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6828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docx

《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docx

朱维之版的外国文学史学习笔记用心写的

第一章古代文学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的基本关系

古罗马文学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古罗马文学是联系欧洲与希腊文明的桥梁。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

(两希文学)

古希腊神话的特征

系统性

人神同形、同性

现实性

1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

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

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

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

4系统性

《荷马史诗》

《伊利昂纪》(《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奥德赛》)

1、内容2、战争观念3、史诗的价值、意义、地位

伊利亚特

奥德修纪

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

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内容

讲述的是战争第10年最后51天中的事,史诗描写部落战争中的英雄。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奥德修纪》只写了主人公奥德修10年漂泊最后40天内的事。

旧译《奥德赛》希腊语意“奥德修斯历险记”。

主角

希腊主将:

阿喀琉斯;统帅:

阿伽门农

特洛伊主将:

赫克特尔

奥德修

战争观念

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只有对英雄的崇拜

史诗的艺术价值

(1)结构紧凑、安排巧妙。

对于两个10年中所发生的事,分别只表现了其中51天和40天中的内容。

(2)人物塑造上,希腊主将阿喀琉斯是男性美的典范,集年轻、美貌、勇敢、钟情、义气、凶狠、善良于一身,性格是立体多元的。

(3)史诗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借动植物来喻人。

后人赞誉“荷马式的比喻”。

史诗的思想意义

a、以人为主,贯穿始终的是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b、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情况。

c、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这种新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尚及一夫一妻制。

史诗的地位

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它犹如百科全书,其影响遍及希腊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欧洲史诗的典范,并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四种文学样式:

(1)教会文学

1教会文学(正统文学取材《圣经》)

体裁:

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圣徒言行录、梦幻故事、宗教剧等。

作者:

教会僧吕

主要内容:

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主要手法:

梦幻、寓言、象征。

新旧约

但丁《神曲》两重性:

形式、内容、

形式:

结构框架的原则(教会的传统象征式的、有系统)

诗歌运用了中世纪宗教文学常用的梦幻故事的写法,却取材于现实。

全诗分为3篇,每篇又分33歌,共99歌;加上序曲,组成完美的数字100,此外,每篇长短相等4700行左右,都以“星”字结尾。

“3”和它的倍数在基督教世界是吉祥数字,代表“三位一体”的神秘宗教观念,而“星”体现出基督教中“上帝”引导人类至善思想。

加上大量隐喻和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浓厚的宗教文学特征。

内容:

1.贯穿着上帝是万物之源和宇宙的最高主宰的观念

2.地狱与炼狱主体以七宗罪安排

3.依照但丁本人的是非善恶来作为评判标准安排三界住客(把当下社会中作恶的人放在地狱下层,如教皇被安排到了地狱底层)

4.对世俗爱情的态度。

但丁是宗教禁欲主义者,但其禁欲主义侧重道德。

他按照中世纪基督教的道德标准,把古往今来许多爱情故事里的人物,诸如海伦狄多等判为贪色者,打入地狱的第二层,接受狂风暴雨的鞭打,他虽将弗良齐斯卡与保罗打入地狱的淫乱层,但又非常同情这一对恋人,以致于“因怜悯而昏晕”,像死尸一样倒在地上,在《炼狱篇》第十八首“爱的理论”中又说到“爱的本质也许总是善的”,这一切明显表现了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世俗爱情的思想,这是与教会的禁欲主义,来世思想背道而驰的,体现出人文主义色彩。

5.两种引导者带领人类走必须走的两条路:

在理性(维吉尔象征理性)指导下,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认识罪恶与错误,在道德上得到净化,再经过信仰(贝娅特丽丝象征信仰)的引导,走出迷惘,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界。

(二)英雄史诗

3英雄史诗(歌颂封建时代理想英雄人物的长篇史诗)。

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

早期英雄史诗)。

前期英雄史诗

(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芬兰:

《卡勒瓦拉》(又译《英雄国》)

冰岛:

《埃达》《萨迦》

《贝奥武甫》:

上篇《鹿厅》下篇《屠龙》

中心主题:

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诗中的英雄具有忠君爱国、英勇善战的

高尚情操。

后期英雄史诗法国:

《罗兰之歌》(爱国主义的主题)

(中世纪中期)西班牙:

《希德之歌》

德国:

《尼伯龙根之歌》

俄罗斯:

《伊戈尔远征记》

(三)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世俗封建主义文学)兴盛地:

法国

宣传骑士道“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大量骑士与贵妇间的“典雅的爱情”肯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这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来世主义极大的冲击。

主要内容:

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

主要体裁:

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作者:

封建主、骑士

骑士抒情诗内容:

描写骑士们的所谓“典雅的爱情”。

中心主题:

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

破晓歌最为有名。

分为三个系统:

古代系统:

根据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改写。

著名的作品:

《亚历山大传奇》

骑士叙事诗《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

不列颠系统:

主要写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

作品:

《特里斯

和伊瑟》

拜占庭系统:

《奥卡森和尼柯莱特》

(四)市民文学

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愿望)

主要特征:

适应市民的政治要求和生活愿望。

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赞扬市民的才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主要创作手法:

讽刺

主要体裁:

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市民戏剧等。

《列那狐的故事》:

以动物讽喻现实,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在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长篇故事诗代表作:

《玫瑰传奇》:

(法国)整部作品运用象征、梦幻手法。

上部:

宣扬骑士“典雅的爱情”的贵族文学作品。

下部:

反映了主张个性解放,反对封建贵族特权,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等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

(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



●一意大利文学(人文主义发祥地)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包括366首十四行诗和抒情短诗。

抒发对妻子劳拉真挚的爱情。

劳拉具有迷人的形体美、强烈的现实感。

形式上创造性地运用了十四行诗的体裁。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短篇小说集、欧洲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主题:

反对腐败的罗马教廷、反禁欲主义。

运用框形结构(来自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

意大利人文主义三杰:

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



●二法国文学

人文主义有两种倾向:

民主:

拉伯雷《巨人传》(法国早期讽刺小说、欧洲第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国王卡冈都亚儿子庞大固埃

“请你们畅饮、畅饮知识、畅饮爱情、畅饮真理”的现世人生态度,寄托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创立了“德廉美修道院”(理想社会)。

贵族:

“七星诗社

术语解释

七星诗社:

1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由7人组成,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进行更新。

2《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

3主要人物:

龙沙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

主要成就:

爱情诗。

蒙田《随感录》法国第一部近代散文集。

●三西班牙文学(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术语解释

流浪汉小说:

116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流浪汉小说。

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

2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3西班牙最早的优秀流浪汉小说:

无名氏《小癞子》。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的顶峰: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戏剧方面:

维伽:

民族戏剧之父

代表作《羊泉村》:

直接描写农民对领主的反抗。

主人公:

劳伦霞、骑士队团长:

费尔南

塞万提斯称维伽为“自然的奇迹”。

●四英国文学(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

乔叟(英国诗歌之父):

《坎特伯雷故事集》(框形结构)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幻想小说)通过一位回到英国的水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

斯宾塞:

《仙后》(长诗)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文学的高峰。

语解释

大学才子派:

1是在莎士比亚之前。

“大学才子”对当时活跃于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马洛:

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1、内容:

2、堂吉诃德形象分析

喜剧性——悲剧性

塞万提斯(西班牙)

塞万提斯:

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代表作:

《堂吉诃德》:

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主要内容:

主要线索是堂吉诃德的三次游侠经历

以堂吉诃德企图恢复骑士道来扫尽人间不平事的主管幻想与西班牙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作为情节基础,以漫画式的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堂吉诃德和他的随从桑丘这两个人的个性。

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戏剧与悲剧因素)

1喜剧因素:

由于被骑士小说毒害,他终日脱离实际。

把维护主正义,消除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天职。

见义勇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善良的动机,由于方法不对(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等)而得到相反的结果。

使他成了一个夸张的喜剧性的角色。

2悲剧因素:

堂·吉诃德的形象,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堂·吉诃德不单是个喜剧性角色,他坚信骑士道,可以看出这一人物全身心浸透着对理想的忠诚,为理想而承受种种艰难困苦。

主观上他又是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

3不涉及骑士道时,他是一个具有渊博的学识,为理想而奋斗的战士。

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都具有远见卓识,他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之光。

脑子里装这人文主义的理想,手中却提着中世纪的长矛。

如此极端的矛盾集中在他身上,使得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即丰富又复杂。

4这一形象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和当时西班牙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作家本人的思想矛盾(嘲笑骑士制,又试图以理想化的骑士精神来冲击落后的现实。

堂吉诃德原名吉·哈诺他的侍从:

桑丘·潘沙

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

根据他的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发展情况,一般把他的创作分为3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第二时期

  (1601—1607)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全盛时期。

这时期的创作以悲剧为主,一般称为悲剧时期;第三时期

  (1608—1613)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晚期,一般称为传奇剧时期,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4部和《亨利八世》历史剧1部。

莎士比亚

1、创作情况:

1、威廉•莎士比亚:

马克思成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一生共创:

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的创作道路,按其思想和艺术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590~1600):

历史剧、喜剧时期,创作充满愉快乐观的浪漫色彩。

a、两首长诗:

《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

b、历史剧(9部):

历史剧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政治理想: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主张民族统一,拥护贤明君主,谴责封建暴君。

前四部:

《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

后四部:

《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部最具代表性)《亨利五世》

c、喜剧(10部):

基本主题:

歌颂爱情和友谊,正面宣扬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

包括: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

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吝啬鬼”形象(夏洛克)。

《罗密欧与朱丽叶》:

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2)中期(全盛时期1601~1607):

悲剧时期,带有悲愤沉郁的色彩,共创了七部悲剧四部喜剧(包括《一报还一报》等)。

基本主题表现野心、贪欲的邪恶性。

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主要人物:

哈姆莱特、霍拉旭(侍卫长)、雷欧提斯(情人之魂)

《奥塞罗》主要人物:

奥塞罗(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品质)、苔丝德梦娜、伊阿古、凯西奥

《李尔王》:

对权势、财富贪欲的抨击。

《麦克白》:

(心理描写)野心家形象。

《雅典的泰门》:

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作了深刻的揭露。

(3)晚期):

传奇剧时期,最重要的思想特征:

宽恕、和解

《暴风雨》(诗的遗嘱)等传奇剧四部

《亨利八世》历史剧一部

这一时期詹姆士统治的反动矛盾的尖锐。

作者从现实中找不到矛盾的出路,便转向幻想世界,梦想通过超自然的力量,用仁爱、宽恕的精神来调和矛盾,实现理想。

2、《哈姆雷特》

对哈姆雷特形象、性格的不同解读

第四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启蒙运动:

自由、平等、“理性王国”

启蒙文学的特点:

1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

正剧、哲理小说等。

英国文学

一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

笛福(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报道之父):

主要作品:

《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鲁滨逊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第一人称自述方式)。

斯威夫特(激进的民主派,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

主要作品:

《格列佛游记》(儿童幻想剧小说)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讽刺和抨击)。

理查生(长于使用书信体叙述故事的作家):

《克拉丽莎》书信体小说

菲尔丁:

(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

《汤姆·琼斯》(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

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为“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

法国文学

二法国小说(正剧、哲理小说)

温和派:

孟德斯鸠:

《波斯人信札》书信体哲理小说,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先河)主人公:

郁斯贝克和黎加。

《法的精神》(又译《法意》)

伏尔泰:

《老实人》(最优秀)理想世界—黄金国

激进派:

狄德罗(提出“严肃的戏剧”的概念、《百科全书》领袖):

主要作品:

三部哲理小说

《修女》:

揭露教会罪行的书信体哲理小说(少女:

苏珊·西蒙南独白的方式)。

《拉摩的侄儿》:

对话体哲理小说(马克思称:

“无与伦比的作品”。

恩格斯称:

“辩证法的杰作”。

《宿命论者雅克》

卢梭(激进派的领袖):

理论著作:

《论科学与艺术》:

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返归自然”的理论。

《民约论》(又名《社会契约论》):

“福音书”。

哲理小说《爱弥尔》:

法国第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小说。

晚年自传体小说:

《忏悔录》

文学代表作:

书信体哲理小说《新爱洛绮斯》:

主人公:

尤丽、圣·普乐

博马舍(18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喜剧作家):

主要剧作:

《费加罗三部曲》:

《塞维勒的理发师》(又名《防不胜防》)、《有罪的母亲》、《费加罗的婚姻》(又名《狂欢的一天》)

勒萨日:

《吉尔·布拉斯》《瘸腿魔鬼》(承袭流浪小说)

德国文学

三德国文学

莱辛(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

主要贡献:

一美学理论:

《拉奥孔》探讨诗与画的界限。

二戏剧理论:

《汉堡剧评》

三戏剧贡献:

《明娜·封·巴尔赫姆》(喜剧代表作)

《萨拉·萨姆逊》(第一部市民悲剧代表作)

《爱米莉娅·迦洛蒂》

席勒(剧本始终贯穿反暴政、争自由的主题)

《强盗》:

“歌颂一个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

(卡尔)

《阴谋与爱情》:

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恩格斯)

1剧本勇敢的把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了历史舞台。

2作者公开站在平民一边,维护平民的尊严,谴责达官贵人。

主人公:

斐迪南、露易斯、瓦尔特、伍尔牧。

《堂·卡洛斯》:

狂飙突击向古典主义过渡时期的作品(席勒式)

晚年与歌德合作共迎来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

《奥尔良姑娘》、《威廉·退尔》等剧本。

美学著作:

《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通信》):

探讨用审美来改造社会。

《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

首次提出并区分两种基本创作方法。

意大利:

喜剧大师哥尔多尼《女店主》、《一仆二主》

第五章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

异国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作品

德国文学

主要作家及作品:

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海涅:

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早期代表作: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后期代表作: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英国文学

二英国文学

术语解释

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

1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2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

《抒情歌谣集·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

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代表作《古舟子咏》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

雪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麦布女王》:

(长诗)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理解社会”。

自然山水诗:

《云雀》、《西风颂》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齐慈《夜莺颂》(颂诗):

以精巧著称。

司各特:

(以历史小说著称)“威弗利小说”代表作《艾凡赫》

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爱玛》

 

法国文学

三法国文学

雨果《(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树起浪漫主义的旗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

夏多布里昂:

《基督教的真谛》:

包括两部中篇:

《阿达拉》:

写了一个发生在北美原森林的故事。

是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

主人公:

印第安人:

夏克塔斯、部落酋长之女:

阿达拉。

《勒内》:

写的是一个贵族青年的忏悔。

史达尔夫人:

主要作品:

《黛尔菲娜》、《柯丽娜》;理论著作《论文学》、《论德国》

拉马丁:

诗集《沉思集》

缪塞(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

《世纪儿的忏悔》(自传体小说):

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阿克达夫”的形象。

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三个火**》

乔治·桑:

《安蒂亚娜》:

成名作

《康素埃洛》《安吉堡的磨工》:

具有空想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

《魔沼》:

田园小说

小仲马:

《茶花女》通过妓女玛格丽特同阿尔芒斯的爱情悲剧揭露虚伪的社会道德和门第观念。

俄国文学

四俄国文学(19世纪俄国是个沙皇专制的农奴制国家)

对自由的歌颂,对民主的向往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旋律(反专制、争自由)。

茹科夫斯基:

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抒情诗人”。

普希金和雷列耶夫(十二月党人)的创作形成了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潮。

莱蒙托夫:

(诗歌基本的主题:

对自由的渴望)

《恶魔》:

代表了莱蒙托夫浪漫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

《当代英雄》:

俄国早期小说的杰作:

主人公毕巧林是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主人公的自我剖析和日记形式,被誉为“俄国第一部社会心理小说”。

五美国文学

欧文(美国文学之父):

代表作《见闻札记》

库伯(被称为“美国的华尔特·司各特”):

《水手》被誉为“美国第一部海上冒险小说。

“边疆系列小说”包括: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等。

爱伦·坡:

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唯美倾向的作家,被誉为“西方现代派的远祖”

推理小说:

《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

恐怖小说:

《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

爱默生:

《散文集》

霍桑:

《红字》(长篇小说)主人公:

海丝特·白兰、牧师:

丁梅斯代尔。

表现了宗教对人性的摧残,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性,被称为是一部“心理罗曼史。

惠特曼(美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诗人):

《草叶集》:

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顶峰的产物。

包括:

《听到美洲在歌唱》《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我之歌》作者摒弃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创造了“自由诗体”。

其它国家文学:

密茨凯维奇:

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诗人。

代表作:

诗剧《先人祭》、长诗《塔杜施先生》。

裴多菲:

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

代表作:

《自由与爱情》

拜伦(英国)

拜伦式英雄:

1这些英雄大多出自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里。

2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