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6494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

《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x

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院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管理体制改革10年来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成效,梳理了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经验,展望了新形势下学校建设与发展路径的选择。

  关键词:

黑龙江科技学院;管理体制改革;院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154(2009)01-0023-04

  

  20世纪90年代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深刻的变革,由中央集中管理向由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转变。

煤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是在这种改革浪潮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煤炭高校由行业管理转为地方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由此,黑龙江科技学院(本文中的学校皆指黑龙江科技学院)隶属关系划归黑龙江省管理。

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10年是黑龙江科技学院发展辉煌的10年,不仅实现了几代人“迁校、上硕士点”的两个梦想,而且取得了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成绩,为学校今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创业历程,总结成功经验,展望未来发展,对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回顾: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成效

  

  1.艰难办学、谋求发展阶段(1998-2000年)

  学校前身是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

在边陲煤城办学50余年,几代“科院人”凭借北大荒精神,甘守清贫,自强不息,默默耕耘,竭心尽力献身于煤炭事业,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1998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生存与发展已经凸显为学校的首要问题。

特别是招生就业制度、投资制度改革和扩招政策的实施,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急剧膨胀,有五大主要问题几乎要把学校推向死亡线,即:

资源城市和煤炭行业发展走向低谷、学校人才严重流失、招生遇到严重困难、办学领域和空间狭窄、交通不便与信息不灵的瓶颈愈来愈突出。

此时学校办学走向低谷,办学艰难。

  为求生存、谋发展,更好地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1999年开始,学校先后组织3个考察团到国内高校考察,走访了30余所高校,并组织广大教职工进行学习和研讨,最后学校上下谋求发展的思想形成共识,即:

(1)发展才是硬道理。

“缓进则退,不进则亡”,必须主动出击,不等不靠,谋求新的发展;

(2)谋求新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式”与“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既要抓内涵,拓宽办学领域,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又要抓外延,走出边陲,到异地办学。

与此同时,学校抓住国家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历史性机遇,果断决策,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

  

  2.二次创业、跨越发展阶段(2001-2003年)

  如果把学校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作为第一次创业的话,2001-2003年,学校迎来了第二次创业时期。

按照走出鸡西、到异地办学的思想,2001年初,学校抢抓“高等学校可以到异地合作办学”的机遇,做出了建设哈尔滨新校区的战略决策,开始了白手起家建校区的艰辛创业之路。

全校师生员工同甘苦、共患难,战“非典”,依靠上级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依靠党委的坚强领导,用智慧和汗水在一片废墟上建成了一座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园林生态化的新校园。

2003年8月,学校主体由鸡西市迁入哈尔滨市。

与此同时,学校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办学层次和-办学实力的新跨越。

  

  3.办学转型,科学发展阶段(2004-2008年)

  2004年以来,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面对新校区建设所产生的沉重经济负担,学校正视现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及时进行办学转型,即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

评估之后,学校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征,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树立开放发展的思想,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大学制度和文化建设,开创了学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经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1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鲜明办学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空间实现跨越,办学环境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学校抓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机遇,建设哈尔滨新校区,办学主体由鸡西延伸到哈尔滨,办学空间由过去单一的鸡西校区发展到目前一校两地五个校区。

同时,学校以哈尔滨新校区建设为载体,着力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不仅稳定了教师队伍,而且明显增强了吸引力。

  

(2)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质量显著提升。

办学规模由体制改革初的5000人发展到目前的20000余人。

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92%以上,2003-2006年连续4年位居黑龙江省高校第1名,2007年位居黑龙江省高校第2名。

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航模、挑战杯、机器人、ERP等标志性竞赛中获奖数量和层次均为省内高校领先水平。

  (3)办学层次实现历史性跨越。

学校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由本科办学层次向培养研究生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硕士点总数达到17个。

  (4)办学实力明显增强。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由管理体制改革初的3000万元增长到目前1.71亿元,生均8319元。

拥有4个省重点学科、7个省重点专业、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

建成1门国家精品课程,10门省精品课程,1个省级教学团队。

  (5)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学校本着“大矿业”的思想,突出特色学科集成的优势,积极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省重大科技项目等12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67项,联合合作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每年为地方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办学领域进一步扩大。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国际国内多元合作,拓宽中外合作领域,先后与俄罗斯、加拿大高校、奥地利政府等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和科技交流,不断引进、吸收、消化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取得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新经验,受到黑龙江省教育厅的肯定,并在学校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向全省推广学校的中外办学经验。

  (7)校园和谐建设取得新突破。

新校区建设进一步凝炼了反映学校传统文化积淀和时代特征的“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4项国家级荣誉,“省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省文明单位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状”等42项省级荣誉。

2000年以来,学校党委连续8年被黑龙江省委、省委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5年学校作为3所典型高校之一在黑龙江省教育厅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做了专题报告,成为地方高校的杰出代表。

  

  二、思考: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经验

  

  1.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1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对高校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矛盾与问题突出。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学校坚持解放思想,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实践,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的要求,深入学习和理性思考,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经营学校的“三条线”、“四个转变”、“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等一系列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学校实际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

在这些思想指导下,学校科学确立了“教学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功能与发展定位。

  

  2.坚持把发展作为办学治校的第一要务,以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兴校

  在北大荒精神的浸润下,学校经过60多年的传承铸就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并作为兴校之源、育人之魂,彰显了学校的办学意志、办学传统和办学个性,产生了深邃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广大师生员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始终不渝地求生存、谋发展,并一步一步地从曲折、困境和逆境中发展壮大;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学校才白手起家建设新校区,实现主体迁移、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学校才正视现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及时转型,提升内涵。

  

  3.坚持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以质量立校

  学校始终追求“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以质量求生存。

确立了“确保生命线、构筑增长线、强化保障线”的“三条线”管理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

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保证教学、政策倾斜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工作局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4.坚持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以人才强校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保证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提出“大楼”向“大师”转变的思想,着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方面,学校以新校区建设和教育大发展为契机,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实际,坚持“稳定、引进、培养、共享”的原则,采取超常规措施、制定优惠政策来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共享人才,不仅稳定了一大批人才,而且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200余人,与哈尔滨市高校共享部分高水平教师。

另一方面,大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行青年教师过教学关、实践关、育人关制度;以学科专业课程专项建设为载体,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使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5.坚持服务经济社会的宗旨,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社会的宗旨,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作为黑龙江省惟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高校,“迁校不拔根,更名不改姓”,始终把发挥科技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突出特色研究作为学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主导思想。

不仅承担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省重大科技项目、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大项目,联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而且取得一批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瓦斯固化技术”和国内首台“结构光面扫描逆向三维测量机”为代表的标志性成果,为建设高教强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为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形势,2003年学校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等高端设备和技术,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为服务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搭建了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平台。

2005年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瓦斯固化储运实验室,成为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基础研究中心9个实验室之一。

学校还着眼于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国有重点煤矿人才严重短缺问题,从2003年起以政府、企业、学校联合出资和校企合作的模式,每年为区域煤炭行业定向培养400余名本科生。

已有两届毕业生到黑龙江四大煤炭集团就业,并且达到企业、政府、毕业生三满意。

  

  6.坚持特色办学,以特色求发展

  学校坚持重德育、重工程、重实践的优良传统。

新时期,又提出并确立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三大”教育理念,构建以“大德育”为先导、“大工程”为背景、“大实践”为途径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了基础实践、工程训练、专业训练、综合创新的四个实践平台,融德育与工程教育于一体,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凸显了“一高一强”(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了“重德育、重工程、重实践”的鲜明办学特色。

  

  7.坚持开放办学,以教育国际化视野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适应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走经营学校和开放办学的新路子,与银行、企业、社会、国外政府等广泛合作,不断拓宽中外合作领域,加强国际多元合作,先后与俄罗斯、加拿大高校及奥地利政府等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和科技交流,不断引进、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使中外合作办学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三、展望:

学校新形势下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大学建设的主要战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大学融于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来越突出。

大学既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提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并以此成为大学发展的生命力。

因此,大学办学必须与学术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方面,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不管怎样发展与变革,“崇尚学术,自由独立,追求真理,宽容和谐”等核心理念,不能丢失。

另一方面,大学要主动适应社会、融于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特别是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清楚地表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战略:

(1)学科战略。

学科专业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

学校要上实力和水平,必须坚持学科专业的龙头地位,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2)制度战略。

大学制度是大学建设的根本保障。

这种制度主要体现在现代大学制度上,即大学自治、校长治校、专家治学。

学校以学科专业配置资源,强化学术思想,倡导学术自由,尊重学术权力,注重学术管理,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3)文化战略。

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的最重要源泉。

这种大学文化体现在从文化的更高层次上,确立科学的知识观、人才观和教育观,通过文化养成和文化渗透促使受教育者实现从有知识向有文化的深刻转变,即文化育人。

  

  2.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思路

  大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大学建设的理性认识以及自身发展的实际,学校进一步推进科技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采取“历史积淀+创新跨越”的模式,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之路。

“历史积淀”就是通过深入贯彻“一二三四”办学方略,落实“三大”教育理念,以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团队建设为关键,进一步巩固评建成果,深化评估整改,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练好内功,夯实大学建设的根基,奠定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创新跨越”就是在整体建设的基础上,以差异发展的思想,采取超常规措施,建立特区,扶优扶特,突出重点,出奇制胜。

在局部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学科实力和科研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大学建设步伐,力争在“十二五”末期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责任编辑 王丽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