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4721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87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docx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docx(1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docx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

第1单元四则运算

一、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学习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让学生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能力。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打好基础。

(3)解决问题(例5)。

这部分内容是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位与作用: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四、单元教学难点:

1.减法、除法的意义;

2.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

建议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P2~3例1,完成P3“做一做”,P4“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概括加、减法意义的过程,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青藏铁路)

师:

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进青藏铁路。

同学们观察教材P2的主题图,你们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二、探究新知(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1)师:

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你们会解决吗?

(会)

师: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P2例1

(1)]

(2)学生独立解答。

(3)汇报交流,感悟加法的意义。

①师:

用什么方法计算?

【预设】用加法计算:

814+1142=1956(km)。

师:

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线段图。

用线段图直观地把分别代表814km与1142km的线段合并在一起,并板书算式:

814+1142=1956,在加号下面写上“合并”。

③师:

我们用加法计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什么样的运算叫加法呢?

请学生思考交流,引导学生规范表述后板书: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④师:

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板书:

和=加数+加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1)师:

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P3例1第

(2)、(3)题。

师:

你们能解决吗?

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①学生自主尝试解答。

②反馈交流。

板书算式:

1956-814=11421956-1142=814

师:

同学们计算得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我画了线段图,参考加法算式直接可以写出结果。

(2)师:

这三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与第

(1)题相比,第

(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第

(2)题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度,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度”“第(3)题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度,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度”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步课件出示线段图。

(3)师: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预设】因为知道了两部分的和及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就可以用和减去已知的部分。

(真厉害,一下子就抓住了减法的关键。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板书:

和一部分另一部分

(4)概括减法的含义。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也可能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5)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

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叫什么名字吗?

(板书:

差=被减数-减数)

三、探究新知(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理解逆运算。

师:

我们来做一道习题。

(课件出示习题)

【预设】数都是一样的,但运算不同。

在学生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强调:

(1)题中,已知814和1142,求它们的和,用加法计算。

(2)、(3)题正好相反,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956,还知道其中一个加数814(或1142),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计算。

从这三道算式和减法的意义可以看出,减法运算是和加法运算相反的运算,相反的运算在数学中叫逆运算。

所以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边说边板书: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学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师:

想一想,加数、加数与和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加数+加数=和”。

教师引导:

怎样求加数?

启发学生说出: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完善板书: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师:

那被减数、减数、差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引导:

怎样求减数和被减数?

启发学生说出: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完善板书: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总结并板书课题。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2~3,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什么叫加法?

什么叫减法?

加法各部分间有怎样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间有怎样的关系?

四、巩固应用

1.教材P3“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教材P4“练习一”第2题。

(1)先明确已列出的三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的“和”变减法后是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的算理。

(2)照样子填表格,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P5~6例2,完成P6“做一做”,P7“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概括乘、除法意义的过程,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

花不但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而且还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花,看看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P5例2的主题图)

师:

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二、探究新知

1.乘法的意义。

(1)师:

你们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教材P5例2

(1)。

]

①学生独立解题。

②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预设1:

每个花瓶中有3枝花,求4个花瓶一共插的花的数量就是4个3相加,所以是3+3+3+3=12。

预设2:

4个3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就是3×4,所以是3×4=12。

教师板书:

3+3+3+3=123×4=12

(2)师: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

【预设】引导学生得出: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板书:

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3)师:

你知道乘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介绍。

(教师板书:

积=因数×因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1)结合情境改写乘法算式。

师: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加、减法时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今天你们能结合情境和这个乘法算式也改写出用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题吗?

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适时课件出示例2

(2)、(3)。

师:

与第

(1)题相比,第

(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

尝试列式。

【预设】预设1:

已知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求可以插几瓶。

12÷3=4(板书)。

预设2:

已知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求每个花瓶插几枝。

12÷4=3(板书)。

师: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预设】因为知道了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2)对比第

(1)、

(2)、(3)题中的三道算式,在对比中理解除法的意义。

师:

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有什么关系?

【预设】预设1:

乘法是除法的相反运算,除法是乘法的相反运算。

预设2: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师板书: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

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除法。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

(板书:

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师:

你知道除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已知的积在除法中叫做被除数,除被除数的数叫做除数,除得的结果叫做商”。

(教师板书:

商=被除数÷除数)

三、归纳整理

1.明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师: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乘法、什么是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乘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

除法呢?

然后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完整或有错误,教师组织其他学生给予补充、纠正。

(3)指名学生将表示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式子板书在黑板上。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完善板书: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4)师:

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算式,验证大家总结的规律。

2.学以致用。

完成教材P6“做一做”。

3.探究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展示,要求举例说明。

板书: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四、巩固应用

1.教材P7“练习二”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确定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