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地理必修2 13 人口迁移 综合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233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 地理必修2 13 人口迁移 综合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 地理必修2 13 人口迁移 综合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 地理必修2 13 人口迁移 综合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 地理必修2 13 人口迁移 综合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 地理必修2 13 人口迁移 综合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 地理必修2 13 人口迁移 综合检测.docx

《高中 地理必修2 13 人口迁移 综合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 地理必修2 13 人口迁移 综合检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 地理必修2 13 人口迁移 综合检测.docx

高中地理必修213人口迁移综合检测

§1.3人口迁移

【范例剖析】

1.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

读下面两图分析:

【解析】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答案】

【答案】

主要原因:

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直接结果:

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解析】人口迁移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其中经济因素又是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流向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人口的流动对流出地区来说,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及人口压力,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对流人地来说,可以解决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流入地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当然,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也会给当地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1)我国跨省人口的流动主要是由乡村流向城市、由经济贫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2)我国现阶段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这种人口流动对人口流人地区与流出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都有着积极意义。

 

2.读人口迁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图回答:

(1)图中促使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有利因素,称为人口迁移的

力,图中的代表符号是

(2)图中不利于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因素,称为人口迁移的

力,图中的代表符号是

图中“○”表示的是

(3)在多数情况下,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

(4)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城市大量人口迁入,其吸引力是

(5)三峡工程因水库淹没地区人口密度大,工程需移民达百万之多,对三峡移民迁移到外省市形成推力的因素是【解析】

A.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

B.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低,就近安置困难大

C.拨给移民的安置费用太少

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条件不大适应

【解析】人口迁移的拉力即吸引力,是促使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推力即排斥力,是指不利于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人口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不协调。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长期居住的惯性和对新环境的陌生也影响着人口迁移,三峡库区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又迫使大批移民必须外迁。

因此这一因素为拉力而不是推力,故B不能选,三峡百万移民是三峡工程成功的关键,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都给予大力支持,故C不合理。

 

3.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分析】

A.凡是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分析】人口迁移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动态过程,其概念有着严密的内涵和外延。

人口迁移首先表现在空间位置的变化,但不能说所有人口空间位置的变化都属于人口迁移。

一般来说,行政区域界线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了人口迁移,并常以此作为人口迁移的分类标准之一。

其次,人口迁移过程还有时间上的特定含义,即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

以此分析题中各项:

A没有明确的行政区限制;B不符合人口迁移的时间制约;D的距离指标不能准确表达出行政区域的特征,因而都是错误的。

只有C项符合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故是正确的。

 

4.某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动,取决于【分析】

A.人口的迁移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的自然增长D.人口的文化素质

【分析】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二是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人口的迁移引起的,虽然人口迁移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不具有影响,但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有时却产生显著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变动虽与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的文化素质也有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两者只能通过人口的迁移和自然增长来影响地区人口数量变动。

  

【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2.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只是指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省与省之间的人口迁移

C.外出旅游、购物等发生的人口移动也属于人口迁移

D.国内的人口迁移即指由农村迁向城市的人口移动

3.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新的土地

B.农业为主体的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往往是毫无目标地到处“流浪”

C.人口迁移的高涨时期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

D.自然因素始终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4.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此现象中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

 

6.关于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伺分布的重要因素

B.历史时期,气候的优劣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C.因土地不足和土地生产力衰竭进行的人口迁移是工业社会前的特有现象

D.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移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7.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量人口向西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8.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活、生产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方向和规模的自然环境因素是

A.气候的影响B.淡水的分布和变化

C.土地生产力的衰竭D.矿产资源的开发

 

9.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家住天津,每天去北京上班

B.北京一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每周在北京、广州各住一天

C.深圳高中毕业生考取广州中山大学,每周返回深圳看望父母

D.科学家去南极参加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

 

10.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反应堆泄漏,造成当地13万居民紧急疏散,作为被迫迁移的难民,他们属于下列中的

A.环境难民B.战争难民C.政治难民D.经济难民

 

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批留学生到欧美留学,与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12.从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③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④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下图中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比例,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

读图分析回答下面四题。

13.如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国家,则下面几组排列中,最可能的是

A.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

C.沙特、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

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

14.如果图中某点表示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那么该点是

A.aB.b

C.dD.e

15.如图中各点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规律,则反映美国东北部的最可能是

A.aB.bC.eD.e

16.图中五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A.a、cB.b、dC.c、dD.a、e

下图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面两题。

17.图中阶段

(2)最有可能是

A.后工业化阶段B.工业化阶段

C.种植业D.原始农业

18.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D.资源开发

读“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示意”图,回答两题。

19.阶段③处于

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

20.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

21.最近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高于全国其他省区,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自然增长快D.人口机械增长快

 

22.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国际间人口迁移B.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23.3“西气东输”的实施带动了人口迁移,是由于

A.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

B.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

C.政治因素造成的

D.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二、综合题

24.读图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流动在数量上呈

的趋势,原因是

(2)从流动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

,从

地区。

(3)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流动和迁移的目的主要是

(4)图中表现的人口迁移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相比较,引起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25.读山西、内蒙古两省(区)局部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段表示的迁移方向分别是:

,②

,③

,④

(2)按人口迁移地理范围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段表示了

人口迁移。

(3)图中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

上的不平衡,地区的

环境有很大的

(4)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5)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从迁出地来看,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

联系,有利于

的发展。

三、探究拓展

26.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图,回答:

(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口迁移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1954一1960年为

时期,其中,1954-一1958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1958—1960年人口迁移数量增加较大的原因是

②1961—1976年为

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③1977—1984年为

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④1984年以后,我国人口迁移进入迅猛增长阶段,试从改革开放角度分析这一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

【答案】

【答案】20世纪70年代后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为城市提供了足够的生产、生活资料,促使国家放松对农民进城的限制,也使农民成为相对“自由”的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成为必然选择;1985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拉大了城乡经济差距,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东部,使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激发了人口向城市和沿海地区迁移,迁移的规模加大。

(2)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长期束缚在农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答案】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和许多政策,隔绝了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另一方面,农村过低的劳动生产率无法向城市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农民即使进入城市,也无法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

(3)以农村向城市迁移为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各有何影响?

【答案】

【答案】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环境保护。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会造成人才外流的损失。

缓解迁入地劳动力供求矛盾,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城市经济结构。

促进了城市商品流通,带动了周边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市市民的思想发展;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方向发展。

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增加了城市公共设施的负担,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重了城市失业、拥挤等社会问题。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2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A.从欧洲迁往非洲

B.从北美迁往拉美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28.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6.7%B.14.3%C.0.9%D.1.2%

29.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

30.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31.下图为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读图后按要求回答:

(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3)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32.下图分别表示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四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内人口迁移情况,读图后回答。

(1)把A、B、C、D分别表示的国家名称填入下表中:

代号

A

B

C

D

国家

(2)A、B、C图同时反映了国内移民的目的是

(3)D图反映了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迁移的方式有

一是

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