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 实验专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140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 实验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 实验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 实验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 实验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 实验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 实验专题.docx

《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 实验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 实验专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 实验专题.docx

北京海淀区物理高三复习总测试第十四章实验专题

第十四章物理实验专题

专题一《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

某组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选择的课题是“探究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与振子质量m的关系”,他们依次选用6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作为振子,测得了对应的质量和周期的数据。

两位同学对同样的数据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甲同学做出T-m图象(如图14-1),看出图象很象开口向右的抛物线,因此判定T2∝m;同学做出了T2-m图象,如图14-2所示。

看出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因此判定T2∝m。

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图14-1图14-2

A.甲的做法正确,乙的做法错误B.甲的做法错误,乙的做法正确

C.甲、乙的做法都正确D.甲、乙的做法都错误

专题二《长度测量》实验

1.读出下列游标卡尺测量的数值

(1)

(2)

(3)

2.如图14-3所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__mm。

图14-3

3.某同学分别用毫米刻度尺、10分度游标卡尺、20分度游标卡尺、5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宽度,得到如下各组数据,其中读数肯定错误的是()

A.20.0mmB.19.9mmC.20.05mmD.19.99mm

专题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在纸带开始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使纸带运动都可以

2.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可直接测量得到,而不需经过计算)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加速度D.平均速度

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

A.选取记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4.“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具体测算加速度前的主要步骤有:

A.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钩码

F.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以上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______。

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4-4所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图14-4

(1)根据______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则vA=______m/s,vB=______m/s,vC=______m/s,vD=______m/s,vE=______m/s

(2)在如图14-5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m/s2。

图14-5

6.某人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设计了下述实验:

将输液用500mL的玻璃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刚好每隔1.00s滴一滴,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加速至某速度,然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前行,图14-6为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为起点)。

设该人质量为50kg,摩托车质量为75kg,g=10m/s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算:

图14-6

(1)骑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2)骑摩托车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3)骑摩托车加速时的牵引力大小为______N。

9.2004年7月25日,中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探测二号”卫星。

某监测系统每隔2.5s拍摄的关于起始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

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m,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关系,结果如图14-7所示。

火箭的加速度a=______m/s2,火箭在照片中第2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______m/s。

图14-7

专题四《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每只钩码质量都是30g,先测出不柱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

(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

磕码质量(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cm)

6.00

7.15

8.34

9.48

10.64

11.79

弹力大小(N)

(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14-8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说明图线跟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2)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多大?

图14-8

 

专题五《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的大小。

(3)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指出错在哪里?

(1)中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中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3)中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己准备了如下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秤、图钉。

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得出如图14-9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______是F1与F2合力的真实值,______是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需要进行比较的是______和______。

通过本实验可以验证______。

图14-9

4.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栓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

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14-10所示。

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图14-10

(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N和______N(只须读到0.1N)。

(2)在图14-11的方格纸中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图14-11

专题六《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a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

实验装置简图如图14-12所示,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量,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点求得:

图14-12

(1)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

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

00.30

小车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kg-1)

4.00

3.50

3.00

2.5

2.00

1.40

1.00

0.60

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14-13方格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

图14-13

从图线中得到F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

之间定量关系式是______。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重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14-14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图14-14

专题七《探究动能定理》

一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他的实验如下:

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一小钢球接触。

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小钢球恰好在桌子边缘,如图14-15所示。

让钢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钢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后落到水平地面,水平距离为S。

图14-15

(1)请你推导出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小钢球质量m、桌面离地面高度h,水平距离S等物理量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的压缩量x与对应的钢球在空中飞行的水平距离S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弹簧长度压缩量x(c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钢球飞行水平距离S(m)

1.01

1.50

2.01

2.48

3.01

3.50

从上面的实验数据,请你猜测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弹簧的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八《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除铁架台、铁夹、学生电源、纸带和重物外,还需选用下述仪器中的哪几种?

A.秒表B.刻度尺C.天平D.打点计时器

2.在一次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14-16(相邻两点时间间隔为0.02s),单位cm,重力加速度g=9.80m/s2,那么:

图14-16

(1)纸带的______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m/s;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J;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_∆EK(填“>”、“=”、“<”),这是因为______;(5)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14-17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图14-17

(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应记作______cm。

(2)另一位同学根据同一条纸带,同一组数据,也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不过他数了一下:

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数起,图中的B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

因此他用vB=gt计算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这样验证时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

专题九《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米尺量出金属丝的全长三次,算出其平均值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安培表的内接线路,多次测量后算出其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除了电源和开关外,还要用到的测量仪器及工具为()

A.天平、刻度尺、滑线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

B.刻度尺、滑线变阻器、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

C.刻度尺、滑线变阻器、游标卡尺、电压表、电阻箱

D.刻度尺、滑线变阻器、电压表、毫安表

3.如图14-18所示,a、b、c、d是滑线变阻器的4个接线柱。

若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则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以是()

图14-18

A.a和bB.a和cC.b和cD.b和d

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长约0.8m,直径小于1mm,电阻在5Ω左右。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用______测量金属导线接入电路的长度l;

(2)在金属导线的3个不同位置上用______测量直径d,求出平均值;

(3)用伏安法测量该金属导线的电阻R。

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把图14-19中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电路,安培表内阻约1Ω,伏特表内阻约几kΩ,电源电动势为6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

根据以上测量值,得到该种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

图14-19

5.某同学在做《自来水电阻率的测定》课题时,先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用如图14-20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两电极相距L=0.700m,其间充满待测的自来水。

图中器材如下:

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30kΩ)、电流表(量程300μA,内阻约50Ω)、滑线变阻器(100Ω,1A)、电池组(电动势E=12V,内阻r=6Ω)、单刀单掷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图14-20

下表是他测量通过管中自来水柱的电流及两端电压的实验数据。

实验中他还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了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14-21所示。

图14-21

U/V

1.0

3.0

5.0

7.0

9.0

11.0

I/μA

22

65

109

155

190

240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玻璃管内径d的测量值为______cm;

(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U-I图象,根据图象求出电阻R=______Ω;

(3)用直接测量值计算自来水电阻率的公式是ρ=______,测量值为______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自来水电阻的电路图。

专题十《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如图14-22所示,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

图14-22

(1)关于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统误差主要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

B.系统误差主要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

C.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忽略电源内阻引起的

D.系统误差主要是由读数时的估读引起的

(2)根据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图14-23。

试在坐标系中画出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从图象中求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图14-23

(3)该小灯泡在1V电压下不发光,当时灯丝的实际电阻是多大?

该小灯泡在2V电压下开始发出微弱的黄光,此时灯丝的实际电阻又是多大?

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电阻为什么不相同?

(4)试将图14-24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图14-24

2.为了测量一个“12V、5W”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

电源:

12V,内阻不计;

电流表:

0~0.6A,0~3A,内阻可忽略;

电压表:

0~3V,0~15V,内阻很大;

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0~20Ω,允许最大电流1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从0V调到12V。

(1)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按画出的电路图,在图14-25所示实物图上连接成实验电路。

图14-25

(3)某同学测得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4-26所示。

某次测量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14-27所示,电流表读数为______A,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W。

图14-26图14-27

专题十一《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电阻分别为0.1kΩ和1kΩ,如图为所需的器材。

(1)请把图14-28中的实验器材连成实验电路,注意两个电表要选用适当量程,并要求变阻器的滑动片在左端时其电阻值最大。

图14-28

(2)一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下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14-29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ε=______V,内阻r=______Ω。

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U/V

1.37

1.32

1.24

1.18

1.19

1.05

图14-29

2.利用如图14-30所示的一只电压表、一个电阻箱和一个电键,测量一个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画出实验电路图,并用笔画线作导线将所给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写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表达式。

图14-30

3.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采用的电路如图14-31所示。

图14-31

(1)下列给出的器材中,应该选用______(填代号)。

A.待测干电池(2节串联,电动势约3V);

B.电流表(量程0~3A,内阻0.025Ω)

C.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0.125Ω)

D.电压表(量程0~3V,内阻3kΩ)

E.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15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2000Ω,额定电流0.3A)

(2)图14-32给出了做实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请你按电路图把它们连成实验电路。

图14-32

(3)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该同学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没有示数。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是导线ab断路

B.可能是导线bc断路

C.可能是导线de断路

D.可能是导线gh断路

(4)该同学处理完电路故障后进行实验。

记录了5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14-33画出U-I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求出两节干电池串联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

图14-33

专题十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多用电表中“+”孔插______(填“红”或“黑”)表笔,电流是从该表笔流______(填“进”或“出”)万用表,欧姆表内部电池的正极是接______(填“红”或“黑”)表笔的。

2.一学生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他在实验中有违反使用规则之处。

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把选择开关置于“×1”欧姆挡;

B.把表笔插入插孔中,先把两表笔相接触,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C.把两表笔分别与某一待测电阻的两端相连,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角度较小;

D.换用“×100”挡,发现这时指针偏转适中,随即记下电阻值;

E.把表笔从插孔中拔出后,就把多用表放回桌上原处,实验完毕。

这个学生在实验中哪一个或哪些步骤违反了使用规则?

(这个学生已经注意到在测量时待测电阻与其它元件断开,不用手碰表笔的金属杆。

3.多用电表表头的示意图如图14-34所示。

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

图14-34

(1)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灰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

(2)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黑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

(3)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黑箭头所示,正确操作后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很小,那么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

(4)全部测量结束后,应将选择开关拨到______或者______。

(5)无论用多用电表进行何种测量(限于直流),电流都应该从______插孔流入电表。

4.已知黑箱外有A、B、C三只接线柱,黑箱内有一个定值电阻和一个二极管,它们的两端都直接接在接线柱上。

用多用电表依次测三只接线柱间的阻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画出黑箱内的结构。

红表笔

A

A

B

C

C

B

黑表笔

B

C

C

B

A

A

阻值(Ω)

100

150

50

2k

2.1k

100

专题十三《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图14-35是利用光敏电阻自动计数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其中A是______,B是______,B中的主要元件是______。

图14-35

2.如图14-36所示为一只电容式传感器部分构件的示意图。

当动片(实线图)和定片(虚线图)之间正对扇形区的圆心角的角度θ发生变化时,电容C便发生变化,于是通过测量电容C的变化情况就可以知道θ的变化情况。

那么在图14-37中,能正确反映C和θ间函数关系的是:

()

图14-36

图14-37

3.某学生为了测量一物体的质量,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14-38所示,测量时先调节输入端的电压,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一物体,即可测得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

图14-38

现有下列器材:

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0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电键、待测物体及若干导线。

(1)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大,在图14-38中补齐测量电路图。

(2)简要说明测量步骤,求出比例系数k,并写出待测物体质量的表达式。

4.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应用广范的电子器件,可做指示灯、装饰灯等。

它的电路图符号如图14-39(甲)所示。

正常使用时“+”的一端接高电势,“一”一端接低电势。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它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的关系数据如下表:

U/V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I/mA

0

0.4

0.9

1.5

2.3

3.2

4.3

5.4

6.8

9.3

12

15

19

24

30

37

图14-39

(1)在图14-39(乙)中的方框中画出该同学的实验电路图(实验用电压表内阻RV约为10kΩ,电流表内阻RA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导线)

(2)在图14-39(乙)中的方格纸上用描点法画出I—U图线

(3)若发光二极管最佳工作电压为2.0V,电源是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V的干电池,根据画出的伏安特性曲线上的信息分析,应该串联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与电源接成闭合电路,才能使二极管工作在最佳状态?

 

专题十四《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

则重力加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