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8003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docx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docx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韦畅14510104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1100)

摘要:

商业银行以追求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性的均衡与统一为目标,本文以此为线索,试图梳理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阐述各阶段理论的起源、内容及简要的优劣势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发展理论优劣

背景: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并无固定模式,对此的研究从各个角度的都有,曾经有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评价:

“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到今天仍没有像一般企业管理理论那样完善和精致,在银行的管理理论中很难找到悠久的理论传统和分析范式,既没有泰罗式的科学管理,也没有行为主义、系统主义、决策理论、数理模拟等各式各样的学派,翻开当今有关银行经营管理的著作,除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一些历史源流外,大部分论著基本上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建立分析体系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我们也应看到,谋求三性的统一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也限于本文的主题和篇幅,在此本文只对专门针对于银行而不是一般性企业的管理理论作研究,同时也只对以实现三性统一,协调风险和盈利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演变发展进行研究。

其他分类的理论及具体管理方法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文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文本分析,写作过程中尽量引用原文或精炼体现原作者思想,试图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作一次完整、客观的反映,并对各阶段管理理论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作出简要介绍和分析。

本研究搜集资料的范围主要是学术期刊、专业性报纸、教科书、学术论文和权威网站。

一、资产管理理论

传统的银行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能自主管理的只有资产业务,负债取决于客户的意愿,银

行对此是被动的,并且,在早期,投资种类较少,人们多余的资金大多只有存进银行这一选择,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充足的。

因此,银行经营的重点是调整资产结构,谋求资产在现金、贷款、证券投资上的最佳分配来协调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关系。

这种管理理念也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发展。

1、真实票据论

源于18世纪亚当·斯密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资金来源于与商业流通有关的闲散资金,

为保障偿付必须具有高流动性。

对流动性的强调要求贷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以真实的商业票据为抵押,贷款具有自偿性,因此这一阶段银行只适宜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的商业贷款。

这种理论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支配地位,对自由竞争下的银行经济有着稳定作用;但他也有着如下缺陷:

未考虑到其他种类存款,忽略银行资金来源潜力;否定贷款多样化;自偿性贷款未必保证贷款的回收;易随商业周期波动,影响金融稳定。

2、转换理论

源于20世纪初,一战后政府借债的增多使商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增多,银行家认为

能否保持流动性关键是资产能否转让变现。

因此这一阶段银行增加了对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及有可拍卖的抵押品的不动产贷款和长期贷款的投资,这使银行的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在保证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盈利。

但片面强调转手忽略贷款和证券的质量易造成信用膨胀,同时这些证券资产在经济情况不好时难以迅速变现也增加了银行风险。

3、预期收入理论

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二战后,为刺激投资,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产生。

预期收入理论

对资产的流动性做出了进一步分析,它认为资产能否变现归根结底是以未来收入为基础的,强调借款人是否有还款预期收入,因此,可保证长期贷款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分期付款等资产业务迅速发展,支撑了经济的增长,使银行跳出了短期的局限,在降低了长期贷款的风险性的同时,又保证了其盈利性。

但将资产经营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缺乏可靠性,较长的期限也增加了偿债人状况的不稳定性。

4、超货币供给理论

一直以来,银行仅仅是用信贷方式提供货币的机构,但随着货币形式的多样化,能提供

货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银行造成了竞争压力,20世纪60—70年代产生了超货币供给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业务不应局限于狭隘的货币业务,应积极发展项目咨询、评估分析等配套业务,以多种经营手段达到其目标。

这样做与资产的风险性关系不大,收费性质的业务也极大地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性。

这一理论加深了银行资产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改善了银行的竞争地位。

不过,这一理论容易产生两种偏向,一方面会使银行介入过于宽泛的业务范围,导致集中和垄断;另一方面会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可能使银行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遭受挫折。

同时,它对银行拥有的高知识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

在资产管理理论占主体地位的期间,银行的资产从单一的短期工商业贷款扩张到了可转换资产再扩张到了有收入保障的长期贷款。

从最初的对流动性的担忧到后来的对流动性进一步理解,以致找出各种方法在保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扩大其盈利性。

总之,资产管理理论强调负债是银行既定的前提,从安全性出发,着重于在既定的资产规模上进行资产结构与形式的调整与创新,以资产的合理分配为银行统筹盈利性、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关系,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的盈利水平。

二、负债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金融市场日益成熟,银行的资金来源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渠道上

都受到激烈的竞争威胁,同时受政府利率管制的商业银行深感吸收资金能力的衰弱。

传统的资产管理理论受到质疑,银行能否以新的方式吸收存款来满足资金需求?

由此负债管理理论诞生。

其核心思想是:

银行可以主动管理负债,负债不是既定的,银行可以通过积极的竞争和新的手段方式去争取存款,控制资金来源,这也是银行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这一时期,银行没有必要再专注于保证高流动性资产,可转向于扩大盈利,流动性需求可通过负债管理来解决。

1、购买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资金需求缺口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兴起了购买理论。

其核

心是银行可以主动地负债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借款观念,而抬高资金购买价格是实现购买行为的主要手段。

商业银行更加积极地吸收资金,有助于信用扩张和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主动借入的资金通常利率高于一般存款,这提高了银行经营成本,同时它又刺激银行片面扩大负债,盲目竞争,加重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

2、销售理论

20世纪80年代,金融改革和创新风起云涌,不再是单纯地向外负债,不再是仅着眼于

资金,而是立足于服务,以客户的利益和需求未出发点和归宿创造各种金融产品,要善于通过服务途径推销产品,吸收资金。

这一理论开拓了多种负债渠道,充实了银行资金,但这也加剧了银行竞争,加剧了倒闭与兼并,以负债提高盈利性使资金运用更冒险,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性。

负债管理理论从开始的主动借入资金到后来以形式各异的服务吸引存款者进行存款,达到银行与客户和谐友好地双赢。

从盈利性出发,以主动扩大负债这一新方法保证流动性,适应扩张的资金需求,提高了盈利性,但也增加了风险。

三、资产负债联合管理

20世纪70年代中期,金融市场自由化的速度迅速提升,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市场风

险迅速张显,市场利率急剧波动,单一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三性均衡的需要,此时产生了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

利差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反映,而利差的敏感性和波动性又是银行风险大小的衡量,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就是以利率为关键因素,运用对称性原则,协调资产与负债在利率、期限、风险等方面的搭配,同时调整资产和负债,寻求资产和负债在总量和结构方面的最优组合,以使利差最大,振幅最小,保持利差的高水平稳定,试图在市场利率急剧波动的情况下使盈利最大化。

银行管理者采取两种手段:

一是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即运用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

根据资产和负债对利率的不同敏感度,将管理重点放在根据不同利率特点而确定的差额上;二是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运用金融市场上转移利率风险的工具,如期限管理法、金融期货、期权、利率调换等保值工具,作为差额管理法的补充。

对利率的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历程中一次重大变革,它围绕利率从整体上协调资产和负债,并利用金融衍生品建立了一层安全网式的防御体系,这种对经营业务进行的综合管理和对利差进行的深入分析提高了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识别、定性分析和有效控制能力,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灵活应变能力;对客户而言,多样性的金融工具满足了他们的投资需求,增加了国民经济的活力,而银行在保障了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又努力最大化了盈利。

但这种理论也存在着缺陷:

资产负债管理促使竞争更加剧烈,银行倒闭数量增加;金融放松管制、技术进步促成新金融工具的涌现,使得银行业务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要求在准确预测利率波动的情况下调整敏感性资金,货币监督机构在风险测定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由化而引起的放款利率提高,使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阻碍经济的全面高涨。

所有这些又都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加大风险,阻碍盈利。

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起步于80年代末期,现已成为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重要工具,不过由于起步较晚,现实情况较复杂,目前仍处在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与国外成熟管理方法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结构单一、管理方法落后,银行的风险意识淡薄,利率波动仍较大等。

需要引进精英团队,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

四、中间业务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时至今日仍是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主流思想,但20世纪80年代初,

外部环境管制放松,货币政策又偏紧,银行间竞争加剧,抑制了利率的提高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这使银行不得不想出新的方法扩展经营思路,争取利润,由此兴起了中间业务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不仅是经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机构,也应是提供信息服务的部门,银行的经营业务应向与信息服务有关的领域拓展,利用广泛的客户、网络、技术、人才优势,开拓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寻求新的盈利机会。

传统的中间业务有信托、保管、汇兑结算等,以信息为核心的新表外业务包括为客户进行项目评估分析、提供咨询等。

有学者认为,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也是其产出的一部分,客户享受了这些服务,理应为自己的消费行为支付价格。

这些新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具有风险性低、自由度大的特点,便于银行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了经济发展中对信用中介的更高需求,满足了社会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要,也满足了客户导向性的市场消费,开创了新的盈利机会。

但另一方面,与国外相比,中国的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较为落后,没有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中间业务发展的不成熟也导致了诸多问题,误导消费、强制消费、诱导消费、过度营销、业务流程不合理、收费不合理等,尤其在银行监管体制仍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客户与银行间的权益矛盾较为突出。

这与落后的经营理念、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匮乏的人才有关。

中间业务是市场经济运作方式变化和计算机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直接推动的结果。

中间业务管理理论在起初只是作为主营业务的辅助工具,旨在开拓更广更深的经营领域,提高盈利能力。

但随着这项业务的日趋完善,中间业务凭借其现代化的优势、较低的风险度和较高的盈利性,已成为商业银行主营业务之一,尤其在国外,中间业务的收入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五、结论

商业银行以统筹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为目标,在社会经济变动带来的客观环境变化和产生的新的消费需求中,银行家也从不同切入点不断深入思考、完善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体系,力求形成一套符合当时经济发展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前进的管理理念,以达到目标。

其重点在于管理资产的风险和盈利,由此从单一的风险管理理论向综合的风险盈利管理再向全面的管理发展。

而在这大概念理论下,具体的经营管理方法也在不断被挖掘,不断创新,推动银行经营理论的完善发展,提高银行对资产风险和盈利的管理。

目前,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银行管理的主流思想,中间业务则成为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是银行的三大业务。

中国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发展较晚,主体上与国际相同,但与外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市场发展的不成熟和体制的缺陷,这是全行业的普遍特点,由此也导致了一系列有损银行或客户利益的问题。

中国商业银行可以使用标杆管理方法等,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培养人才,加强、改革体制建设,推动理论的成熟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庚寅.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演变的辩证思考[J].暨南学报,2000,

(1)

【2】吴智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分析,研究与探索,2001,(4)

【3】钟青青,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的现状及思考,致富时代,2001,

(2)

【4】孙爽成,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经济评论,1996,

(1)

【5】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支课题组,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及其在我国的运用[A],上海金融,2003,

(2)

【6】扬扬,代增丽,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与思考,海南金融,2006,(9)

【7】杨克勤.突破口在哪里?

一兼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若干“两难”问题[J].现代金融导刊,1996,(5)

【8】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