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4868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9.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docx

《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docx

施工管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STATECONSTRUCTIONENGRG。

CORP。

武汉市轨道交通21号线土建施工部分BT项目第一标段工程

黄浦新城站

主体结构防渗堵漏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轨道交通21号线土建施工部分BT项目第一标段工程第二项目部

二0一六年十月

第一章编制说明

1。

1编制依据

(1)武汉市轨道交通阳逻线(21号线)工程黄浦新城站主体结构施工图纸

(2)土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3)施工组织设计.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版)GB50299-1999。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GJ/T212—2010)。

(7)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

(8)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254号文

1。

2编制目的

武汉市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工程黄浦新城站主体结构工程为本标段关键性、重点性工程.为确保主体结构安全、可靠及混凝土外观质量,特编制此方案,以指导现场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21号线起于江岸区后湖大道,经黄陂区武湖镇、新洲区阳逻开发区,终点到新洲区金台,线路全长35。

175公里,黄浦新城站为武汉市轨道交通阳逻线(21号线)的第4座车站,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轨道交通1号线藤子岗站东南,两规划路交叉路口南北方向布设。

黄浦新城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度为12米,基坑开挖面积为6660平方米,车站长306。

5米,标准段宽21.1米、深17.5米.

2。

2水文地质情况

黄浦新城站地处长江北岸(左岸)Ⅰ级阶地与Ⅱ级阶地过渡地带,属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面标高22.2~23。

1m。

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和碳酸盐岩溶裂隙水三种类型.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中,含水与透水性不一,地下水位不连续,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位埋深为0.4~2。

5m,相应标高19.9~21。

8m。

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含泥粉细砂(8—1)层中,承压水水头埋深4.2~4。

8m,相应标高18.3~18.9m。

岩溶裂隙水赋存于三叠系观音山组、大冶组碳酸盐岩及碎裂岩中,钻孔揭露岩溶裂隙水水头埋深3。

6~6。

4m,相应标高16.6~19。

4m.基岩岩体裂隙一般不甚发育,溶洞多有充填,部分无充填,水量整体不大,具承压性,承压水头一般高于含水层顶板6~8m.场地南段含泥粉细砂(8-1)层与基岩直接接触,孔隙承压水与岩溶裂隙水具水力联系。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两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均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具微腐蚀性.根据《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地下水不具备化学侵蚀环境作用。

本工点为地下车站,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1型.

站附近承压水位埋深约4.30m(高程约18。

00m,测量时间为2010年)。

根据武汉地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承压水最高测压水位标高一般18.50-21.0m,年变幅为3-4m.

岩溶裂隙水主要分布于灰岩的岩溶洞穴、裂隙带中,与上部砂层中承压水连通,并与长江水具水力联系,具承压性。

其水位接近承压水位,水量大小分布不均匀。

2.3缺陷问题统计

黄浦新城站主体结构模板拆除完毕后,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质检各部门人员对混凝土裂缝渗水问题进行了统计。

各段混凝土裂缝缺陷问题统计如下。

表2—3—1主体结构混凝土裂缝分布情况统计

分段

项目

条数

第1段

负二层侧墙

2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2

第2段

负二层侧墙

5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5

第3段

负二层侧墙

9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12

第4段

负二层侧墙

15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11

第5段

负二层侧墙

17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9

第6段

负二层侧墙

15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17

第7段

负二层侧墙

12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10

第8段

负二层侧墙

12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12

第9段

负二层侧墙

11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8

第10段

负二层侧墙

8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14

第11段

负二层侧墙

8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8

第12段

负二层侧墙

10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9

第13段

负二层侧墙

11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4

第14段

负二层侧墙

3

负一层侧墙及顶板

4

混凝土裂缝情况说明见表2—3-2。

表2—3-2主体结构混裂缝情况说明

负一层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1

负一层33/E轴侧墙

梁底部渗水,已经堵漏一次,但下雨后仍有漏水,漏水部位上移至板顶。

2

负一层31/E轴右侧侧墙

侧墙底部有少许渗水,已经采取注环氧树脂的方式堵漏一次,但下雨后仍有渗水,渗水部位不大

3

负一层31/E轴左侧侧墙

侧墙底部有少许渗水,已经堵漏一次,但未采取注环氧树脂的方式,下雨后仍有渗水,渗水部位不大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4

负一层30/E轴侧墙

4条缝渗水,最大一条梁底漏水严重,下部已堵漏,有少量水渗出,上部未堵漏,大量漏水。

5

负一层29-31/C—E轴顶板

横向裂缝6条,每条3m左右,未堵漏,雨后漏水明显

6

负一层33/A轴侧墙

1条缝渗水,从梁底开始渗水,雨后有大量水渗出,未堵漏。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7

负一层30—31/A轴侧墙

两条缝漏水,一大一小,31轴附近一条未堵漏,30—31轴中间一条已堵漏。

仍在漏水

8

负一层30—31/A-C轴顶板

两条缝漏水,两条之前均已堵漏,下雨后仍在漏水

9

负一层30-29/A—C轴顶板

两条缝漏水,29-30轴中间一条未堵漏,靠近29轴一条已堵漏,下雨后仍在漏水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10

负一层27-28/A轴侧墙

三条缝漏水,大的一条顶板梁底漏水,下部已堵漏仍在渗水,上部未堵漏在漏水

11

负一层27—28/E轴侧墙

三条缝漏水,两长一短,长的延伸至板底,之前已堵漏仍在渗水,漏水处上窜至板底

12

负一层27—28/E轴侧墙

两条缝漏水,一长一短,长的延伸至板底,之前未堵漏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13

负一层27—28/A-E轴顶板

5条缝渗水,之前未堵漏,雨后漏水明显

14

负一层27/A轴偏南2m侧墙

1条缝漏水,下部堵漏后仍在渗水,上部未堵漏,在漏水

15

负一层25—26/A轴侧墙

4条缝渗水,顶板底和侧墙底部,之前未堵漏,雨后漏水明显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16

负一层25—26/A轴侧墙

2条缝渗水,侧墙底部,之前未堵漏,雨后漏水明显,长度2m左右

17

负一层24-25/A-C轴顶板

4条缝渗水,之前未堵漏,裂缝较长,东西方向,渗漏明显

18

负一层23-24/A—E轴顶板

2条缝渗水,之前未堵漏,裂缝较长,东西贯通,渗漏明显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19

负一层22—23/C—E轴顶板

顶板及侧墙渗漏,未堵漏

20

负一层21—22/A-E轴顶板

10条小裂缝渗漏,未堵漏

21

负一层21-22/A轴侧墙

侧墙及梁底渗漏,未堵漏,梁底部为漏水严重,水流较大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22

负一层19—20/A轴侧墙

2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未堵漏

23

负一层19—20/E轴侧墙

4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未堵漏

24

负一层18-19/A轴侧墙

2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未堵漏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25

负一层18-19/E轴侧墙

2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未堵漏

26

负一层18—17/A轴侧墙

2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渗漏面积较大,未堵漏

27

负一层18-17/E轴侧墙

3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渗漏面积较大,未堵漏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28

负一层16/A轴侧墙

1条缝渗漏,长度2m左右,但渗漏水量较大,未堵漏

29

负一层16-17/A—E轴顶板

5条小裂缝渗水,未堵漏

30

负一层16/E轴侧墙

3条裂缝渗水,未堵漏,延伸至板底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31

负一层15—16/A-C轴顶板

4条小裂缝渗水,未堵漏,雨后渗漏明显

32

负一层15—16/E轴侧墙

3条小裂缝渗水,1条渗漏明显

33

负一层14-15/A轴侧墙

1大3小渗漏点,未堵漏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34

负一层15/C轴顶板

柱东西两侧各一条缝渗漏,长度3m左右

35

负一层14-15/E轴侧墙

3条裂缝渗漏,一条大的下部喷水,,水流量大,较严重

36

负一层14—13/A轴侧墙

2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37

负一层14—13/E轴侧墙

4条小裂缝渗漏

38

负一层11-12/A轴侧墙

1条小裂缝渗漏

39

负一层9—10/A轴侧墙

2条小裂缝渗漏,延伸至板底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40

9—10/E轴侧墙

两条缝渗漏,靠9轴渗漏严重,板底部开始渗漏,水流量较大

41

4-5/E轴侧墙

1条缝渗漏,板底部开始渗漏,渗漏位置处于施工缝处

检查统计人

潘吉建胡怡

负二层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1

负二层8-9/A轴侧墙

渗漏处在侧墙横向施工缝部位,已打孔,未注环氧树脂

2

负二层9—10/A轴侧墙

渗漏处已打孔,未注环氧树脂

3

负二层9-10/A轴侧墙

渗漏处至中板开始,水量不大,下雨后明显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4

负二层10—11/E轴侧墙

已堵漏,一条缝无明显痕迹,一条缝仍有漏水的明显痕迹

5

负二层10-11/E轴侧墙

裂缝在侧墙底部,已堵漏,仍有漏水的明显痕迹

6

负二层10—11/A轴侧墙

渗漏处已打孔,未注环氧树脂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7

负二层11/A轴侧墙

渗漏处已打孔,未注环氧树脂

8

负二层10-11/E轴侧墙

2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漏水严重

9

负二层11-12/E轴侧墙

2条缝渗漏,堵漏效果不明显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10

负二层11—12/E轴侧墙

2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堵漏效果不明显

11

负二层11-12/B-E轴顶板

1条缝渗漏,延伸至侧墙

12

负二层12-13/A轴侧墙

3条缝渗漏,已堵漏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13

负二层13-14/A轴侧墙

3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堵漏效果不明显

14

负二层13-14/E轴侧墙

4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堵漏效果不明显

15

负二层15—14/A轴侧墙

4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漏水严重

序号

部位

照片

漏水点描述

16

负二层15—14/E轴侧墙

4条缝渗漏,延伸至板底,堵漏效果不明显,漏水严重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