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165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复习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复习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复习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复习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课.docx

《复习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课.docx

复习课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教科书2013年版

教材内容来源: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主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重点单元之一,约占教学总时间的30%,因此,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工作将有利于顺利达成学段和学期育人目标。

本单元在教材编写上凸现如下四个特点:

1、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作为本单元知识的生长点;2、教材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3、各小节的教学也是由直观操作等依*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进行编排4、“用数学”是结合计算来出现的。

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方法与已学的计算方法有相通之处,因此,我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实践、体悟等掌握新知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那些知识,理清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价任务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并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激趣导入

目标认同

师:

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你是怎样进行整理和复习的,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师:

那一组来吧你们整理和复习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

小朋友们都整理得很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笔算加减法。

为完成目标铺垫

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1、尝试编题。

复习笔算加减。

师:

刚才有小朋友提到笔算加减法分为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发和不退位减法。

谁能分别编一道。

根据学生的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

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交流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归纳如下:

(1)笔算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2)都要从个位加起。

(3)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减法中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

师:

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通过刚才的整理和复习,我们已经知道笔算加减法的法则,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具体计算时,怎样做才能保证计算正确,不出错,你有什么特别之处想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自由发表想法。

小结:

(1)计算时要看清数字和符号。

(2)加法:

个位不满十不进1,个位满十进1,进位点别忘了加上。

减法:

个位够减直接减,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

(3)加强检查,做到读题、抄题、数字搬家三检查。

师:

接下来用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做一做。

比一比,看那位小朋友是个合格的小计算家。

出示课本练习七第8题。

2、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

(1)①在数学半期靠中,小东得85分,小丽比小东多13分,小丽考多少分?

引导学生说说这两道题的联系与区别,讨论:

解答这样的问题该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进行小结:

要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所求的问题,判断哪个数是大数,哪个数是小数,哪个数是相差数,正确的应用有关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②王老师带100元钱去买几个篮球和几个排球,买篮球花去58元,买排球花去33元,王老师带的钱够吗?

师:

这道题需要算出准确数吗?

谁回估算?

引导学生用不同思路解答:

方法一:

买篮球后大约剩40元,买排球够了。

方法二:

买排球后大约剩70元,买篮球够了。

方法三:

买篮球和排球大约要用90元,所以王老师带的钱够了。

能选择合理的算法并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课后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什么?

你能掌握吗?

你对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

不满意的是什么?

检查目标达成度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笔算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2)都要从个位加起。

(3)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复习课

学习目标:

1、复习乘法的含义,沟通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熟记1-6的乘法口诀。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评价任务:

1、正确了说出1-6的乘法口诀。

2、能根据口诀正确了写出乘法算式。

3、能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

激趣

导入

目标

认同

1、回忆本单元内容,形成初步整体感知。

表内乘法

(一)这一单元的新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

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1-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为完成目标铺垫

环节2

练习

反馈

巩固

新知

1、复习乘法口诀表。

(1)乘法的意义。

看图先写出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

()个()

加法算式:

()

乘法算式:

()或()

(2)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①先说出下面算式中的因数分别是几?

积是多少?

在读出乘法算式。

3×54×25×66×6

②列式计算。

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多少?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3)1-6的乘法口诀。

①分别背诵1-6的乘法口诀。

②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口诀表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竖着看:

第一栏是按一一、一二、一三……的顺序排列,第二栏是按二二、二三、二四……顺序排列……第几栏口诀的第一个数字就是几。

横着看:

第一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二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

斜着看:

从上往下一次是一一、二二、三三等相同的两个数的乘积。

教师可以利用这张口诀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如让学生有规律的记住口诀,也可以让学生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还可以随意指一句口诀,学生能说出得数。

(4)根据口诀能写出几个乘法算式?

三四十二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新|课|标|第|一|网

(5)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在3分钟内完成,检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2、复习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1)出示课本第65页第2题的图。

提问:

图中画着谁在做什么?

有几个同学?

(4)

第一个同学做了几朵花?

(3)

你是怎样看出来第一个同学做了3朵花?

第二个同学做了几朵花?

(3)

第三个同学做了几朵花?

(3)

第四个同学做了几朵花?

(3)

也就是说,每个同学都做了几朵花?

(3)

题目要我们求的问题是什么?

(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让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①出示第2题的图。

②仔细观察图,说出图意。

③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够吗”。

 

能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能利用乘法口诀进行正确地计算。

 

利用乘法口诀正确解决相关问题

 

环节3

课堂

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检查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复习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评价任务:

1、正确了说出1-9的乘法口诀。

2、能根据口诀正确了写出乘法算式。

3、能利用乘法口诀进行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

激趣

导入

目标

认同

1、师:

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

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1)集体回忆整理乘法口诀表。

生:

独立用算式表示出所有乘法口诀。

(2)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3、介绍“九九歌”

(1)自己从课本90页中找到答案。

4、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回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

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为完成目标铺垫

环节2

练习

反馈

巩固

新知

1、基本练习

(1)、完成91页第一题。

(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

(2)分蛋糕。

(91页第二题),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

(1)观察水上巴蕾舞,课本91页第三题,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

(3)独立分析完成四题

3、创新练习

自己编出自己心中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1、能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

2、能用1-9的乘法口诀进行正确地计算。

环节3

课堂

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检查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复习课

学习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评价任务:

1、感知时、分、秒,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转化。

2、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

激趣

导入

目标

认同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明确目标,明白本节要学会什么,引起共鸣。

环节2

练习

反馈

巩固

新知

填空:

(1)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走()大格是1时,这时时针走了()大格。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5)1时=____分,1分=____秒,1时=_______秒

(6)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小是()分

(7)()针走一大格是1时,()针走一小格是1分。

(8)分针走一圈走了()个小格,也就是()分,还可以说走了()时。

(9)一天有()小时,时针走()圈,分针走()圈。

(10)钟面上最长的针是()针,它走得最(),最短的针是()

针,它走得最(

2、时间大小比较

1时30分○70分

可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或把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看方便,方法同单位换算。

3、计算时间

(1)计算快慢

小红跑50米用12秒,小华用16秒,谁快?

谁慢?

慢多少?

方法:

无论计算快多少还是慢多少,都是计算“相差多少”,用慢的时间-快的时间。

(2)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填空的内容

 

同桌之间能根据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转化。

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环节3

课堂

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检查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复习课

学习目标:

1、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具体情景下对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然后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

3、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评价任务:

1、感知1米、1厘米的长度,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测量物体的方法

3、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线段的画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

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为完成目标铺垫

 

环节2

根据回答整理

 

练习

1、米和厘米是我们测量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

米用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厘米用来表示比较短的物体。

它们的英文分别是:

m和cm。

2、回忆1米、1厘米到底有多长。

你还记得1厘米到底有多长吗?

1米呢?

①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

②说说生活中哪有1厘米长的东西?

如:

手指宽度,方格边长,订书钉长度,语文书厚度等。

③具体估

请大家拿出口算本,用你的手指估一估口算本的宽度。

④反馈,两种估法

学生投影展示:

一个手指估

两个手指交替估

哪种方法好呢?

为什么?

第二种更准确。

⑤用尺子量一量,口算本到底有多宽。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

0刻度对准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0不见了怎么办?

谁估得最准?

3、那1米有多长,你还记得吗?

生张开手臂。

是的,1米大约是我们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有些小朋友可以手握住拳头,有些还要稍微收拢一些。

填上恰当的单位名称

(1)、一本书厚约1()

(2)、电脑屏幕长25()

(3)、讲台长约130()

(4)、一棵大树高约5()

(5)、一幢大楼高20()

(6)、跑道长400()

4、厘米与米的关系。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400厘米=?

5米=?

知道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进行计算了

①1米—1厘米=()厘米

1减1不是等于0吗?

为什么不能直接减?

单位不一样

那怎么办?

统一单位再减。

②1米+1厘米=()厘米

③弟弟身高86厘米,他再长()厘米,正好是1米。

你是怎么想的?

1米=100厘米

100厘米-86厘米=14厘米

 

具体感知1米、1厘米的长度

 

同桌之间能够正确说出测量物体的方法

 

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三、复习线段

师: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出示线段。

1、线段有什么特点?

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的,一条直直的线。

2、画线段

①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②同桌检查是否画对了。

要注意什么?

端点、直、量一量。

③画一条比3厘米多2厘米的线段。

检查。

3.出现错例判断四、独立练习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线段的画法

环节3

课堂

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合,检查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评价任务:

1、同桌之间能够相互说出角的组成

2、能够根据要求正确画出角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

激趣

导入

目标

认同

一、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

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角的组成

 

能够根据要求正确画出角

 

环节2

练习

反馈

巩固

新知

综合练习

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3、随堂练习。

能够根据要求正确画出角

 

环节3

课堂

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合,检查目标达成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