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9928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docx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docx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

《城乡规划与设计》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论

1、城乡规划的定义

城乡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

是对今后一定时期内,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各种建设项目等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管理实施。

2、城乡规划的类型

按照规划编制过程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又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按照规划的尺度和等级分为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3、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目标

确定资源开发的合理规模,遏制空间无序开发;科学配置人口和经济活动布局,培育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确定重要国土功能的空间布局,形成协调的国土空间结构

4、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该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作为实施各项规划政策的载体和依据,以实现对国土空间的调控,再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开发理念,划清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生态地区之间的界限,优化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之间的数量比例和空间结构。

5、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

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两横”指沿江轴线和陇海-欧亚大陆桥轴线、“三纵”指沿海轴线、京哈-京广轴线、包头-西安-重庆-昆明通道;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两屏三带”:

“两屏”指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三带”指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

6、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7、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是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法定依据。

8、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9、城市设计的范围和阶段

10、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区别

11、城市设计的相关要素有哪些?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1、城市设计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2、《建筑十书》是哪个时期的理论成就,对城市选址的要求是什么?

著名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对古希腊以来城市、建筑实践的总结。

城址选择:

必须占用高爽地段,不占沼泽地、病疫滋生地,必须有利于避浓雾、强风和酷热,要有良好的水源供应,有丰富的农产资源以及便捷的公路或河道通向城市。

3、“礼制”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主要思想渊源之一。

4、周王城平面图,《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5、中国古代隋唐时期城市设计思想

6、以礼制设计为代表的中国城市设计和以巴洛克为特征的西方城市设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共同特征:

轴线都被用作营造秩序、突显帝王霸气的重要元素。

但具体处理手法不尽同:

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居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通过院墙体系形成一系列纵深发展的闭合空间,并借助空间的内外之分与围合建筑的等级差异实现空间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对应;西方城市则偏好几何轴线与理性网格,轴线感自内而外,围绕地标发散几何轴线形成视线通廊,构筑景观大道,城市空间中轴线与视点之间的视觉逻辑更加彰显。

7、《雅典宪章》

核心内容是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8、《马丘比丘宪章》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达维多夫“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

第三章: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1、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有哪些?

空间形式理论、现代城市功能理论、田园城市与新城设计理论、场所文脉理论、人文社会设计理论、自然生态设计理论、设计过程理论、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2、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

3、简·雅各布斯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并简述其城市设计思想?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在这一书中,她抨击了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城市重建理论,否定了勒·柯布西耶的“明日的城市”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她认为城市问题是一个“有序的复杂问题”,对城市而言,“过程是本质的东西”,并指出城市多元化是城市生命力、活泼和安全之源。

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

城市街道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器官”,也是最主要的公共场所。

现代城市更新改造的首要任务应是恢复街道和街区“多样性”的活力。

4、近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及特征?

1920年以前的第一代城市设计:

“物质形态决定论”,直觉感性多于科学理性。

主要代表人物有西特、沙里宁等。

第二代城市设计:

遵循了经济和技术的理性准则,但仍信奉“物质形态决定论”和1920年代“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主要代表人物有柯布西耶、培根等。

1950年代末时,提出应把设计对象放到包括人和社会关系在内的城市空间环境上,用综合性的城市环境来满足人的适居性要求,并且考虑了特定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场所类型。

第三代城市设计:

1970年代以后,“绿色城市设计”,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准则,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理想城镇建筑环境。

主要代表人物有麦克哈格、西蒙兹、霍夫等。

第四章城市设计的编制

1、城市设计的对象和任务

2、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一般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统、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措施7个方面内容。

3、城市设计包括哪几个程序?

4、城市设计的成果包括哪些?

第五章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城市典型空间类型的设计

1、城市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包括:

中心集结型、条带延伸性、格网型、自由生长型

2、城市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包括:

路径、边界、节点、标志、区域

3、城市典型空间类型有哪几种?

城市道路空间、城市广场空间、城市绿地、城市中心区、大学校园、城市居住区、城市建筑综合体、城市滨水区

4、城市广场按照功能可分为哪几类?

市政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纪念广场、休闲广场

5、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相关要素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

选址与布局、规模与特色、尺度与围合、空间层次、环境(绿化、水体、铺装与设施)

6、开放空间的定义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绿地、娱乐空间等,通常具有四方面的特质:

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

7、城市空间中建筑形态的设计原则

1)自身完整性,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

2)注重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内外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城市景观等,均应与特定的地段环境文脉相协调;

3)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

8、城市色彩的构成及控制引导方法

城市色彩包括建筑和场所两大部分的色彩,建筑色彩又包括主色调的建筑主体和辅色调的建筑门窗及装饰物;场所色彩亦为环境色,如天空、水体、铺地、绿化等的颜色。

主色调统一:

建筑的墙面或屋顶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辅色调统一:

建筑的门窗或装饰线脚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场所色统一:

铺地色彩、街道设施色彩和绿化色彩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9、道路的功能及其与街道的区别

•交通空间功能(即市民可以安全、迅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的通道与途径);

•生活空间功能(即市民休息、散步、生活的公共场所)

--对于交通功能突出的城市通道,通常称其为“道路”

--对于生活功能突出的道路,则多被称为“街道”

10、城市道路空间设计的相关要素包括比例、线型、沿街建筑与界面、铺装、栽植与相关设施

11、步行街的概念

步行街(区)是指将道路的生活功能从交通功能中独立出来,形成供人徒步行走而不过多受现代化交通工具干扰的特殊道路空间。

12、城市中心区的概念及特点

城市中心区的演化,是从混合功能(传统城市中心)发展到单一功能(现代城市中心),再向混合功能(当代城市中心)迈进的过程。

13、城市中心区设计的原则和相关要素

原则:

促进土地使用种类的多样性、强调空间安排的紧密性、提高土地开发的强度、注重均衡的土地使用方式、提供便利的出入交通、创造方便有效的联系、建立——个正面的意象。

总之,城市中心区应是城市复合功能、地域风貌、艺术特色等集中表现的场所,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它又常常是市民“家园感”和心理认同的归宿所在,应让人感受到城市生活的气息,也是驾驭城市形体结构和肌理组织的决定性空间要素之一。

相关要素:

形态功能、交通系统、自然与人文环境、形象与高层建筑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校园设计从单纯的空间扩张分散向着整合开放的方向继续发展。

主要特点为:

1)在各学科单独设置教学楼的基础上,建立教学综合区,以一组或几组公共教学楼维系不同专业、学科师生之间的联系。

2)校园内部功能相近的建筑布局日趋集中,整体功能分区愈发明确,且可以向社会开放的设施布置于学校入口与周边地区,更好地发挥大学校园服务社会的功能。

3)在关注历史、生态的世界共识影响下,便捷的交通组织,浓郁的人文特色,合理的生态布局等成为现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关注的焦点与核心。

15、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是由水域、天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16、滨水区步行系统一般包括滨水游步道、滨水步行商业街、林荫道、穿过滨水边缘的城市干道、铁路、高速公路的人行隧道、天桥等

第六章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1、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哪些方面?

2、空间-形体分析方法包括视觉秩序分析、图形—背景分析、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分析

3、场所-文脉分析包括场所结构分析、城市活力分析、认知意向分析、文化生态分析

4、城市设计的数字化辅助技术有哪些?

CAD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GIS辅助设计技术

思考论述有关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相关规划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并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举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