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6452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ICS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XXXX—201X

 

201X-XX-XX发布

201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xxxxx发布

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centralizedcontrolandoperation

ofcascadehydropowerstations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3

4总则4

5集控中心5

6集控中心系统建设要求6

7梯级水库联合调度11

8运行管理14

9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17

10集中控制运行评价19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评价指标20

条文说明23

 

前言

本标准系根据XXX的要求,制订本标准。

为适应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的需要,规范设计,统一运行技术要求,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中心、集控中心系统建设要求、梯级水库联合调度、运行管理、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集中控制运行评价等内容。

本标准由XXX提出。

本标准由XXX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X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XXX。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

标准化中心(?

,邮编:

)。

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技术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总装机容量100MW及以上的新建大中型流域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改建、扩建的流域梯级水电站需进行集中控制运行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8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7260不间断电源设备(UPS)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22368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

GB/T22482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T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NB/T35001梯级水电站水调自动化系统设计规范

DL/T578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

DL/Z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890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

DL/T1074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

DL/T1100.1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第1部分:

技术规范

DL/T5051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

DL/T5065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DL/T5202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5345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工程设计规范

DL/T5391电力系统通信设计技术规定

QX/T6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

自动气象站观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域梯级水电站cascadehydropowerstations

处于同一流域、上下游具有水力联系的两个及以上水电站。

3.2

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centralizedcontrolofcascadehydropowerstations

流域梯级水电站实行统一调控运行的管理方式。

3.3

流域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centralizedcontrolcenterofcascadehydropowerstations

组织和实施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的管理机构,亦称集控机构。

3.4

集中控制运行评价centralizedcontroloperationevaluation

对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水平及其效果进行的评价。

 

4总则

4.1为充分利用流域水资源,提高流域梯级水电站运行管理水平,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4.2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应确保水利枢纽安全,保障电网、梯级水电站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实现电站机组安全可靠控制。

4.3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除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已颁布的相关规范等。

 

5集控中心

5.1设置

5.1.1为满足流域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和水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需要,有效组织和实施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应设置流域梯级水电站集控中心。

5.1.2集控中心实施梯级水库统一调度,承担梯级水电站电力生产集中控制运行,提供防洪、防凌、发电、航运、灌溉、供水、生态等业务的技术支持。

5.1.3集控中心对外统一接受防洪、航运、灌溉、供水、生态、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调度指挥,接受电网调度中心调度指令。

5.1.4集控中心应全程参与集控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过程。

5.1.5集控中心位置应综合考虑电力送出、通信通道组织及安全生产运行等因素确定。

5.2与相关单位关系

5.2.1集控中心是流域开发公司的生产单位。

5.2.2集控中心负责流域梯级水电站水库调度、发电控制等业务,应遵守和服从相关调度机构的规程、规定和指令。

5.2.3应从水库调度运行、通信及自动化系统管理等业务界定流域梯级水电站与集控中心之间的工作界面,梯级水电站应服从集控中心的集控管理。

5.2.4同一流域及相关流域集控中心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协调,实现信息共享。

6集控中心系统建设要求

6.1集控中心系统配置

6.1.1应综合考虑流域梯级水电运行管理水平、管理模式、投资规模和发展目标,水电站生产/生活营地的地域分布等因素确定集控中心系统功能,系统建设应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并可根据需要分步实施。

6.1.2集控中心应建设的基本系统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电源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工业电视系统、时间同步系统。

6.1.3在基本系统的基础上,集控中心可配置:

专业气象服务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

6.1.4集控中心各系统的安全防护应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相关要求执行。

集控中心内与电网调度相关的设备配置应满足相应调度机构有关规程、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6.1.5集控中心各系统与各梯级水电站相应系统的连接,宜规范统一梯级水电站系统通信规约、信息交换内容、技术指标、接入方式、控制方式等要求。

6.1.6集控中心内各系统之间的通信,可仅在需要交换数据的系统之间采用点对点通信方式,也可采用设置数据交换平台方式。

采用数据交换平台方式时,应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并对各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进行统筹规划。

6.1.7集控中心可考虑系统容灾和备用。

6.2计算机监控系统

6.2.1系统应满足DL/T5345、DL/T578和DL/T5065的要求。

6.2.2系统应具备远程监视所控厂站设备运行状况、远程操作主设备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远程控制机组启停、远程调整机组有功和无功出力、远程控制泄洪工作闸门和机组进水口工作闸门等功能,满足远程实时监视、控制和调整要求。

6.2.3系统控制方式可包括电网调度机构控制、集控中心控制、电站厂站级控制和现地LCU控制4个层次,系统的控制权转换按现地优先、无扰动和相互闭锁的原则设计。

6.2.4系统数据采集应采用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网关机或LCU通信的方式,并按调度要求上送各电站监控信息。

系统应能接收并处理调度机构下发的控制命令值,响应性能应满足调度机构要求。

重要的SOE开关量、模拟量宜采用直采直送方式与集控中心、电网调度机构通信。

6.2.5系统的控制操作应具备防误操作闭锁功能。

6.2.6系统应具备报警分类展示和智能报警功能。

6.2.7系统应支持多厂站、多发电机组成组控制模式,应根据电网调度机构下达的负荷定值或负荷曲线,按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确定最佳运行机组台数、机组组合方式和机组间最佳有功功率分配。

6.2.8系统可根据电网调度机构下达的各梯级水电站的母线电压及安全运行约束条件,合理分配机组间的无功功率,保证母线电压在给定区域运行。

6.2.9系统可自动对流域梯级水电站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如统计发电机组和主变的运行时间,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动作次数,各站发电量和用电量,各站辅助设备的启动次数,运行时间和间歇时间等。

6.2.10系统应具备将各种告警信息传送到安全Ⅲ区或Ⅳ区后按相关规则自动发布到手机、固定电话等接收终端的功能。

6.3专业气象服务系统

6.3.1系统应通过收集相关气象信息,实现流域短、中、长期气象预报,提高流域来水预测精度。

6.3.2可通过建设专业气象系统或委托专业气象部门实现专业气象服务。

专业气象服务系统自建自动气象站应满足QX/T61的要求。

6.3.3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应具备气象信息采集与处理、气象数据存储与管理、气象预报等功能。

6.4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6.4.1系统设计应遵循科学可靠、经济合理原则,应满足流域梯级水电站防洪度汛及运行调度要求,实现对流域内水文、气象、汛情、工情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水情预报。

6.4.2应充分利用流域已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避免重复建设。

对于改建、新建系统,其设计应满足DL/T5051的要求。

6.4.3流域水情站网布设及预报方案配置应以龙头水库的入库流量预报和梯级水电站区间来水预报为重点。

6.5水调自动化系统

6.5.1水调自动化系统应在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基础上,统一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并应满足NB/T35001的要求。

6.5.2系统应为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提供决策支持,应具备数据存储与管理、信息检索与监视、水务计算、水文预报和调度计划编制等功能。

6.5.3系统应具备与有关调度机构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

6.6通信系统

6.6.1系统设计应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包括系统通信、内部通信及对外通信等子系统,并满足电网调度的通信要求。

6.6.2系统应根据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进程,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设计,既满足已建电站接入集控中心的通信需求,也为后续电站接入预留接口。

6.6.3系统可具备话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通信业务,并根据流域规模和集控中心需求确定业务种类和带宽,业务分类和传输带宽应满足DL/T5391的要求。

6.6.4系统应包括传输网络、交换网络、通信电源和通信监控等。

梯级水电站内部通信应与集控中心通信系统统一规划设计。

6.6.5传输网络性能指标应满足DL/T5391的要求。

集控中心与梯级水电站之间应具有2条或2条以上不同物理路由的数字传输通道,可采用自建、合建和租用的方式进行组网。

自建光缆线路应充分利用流域梯级水电站间输电线路加挂特种光缆,合建以及租用宜优先选用电网的通信资源。

可采用卫星通道作为重要业务的语音和数据应急传输通道。

6.6.6交换网络应包括调度交换和行政交换。

调度交换设计应满足DL/T5391的要求。

行政交换及线缆敷设宜在集控中心建筑设计中统一考虑。

6.6.7通信电源应包括交直流配电、高频开关整流器、蓄电池组及电源系统监控等配套设备。

通信电源设计应满足DL/T5391的要求,应采用专用直流电源系统,其额定电压应为-48V,采用浮充供电方式,通信设备应由2套独立直流电源分别供电。

6.6.8通信网监控宜含通信设备监控、通信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通信资源管理等内容。

通信网监控可采用各分系统单独监控方式,条件允许时可采用集中监控方式。

6.7电能量计量系统

6.7.1集控中心可根据需要设置集中监测梯级水电站电能量信息的电能量计量系统。

6.7.2系统应按DL/T5202规程中电能量计量现场监视设备的相关要求执行。

6.8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6.8.1集控中心可根据需要设置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6.8.2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应按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22368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和电网调度机构的规定执行。

6.9工业电视系统

6.9.1集控中心应设置与梯级水电站运行管理相适应的工业电视系统,满足对梯级水电站重要水位、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场所和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视频监视的需要。

可具备梯级水电站水情、火情确认和完全防护的功能。

6.9.2集控中心应和梯级水电站的工业电视系统统一规划、统一接口标准,以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操控性。

6.9.3新建集控中心和梯级水电站的工业电视系统站端设备宜采用基于以太网的全数字分布式视频监控方案,且梯级水电站的网络摄像机、视频编码器和(或)硬盘录像机等宜采用支持单播和组播(UDP和IGMP等)功能的设备。

6.9.4已建电站的工业电视系统可采用视频转发服务器为集控中心提供视频。

6.9.5工业电视系统传输格式宜采用H.264或者MPEG-4。

6.9.6工业电视系统可与集控中心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联动。

6.9.7应对集控中心和梯级水电站的工业电视系统的传输以太网络进行统筹考虑和带宽复核,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网络设备应支持满足其功能所需的网络协议。

6.9.8集控中心的工业电视系统应能对系统设备(含梯级水电站内的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操作权限可在集控中心和梯级水电站之间切换。

6.9.9工业电视系统集控中心侧可配置网络视频存储设备,根据需要进行存储。

正常的视频存储应以梯级水电站存储为主。

6.9.10工业电视系统可与管理信息系统(MIS)联网,实现经授权的MIS用户终端对必要的视频图像的调阅,但应配置必要防护措施,且不能影响值班人员的监视功能。

6.10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6.10.1系统应与集控中心所处建筑物本身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别设置,互不相关。

6.10.2系统消防操作员工作站宜设置在梯级集中控制室内。

控制室内应具有工业电视系统显示终端,可对本系统监控范围内的梯级水电站进行灭火前的人工确认。

6.10.3系统应能接收和显示监控范围内的梯级水电站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可实现与梯级水电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同的控制功能。

6.10.4系统与梯级水电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通信,可采用公用通信网或专用通信网构建。

6.11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6.11.1集控中心可设置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接收梯级水电站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6.11.2系统可设置客户端以查询水电站机组在线监测系统的相关数据和结论,也可与电站合并设置完整的数据服务器、工程师工作站和Web服务器等上位机单元,以构成流域梯级水电站统一的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6.12时间同步系统

6.12.1集控中心应采用统一的时间同步系统对各系统进行时钟校正。

6.12.2时间同步系统应按DL/T1100.1规定执行。

6.13电源系统

6.13.1集控中心的交流电源和事故照明电源应满足DL/T5345的要求。

6.13.2集控中心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的配置应满足DL/T5065、GB7260、DL/T1074和DL/T578的要求。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电源配置应满足DL/T5051的要求。

水调自动化系统的电源配置应满足NB/T35001的要求。

6.13.3不间断电源系统应具有远程监视管理功能,自动检测UPS工作状态和报警信号,提供UPS电源管理和诊断。

UPS可通过串行通信接口或以太网接口与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通信,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对UPS电源的监视。

6.14数据交换平台

6.14.1为便于集控中心内部不同系统的集成和互联,可设置数据交换平台。

6.14.2数据交换平台的设置,可参照DL/T890、DL/Z860标准实施。

6.14.3采用数据交换平台方式的集控中心内部各系统,可设置专用公共数据服务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系统间数据交换影响各系统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

6.15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6.15.1集控中心可设置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6.15.2集控中心与梯级水电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可分步实施。

6.15.3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与生产控制大区内各系统的通信,应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不应影响生产控制大区内各系统的安全和运行。

6.16防雷与接地

防雷与接地应满足GB50174、GB/T2887、GB/T50343的有关规定。

6.17试验与验收

6.17.1各系统由业主单位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6.17.2试验验收标准按相关规程、规范和标准执行。

6.17.3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系统应按相关调度机构的要求进行试验、试运行和验收。

 

7梯级水库联合调度

7.1调度原则

7.1.1应建立梯级水库联合调度协商机制,根据梯级水电开发目标,开展梯级水库调度工作。

7.1.2集控中心可制定梯级水库联合调度规程,在梯级水库运用参数、水文气象预报、梯级水库防洪调度、发电运行管理、枢纽建筑物安全运行管理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7.1.3梯级枢纽建筑物及设备按设计及主管部门批准的规程规定的条件与参数运用。

如需变更运行参数时,应经原设计单位论证同意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7.1.4梯级枢纽在建设及运行期年内各时期水库的特征水位及运行方式,应按经批准的方案实施或水库调度规程执行。

7.1.5发电应与水库综合利用相协调,当与防洪发生矛盾时应服从防洪需要。

7.1.6梯级水库调度应保证河道生态、航运、生产生活取水的最小流量需求。

7.2气象预报

7.2.1气象预报项目及服务应满足流域水文预报要求。

7.2.2集控中心应与气象部门合作进行短、中、长期降水预报,对于重大降水过程应跟踪滚动预报。

7.3入库流量预报

7.3.1应配备水文气象预报作业人员,有条件的可设置专门预报部门,开展入库流量预报工作。

7.3.2入库流量预报应包括短、中、长期预报。

短期预报项目应包括峰值、峰现时间和流量过程预报。

中、长期预报项目应包括时段平均流量、特征值流量预报。

7.3.3入库流量预报方法应符合坝址上游流域及库区产汇流规律。

预报方案精度应满足GB/T22482水文情报预报规范及梯级水库调度运行的需求。

7.3.4流量预报作业过程应采用多方法、多途径综合预报,充分考虑气象预报成果。

可建立与流域专业水文、气象预报机构、防汛部门等单位的沟通会商机制。

7.3.5汛期洪水预报过程,应根据洪水量级、流域降水强度等,加密预报段次;大洪水及强降水过程应实施跟踪滚动预报。

7.3.6应建立和完善入库流量预报工作体制,实行预报、审核、签发制度。

当天气和水文情势发生较大变化引起预报结果有较大偏差时应及时进行修正预报。

7.3.7应对水文预报工作和预报方案进行总结、评价,适时对预报方案进行修订。

7.4发电计划编制

7.4.1集控中心应配备发电计划及运行方式编制人员,负责梯级水电站的发电计划编制工作。

7.4.2发电计划编制应综合考虑梯级枢纽的机组工况、水库运行条件及电网需求,在保证电网及水电站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梯级水电站综合效益最大化。

7.4.3应按电网调度要求编制梯级水电站日、旬、月、年等发电计划。

7.4.4发电计划应实行制作、审核、签发制度,并按并网调度协议规定上报电网相关部门批准。

7.4.5应定期对发电计划制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评价。

7.5防洪

7.5.1洪水调度应遵循如下原则:

a)梯级水库应统一协调预报调度,确保防洪安全。

b)防洪与枢纽工程安全有矛盾时,按保证枢纽和工程安全进行调度。

c)按设计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防汛主管部门批准的年度汛期调度运用方案进行防洪调度并服从有管辖权的防汛部门的指挥。

d)在洪水退水过程中,应尽快消落水库水位,以利于防御下次洪水。

7.5.2洪水调度可采用如下方式:

固定泄量调度、预泄调度、补偿错峰调度、削峰调度等。

有条件时,可实施中小洪水调度及汛末拦蓄洪尾调度。

7.5.3水电站可研审查阶段批准的水库汛限水位经防汛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实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

7.5.4可根据流域水情合理分配梯级水库总防洪库容,并报防汛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7.6发电

7.6.1应在保证防洪安全前提下,充分利用梯级水库调节能力,按电网要求进行发电调度。

7.6.2应按照以水定电原则,优化梯级水电站出力,减少弃水,提高水能利用率。

7.6.3发电调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在保证梯级水电站水库水位满足各时期控制水位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梯级水电站在电网运行中的联合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等作用。

b)当水库可能发生弃水时,电站宜按加大出力直至预想出力满发方式运行。

c)水库日内水位变化应满足水库调度规程规定和水库综合利用要求。

7.7航运

7.7.1有航运要求的水电站应保障梯级枢纽通航设施的正常运用,满足设计条件下航运安全和畅通的要求。

7.7.2航运调度服从工程防洪要求及安全度汛要求,满足特殊情况下的工程施工等需要;保障过坝船舶安全、便捷、有序通过;统筹兼顾梯级水电站上下游水域交通管制区的航运要求。

7.7.3合理有序安排过闸船舶,提高闸室有效使用面积。

应合理安排多级船闸的闸室蓄放水次序,节约船闸用水。

7.7.4梯级水电站水库下泄流量不能满足通航条件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7.8泥沙

7.8.1应开展出入库泥沙的监测、分析、研究工作。

7.8.2应采用适宜的排沙方式,如“异重流”排沙、“蓄清排浑”、集中排沙、底孔排沙等。

7.8.3有条件的梯级水库可开展联合调水调沙工作。

7.9水库蓄放水

7.9.1应统筹兼顾,合理确定梯级水库蓄水次序和蓄水时机。

对发电影响较大的蓄水安排,应征得电网调度机构同意。

7.9.2在保证防洪安全前提下,实现洪水资源化。

7.9.3水库下泄流量应逐步增减、平稳过渡。

7.9.4应结合水情预报,合理安排蓄水进程。

7.10实时调度

7.10.1梯级水库实时调度应包括调度信息处理、信息查询、监视报警、水务计算、水文预报、水库调度、信息发布等业务。

7.10.2应根据上级调度部门批准的发电计划或防洪主管部门下达的防洪计划或调度令,确定梯级水库蓄泄及闸门启闭程序与方式,制定、下达闸门的操作命令。

入库来水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实时提出修正方案,报批后实施。

7.10.3电网调度计划发生改变时,梯级水电站应及时做相应调整。

7.10.4当入库流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值班人员应及时向电网调度机构提出调整发电计划申请,并按电网调度批准的发电调整计划执行。

7.11应急处置

7.11.1当下游灌区发生干旱需要水库补水时,集控中心应根据主管部门要求实施应急补水。

7.11.2当出现海损事故航运部门提出特别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