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6994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docx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docx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简答论述

前面带◆为历年考过的

第1章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1、行政主体的含义及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通常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特征:

1.能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2.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

3.由其本身对外就自己行使职权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2、行政相对人的含义及特征?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主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其权利、义务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特征:

1.是行政管理的对象

2.其权利、义务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影响

3.作为与行政主体的相对一方,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

3、试论述行政法如何控制和规范行政权?

1.通过行政组织法、控制行政权的来源

2.通过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方式

3.通过行政法制监督法、行政责任法、行政救济法以制约行政权滥用

第2章行政法的来源

1、◆试论述行政法法源的种类?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部门规章7.地方政府规章8.法律解释9.条约与协定

第三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行政法治原则

2.行政合理原则

3.行政公正原则

4.行政公开原则

5.行政效率原则

二、◆行政法治原则的内容?

1.依法行政2.控制滥用自由裁量权3.政府对违法、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4.保护人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三、行政合理原则的内容?

1.比例原则2.信赖保护原则

四、行政公正原则的内容?

1.依法办理、不偏私2.平等相对人,不歧视3.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

4.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5.不单方接触6.不在事先未通知听取相对人申辩意见的情况下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

五、◆行政公开原则的内容?

1.行政立法和行政政策公开

2.行政执法行为公开

3.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行为公开

4.行政信息、情报公开

六、行政效率原则的内容?

1.严格遵循行政程序和时限

2.行政机构组织精干

3.加强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

七、◆试论述行政合理原则中比例原则的内容?

比例原则的基本涵义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保持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比例原则包含三个子原则:

1.妥当性原则,指行政行为对于实现行政目的,目标是适当的,有用的

2.必要性原则,指行政行为对于达到行政目的、目标是必要的,给相对人权益造成的不利影响是难免的

3.比例性原则,指行政行为的实施应衡量其目的的达成的利益与侵及相对人的权益二者孰轻孰重。

八、◆简述依赖保护原则的要求?

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2.对行政相对人的授益行政行为作出后,事后即使发现有轻微违法或对政府不利,只要行为不是因相对人过错所造成,亦不得撤销、废止或改变

3.行政行为作出后,如事后发现有较严重违法情形或可能给国家、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必须撤销或改变此行为时,行政机关对撤销或改变此种行为给无过错的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给予补偿

第4章行政机关

1、行政机关的主要职权?

1.行政立法权2.行政命令权3.行政处理权4.行政监督权5.行政裁决权6.行政强制权7.行政处罚权

第5章依授权和依委托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

1、被授权组织的条件及法律地位?

条件:

1.相应组织应与所授权行使的行政职能无利害关系

2.相应组织应具备和了解与所行使行政职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知识的工作人员

3.相应组织应具备所授行政职能行使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

4.对于某些特别行政职能、被授权组织还应具备某些特别的条件

法律地位:

1.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能时,是行政主体,具有与行政机关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

2.被授权组织以自己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能,并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职能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3.被授权组织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2、受委托组织的条件?

1.受委托组织应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2.受委托组织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任务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组织履行职能需要进行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其应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第6章国家公务员

1.公务员辞退的法定情形?

1.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

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

3.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其工作,本人拒绝对其的合理安排

4.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

5.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开除处分

2、◆公务员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

1.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

2.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涉及与本人有上述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3.除民族自治地方外,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

第7章行政相对人

1、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1.行政对相对人是行政管理的对象

2.行政相对人也是行政管理的参与人

3.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救济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可以转化为救济对象和监督主体

2、◆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1.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2.协助公务的义务3.维护公益的义务4.接受行政监督的义务

5.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6.遵守法定程序的义务

第8章行政行为概述

1、行政行为的特征?

1.服务性2.从属法律性3.裁量性4.单方性5.强制性

2、行政行为的分类?

1.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2.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3.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请求行政行为

4.附款行政行为与无附款行政行为

5.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6.授益行政行为与不利行政行为

3、行政立法行为的成立要件?

1.经享有相应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讨论决定

2.经行政首长签署3.公开发布

4、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行政主体作出行政决定

2.行政决定已送达行政相对人

3.行政决定文书已为行政相对人受领

5、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1.行为主体合法

A.行为主体是行政主体

B.行为在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

C.应通过一定会议作出的行为通过了相应会议的讨论,并且相应会议有法定人数出席、相应决定有法定票数通过

2.行为内容合法

A.行政行为有事实根据,证据确凿

B.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C.行为目的合乎立法目的

3.行为程序合法

A.行为符合法定方式

B.行为符合法定步骤、顺序

C.行为符合法定时限

6、◆试论述行政行为的无效条件和法律后果?

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

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

2.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3.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4.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5.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

6.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法律后果:

1.行政相对人可不受该行为拘束,不履行该行为为之确定的任何义务,并且对此种不履行不承担法律责任

2.行政相对人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国家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

3.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因为无效行政行为不具有公定力和确定力

4.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相应行为从行政相对人处所获取的一切均返还相对人,所造成的损失应给予赔偿

7、◆简述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和法律后果?

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

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

2.行政行为不适当

法律后果:

1.相应行政行为通常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销之前仍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行政相对人仍应履行相应行为为之设定的义务,但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2.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因行政主体过错引起的,且相应行政行为授益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也可不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3.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相对人的过错或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共同过错所引起的,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应追溯到自行为作出之日

8、◆行政行为效力的涵义与表现形式?

行政行为的效力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对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本身以及对所有其他组织、个人所具有的法律上的效力。

表现形式:

1.行政行为的公定力2.行政行为的确定力3.行政行为的拘束力4.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第9章行政立法

1、行政立法程序?

1.立项2.起草3.听取公众意见4.审查5.决定与公布

第10章行政处理概述

1、行政处理的一般特征?

1.法定性2.行政处理的主体是行政主体3.行政处理的对象特定4.行政处理的内容直接影响特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是具体行政行为5.行政处理是要式行政行为,一般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6.行政处理导致侵权时具有可救济性7.行政处理的形式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2、◆行政确认的特征?

1.行政确认行为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行政确认行为的内容或目的,是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的确定或否定

3.行政确认权是国家行政权的组成部分,行政确认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4.行政确认是要式行政行为

5.行政确认是羁束性行政行为

3、行政奖励的基本原则?

1.依法奖励、实事求是的原则

2.奖励与受奖行为相当的原则

3.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4.公正、合理、民主、平等的原则

5.及时性、时效性和稳定性原则

4、行政给付的特征?

1.行政给付是行政主体向行政相对人给付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

2.行政给付的对象是特定的行政相对人

3.行政给付是一种依申请行政行为

4.行政给付依法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11章行政许可

1、◆行政许可的特征?

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3.行政许可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抑制公益上的危险或影响秩序的因素,确保财政收入

5.行政许可是要式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1.行政许可法定的原则

2.行政许可公开、公平、公正和民主的原则

3.行政许可平等的原则与先申请主义和通知利害关系人的原则

4.行政许可均衡、比例、适度和责任的原则

5.行政许可的效率与时限原则

6.行政许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与诚信的原则

7.行政许可合理收费的原则

第12章行政征收

1、行政征收的特征?

1.强制性2.无偿性3.法定性4.先定性和固定性

2、◆行政征收的基本原则?

1.行政征收法定的原则

2.行政征收公平负担与受益者负担的原则

3.行政征收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4.行政征收效率的原则

5.确保财政收入的原则

6.尊重个人和组织财产权的原则

第13章行政处罚

1、◆行政处罚的类型?

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信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1.处罚法定的原则2.处罚公开、公正的原则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5.职能分离的原则6.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3、简述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容?

1.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2.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予以人身自由的处罚

3.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处罚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4、◆简述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

1.两种行为的权力归属不同。

行政处罚权属于行政权的一部分,而刑罚的权利则归属于审判权范畴。

2.实施处罚的主体不同。

行政处罚是由行政主体实施的,而刑罚则是由人民法院实施。

3.实施处罚的对象不同。

行政处罚针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刑罚只能针对犯罪分子实施。

4.作出处罚决定的程序不同。

行政处罚按照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行政程序作出,而刑罚则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程序作出。

 

5.处罚的种类不同。

行政处罚的种类很多,既有行政处罚法统一规定,又有单行法律、法规的分散规定。

而刑罚的种类统一由刑法规定,有两类十种。

五、◆行政处罚的特征?

1.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根据法定权限

2.行政处罚是针对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即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财产、名誉或其他权益的限制或剥夺。

3.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为了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违法者给予惩戒和教育,使其以后不再犯

4.行政处罚是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第14章行政强制

1、◆行政强制执行的特征?

1.行政相对人不履行应履行的义务,是适用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条件

2.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

3.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实现义务的履行

4.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和法定性

5.在行政强制执行中不得进行和解

2、即时强制的特征?

1.即时强制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

2.即时强制是行政主体在情况紧急时直接基于法律、法规的规定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3.即时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法律、法规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状态,同时也具有保障义务履行、保护个人和组织权益的一面

4.即时强制的程序性规范相对而言不很严格

3、◆简述即时强制的概念和种类

即时强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目前的紧迫情况,因没有余暇发布命令,或者一旦发布命令便难以达到预期行政目的时,为了创造出行政上所必要的状态,行政机关不必以相对人不履行义务为前提,便可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行政处理行为

种类:

1.对人身及人身自由的强制

2.对住宅、生产、经营场所所进行的强制

3.对财产的强制

4、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

1.行政强制法定原则

2.行政强制公开、公正的原则

3.行政强制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4.行政强制与说服教育相对合的原则

5.行政强制比例原则和适当原则

6.行政强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7.行政强制效率原则

8.行政强制协助执行的原则

5、行政强制法定原则的内容?

1.依法强制执行的原则

2.依法即时强制的原则

3.依法进行行政调查的原则

6、◆简述代执行的概论及特征?

代执行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替相对人履行法律直接规定的或者行政行为所确立的行为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行。

代执行的程序一般为告诫,代执行和征收费用。

特征:

1.代执行的对象是行政行为所确立的可为他人代履行的作为义务。

2.有法律根据或者有合法的行政行为存在,而法定义务人不履行其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这是代执行实施的前提

3.代执行的主体必须是行政强制执行机关,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所指定的第三人可以成为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

第15章行政裁决

1、◆行政裁决的特征?

1.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是民事性质的,且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这是行政裁决的前提

2.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

3.行政裁决程序通常依当事人的申请开始,以协商或调解为前置

4.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决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效力

5.行政裁决具有不可变更力

2、行政裁决的基本原则

1.行政裁决法定的原则

2.行政裁决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3.行政裁决客观、准确、便民的原则

4.行政裁决效率原则

第十六章行政主体实施的其他行为

一、◆行政指导的意义和作用?

1.行政指导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方式的一种理性选择

2.行政指导是对行政法治的一种补充和配合

3.行政指导是协商政府与公众关系的有效手段

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试述如何健全、完善行政指导制度

1.政府信息发布、告示制度

2.行政协调、审议制度

3.行政建议、劝告、告诫制度

4.与行政指导相配套的奖励制度

5.对行政指导的救济制度

三、行政合同的作用?

1.有利于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调动相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订立行政合同的原则?

1.出于行政需要2.不得超越行政权限3.内容合法

五、引起行政合同变更与解除的原因?

1.行政主体与相对方协商一致而变更或解除合同,但前提是不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不影响国家计划的执行,否则该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行为无效

2.缔结行政合同所依据的国家计划或者项目被修改或取消,行政合同也随之变更或解除

3.当事人确实没有能力继续履行合同

4.行政机关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

5.由于一方违约,致使合同的改造成为不必要的,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

六、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基于行政职权的行使而实施的,不以设定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为目的,且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

特征:

1.行政性2.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可能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3.多样性

七、行政事实行为与行政法律行为的关系?

1.二者产生法律效果的原因不同

2.法律调整的重点不同

3.对外界的影响不同

8、◆行政合同的特征?

1.行政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或者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行政合同属于一种以方行政行为

4.行政主体对于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享有优益权

5.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因履行行政合同发生的争议,受行政法调整,根据行政法的有关规则,通过行政法上的救济途径解决

第17章行政程序

1、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1.程序法定原则2.相对人参与原则3.公正原则4.效率原则

2、◆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1.表明身份制度2.告知制度3.调查制度4.听证制度5.说明理由制度6.辩论制度7.回避制度8.职能分离制度9.信息分开制度10.不单方接触制度11.时效制度12.行政救济制度

三、◆简述告知制度及其内容?

告知制度指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将有关事项告知相对人的制度。

主要内容有:

1.告定。

2.告知权利3.告知其他事项

4、◆简述说明理由制度及其作用?

说明理由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时,要说明作出该决定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的制度。

作用:

1.促使行政机关对自己作出的决定作充分的考虑,使自己的决定有充分根据

2.使相对人对行政决定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有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违法、不当的行政决定对其合法权益的侵害

第18章行政救济与行政法制监督概述

1、◆行政救济的特征?

1.行政救济通常是事后的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

2.行政救济中争议双方当事人地位不平等,一方是代表公权力的国家机关,另一方是普通公民,除在行政诉讼之中外,大部分纠纷在行政机关内部解决,双方地位不一样

3.行政救济以当事人申请为前提,非经当事人申请,有关机关不能主动为之

4.行政救济是一种直接的救济,即能直接给受害方提供权利救济,如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可直接提起救济请求,法院可直接否定行政行为的效力

2、行政救济的功能和意义?

1.排除行政侵害,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监督行政权力的行使

3.维护法治,落实民主宪政

3、◆行政救济的类型?

1.行政复议2.行政诉讼3.信仿制度4.行政赔偿5.行政补偿5.请原、声明异议等

4、试述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1.两种监督的总体目的相同

2.两种监督的主体有部分交叉

区别:

1.监督的主体不同2.监督的对象不同3.监督的内容不同4.监督的方式不同

第19章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的监督

1、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的具体内容

1.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

2.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命令的制定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财政预算的制作和执行

4.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选举、任免

5.权力机关决议、决定的执行以及权力机关议案、建议和批评意见的办理

6.各级权力机关还可以对各级政府重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监督

2、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的方式和程序

1.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

3.审查政府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和命令

4.质询和询问

5.视察、检查和调查

6.处理公民申诉、控告和检举

7.对政府组成人员的罢免

第二十章国家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监督

1、一般监督的主要方式?

1.审查批准2.备案3.听取、审议工作报告4.实施执法检查5.行政复议6.信访7.惩戒

2、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责

1.检查执法情况2受理控告和检举3.调查处理违纪行为4.受理申诉5.其他

3、行政监察权的运作程序?

1.检查程序2.违纪案件调查审理程序3.监察建议、监察决定程序4.申诉处理程序

第二十一章行政复议

1、◆行政复议的特点?

1.行政复议由法定的行政主体进行

2.行政复议是依申请的行为

3.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裁判行为

4.行政复议同时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5.行政复议按照特定行政程序进行

2、◆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2.公开原则3.公正原则4.及时裁决原则5.便民原则6.一级复议原则7.书面复议原则

3、◆简述行政复议的合法原则?

1.合法原则,是指在行政复议的过程中,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行政复议机关的一切活动都应当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2.这一原则包括:

主体合法、复议的依据合法、程序合法

4、复议申请的条件?

1.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3.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复议范围和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第二十二章行政赔偿

1、◆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1.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的

2.国家负责赔偿的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造成的

3.损害一般是违法行为造成的

4.损害必须是现实已经产生或必然产生的,不是想象的,是真接的,不是间接的

5.赔偿是法律规定的

2、行政赔偿的特征?

1.赔偿义务机关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赔偿范围是特定的

3.赔偿的途径是多渠道的

3、建立行政赔偿制度的意义?

1.建立行政赔偿制度是落实宪法的需要

2.建立行政赔偿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建立行政赔偿制度可以有效地监督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4、◆对侵犯财产权的行政赔偿范围

1.对违法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务侵犯财产权的,受害人有权取得行政赔偿

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受害人有权取得国家赔偿

3.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受害人有权取得赔偿

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5、◆不发生赔偿请求权转移的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