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438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docx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docx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的运输

第八章放射性物品

第一节有关放射性物品的基础知识

放射性物品是危险物品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是指比活度大于70kBq/kg(0.002μCi/g)的任何物品或物质。

它的危险性在于能自发地和连续地放射出某种类型的辐射,这种辐射不仅对人体有害,还能使照相底片或未显影的X光胶片感光。

对放射性物品的安全运输,各种运输方式都有特殊的规定。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AtomicEnergyAgency),简称IAEA,在同联合国、有关专门机构及其成员国协商的基础上制订了《放射性物质运输规程》。

各种运输方式的国内、国际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法规都是以此为基础制定的。

我国于1990年7月1日实施GB11806一89《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该标准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放射性物品运输都有规范作用。

在本章中,我们将具体介绍放射性物品的定义、分类、包装、标志、所需运输文件的填写、装载规定以及发生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等方面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首先介绍有关放射性物品的基础知识。

一.原子结构和放射性同位素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在核外不停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又是由一定数目的带正电的质子和一定数目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Z”就表示了该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一个中子的质量等于一个质子的质量,而核外的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一个原子的质量就等于该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原子的质量数(A)等于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每一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固定不变的,但可能存在一些原子量有细微差别的原子(一些是自然形成的,一些是人造的),它们之间在化学特性或物理状态上没有什么差别。

我们把这些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而质量数不同的原子,也即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如氢元素,就有三个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氕(

H)、氘(

H)、氚(

H)(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有的是稳定的,称为稳定性同位素,如

H和

H;而有的是不稳定的,这种同位素的原子核会在不受外界任何条件影响下自发地放出射线,称为放射性同位素,如

H。

现代科学的发展,可以用人工的方法,使稳定的同位素变为不稳定的具有放射性的原子,这类同位素称为“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我们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大部分是人工生产的,从天然的放射性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很少。

二.射线的种类

一些元素的原子和它们的化合物能够自原子核内部自行放出穿透力很强而人的感觉器官不能察觉的粒子流(射线),我们把具有这种放射性的物质,称为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所放出的射线对人体健康有害,也能对其它物质(尤其对未暴光的照相底片和透视的X射线胶片)产生影响。

射线通常有四种: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中子流。

各种不同的放射性元素或化合物,有的只能放出一种射线,有的可以同时放出几种射线。

每种射线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性都不同。

1.α射线

α射线,又称甲种射线,是由α衰变产生的,带正电的粒子流。

α粒子带有两个正电荷,其质量是质子的4倍,与氦的原子核(

He)相同。

α衰变的表达式为:

X→

He+

Y+Q或

X→α+

Y+Q

其中

X为某种放射性同位素(X为元素符号,A为该同位素的质量数,Z为该同位素的原子序数);

Y为衰变后生成的新原子核(Y为元素符号,A-4为该同位素的质量数,Z-2为该同位素的原子序数);Q为衰变能。

铀、镭等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放出α粒子。

即:

U(铀)→

He(α)+

Th(钍)+Q

Ra(镭)→

He(α)+

Rn(氡)+Q

α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与物质原子中的电子相互作用,使这些原子电离成为离子。

因此,当α粒子穿过某物质时,沿途发生电离作用而损耗能量,前进速度随之减慢,直至停止。

粒子在物质中穿行的距离叫射程。

射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离作用,电离作用越强,粒于每前进一步损失的能量就越大,因而射程也就越短。

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电离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粒子的种类、能量及被穿透物质的性质。

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

外照射是指射线透过皮肤杀死人体组织细胞,使人体生理作用失调引起病状。

当射线作用后,体内不存在放射性物质。

相对应的,射线源进入人体内即留在体内,由于电离作用而杀死人体组织细胞,使人的生理作用失调,这种损伤机体的方式称为内部辐射危害,简称内照射。

α粒于在物质中的电离能力很强,射程很短,穿透能力很弱。

如铀-238(238U)衰变时放出的α射线,在空气中只能前进2.7厘米,在生物体中只能穿透0.35毫米,在金属铝中走0.017毫米。

衣服、纸张等即可挡住α射线。

因此α射线对人体不存在外照射危害。

但由于它电离作用很强,一旦进入人体内,大量损耗能量,穿不透人体而留在体内,因此,内照射危害大。

要特别注意防止放射α射线的物质进入人体内。

2.β射线

β射线,又称乙种射线,是由β衰变产生的,带负电的粒子流。

β粒子带有一个负电荷即是电子,β射线即是电子流。

其衰变表达式为:

X→

e+

Y+Q或

X→β-+

Y+Q

氢、钠、钍等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放出β粒子。

即:

H(氢)→

e(β)+

He(氦)+Q

Na(钠)→

e(β)+

Mg(镁)+Q

Th(钍)→

e(β)+

Pa(镤)+Q

β射线有很快的速度,通常达到每秒20万公里。

速度越高,能量越大,从而穿透能力也就越大。

如磷-32(32P)衰变时放出的β射线,在空气中能走7米,在生物体中能走8毫米,在金属铝中走3.5毫米。

β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对人体可以造成外照射危害。

但它很易被有机玻璃、塑料、薄铝片等材料屏蔽。

同时,因β粒子比α粒子质量小,速度快,电荷少,因而电离作用也就比α射线小得多,约是α射线的百分之一,因此,β射线对人体组织的内照射比α射线小。

3.γ射线

γ射线,又称丙种射线,是放射性原子核发生α或β衰变后产生的子核放出的一种波长很短(波长λ在10-12厘米至10-9厘米之间)的电磁波,也可以说是光波。

γ粒子也就是光子(hν)。

由于它不带电,且速度极快(为光速,每秒30万公里),能量大,故不易被其他物质吸收,通过障碍物时,能量的损失只是它的数目的减少,而剩余光子的速度不变。

所以,γ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是β射线的50-100倍,是α射线的1万倍,要完全阻挡或吸收γ射线是很困难的,例如,要把钴-60(60Co)的γ射线减弱到原来的十分之一,阻隔它的铅板厚度须达5厘米,混凝土层须厚达20-30厘米,泥土层须达50-60厘米。

所以,γ射线的外部辐射会破坏人体的细胞,对有机体造成伤害。

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只有β射线的十分之一,α射线的千分之一,而且不会滞留在体内。

所以,γ射线对人体基本上不存在内照射危害,对于γ射线,主要是防护外照射。

γ射线能被高密度覆盖物(通常为铅)吸收使其减少到可接收的范围内,并且随距离的加长迅速减弱。

4.中子流

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不带电。

中子不单独存在于自然界中。

只有在原子核分裂时,才会有中子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

运输过程中常见的是中子源放出的中子流。

中子源是将某些放射性物质与非放射性物质放在一起时,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出的α粒子轰击非放射性物质而放出中子。

中子按能量又分为快中子、慢中子和热中子。

快中子一般指能量大于0.5百万电子伏特的中子,这类中子射程大,穿透力强,一般中子源放出的中子都属于快中子。

慢中子是指能量在一千电子伏特以下的中子,几乎没有直接发射慢中子的中子源。

热中子即周围介质处于热平衡的中子,其能量在1电子伏特以下。

由于中子不带电,不能直接由电离作用而消耗能量,因而穿透力很强。

当中子通过物质时,损失能量,速度降低,快中子变为慢中子。

中子与轻的原子核碰撞时损耗的能量多,与重的原子核碰撞时损耗的能量小,因此,中子最容易被含有很多氢原子的物质和碳氢化合物所吸收,却能顺利地通过铁、铅等很重的物质。

人体是一个有机体,有大量的碳、氢轻质元素,这正是中子的良好减速剂。

中子流不带电,在人体内可长距离穿透,且与碳、氢的原子核撞击发生核反应,放出γ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所以,中子流对人体的伤害,不论是外照射,还是内照射都是极严重的。

而且,重质物挡不住中子流。

中子弹比原子弹更有杀伤力而且不毁建筑物,原因即在此。

通常用水、石蜡和其他碳氢化合物或水泥等比重较轻的物质吸收中子流。

三.有关放射性的基本概念

1、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过程叫衰变。

衰变是自发地、连续不断地进行的,并且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直至原子处于稳定状态才停止。

随着放射性原子的衰变,其活性也随之下降。

并不是所有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都在同一时间内发生衰变,因此不同元素完成这一衰变过程所需的时间就不同。

我们用“半衰期”来表示这种快慢程度。

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数目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每种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恒定的,但不同种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却差别很大,短的仅有几千万分之一,如钋—212的α衰变半衰期为3.0×10-7秒,而长的达几百亿年以上,如钍—232的α衰变半衰期为139亿年。

又如镭—226的半衰期是1620年,而硼—12的半衰期只有0.027秒。

放射性物质经过几个半衰期时间后就只剩下1/2n的原子还具有放射性。

对于运输储存来说,了解半衰期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半衰期短的,称为短寿命的放射性物质,要优先运输,不能久储。

对于半衰期非常短的,可能会因衰变得太快,而不能运输,如上面提到的钋—212、硼—12等。

半衰期的长短是一个相对概念,对运输而言,它取决于速度和距离两个因素,因此对不同的运输方式的划定值就不同。

半衰期对于内照射防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半衰期短的放射性物质如果滞留在人体内,过一段时间,其放射性会自行减弱直至消失;而半衰期长的放射性物质如果滞留在人体内,其内照射危害就是长期的。

2、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是度量放射性物品放射性强弱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它所描述的是单位时间里某指定样品中不稳定性核素的原子核衰变的个数。

也可以认为放射性活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某放射性物品发生核衰变的次数。

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核子数目越多,即其射出的相应粒子的数目越多,那么这种物质的放射性活度就越大,其放射性就越强。

放射性活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用贝克勒尔(符号为Bq)或旧单位制用居里(符号为Ci)表示。

1贝克勒尔等于每秒钟衰变1次。

贝克勒尔单位很小,故常用千贝克勒尔(1KBq=103Bq),兆贝克勒尔(1MBq=106Bq),吉贝克勒尔(1GBq=109Bq),太贝克勒尔(1TBq=1012Bq)。

居里为每秒衰变3.7×1010次,因居里单位较大,故常用毫居里(1mCi=10-3Ci),微居里(1μCi=10-6Ci)。

居里和贝克勒尔有如下的换算关系:

lCi=3.7×l010Bq=37GBq=0.037TBq。

放射性活度随着放射性物品的不断衰变而下降,因此半衰期的概念又可以理解为放射性物品的活度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放射性比活度

放射性比活度即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放射性物品的放射性活度,又称比放射性或放射性比度。

单位为贝克勒尔/千克(符号为Bq/kg),贝克勒尔/克(符号为Bq/g)或居里/千克(符号为Ci/kg),微居里/克(符号为μCi/g),等等。

使用放射性比活度,可以更确切表示某种物质放射性的大小。

故各种运输方式的《危规》都以放射性比活度来度量某一物品是否应列入放射性物品。

4、吸收剂量

吸收剂量是对所有类型的电离辐射在任何一种介质中的能量积累的量度,或者说吸收剂量就是被照射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量度。

在旧单位制中,吸收剂量的单位是拉德(符号为rad),1拉德就表示1克被照射物质吸收100尔格的辐射能量,即:

1rad=100尔格/克(或1rad=0.01焦耳/千克)

在国际单位制中,吸收剂量的单位是戈瑞(符号为Gy),1戈瑞就是1千克被照射物质吸收1焦耳辐射能量。

新旧单位制的换算为:

1Gy=100rad。

5、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率

衡量人体被射线辐射的程度长期以来使用的是剂量当量。

国际单位制用西沃特(符号为Sv)作为计量单位,旧单位制用雷姆(符号为rem)作为计量单位。

1Sv=10Orem。

西沃特又分为毫西沃特(符号为mSv)、微西沃特(符号为μSv),雷姆又分为毫雷姆(符号为mrem)、微雷姆(符号为μrem)。

它们存在如下的换算关系:

lSv=103mSv=106μSv

lrem=103mrem=106μrem

单位时间的剂量当量又称为剂量当量率。

计量单位为西沃特每小时(符号为Sv/h),或雷姆每小时(符号为rem/h)。

以毫西沃特每小时(符号为mSv/h)或毫雷姆每小时(符号为mrem/h)为单位的相应的剂量当量率又称为辐射水平。

很显然,时间越短,剂量当量越大,货物的辐射水平就越高,说明该放射性货物的放射危险性就越大。

所以辐射水平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运输时,把辐射水平转化为运输指数(TransportIndex,简记为TI),以确定放射性货物的危险程度。

运输指数是距放射性货包或货物外表面一米处最大辐射水平的数值(单位是毫雷姆/小时)。

它是运输中对放射性物品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参数,有关它的确定方法将在下面介绍。

6、最大容许剂量

随着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的广泛应用,运输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接触放射性物品的人也越来越多。

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国际上统一制定了人体所能允许的最大剂量当量限制。

所谓最大允许剂量,是人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并从现有知识水平来看,这样大的剂量,在人一生中任何时间都不会引起对人体的显著伤害,也即是人体所受到的对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的最大的射线照射量。

在实际工作中,即使在最大允许剂量下,仍应争取将辐射的强度降至尽可能低的程度。

实际上,我们就生活在放射性的世界中。

一般说每人每年从天然辐射受到的剂量当量为0.1~0.5雷姆。

在地壳放射性含量较高的地区,居民每年从天然辐射中受到的剂量当量可达0.5~l雷姆,也未发现对人体或后代引起任何异常效应。

此外,一次医疗X光胸部透视,就可使人体受到40毫雷姆的剂量当量辐射。

所以,我国把除天然辐射和医疗辐射以外的受照射剂量当量限制在每人每年500毫雷姆以下,这个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安全标准。

而放射性物品的专业运输人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当量的限制值为不超过5雷姆。

第二节放射性物品的分类与识别

一.分类

放射性物品按其放射性比活度或安全程度分为五类:

特殊形式放射性物品(SPECIALFORMRADIOACTIVEMATERIAL);

低比度放射性物品(LSA)(LOWSPECIFICACTIVITYRADIOACTIVEMATERIAL);

表面污染物体(SCO)(SURFACECONTAMINATEDOBJECT);

裂变物质(FISSILEMATERIAL);

其他形式放射性物品(OTHERFORMRADIOACTIVEMATERIAL)。

这五类放射性物品的定义、设计要求、试验要求各不相同。

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一)特殊形式放射性物品

1.定义

特殊形式放射性物品系指不可弥散的固体放射性物品或装有放射性物质的密封盒。

也就是说放射性物质被设计成不可弥散的固体形式,或将其装入密封盒内时,该放射性物质就被定义为特殊形式的放射性物品。

2.设计要求

特殊形式放射性物品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装有放射性物质的密封盒必须在结构上做成只有破坏密封盒才能被打开;密封盒至少有一边尺寸不少于5mm;特殊形式的设计必须得到单方批准。

特殊形式放射性物品必须具有这样的性能或设计,即如果对它进行试验,它将在冲击、叩击和挠曲试验中不会断裂或破碎;在加热试验中不会熔化或弥散;经过上述试验后,水中的活度不超过2kBq(50nCi);或在ISO/TR4826:

1979《密封放射源——泄漏试验方法》中规定的用于一容量泄漏评价试验的密封源其泄漏速率不得超过主管当局认可的用于验收的限制值。

与上述标准相符合的论证必须由下列任何一种方法或者由它们的组合来完成:

(1)使用代表特殊形式放射性物品的试样进行性能试验,供试验样品含量必须尽可能接近模拟实际放射性含量的预计范围;同时试验的样品必须按提交运输时的常规情况来制备。

(2)参考以前性质十分类似的满意的论证。

(3)在一般认为计算程序和参数是可靠的或保守的时候,采用计算或推理的论据。

在样品接受试验后,必须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以确保本要求得以满足,并与特殊形式放射性物品的性能或设计规定标准相一致。

3.试验

对含有或模拟特殊形式放射性物品的试样所必须进行的试验是:

冲击试验、叩击试验、挠曲试验和加热试验。

对每一种试验可以使用不同试样。

在经受规定的每一种试验后,必须对试样进行浸出评价或容量泄漏试验。

(1)冲击试验

试样必须从9米高处落下,并落到特制的靶子上。

(2)叩击试验

必须把试样放在一块薄铅板上,铅板由一光滑固体表面支撑。

用一个钢坯的平坦面叩击试样,以便产生一个相当于1.4kg的重物从1m高处自由落下引起的冲击力。

钢坯的平坦面直径为25mm,边缘成圆弧形,半径为3mm±0.3mm。

铅的维氏硬度为3.5–4.5,厚度不超过25mm,平面可接触的面积必须大于试样覆盖的面积。

每一次冲击必须使用新的铅表面,铅坯须敲去该试样引起最大损坏。

(3)挠曲试验

本试验仅限于细长源,其最小长度力10cm,长度与最小宽度比不少于10。

必须把试样牢牢夹紧使其处于水平位置,使它的一半长度伸出夹钳面。

试样的方位必须是这样,即当用钢坯的平坦面敲击试样的自由端时,使试样遭受最大的损坏。

钢坯应这样敲击试样以便产生一个相当于1.4kg重物从一米高处垂直自由下落产生的冲击力。

钢坯的平坦面的直径必须是25mm,边缘成圆弧形,其半径为3mm±0.3mm。

(4)加热试验

试样必须在空气中加热至8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0分钟,然后使其冷却。

封入密封盒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试样或模拟放射性物质的试样,如果它们经受了在ISO2919:

1980《密闭放射源——分类》中规定的4级冲击试验,冲击试验和叩击试验免做;如果它们承受了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919:

1980《封闭放射源——分类》中规定的6级温度试验,加热试验免做。

对于不可弥散的固体放射性物品,其浸出评价必须按下列方法进行:

(1)在环境温度下将试样浸没在水中7天。

试验中所用的水的体积应足以保证在7天试验期结束时,剩下的未被吸收和未反应的水的自由体积必须至少为固体试验样品本身体积的10%。

所用水的初始pH值必须为6-8,在20℃时的最大电导率为1mS/m;

(2)加热带有试样的水到50℃士5℃,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小时;(3)测定水的放射性活度;(4)试样在30℃,相对湿度不小于90%的静止空气中至少存放7天;(5)将试样浸没在与第1步相同技术条件的水中,并加热带有试样的水至50℃士5℃,在此温度下保持4小时;(6)测定水的放射性活度。

对于装有放射性物质的密封盒,其浸出评价必须按下列方法进行:

(1)在环境温度下将试样浸没在水中7天。

试验中所用的水的体积应足以保证在7天试验期结束时,剩下的未被吸收和未反应的水的自由体积必须至少为固体试验样品本身体积的10%。

所用水的初始pH值必须为6-8,在20℃时的最大电导率为1mS/m;

(2)加热带有试样的水到50℃士5℃,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小时;(3)测定水的放射性活度;(4)试样在30℃,相对湿度不小于90%的静止空气中至少存放7天;(5)将试样浸没在与第1步相同技术条件的水中,并加热带有试样的水至50℃士5℃,在此温度下保持4小时;(6)测定水的放射性活度。

对于装有放射性物质的密封盒,容量泄漏评价可以使用主管当局认可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R4826:

1979《密封放射源——泄漏试验方法》中规定的任何一种试验。

(二)低比度放射性物品(LSA)

低比度放射性物品(或LSA物质)系指其本身的活度有限的放射性物质,或适于使用估计的平均活度限值的放射性物质。

确定估计的平均活度时不考虑低比度放射性物品周围的外屏蔽材料。

低比度放射性物品可划分到以下三类中的相应的一类:

低比度放射性-Ⅰ级(LSA-Ⅰ);

低比度放射性-Ⅱ级(LSA-Ⅱ);

低比度放射性-Ⅲ级(LSA-Ⅲ)。

1.低比度放射性-Ⅰ级(LSA-Ⅰ)

LSA-Ⅰ物质是指:

含有天然生成的放射性核素的矿物质,如铀、钍以及铀和钍矿石的浓缩物;未受辐照的天然铀、贫化铀或天然钍固体,以及它们的固体或液体的化合物或混合物;除裂变物质以外的A2值不受限制的放射性物质。

2.低比度放射性-Ⅱ级(LSA-Ⅱ)

LSA-Ⅱ物质是指:

氚浓度高达0.8TBq/L(20Ci/L)的水;或活度分布遍及各处,并且估计的平均比活度不超过的对固体和气体不超过10-4A2/g、对液体不超过10-5A2/g。

3.低比度放射性-Ⅲ级(LSA-Ⅲ)

LSA-Ⅲ物质是指放射性物质分布在整个固体或一堆固体物品内,或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密实的固态粘合体(例如混凝上、沥青、陶瓷材料等)内的固体;或放射性物质是比较难溶的,或实质上是被包在比较难溶的基质中的的固体,因此,即使在失去包装材料的情况下被浸在水里,七天内每个包装由于浸出而损失掉的放射性物质,不会超过0.1A2;或不包括屏蔽材料的估计的固体平均比度不超过2×10-3A2/g。

如固化废物、活性材料。

对于低比度放射性-Ⅲ级(LSA-Ⅲ)还必须按下列要求进行试验:

代表不少于包装件中全部含量的固体物质必须在环境活度丁在水中浸没7天。

试验过程中所用的水的体积必须足以保证在7天试验期结束时,剩下的未被吸收和未反应的水的剩余体积应至少为固体试验样品本身体积的10%。

水的初始pH值为6-8,在20℃时最大电导率为1mS/m,在试验样品经7天浸泡之后,必须测量水的剩余体积的总活度。

这时水中的活度不超过0.1A2。

符合低比度放射性-Ⅲ级(LSA-Ⅲ)标准的论证试验必须用下列列举的任何一种方法或用这些方法的组合来完成。

(1)使用代表低比度放射性-Ⅲ级(LSA-Ⅲ)的样品进行性能试验时,供试验的样品含量应尽可能接近于模拟放射性含量的预定范围。

被试验的样品必须按提交运输时的正常状态制备;

(2)参考以前性质十分类似的满意的论证试验;或(3)当一般认为计算程序和参数是可靠的或保守的时候,可以采用计算或推理的论据。

在样品接受试验后,必须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以确保本要求得以满足,并与有关规定的标准相一致。

(三)表面污染物体(SCO)

表面污染物体(SCO)系指本身没有放射性,但其表面散布有放射性物质的固态物体。

表面污染物体划分以下二级。

表面污染物体一Ⅰ级(SCO一Ⅰ);

表面污染物体一Ⅱ级(SCO一Ⅱ)。

1.表面污染物体一Ⅰ级(SCO一Ⅰ)是指:

(1)在300cm2面积以上可接近表面上(若表面积小于300cm2则按该实际表面积计算)的平均非固着污染,对β、γ发射体和低毒性α发射体不超过4Bq/cm2(0.1nCi/cm2)或对所有其他α发射体不超过0.4Bq/cm2(0.01nCi/cm2);

(2)在平均表面超过300cm2可接近表面上的固着污染(若表面积小于300cm2则按表面积计算),对β、γ发射体和低毒性α发射体不得超过40kBq/cm2(1μCi/cm2)或对所有其他α发射体,则不得超过4kBq/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