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9674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 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青少年 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青少年 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青少年 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青少年 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 调研报告.docx

《青少年 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 调研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少年 调研报告.docx

青少年调研报告

青少年调研报告

第1篇:

青少思想调研报告青少年思想教育调研报告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掌握我区青少年思想状况,我委精心部署,通过多种方式,对我区青少年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思想状况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对一些深层次问题认识的不一致、不清楚等消极现象,反映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育与引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我区青少年思想状况与分析

当代青少年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受教育的环境和程度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社会各方面对青少年的教育也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对青少年思想行为方式的统一规划和约束力度大为减小。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气候、大环境的影响下,受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各种新闻、信息媒体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方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他们能够拥护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员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并能够积极地投身于伟大的实践之中,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追求个人发展和突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已成为当代青少年的时代特征,代表了当代青少年的主流。

(一)我区青少年思想状况的主流方面

1.我区青少年思想解放,不因循守旧,富于创新精神。

我区青少年敢于尝试并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在许多领域走在时代前列并取得成功。

积极支持并参加与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最大胆的实践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2.我区青少年满怀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调查显示,我区青少年满怀爱国之情,已经树立了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他们表示,一旦祖国和人民有所需要,他们定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热血青春。

调查表明,我区大部分青少年读过或接触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科学思想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已被大多数青少年所认知,并将成为指引青少年成长进步的思想基础。

3.青少年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我国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历来讲究社会公德。

在当前这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公德既是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敬业、奉献、牺牲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

我区青少年大都接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又从小接受“五讲四美”、“七不”规范等社会公德教育的熏陶,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行为和不良现象持否定态度或极为反感。

我区青少年热爱科学,相信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对“邪教迷信”深恶而痛绝。

对诸如“未婚同居”、“奢侈浪费”、“赌博”等行为,大多数青少年表示反感或不赞成,表示宽容者为数不多。

4.我区青少年注重个人追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他们对成才的要求特别强烈,热衷于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绝大多数青少年对自身现状表示不满,并有想尽快尽可能地改变自身现状的冲动和决心。

注重把握机遇和信息,能主动选择自身发展环境,敢于并乐于追求更高目标,工作学习勤奋,注重自身培养锻炼。

崇尚成功者,追求自身价值的真实体现。

5.我区青少年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日益提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我区青少年在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论从范围上、层次上、内容上,还是在对需求的迫切性上都较之从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也不容否认,尽管青少年的精神需求还远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但总体上,当代青少年对精神的需求远不如对物质需求的迫切。

(二)我区青少年思想状况的消极方面

1.信仰多元化。

青少年是正处于成长发展中的社会群体,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环境和风气,特别是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和一些外来思潮,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群体产生腐蚀和负面影响,并在少数青少年身上表现出来。

如:

一些青少年理想信念淡漠,有的甚至没有信仰,有的崇尚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有的甚至信奉“伪科学”,部分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淡化和信仰危机。

有的甚至放弃崇高理想,在宗教中寻求精神支柱,人生观世俗化、功利化甚至庸俗化。

2.价值观更加突出“利益”二字。

我区青少年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

我区青少年在价值观的选择上,立足自我兼顾他人,行为方式更多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敢于争取维护自身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部分青少年看到的只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带给他们的金钱和物质的享受,他们看重权力,看重利益,看重物质享受,价值观不同程度地发生偏离。

3.自我意识膨胀,社会责任感减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青年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自立意识等思想意识得到了强化,从而激发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个人需求的片面夸大,我区青少年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优越(主要是城市青少年),加之部分家长的过分呵护,导致一部分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的依赖性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比较严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自我意识的膨胀导致了个人主义的蔓延和团队意识的淡化,社会责任感也明显弱化。

4.推崇正义美德,但个人的实践和行动不够。

我区青少年批判地继承了某些传统文化思想,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许多青少年为社会弱势群体捐过款。

二、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改变教育模式。

传统德育过程主要是围绕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展开的,注重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的感知及道德概念、道德准则的解释与说明。

要求青少年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

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新一代来说,他们正处在一个可塑性大、内心矛盾多,对外部世界变化敏感,寻求独立自主、而辨别力又不强的时期。

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现在的中学生思想固执,逆反心理严重,不愿接受老师和家长苦口婆心的教导,这说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不适合当代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应当在社会中感受,在体验中认知。

通过开展体验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老师、家长的以身示范,通过社会风气的转变、周围环境的熏陶,使德育过程建立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基础上,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思考、领悟,从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品质。

2.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主动占领青少年思想阵地。

当前,网络已融入现实社会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社会上最为活跃的群体,成为接触网络最早,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

通过调查发现,在网吧上网的人员中,青少年群体占92%,除部分青年农民、乡村学生受条件所限“不懂网络知识”外,城区90%的青少年上网,懂得最基本的网络知识。

网络汇集的科技、文化、文艺等信息及其成果,虽然有助于青少年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但在网络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大量不健康的东西,有虚假信息、虚假新闻,甚至有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东西,如不善加引导,这些必将对青少年精神世界、道德领域带来消极的影响。

这需要我们有关职能部门在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健全网上教育阵地,讲党的指导思想,讲党的基本纲领,针对不同群体,讲青年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开展“文明上网”、“个人网页设计大赛”等活动,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公约”,使广大青少年拥有诚实坦率、宽容博爱、坚强自信、开拓进取的健全的人格魅力。

3.建立健全教育阵地,大力开发闲暇资源。

在调查中发现,我辖区中小学生的寒暑假时间大多都由个人支配,他们在做完作业后,更多时间用来看电视、游玩、上网。

青年的闲暇时间则大多用为看电视、打牌、聚会。

我们应当认识到,闲暇时间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形成作用重大,对青少年的品德养成具有关键性作用。

我们建议结合社区建设,部门联合,整合老党员、老教师等社会资源,建立中小学生寒暑假教育基地或少年宫,成立“假日雏鹰小队”,使其经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熏陶;建立成人培训学校、夜校,为青年提高知识层次、全面提高素质提供条件,在青年群体中形成求学上进的浓厚氛围。

这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

4.关心帮助弱势青年群体。

当前还有一大部分青年处在生活的底层,生活的巨大压力已影响了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热情和对人生目的的正确追求。

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入手,为弱势青年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尤其要做好下岗青工、外来务工青年、特困学生、企业青年职工、农村青年的工作。

好多曾受过“希望工程”助学基金救助的中学生在给我们的来信中说“是热心的叔叔、阿姨们无私的帮助给了我学习的信心,重新燃起了我心中的梦想”。

我们倡导全社会帮助弱势青年群体,目的就是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思想上、行动上向优秀青年靠拢,使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5.示范群体的导向作用。

要把握青少年对示范群体的接受方式,让示范群体真正发挥导向作用。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青少年认为“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青团员”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示范群体应以自己成功实绩、以自身吸引和感染力去影响感召青少年。

示范群体的形成和存在,只是由于其某些事迹、行为的可示范性而存在,他们也不再是面面俱到的“高、大、全”的完善和范式,而是更真实、更有血有肉。

由此,要发挥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导向作用,更应运用实际的事例以使青少年从感性体验到情感上认同。

第2篇:

预防青少犯罪调研报告-

为19人)。

未成年犯案件中,盗窃罪为10件13人,聚众斗殴罪1件2人,容留他人吸毒罪3件3人,强制猥亵妇女罪1件1人,强奸罪1件1人,诈骗罪1件1人,非法拘禁罪1件1人。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解析

随着当今社会传媒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识多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

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剖析,从中可以找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基本对策。

1、盗窃犯罪占刑事案件的首位。

总体分析未成年人盗窃案件在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中仍然居高不下,少年犯的身份主要是无业人员,这些人多数为初中或小学文化,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导致无法找到工作或好的工作,收入较低或无收入,生活水平较差,经不住物质刺-

激和金钱诱惑,再加之法律意识淡薄,认为盗窃成本小、收益大,是最容易获取钱财的手段,往往一念之差走上盗窃犯罪道路。

2、团伙化共同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突出特点。

案件数量下降但未成年犯罪人数却增多,说明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拉帮结派组成团伙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以外部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各种外界的不良因素中,不良交往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因素,不良因素所导致的往往就是团伙化犯罪。

这些共同犯罪的成员有些是居住在同一区域或是以往的同学,平时闲荡在社会上无所事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极易惹事生非。

由于生理、心理上的不成熟,他们遇事往往不辩是非,而是讲所谓的哥们义气或面子,一时冲动走上犯罪道路。

3、未成年人在毒品犯罪中占一定的比例。

近年来,我院受理的涉毒案件有贩卖毒品、容留吸毒案件,主要是容-

留吸毒罪。

从容留吸毒收案数量上看,2017年有3件3人,占少年犯总人数的%,占未成年人犯案件的%。

吸毒案件对青少年危害极大,社会后果严重。

4、新型犯罪不断呈现,预防犯罪需与时俱进。

如诈骗罪1件1人,该案实为多人电信诈骗,该未成年人罪犯早早辍学,提供银行卡并协助取出诈骗得来赃款。

近几年来,闲散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正逐年上升,特别是农村闲散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突出。

这些闲散人员大多是不良未成年人,初中毕业或因不良行为被学校劝退或因无心学习而辍学,这些人员离开学校融入社会,成为社会闲散青少年。

加之监护人忙于生计疏于监管和教育,这些有不良倾向、爱好的未成年人一旦游向社会,由于本身心理上的脆弱以及性格脾气相投等,很难抵抗社会不良的诱惑,极易结伙进行盗窃、诈骗等犯罪。

预防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在于切断他们与社会的不良交往,及时对-

他们的偏差行为进行有效的矫治。

社区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要掌握整个社区闲散少年情况,制定措施预防犯罪,帮助闲散少年改正自身不良习惯,找到自己发展方向。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

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错误的婚恋观,继而导致违法犯罪。

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毒害着人们的思想,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严重诱发着青少年犯罪。

如黄色、暴力、恐怖影视、书刊等导致犯罪。

娱乐场所不健康因素导致犯罪。

不良社会交往导致犯罪。

学校因素的影响: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场所,教育是主导力量。

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学校、老师-

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存在着注重抓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

少数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动辄训斥、挖苦、强制采取惩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

个别学校干脆把犯了错误的学生赶出校门,放弃学校的教育责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这些都给学生的品德不良发展留下了重大隐。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是人生的第一站。

父母、亲人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家庭的教育是一个人顺利实现社会化进程的基础和先导。

但是在现实中,一部分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方法措施不当,有的表现为以孩子为中心,溺爱、使孩子任性、为所欲为;有的家长对孩子打骂训斥过度,使孩子对家庭缺乏感情;有的让孩子放任自流,一概不管,其结果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受到不良影响;一部分父母关系不和、离异或家庭成员非自然-

缺损、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等,容易造成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在心理上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以致出现心理发展上的障碍和失调,影响其健康成长。

以上这些因素,警示我们在净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应及时矫治青少年心理上的缺陷,加强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及建议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从苗头抓起,抓紧抓实,才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加强法制教育。

组织公检法司等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法制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专题法制讲座进校园,模拟法庭进校园,参观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等活动;邀请犯罪嫌疑人现身说教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

-

(二)学校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

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给予青少年(特别是学困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

配备心理学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社会各界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创造全社会遵纪守法的良好环境。

针对社会上的负面环境影响,应当加强网吧、出租屋、小书摊、棋牌室等这些地方的查处打击力度,从严管理。

同时妇联、团委等组织要注重组织青年志愿者与学困生结对帮扶,对他们生活上予以关心、学业上予以辅导、心理上予以引导,全社会创造出关爱青少年的良好氛围。

(四)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社会中的闲散青少年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危群体,也是基层组织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点。

社区要采取摸底排查、-

建档立卡、帮助教育等切实有效的措施,掌握闲散青少年的状况,做到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探索建立社会闲散青少年信息管理方法。

预防青少年犯罪情况调研报告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是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是决定一个人有无作为的关健时刻,具有精力充沛、记忆清晰、思维敏捷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思维片面、情感不稳定、容易冲动、行为偏激等弱点,引导不好,容易养成不良习惯,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认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和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计199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中学11所、完全完小140所、教学点36个、幼儿园7所。

有在编职工-

3251名,学生71713名。

有法制副校长136名,其中公安民警91人、检察院检察官1人、法院法官1人、司法干警5人、村党总支书记3人、村委会主任1人、村委会治安员34人。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

(一)类型较为单一。

主要集中在盗窃烟、玩具、食品、化妆品、摩托车等侵财类案件和殴打他人为主的伤害类案件上。

侵财类案件中青少年的犯罪动机主要表现为贪利型,大多以侵占他人钱财为目的,得逞后伙同他人共同挥霍、享乐。

伤害类案件中青少年犯罪动机主要表现为报复型,大多因日常琐事产生不和,出于报复,殴打他人。

(二)犯罪方式多为团伙化,共同犯罪较为突出。

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迷茫、空虚、自卑,对社会认识不足,加之体力较弱,为了寻求自我保护和讲哥们义气,往往相互纠合,拉帮结派,凭借人多势众,互相壮胆,有恃无恐,实施犯罪。

-

(三)犯罪低龄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三、犯罪原因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部分青少年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计后果。

交友不慎,很容易被人利用。

2、少数青少年法律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3、少数青少年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

再加上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二)客观原因。

-

1、家庭教育不当。

一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好。

一种是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袒护和娇纵,致使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合理感。

另一种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无情的谩骂毒打,甚至赶出家门。

二是家长监护不力。

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因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几天不回家,也不过问。

三是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劣。

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致使青少年心理受严重伤害。

四是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五是有的家长平时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主动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现,一旦孩子出事,就把发生问题的责任都推给学校。

2、学校教育有偏差。

主要表现在:

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

为了应付考试,有压缩、挤占其它非考试科目课的现象发生。

二是学校监管不力。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不够,与有关部门沟通少,其结果是-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管理脱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的帮教处理,导致问题沉积。

三是学校法制、思想道德教育不够,课时少,且形式呆板、效果差。

四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较差,教育方式、方法不当。

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致使少数学生厌学、逃学,流入社会参加不健康的活动。

3、社会诱因的侵蚀。

一是近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有腐蚀作用。

文化部门有时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够严格。

特别是音响制品和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

有些网吧的业主还利用各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网,并给买烟、买食品、开夜场等,致使他们乐不思蜀,学习没心思,整天想着上网、玩游戏,成瘾者就如同吸毒一样,对孩子的身体、精神造成严重损害。

二是缺少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课余时间无处可去。

三是少数学生在外租房,造成学校、家长监管失控,极易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走-

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对策及建议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从苗头抓起,抓紧抓实,才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加强法制教育。

组织公检法司等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法制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参观法制图片展览,旁听法庭审判,邀请犯罪嫌疑人现身说教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

(二)学校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

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给予青少年(特别是学困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

配备心理学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

社会各界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创造全社会遵纪守法的良好环境。

针对社会上的负面环境影响,应当加强网吧、出租屋、小书摊、棋牌室等这些地方的查处打击力度。

从严管理,让这些场所的经营人员,合法经营。

同时各单位组织青年志愿者与学困生结对帮扶,对他们生活上予以关心、学业上予以辅导、心理上予以引导,全社会创造出关爱青少年的良好氛围。

----第3篇:

青少犯罪情况调研报告青少年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青少年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虽然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惩罚和处置,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但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0名犯罪中就有约10名是14-18岁的未成年人,这显然说明青少年犯罪已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人数逐年上升。

青少年犯罪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福祉,关系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更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更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谐社会的构建。

虽说,我国目前已颁布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不容忽视。

特别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类型更加多样,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特点,面对这一现实,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因此,了解这西塞山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对该地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将会有重大意义。

二、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政府等部门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所采取相关措施的逐步推进,黄石市西塞山地区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已有所好转,治安也相对稳定。

但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通过采取实地走访、抽样调查等方式,笔者发现,该地区在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上扔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认真分析其现状,对提出可行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具有重大影响。

本次调查共涉及样本153份,作废10份,有效问卷143份,地域分布在西塞山地区;性别结构是男4

7.55%,女545%;年龄结构是18岁以下39人,18至25岁49人,26至35岁20人,36岁以上58人;文化结构是本科以上13人,高中及中专56人,初中60人,小学一下16人。

通过对以上样本调查观点的汇总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较为严峻表一:

现今,虽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表一中我们能够看出西塞山地区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经常发生达到了

10.49%,偶尔发生高达71%以上,从未发生只占到了不足20%的比例。

该地区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对这一问题重视起来,采取可行的措施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要真正做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将其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比例之内,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较长的一段时间。

(二)、犯罪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