世纪,著名的文学大师果戈理仍然这样向灵感之神大声呼求:

“噢,不要离开我吧!

同我一起生活在地上,即使每天两个钟头也好……”

7.3灵感研究领域的层层迷雾

人类对自己独具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人并不是—开始就正确认识自己的,他们依靠自己的创造力开创着一个新的世界,又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了一个异己的万能的上帝。

他们战战兢兢地把自己的创造能力奉献给虚构的诸神和上帝,奉献给神秘的某种自然的或超自然的力量。

灵感概念在西方的产生和嬗变的历史过程,正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点。

灵感概念最早出现在欧洲,它的原意是指神的灵气。

据说澳大利亚有些土著妇女声称她们能像听见一阵微风那样听见神的降落。

这种传说也被用来猜测灵感一词曾经有过的原始意义,即灵感发生的原因是得到了外在于创作者的神的灵气。

神的灵气可以像空气一样随风飘动,并进入人的大脑成为智慧的源泉,这种观念的根源可追溯到史前时期。

在三,四万年前的欧洲史前人种克罗马农人中,流行着一种奇怪的“外科手术”。

这种“外科手术”用简陋的燧石工具把病人的脑壳打开一个大洞,他们认为用这种办法可以驱逐躲在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的恶魔,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穿孔的史前人的头骨可以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发现,有的呈方形,有的甚至有两个并列的方形。

经过这种可怕的手术后,有半数的病人头骨长出了新骨,从而幸存下来。

我国美学研究者朱狄指出,这种“驱邪术”和吸入灵气的“降神术”看来仿佛是对立的东西,但它们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统一的,即相信凭借一种强制性的外部力量就能改变人的灵魂。

灵感英语叫inspiration,意思正是灵气(spirat)的吸入。

它的原始意义也是指的一种降神术。

《大英百科全书》在“inspiration”的条目中,一开始就说:

“中国那些被称为‘巫’的宗教祭师,自称能够通神或把灵气吸入自己身体里面,因此能做出一些预言。

”这种通神的巫术活动其实并不只限于中国,在古代世界是一种普遍的并受到一般人尊重的现象。

系统地将灵感的这种宗教含义演化为文艺刨作理论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者柏拉图。

他的灵感理论是典型的神赐天启论。

他认为,灵感,“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

”“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

”这种神赐天启论,经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发挥,长时期统治着中世纪的西方文坛。

以后它又不顾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代人们对创作技巧的强调,穿越18世纪启蒙主义的批评,在浪漫主义时代再度强化,并经过改造与先验天才论结合起来,作为天才独创力的表现和渊源。

这种与天才论相结合的灵感论,主要散见于康德哲学和浪漫主义者的艺术主张之中。

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赫伯特·里德指出:

“18世纪以后,灵感一词便失去其宗教意义,几乎已经完全变成一个美学术语。

我们几乎可以说: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历史区别就是由这个概念决定的。

”浪漫主义者们把灵感这一创造之翅从柏拉图的“神”的身上移到“人”的身上,他们认为灵感是具有独创性的天才的人从其内部禀性中自然而然、不受约束的流露。

然而如再进一步深究天才的这种内部禀性从何而来时,他们又程度不等地回到柏拉图主义去了。

例如康德宣称:

“天才就是那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则。

既然天赋的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机能,本身是属于自然的,那么,人们就可以这样说:

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禀质,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

”这一段话很像是唯物论。

可是,且慢,紧接着康德又说:

“可以推测‘天才’(genie)这个字是从‘genius’引申而来的,这就是一特异的、在一个人的诞生时赋予他的守护和指导的神灵,他的那些独创性的观念是从这里来的。

”这段话就与柏拉图的“神赐”论没有多少区别了。

至于施莱格尔在他的《哲学讲义》里把诗看作为“只是上帝的天国在地球上的一种可见的显现”,便直接是柏拉图“天启论”的翻版了。

从19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现代科学对人的潜意识研究的深入,在西方出现了一股把灵感同人的下意识,特别是同人的自然天性结合起来的反理性主义思潮。

唯意志论者叔本华宣称艺术家是“疯人院里的天才,象牙塔里的狂人”,直觉主义者柏格森主张用非理性的直觉去把握世界的本质,而弗洛伊德则把导致艺术灵感的潜意识归结为人的本能欲望,特别是性欲望的冲动。

他认为,艺术作品的精力、它的非理性和它的神秘力量得自本能,我们可以把本能看作是所谓“灵感”的泉源。

从我们称之为本能的那片黑暗的心理领域,往往会突如其来地涌现出艺术家用以营造其艺术作品的那些词汇、声音或意象的提示。

弗洛伊德为灵感提供了一种泛性论的解释。

在今天,西方有些学者甚至把灵感的探讨和精神错乱联系起来,还有人想用某些药物所制造的“幻觉剂”来人为地激发创造性的想象和灵感。

在这种反理性的灵感理论指导下,他们荒唐地要求作家在艺术创作中去作“白昼梦”,去放肆地描写下意识,包括下意识的性心理,让“内心生活”自然“真实”,不受约束地流露出来。

与狂人结缘、同兽性毗连,这种非理性的灵感理论蜕变到这一步,其堕落程度已是可想而知了。

7.4地球上最美妙的物质之花

灵感,这个文艺创作、科学创造的神奇的催生婆,几千年来引无数文艺家、科学家竞折腰。

很早以前,人们就由衷地赞叹它,把最美妙的颂词献给它。

但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人们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神化它。

他们或者把灵感等同于神赐的“灵气”,或者把灵感归因于天才的“灵禀”,或者把灵感描绘成与理性对立、和疯狂毗连的“下意识”,从而使奇妙的灵感现象显得更加扑朔迷离,虚幻飘渺。

这种同上帝、天才、狂人联系在一起的灵感论,其理论上的偏误是很明显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们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

思维着的精神不过是物质运动“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灵感,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只能是地球上最美妙的物质之花,是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运动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

首先,在灵感的来源上,我们认为,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灵气”和“神的诏语”,而是从社会生活的海洋中激起的浪花。

诚如高尔基所讲的:

“必须在创造新生活形态的广泛的像暴风雨似的劳动之流中,寻求灵感与材料。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创造灵感的源头活水。

生活越深入,创造者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发、启示越多,灵感就越丰富。

鲁迅的《阿Q正传》写得那么快,那么深,正是由于他长期观察生活,深入解剖“国人的魂灵”,社会上阿Q这类人物的特征“早己烂熟于心”。

所以,当《晨报》编辑向他约稿时,他“经这一提,忽然想起了”,于是“凝神结思,一挥而就”,当晚就写了第一章。

其次,在灵感的捕捉上,我们认为,它不是靠天才的“灵眼”和“灵手”,而是靠创造者深入生活、反复探求、辛勤劳动的结果,是艰苦的生活实践和创造实践引爆的动人火花。

灵感的捕捉常常是偶然得手的,但是在灵感的火花爆发之前,必定有一个长期积累、辛勤劳动、反复思考的过程。

劳动是一切钝感最好的医生。

没有辛勤的劳动、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敏锐的感受能力,是不可能捕捉到灵感的。

好比一桶汽油,碰到一个火星就会燃烧,一桶水,放在火上也燃烧不起来。

黑格尔在《美学》第1卷中讽刺那些“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再次,在灵感作用于作者的创作活动时,我们认为,作者并不会陷入反理性的“疯狂”,而只是处于感情激越、智能爆发的亢奋状态。

灵感来时,作者往往感情冲动,不能自已,甚至达到一种热狂状态。

文艺史上确有很多这样的轶闻。

郭沫若在回忆《女神》的创作情景时说:

“我在一有冲动的时候,就好像一匹野马”,“任一己的冲动在那里跳跃”。

他在构思《地球,我的母亲》这首诗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受到了诗兴的袭击”,“地球母亲”的艺术意象在他的脑海里浮动。

他“感受着迫切”,脱掉木屣,赤着脚在僻静的石子路上踱来踱去,想象力张开了翅膀。

他甚至“觉得有点发狂”,索性倒在地上和“地球母亲”亲昵……就这样,一首感情激越的新诗诞生了。

从上面这个创作过程中,我们看到,郭沫若并没有陷入无理性的“疯狂”,而是处于精神亢奋,“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的激动状态。

当然,由于每个作家的性格与气质不同,他们的创作激情的表现状态也是不同的。

这种由灵感激起的感情奔泻和创作冲动,对文艺创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这是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

而作者在灵感降临时,正是感情最激越的时候,这时创作的作品,构思的意象,往往饱蘸感情,真切动人,从而富有特别强的艺术感染力。

“狂人”说的鼓吹者们不懂得这一点,他们不是把作者在灵感状态中产生的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灵感激发的真切丰富的感情联系起来,而是去同反理性,甚至同白日梦、精神病攀亲结缘,这就势必神化、异化灵感现象,导出各种荒谬的反科学的文艺创作理论。

灵感作为地球上最美妙的物质之花,其独特的发生机制也己在人类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大脑皮层中获得初步的揭示。

千百年来,灵感顿悟思维作为人类解决突破性创造难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基本得到认可。

它具有一些与常规解题方法不同的特征,比如说“顿悟”前常有百思不得其解的阶段;灵感突如其来的时候,自己往往并没有意识到在想问题,事后也无法说清究竟是怎么得到答案的。

然而,大脑在灵感顿悟过程中的工作机制是否与用常规办法解题时不同,在科学上一直不甚清楚。

美国西北大学和德雷克塞尔大学的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以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灵感顿悟其实和大脑不同寻常的工作方式有关。

科学家们在2004年4月号网络学术刊物《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上介绍,他们让18名研究对象玩一种字谜游戏,内容是找出一个单词,使它能与列出的其他3个不同英文单词搭配,分别重新组合成3个有意义的新词。

每名研究对象在解题过程中都需要报告他们经历过的“顿悟”时刻。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技术对研究对象大脑活动和脑电波的监测显示,灵感顿悟的出现与大脑右半球颞叶中的前上颞回区域有密切关系。

当研究对象“顿悟”出答案时,这一区域活动明显增强。

并在顿悟前0.3秒左右突然产生出高频脑电波。

通过常规方式获得答案的研究对象则没有这些情况出现。

科学家们由此得出结论说,灵感顿悟的产生有赖于大脑神经中枢独特的活动机制,这一机制为大脑顿悟时的独特认知过程提供了支持。

他们推断,前上颞回区域能促进大脑将看似不相关的信息进行集成,使人们在其中找到早先没有发现的联系,从而在刹那间悟出答案,产生令人狂喜的灵感之花。

7.5偶然机遇的点化

灵感思维是一个包含了多因素、多环节、多联系、多层次的复杂大系统,这种情况决定灵感的分类标准也是多方面的。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不同的分类:

如果我们以灵感思维的信息载体形态为分类标准,就可以将灵感分为抽象与形象两大类。

就形态来讲,人类思维主要有运用概念的抽象思维和具体生动的形象思维两大类。

只要是创造性认识活动,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都会遇到灵感。

如果我们以灵感思维所解决的创造性课题的范围为分类标准,就可以将灵感分为总体突破与局部环节突破两大类。

例如爱因斯坦对狭义相对论基本概念的突然领悟就是属于有全局战略意义的总体突破。

而托尔斯泰在有了《安娜.卡列尼娜》的总体构思后对小说开头写法的突破就是属于局部环节的突破。

如果我们以灵感思维激发信息的来源为分类标准,就可以将灵感分为来自外界的偶然机遇与来自脑内的积淀意识(潜知的闪耀、潜能的激发、创造性梦幻、潜逻辑—生理结构活动)两大类。

这两大类灵感现象,不仅激发信息来处不同,而且发生机制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将按照这种分类法,具体探讨各种灵感现象。

“机遇,发明家的上帝”。

从这句名言中我们就可看出偶然机遇在创造性认识活动中的地位。

各类创造灵感中,由外部机遇引发的灵感确实是最常见、最有成效的。

这类灵感又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情形:

一是思想点化。

这种灵感的触发信息是在阅读或交谈中偶然得到的某种闪光的思想提示。

例如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一次走进一家小酒店,随手拿起桌上的莎士比亚诗集读了起来。

忽然他拍桌自语道,“啊!

有了,有旋律了!

”小说家茅盾一天在报上读到这样一条消息:

浙东今年春茧丰收,蚕农相继破产。

这样一个颇为矛盾的报道,诱发了他的灵感的波涛,由此产生了著名的小说《春蚕》。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有一天躺在沙发上阅读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作为消遣,当他读到马尔萨斯关于繁殖过剩而引起生存竞争的理论时,大脑里好像电光一闪,突然想到:

在生存竞争的条件下,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不利的变异则被淘汰,由此促成了生物进化论的形成。

二是原型启示。

传说我国春秋时代最优秀的工匠鲁班就是从被茅草边缘的细齿割伤手而得到领悟,去创造锯子的。

与此类似,格尔塞在啤酒店受啤酒汽泡溢出的启示,构想了物理实验中“液态汽泡室”模型;威尔逊看到太阳照耀在山顶云层上所产生的光环,受到启发后制成了云雾室——一种研究放射性物质的仪器。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过程更为生动,1764年的一天,木工哈格里沃斯与以往一样,又为发明纺纱机的问题伤了一整天的脑筋。

傍晚,他疲倦地站了起来,打算暂时丢开这个恼人的问题去做点家务。

可是他一不小心,一脚将妻子的纺车给绊倒了。

这时,一个现象竟使他看呆了:

原来水平放置的纺锤倒过来以后变成垂直竖立了,却依旧在那里转动。

哈格里沃斯由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