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6796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docx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docx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

托市小麦竞拍成交持续低迷

本周(4月25日-4月30日),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保持平稳。

据中华粮网监测,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三等普通白小麦火车板价1870元/吨,山东临沂国家粮油批发市场普通三等白麦出库价1820元/吨,湖北华中粮食中心批发市场三等红麦批发价1680元/吨,新疆粮油批发市场三等普通白小麦火车板价192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山西运城小麦批发市场三等普通白麦出库价1890元/吨,比上周涨10元/吨,涨幅0.54%。

一周要闻回顾:

★4月29日第121次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成交情况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举行了每周一次的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会。

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小麦179.67万吨,实际成交20.74万吨,成交量较上周减少2.5万吨。

总成交率11.54%。

其中安徽计划销售23.36万吨成交4.09万吨成交率17.5%;江苏计划销售30成交1.78成交率5.93%;河北计划销售10.23万吨,成交率14.27%;山东计划销售5.1万吨,成交率95.3%;湖北计划销售10万吨,成交率8.3%;河南计划销售90万吨,成交7.72万吨,成交率8.58%。

★本周小麦市场整体持稳,局部价格小幅波动本周小麦市场整体平稳,局部小幅波动,市场相对平淡。

3等白麦全国交易均价为1856元/吨,比上周涨15元/吨,整体上呈现平稳波动走势。

据中储粮价格检测系统数据显示,小麦全国产区磅秤收购均价本周为1866元/吨,较上周涨1元/吨,较上月涨12元/吨,波动不大。

★小麦长势好于预期看涨心理普遍减弱目前,我国西北、华北和黄淮地区小麦处拔节阶段,江南和西南地区已进入抽穗期。

当前河南冬小麦一类苗比例占58.8%,二类苗比例占26.7%,三类苗比例占13%。

河北小麦一、二类占85%,比上年同期增加10个百分点,总体苗情好于去年,也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山东大部分地区小麦生长积温较常年偏多,气候条件有利于冬小麦生长,苗情普遍较好。

当前市场认为,产区小麦长势好于市场预期,产量有望继续提高。

距离2009年新粮上市上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阶段的小麦市场经受的季节性压力较大。

一方面要面临新粮上市的压力预期,另一方面要承载当前市场供给充足、需求疲弱的现实压力。

尤其在市场对小麦后期价格看涨心理普遍减弱的情况下,农户、收储企业及贸易商出售积极性会继续增强,市场季节性压力将有增无减。

★面粉购销延续清淡低迷局面仍无改观从近日的国内面粉市场来看,市场购销表现仍然清淡,产销区面粉价格基本维持平稳。

河北石家庄地区特一粉出厂价为2300-234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特一粉出厂价为2300-2320元/吨,销售数量保持稳定,出厂价格相对平稳。

河南安阳地区特一粉出厂价为2280-2300元/吨,价格回落20元/吨。

近日上海地区批发市场面粉批发价格为2.32元/公斤,下跌2.11%;零售市场散装特一面粉为3.59元/公斤,下跌0.39%。

就目前来看,销区面粉经销商采购积极性不高,大多仍在消化前期库存,产区面粉厂开功率维持低位水平,国内面粉市场销售低迷的局面依旧没有改变。

★产区小麦病虫害变化情况值得关注今年小麦长势好于市场预期,但有关机构预计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

据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监测,该省各麦区小麦吸浆虫均有分布,高密度块有所增加,总发生面积达900万亩。

河南省植保站最新统计,该省小麦主要病虫害已发生1.07亿亩次。

安徽省淮北地区小麦穗期蚜虫发生普遍,田间有蚜株率高,部分地区发生数量大,预计小麦穗期蚜虫将偏重至大发生。

目前正值小麦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后期防治动态值得关注。

★市场看空气氛浓厚,强麦期价振荡回落本周初因猪流感恐慌而出现大面积暴跌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周三止住了急跌之势。

豆粕、大豆、小麦小幅下跌,玉米还出现了小幅上涨。

郑强麦主力合约本周也持续低位震荡。

周一期价延续前周跌势,随后展开震荡整理,周内最低价2106。

本周主力合约持仓10.3万手,与上周持平,成交量19.5万手,周减少近20万手。

从图形上看,WS909周K线报收带下影小阴线,创近2月新低;均线系统亦呈中性偏弱格局,MACD有向下运行的趋势。

基本面上,小麦市场供给充裕需求不足,现货市场对期市的支撑力不强,估计近期郑麦期价仍会以弱势震荡为主。

★美国小麦播种耽搁支持小麦价格上涨据美国光谱商品公司分析师路易丝·嘉特娜发布的报告称,从季节性角度来看,五月初小麦价格趋于上涨,今年也可能如此。

但是从长期来看,小麦期末库存庞大,今年小麦有望再度丰产,因而小麦长期走势依然趋于下跌。

因而建议农户逢高抛售小麦。

季节性飙升并不会持续太久。

美国北部平原天气寒冷多雨,这导致春小麦播种严重耽搁。

初步单产预测数据显示,堪萨斯州北部地区小麦单产潜力良好,这可能抵消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克萨斯州的降幅,不过最南部地区的小麦单产潜力同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嘉特娜称,上周春小麦市场带领小麦市场走强,天气仍是左右小麦价格走向的关键因素。

市场分析预测:

✧本周,托市小麦投放量基本保持,但市场交易状况几无变化,河南市场成交率仅为8.58%创近半年新低。

整个4月份成交率一直较低,政策和市场均保持平静。

✧本周,最低收购价小麦挂牌成交量稳定,安徽市场(含分会场)4月23-28日累计成交3万吨,河南市场成交7.76万吨,均价1808元/吨,成交量无大变动。

✧本周,全国小麦产区磅秤收购平均价为1866.3元/吨,较上周涨1元/吨,较上月涨12元/吨,出库价1886.9,比上周跌6.76,比上月涨6.6。

✧本周面粉市场销量偏弱,部分地区价格走低,特一粉全国交易平均价格2484元/吨,比上周下跌2元/吨,标准粉全国交易平均价格2010元/吨,与上周持平。

✧据调查,面粉加工企业开工普遍存在不足现象,部分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仅维持一半左右,对小麦需求趋于平淡,抑制了小麦的上涨空间。

✧有分析认为,距离2009年新小麦上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阶段市场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如果没有新的政策支撑,小麦市场运行可能会稳中显得偏弱。

✧2009年,国家将继续增加支农惠农投入,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从秋冬种情况看,根据农业部门数据,冬小麦播种面积3.27亿亩,较上年略增。

新小麦上市前,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这种平淡局面不易改变。

原因是:

首先,前两个月成交的大量小麦将陆续出库进入流通,市场供给相对充足;其次,面粉消费进入淡季消费周期,市场需求一般;最后,目前主产区小麦长势良好,新麦上市在即,市场看涨心理减弱,一些前期惜售的农户将会增加小麦销售量,贸易上的小麦出库数量仍会增加。

虽然有政策面等利好因素的支撑,小麦市场处在高位运行的状态,但对小麦市场利空的因素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据对面粉加工企业的调查,随着天气的逐步转暖,面粉市场逐渐进入了销售淡季。

近期小麦市场受多空并织因素的影响,将处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中,后期“政策市”现象将更趋于明显,应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

玉米市场一周点评:

猪流感冲击市场心理政策扶持出现新方向

本周(4月25日-4月30日),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有所上涨。

其中东北产区整体持稳,上冲动能不足。

华北地区受余粮减少、农民惜售情绪增多影响,维持小幅补涨势头。

受低价华北玉米牵制,南方市场价格维持稳定,局部有涨。

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本周,长春新玉米收购价1580元/吨,较上周持平。

辽宁锦州贸易商新玉米收购价1600-1620元/吨,水分14.5%,较上周持平。

山东青岛本地产新玉米进饲料厂价1500-1580元/吨,15%水内,持平。

河北石家庄玉米饲料厂收购价1490-1500元/吨,涨10-20元/吨。

北京新玉米饲料厂收购价1540-1560元/吨,水分14%,涨20元/吨。

广西南宁玉米到站价1730-1800元/吨,14%水,持平。

湖南长沙中等玉米到站1700-1780元/吨,基本持平。

四川成都玉米到站价1730-1810元/吨,14%水,持平。

湖北武汉玉米到站价1700-1780元/吨,涨10元/吨。

浙江宁波东北玉米产码头价1660-1690元/吨,持平。

大连港二等玉米平舱价1620-1630元/吨,水分14%,持平。

广东蛇口港二等玉米1660-1680元/吨,水分14%,持平。

一周要闻回顾:

★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高量少本周,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持稳。

长春大成公司干玉米国标二等挂牌1580元/吨,较上周持平。

松原赛力事达国标二等折干1600元/吨,持平。

公主岭黄龙及中粮生化公主岭公司国标二等1580元/吨,持平。

中粮生化榆树公司国标二等1540元/吨,持平。

吉林燃料乙醇1520元/吨,持平。

由于余粮较少,企业收购量普遍较低。

★东北近几日将开始春播生产根据调查了解,东北近几日将拉开春播生产大幕。

不过,目前天气条件有喜有忧。

中东部地区前期降雨频繁,土壤偏湿,将影响翻地等作业;西部地区墒情适度。

根据气象部门监测,预计周五起东北将出现大面积降雨天气,如果及时播种,有利于出苗。

但如未能播种,将使春播过程继续推迟。

★国务院:

适当提高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动社会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投资需求,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现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进行调整,适当提高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周初猪流感重创农产品行情本周猪流感疫情大规模爆发,周初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大跌。

自墨西哥和美国宣布发生猪流感疫情后,俄罗斯已经禁止从墨西哥进口猪肉,同时还禁止从美国近十二个州进口猪肉。

其它进口国也会很快宣布进口禁令。

市场担心猪流感疫情可能导致猪肉需求下滑,促使养殖户进一步屠宰生猪,进而导致饲粮需求减少,玉米价格下挫。

其它基本面因素也在继续影响农产品价格。

★阿根廷农业部称玉米收割工作已完成65%据阿根廷农业部周三发布的周报显示,截止到4月23日,阿根廷2008/09年度玉米收割工作已经完成了65%,比上年同期高出16%。

但是受干旱影响,玉米作物状况糟糕。

阿根廷农业部预计最终产量在1250到1380万吨,创下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市场分析预测:

政策方面:

继上周国家将出台政策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本周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提高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但目前具体调整比例尚未公布。

中华粮网分析师认为此举可能意味着国家对玉米深加工项目以行政准入干预变为资金准入干预,对新项目投资管制放松。

因为此前由于粮食价格过高,引起行政干预玉米乙醇业的发展,自08年起基本是一刀切,新项目几无获批可能性。

而目前玉米价格偏低,国家粮食库存偏高,后期顺价销售前景未卜,国家近期政策有明显转变,改为力推收储为扶持加工,这种转变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愈加明显。

东北方面:

农民余粮较少,收购困难。

近两日将展开春播,不过有可能受降雨影响继续推迟春播作业。

华北方面:

农民玉米存量继续降低,粮库收购积极,加工企业库存水平提高,部分地区涨幅明显。

南方市场:

到货增多,采购偏弱。

需求方面:

养殖业疲软,深加工改善。

养殖业整体效益较差,由于猪流感带来的心理恐慌,国内猪肉价格全线下跌。

根据中华粮网分析师近两日了解,国内生猪价格普遍下跌0.2-0.5元/斤,小型养殖主体信心遭受较大打击,补栏积极性较差。

不过,随着近两日国内外对于猪流感病毒的深入了解和不断宣传,疫情与猪肉的联系正在剥离,而且国内尚未报告发现猪流感感染病例,疫情对养殖业的打击暂时只存在于心理范畴,一旦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养殖业很有可能拿出相对反弹的表现。

深加工方面,由于近期油脂价格上涨,带动玉米油等深加工副产品行情转好,深加工利润增大,再加上国家政策支持,预计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将继续提高。

本期维持上期观点:

预计5月初东北因出离托市保护,以及一批囤积粮的出手,玉米价格将偏弱,但即便下探底部空间也将有限,而华北进入5月会因余粮出净赢得利好,有望适度理顺与东北玉米价差;预计6月份可能出现供应的断档,如果未启动政策粮销售,则有利于出货;预计7月份起政策性玉米拍卖将开始增加(预计在华中地区玉米价格站稳1850元/吨后方能启动大规模的政策性玉米销售),7-8月份囤货需谨慎,避免政策性抛售压力。

本年度内,不确定因素较多,提醒广大企业及贸易商后期更多关注政策动向、经济形势、养殖及深加工利润、天气状况、国际价格。

在金融危机时期,未来世界经济形势何去何从还很难下定论,小概率事件发生频率增多,经营风险加大,合理的套期保值机制更为必要。

稻谷市场一周点评:

运补即将结束粳米市场或将南强北弱

本周(4月25日-4月30日),受市场粮源有限,“运补”即将结束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国内稻米价格再次掀起了由东北稻米引领的涨价热;而南方市场由于大米进入需求淡季,市场购销转淡,行情走势较为平稳。

据中华粮网监测,本周,黑龙江佳木斯2等粳稻收购价2000元/吨,浙江杭州标一晚粳米批发价292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江苏泗阳3等晚籼稻收购价2020元/吨,江西抚州标一晚籼米批发价2900元/吨,均下跌20元/吨;浙江衢州3等早籼稻出库价1810元/吨,湖北华中粮食市场标一早籼米批发价2800元/吨,均持平。

一周要闻回顾:

★4月28日最低收购价粳稻交易成交率99.95%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定于4月28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黑龙江、吉林设分会场)竞价交易最低收购价粳稻200108吨,实际成交200009吨,成交率99.95%,成交均价2167元/吨。

分省分品种成交详情如下:

吉林:

计划销售最低收购价粳稻70069吨,实际成交70008吨,成交率99.91%,最高成交价2700元/吨,最低成交价1790元/吨,成交均价2265元/吨。

黑龙江:

计划销售最低收购价粳稻130039吨,实际成交130001吨,成交率99.97%,最高成交价2390元/吨,最低成交价1760元/吨,成交均价2115元/吨。

★投放增加难改交易火爆东北粳稻继续坚挺向上为缓解粳稻供应紧张局面,上周国家增加了2007年最低收购价粳稻拍卖的投放数量,拍卖量由每次15万吨增加到20万吨,但拍卖依然非常火爆,成交率与成交价格仍然保持相当高的水平,这主要是中小型加工企业库存偏少,而市场新稻粮源严重不足,参与拍卖是企业取得粮源的主要渠道。

受此影响,现货价格依然高位坚挺,部分地区价格继续走高。

近期黑龙江五常地区长粒水稻收购价格在2360-2400元/吨,长粒米出厂价格在3520-3560元/吨,基本稳定,加工企业手中粮源较少;黑龙江东部地区加工企业水稻收购价格2060-2100元/吨,二等普通圆粒大米出厂价格2900元-2940元/吨,长粒大米出厂价3120元-3160元/吨,基本平稳,局部略有上涨;辽宁盘锦地区米厂圆粒水稻收购价格在2360-2380元/吨,圆粒大米出厂价在3200-3300元/吨,均上涨40-60元/吨。

本周是运补截止的最后一周,预计南方粮商将会抓住这一最后的有利机会,加大对东北稻谷的采购。

在南北各方市场主体的共同作用下,预计本周粳稻拍卖仍将会保持较好的成交水平,东北粳稻市场将继续维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预计后期南方销区稻米价格仍呈下降态势截止3月31日,全国累计收购国家临时存储稻谷1434.2611万吨,完成总计划的63.7%。

4月份随着国家临储收购的结束,地方收储企业基本停止收购,市场中晚稻价格小幅下降。

由于国家掌握着大量粮源,农民手中余粮不多,惜售心理增强,收购市场呈现有价无市局面,交易量小。

5月份即将到来,国有企业、贸易商关注的重点侧重于销区市场价格走向及国家临储拍卖。

笔者预计5月份销区米价仍呈下降的态势。

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天气变暖,市场需求清淡;二是销区库存量大,大米价格暂难抬头;三是购销趋淡,企业生产利难图;四是大规模轮换在即,对稻价构成打压。

★4月华南口岸江苏米下跌东北米上涨据市场监测,4月份,受产区价格影响,华南口岸大米价格上涨下跌幅度均较大。

其中,湖南早籼米及江苏杂交米价格小幅下跌,东北米继续上涨,而糯米因端午节即将到来,销区备货积极,价格大幅上涨。

4月28日华南口岸大米市场具体行情如下:

湖南08年产新标一早籼米常平港价格(下同)在28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50元/吨;江苏产标一杂交米在292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60元/吨;湖北产标一两优培九米在3200元/吨,较上月同期持平;东北产标一粳米在328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80元/吨;江西产标一籼糯米在338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80元/吨。

★原粮紧缺期盼临储稻谷平稳市场原粮紧缺是春节过后,市场一直存在的现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这从近期激烈的竞拍以及高涨的价格不难看出。

前期,受清仓查库工作的影响,粮库轮换及临储出库计划都有所延误。

但目前,首先从粮库方面来看,根据清仓查库工作进度的安排“4月20日前,市(地)级人民政府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粮食库存情况进行全面普查,4月底前,由省级人民政府进行重点复查,5月上中旬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抽查”可看出,目前普查工作已经结束,复查工作也将基本完毕。

随着人员的回归岗位,粮库工作的正常运行,稻谷轮换将得以有序进行,而临时储备粮的出库计划也将陆续下达。

其次,从市场方面来看,原粮紧缺,稻米价格持续上扬,加工企业停机普遍也强烈期盼国家大量出粮,同时市场需求情况十分好也适合国家出粮。

再次,从时间上来看,南方早稻移栽工作大部分已完成,新粮7月初也将开始上市,仅剩2个月之久,时间的紧迫性也催促粮库赶紧进行出库工作,以腾仓准备早稻收购。

中华粮网认为,随着粮库出粮时间的越往后移,其出库压力也就越大,后市集中出库的局面也就越严重,稻价也可能因此趋于疲软,因此,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考虑,粮库大范围出粮在5月份都势在必行。

后市价格仍由其拍卖底价的设置来决定。

★早稻期价高位窄幅震荡,现货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上周一(4月20日)早籼稻期货正式挂牌交易,各合约纷纷大幅跳空高开,其中ER909合约基准价1940元,开盘为2050元/吨,较基准价高开110元/吨,上周最高上冲2071元/吨,最低探至2011元/吨,周未报收2042元/吨,ER003最高上冲至2132元/吨,尾市收于2099元/吨,各合约走势均十分稳健,后半周波幅逐步收窄,显示市场对此比较认同。

目前新早稻大部分地区刚刚栽插完毕,离登场尚有二个多月,后市产量的不确定性犹存,预计后期早稻期货(指ER909)将以2050元/吨为轴心,以2000—2100元/吨为区间反复震荡,上冲2100元/吨的可能性较大,跌破2000元/吨的概率较小。

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对粮食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且交割的早稻质量要求较高,同时天气的不确定性也将为期价炒作提供充分的依据。

虽然期价走势强劲,但现货市场受到储备轮出压力不断增大的影响,市场呈现小幅震荡,并没有跟随联动。

近期江西省赣州地区08年产早籼稻收购价格为1916元/吨,较前一周下跌2元/吨;标一早籼米市场批发价格为2924元/吨,下跌2元/吨;华南口岸大米市场湖南产早籼米2800元/吨,较前一周下跌10元/吨。

由于目前早籼稻期现影响因素有所不同,预计期现走势背离仍将持续一定时间。

★近期泰国大米出口价格可能继续下跌据贸易商称,近期泰国大米出口价格可能继续下跌,因为有消息称泰国政府计划向国内市场投放380万吨大米库存。

据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自三月中旬以来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一直下跌,因为出口需求放慢。

目前泰国100%B级大米报价为每吨583美元,曼谷FOB价,相比之下,3月18日为639美元。

蒸谷米报价为583美元,相比之下,3月18日为669美元。

泰国政府将向国内市场投放380万吨大米库存,以此节省部分收购开支。

泰国政府一直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水平收购大米。

市场分析预测:

★运补即将结束粳米市场或将南强北弱虽然最低收购价粳稻拍卖数量逐增,但交易依然非常火爆,成交率与成交价格仍保持相当高的水平,这主要是中小型加工企业库存偏少,而市场新稻粮源严重不足,参与拍卖是企业取得粮源的主要渠道。

受此提振,粳稻价格稳中有升;而南方市场,目前在清仓查库进入省级复查阶段后,中晚籼稻储备出库开始增加,籼稻市场略有震荡,价格似有走弱趋势,粳稻走势明显强于籼稻。

本周为粳稻(大米)入关运费补贴政策截止的最后一周,预计随着“运补”结束时间的迫近,五一节后粳稻市场将出现南北分化,南方粳稻市场或将继续坚挺向上,北方粳稻市场则可能逐步趋于降温。

原因分析如下:

一方面东北地区因运补结束,关外采购成本将相应增加,加上运补前期突击向销区发运了较多的稻米,五一后南方企业到关外采购的积极性将会下降,东北稻米市场购销将趋于清淡,价格也将逐步走弱;另一方面后期东北稻米采购成本将增加的预期有效地支撑了市场价格,销区粳米价格涨多跌少。

为减少成本,南方地区粮商囤货意愿近期明显增加,加上我国经济企稳回暖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销区大米销量开始好转。

综合各方因素,中华粮网预计东北稻米后市将有可能出现南涨北跌的格局,即东北产区稻米价格出现下滑,南方销区米价略有上涨。

大豆现货市场一周点评:

被动下调

本周(4月25日-4月30日),国内市场大豆价格小幅下调。

起源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猪流感疫情一夜之间将恐慌的情绪蔓延至全球,27日国内豆类期货市场遭遇重创,大豆、豆粕双双跌停。

因期货市场大跌和担忧需求受损的影响,国内油厂也小幅下调了大豆现货收购价格。

根据中华油脂网监测,截至到4月30日,黑龙江哈尔滨油厂标准质量大豆挂牌收购价3280元/吨,国储库收3700元/吨;吉林国储收购价3700元/吨;河南许昌商品大豆收购价3300元/吨。

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下调,港内报价混乱。

其中,广东黄埔港3500元/吨,辽宁大连港3550元/吨,山东部分港报3480-3500元/吨。

一周要闻回顾:

★猪流感引发豆类期货大面积跌停由于担忧猪流感疫情可能影响肉类、饲料消费,并间接损害大豆需求。

27日上午国内豆类及油脂市场出现恐慌性的杀跌,大豆、豆粕以及棕榈油主力合约相继跌停。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宣布,一种致命的新型猪流感病毒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有可能大范围传播;各国政府已纷纷采取预防措施对这种病毒进行监控。

★黑龙江2009年大豆种植将减少0.4万亩来自黑龙江省统计局消息,2009年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意向表现为一降五升。

其中,大豆价格持续低迷,导致部分种植户2009年改种其他作物,致使2009年大豆预计种植比2008年减少0.4万亩至10.36万亩,下降3.64%。

小麦、玉米、水稻等则增长。

★商务部发布大豆、油菜籽进口预警商务部上周末发布大豆、油菜籽进口预警通报,提醒国内相关进口企业适度调整进口节奏,避免过量进口造成损失。

根据商务部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系统监测,今年前4个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约1400万吨,同比增长近40%,进口油菜籽90万吨,增加了1.2倍,创历史最高进口量。

★贸易商称中国大豆买家取消多达五船美国大豆据贸易商4月29日表示,市场传闻自上周以来,中国大豆买家已经取消了多达五船美国大豆。

船期分别是六月、七月和八月。

原因是近来中国大豆加工利润大幅下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月进口多达400万吨大豆。

★油世界再度下调阿根廷和巴西大豆产量预估因天气不利,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油籽行业刊物油世界周二(4月28日)再次下调阿根廷和巴西大豆作物产量预估。

其中,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为3,65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为5,730万吨。

市场分析预测:

★猪流感“传染”豆类,短期利空压力较大上周末,突如其来的猪流感疫情再次让人们绷紧了神经,除造成人员死亡外,疫情的爆发可能给另外一位已经非常虚弱的病人带来灾难,这位患者就是全球经济。

据世界银行2008年估算,如果出现全球性流感大暴发和传染,全球可能要付出30万亿美元成本,并造成全球的GDP减少近5%。

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