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6325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docx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docx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doc

 

第二章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

 

第一节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

 

人工影响天气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人类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希

 

望通过人为干预,克服或减轻由恶劣天气引起的自然灾害,在适当条

 

件下,促使天气向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包括人工防雹、人工

 

增雨、人工防霜、人工消雾、人工消雨等。

在本文中我们只介绍人工

 

防雹、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要彻底改变天气、气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适当时候、适当条件

 

下影响天气。

 

云和降水过程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一个气团雷暴以103km的云

 

体考虑,其含水量的凝结潜热为25×1015J,相当于10万吨煤燃烧的

 

发电量。

目前人工影响雹云和降水的主要途径是向某些发展初期的雹

 

云,或降水效率不高的降水云中,对云体的适当部位,抓住时机进行

 

针对性的催化作业,达到人工影响天气效果。

比如有了降水天气过程,

 

通过人为催化使小雨变成中雨或大雨,有了降雹天气过程,通过催化

 

使大雹变成小雹、软雹或雨滴,起到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作用。

 

一、人工防雹原理和技术方法

 

所谓人工防雹,是采用人为的办法对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产生冰雹的云层施加影响,使云中的冰雹胚胎不能发展成冰雹,或使小冰粒在变成大的冰雹之前就降落到地面。

人工防雹原理,就是设法减少或切断给小雹胚的水分供应。

要达到防御冰雹的效果,需向云中播散足够量的催化剂,以产生大量的冰晶,迅速形成水滴或冰粒。

造成同雹胚

 

竞争水分的优势,从而抑制雹块的增长。

人工防雹是用高炮或火箭将

 

装有碘化银的弹头发射到冰雹云的适当部位,以喷焰或爆炸的方式播

 

散碘化银。

具体的影响方式有以下两种:

 

(1)过量播撒催化剂(又叫催化法原理,也叫引晶法)

 

观测结果表明,冰雹云的上部存在着过冷却水含量很大的累积

 

带,为冰雹生长区。

在累积带之上气流升速较小,温度又低,很容易

 

产生雹胚,它们靠碰撞过冷却水滴而长大,在强烈上升气流的作用下,

 

雹胚多次往返于液态水累积区增大而生成冰雹。

若在这个累积区大量

 

引进人工冰雹胚胎,去争食云中有限水分,使冰雹不致于长的太大,

 

就可能抑制冰雹的生长或雹灾的形成。

 

(2)云中爆炸(又叫爆炸法原理)

 

由于炮弹在云中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产生震动效应,可以直接干扰云中有组织的上升气流进而阻止冰雹的继续增长,此时有组织的上升气流正是形成冰雹的最佳气流结构,同时也可使冰雹受到强烈震动后变软。

二是爆炸也可能使过冷水滴冰晶化,因而减少了云层中过冷却液态水的存在,也能起到抑制冰雹的生长或限制大冰雹形成的作用。

 

二、人工增雨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人工增雨是采用人为的方法对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

 

雨的云层施加影响,开发云中潜在的降水资源,通过人工在云中增加足够数量的冰晶,因为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比水面要低,因此在云内的水滴中增加冰晶时,水滴中的水会自动蒸发并凝集到冰晶上去,使

 

冰晶不断长大,大到空气的浮力不足以支持它们的时候,便会落到地面形成雨(或雪)。

有人又把云中的水喻为一座水库中的水,闸门开启得小,流出的水量就少,当通过人工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以后,就如同把这座“小水库”的闸门开大,水便会多流出来一些,增大云的降水效率,以达到人工增雨的目的。

 

目前,人工增雨使用的催化剂通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大量产生凝结核或凝华核的碘化银等成核剂;第二类是可以使云中的水分形成大量冰晶的干冰等制冷剂,第三类是可以吸附云中水分变成较大

 

水滴的盐粒等吸湿剂。

碘化银、干冰等是适用于温度低于0℃冷云的催化剂;目前我国主要是对冷云实施人工增雨。

 

飞机、高炮和火箭是把催化剂播撒到云中的常用人工增雨作业工

 

具。

高炮和火箭是在弹头和弹体内装填适量碘化银,从地面发射到云

 

中适当部位后爆炸播撒或沿火箭弹道喷撒。

人工制造冰晶或大水滴,

 

促使更多的云水转化为降水。

 

第二节观云识天气

 

巴彦淖尔市人影探测手段有了较大发展,使用了新一代天气雷达指挥防雹增雨作业,尽管有了现代设备,但受设备探测距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巴彦淖尔市东西距离长,一些炮点不在雷达的最佳观测范围内,作业点需要有经验的气象人员和作业人员观云识别天气,实践证明作业点的看云识别天气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云的形成:

由于潮湿空气上升绝热膨胀冷却,使其相对湿度不断增大,最后空气中的水汽得到饱和,再进一步冷却,过剩的水汽就会

 

大量悬浮于空气中的某些微粒上凝结,这样就形成了有很多小水滴组成的云。

 

云是天气的招牌,出现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征兆。

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主要是对云的影响,这就需要重视对云的观测,云的观测主要是目测它的外形特征,包括云块大小、颜色、亮度、云块的边缘特征,云在天气中的分布及云底距地面的高度等各个方面,确定其所属云种,云底高度和遮蔽天空的份数,判断云

 

状、测定云高和估计云量。

 

一云的分类和特点

 

按形态学分类可分为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按发生学分类可分为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按气象观测规范根据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可分为3个族,10个属,29种云。

见附表2

 

-1

 

针对防雹增雨直接作业的云体,我们这里详细介绍积云、积雨云

 

和雨层云这三种云。

 

1、积云;积云分为淡积云、碎积云和浓积云三种。

积云是垂直

 

向上发展,顶部呈圆形或圆形叠加,而底部几乎水平的云,云体边界

 

分明。

 

淡积云:

扁平的积云垂直发展不旺盛,由水滴组成但有时可伴

 

有冰晶,云底高度600~1200米,云体的水平宽度大于垂直高度。

 

碎积云:

破碎的不规则的积云块(片),个体不大,形状多变。

 

浓积云:

浓厚的积云,顶部呈重叠的圆弧形凸起,很像花椰菜,

 

垂直发展旺盛时,个体臃肿高耸,在阳光下边缘明而亮,云体向上发展较强,成熟阶段的浓积云,厚度可达4~5千米,垂直厚度大于水平宽度,浓积云在我们河套地区一般不会产生降水。

 

云状分类

 

云族

云属

积云

淡积云、碎积云、浓积

秃积雨云、鬃积雨云

透光层积云、蔽光层积

云、积云性层积云、堡

状层积云、荚状层积云

层云

层云、碎层云

雨层云、碎雨云

透光高层云、蔽光高层

透光高积云、蔽光高积

云、莱状高积云、积云

性高积云

、X

状高积

云、堡状高积云

卷云

毛卷云、密卷云、伪卷

 

云、钩卷云

 

卷层毛卷层云、匀卷层云

 

 

卷积卷积云

 

 

表2-1

 

2、积雨云:

它包括秃积雨云和鬃积雨云,云体浓厚庞大,垂直发展极旺盛,远看很像耸立的高山。

云顶由冰晶组成,有白色毛丝般光泽的丝缕结构,常呈铁砧状或马鬃状。

云底阴影混乱,起伏明显,有时呈悬球状结构。

 

秃积雨云:

浓积云发展到鬃积雨云的过渡阶段,花椰菜形的轮廓渐渐变的模糊,顶部开始冻结,形成白色毛丝般的冰晶结构。

 

鬃积雨云:

积雨云发展到成熟阶段,云顶有明显的白色毛丝般的冰晶结构,多呈马鬃状或砧状。

冰雹多产生于鬃积雨云,这种云的含水量大,能产生强的降水,是防雹作业的主要对象。

 

3、雨层云:

雨层云分为雨层云和碎雨云。

雨层云是厚而均匀的

 

降水云层,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白色布满天空,常有连续性降水,如

 

因雨雪未及落地在云底形成雨(雪)幡时,云底显得混乱没有明确

 

的界限。

也是我们开展人工增雨较理想的云。

雨层云多数是由高层云

 

演变的,有时也可能直接由蔽光高积云或蔽光层积云演变而成。

 

碎雨云是低而破碎的云,灰色或暗灰色。

不断滋生,形状多变,

 

移动快,常出现在降水时或降水前后的降水云层之下。

 

二冰雹云和冰雹

 

1、冰雹云

 

简单的说所谓冰雹云就是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它具有积雨云的云

 

体浓厚庞大,垂直发展很快等一般特征,这给人们正确识别冰雹云,

 

带来一定困难,但冰雹云与一般的积雨云(雷雨云),无论在宏观特

 

征,演变规律,还是在声光电等现象都有很多差异。

 

环境条件:

冰雹云形成的环境条件比雷雨云恶劣,一般在突发

 

性的高温、高湿、暴热、暴湿,以及有利地形,加之有较强天气系统

 

配合易产生冰雹。

 

上升气流速度:

一般而言,冰雹云与雷雨云内部都存在着上升

气流,但冰雹云云内上升气流比雷雨云强,上升气流可达15m2/s以

 

上,上升气流区域大,因此冰雹云的发展要比雷雨云剧烈的多,迅速

 

的多。

 

云中含水量:

雷雨云与冰雹云云中含水量都比较大,但冰雹云

 

比雷雨云云中含水量要大一些,尤其是冰雹云中上部累积区含水量更

 

大,达到10~20g/m3以上。

 

④云顶外形:

冰雹云与发展旺盛的雷雨云云顶都可以出现砧状或

 

马鬃状,但冰雹云比雷雨云发展旺盛得多,迅速的多,因此云顶高。

 

由于高空风切变的影响,冰雹云云顶铁砧状非常明显,并且前倾厉害。

 

⑤云层颜色:

雷雨云呈黑色,发展旺盛的雷雨云,有时呈黑黄色,

 

冰雹云也呈黑黄色但偏重于黄色,云底较平,较低,前缘部常出现滚

 

轴状结构,上下翻滚剧烈,好像浓烟一股股往上冲,云层上下前后翻

 

滚,强冰雹云主体有时具有一定的旋转性,云底尤其明显。

 

⑥雷声:

雷雨云响的是炸雷,声音清脆而响亮,而冰雹云多为闷雷,并且连续响个不停,老百姓称拉磨雷,雷声较小。

 

⑦闪电:

雷雨云闪电多为竖闪,(或直闪)光强大,因为多为云与地之间的放电现象,冰雹云多为横闪,光电弱,它是云与云之间的放电现象,但放电现象的频率高,易降雹。

 

⑧云底云系:

冰雹云云底常有碎雨云伴随,雷雨云一般没有其它云系伴随。

 

另外从气象要素和雷达回波也有一定差别,通常雷雨云、冰雹云过境时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都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冰雹云比雷雨云气象要素变化大一些,特别是气压变化显著。

雷达回波,由于冰雹云的反射率大,因此冰雹云的雷达回波强,高度高,在平显和高显上冰雹云有着典型的形态特征,而雷雨云则少见。

还有季节的变化,地理位置的不同,冰雹云与雷雨云形成条件有所不同,各地应根据各自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寻找出当地识别冰雹云和雷雨云的指标。

 

2、冰雹

 

①冰雹形成的物理过程:

夏季在对流发展旺盛的午后,积雨云一直伸展到一万米以上的高空,这种高度空气温度常常低到-50℃左右。

这时云体的下部是暖云,主要是水滴,上部是冷云,主要是冰晶、雪花和过冷水滴。

在这种既有水滴又有冰晶、雪花混合云中,水汽容易

 

直接凝华在冰晶上,使冰晶迅速增大为冰粒,冰粒长大到0.1mm左右

 

时,随着云中起伏的气流上下翻腾,有时被抬到云的上部,有时又降至云的下部,当它被抬到云的上部时,就会与冷却水滴碰合,冻上一层不透明的冰层,当它降到云的下部时,过冷却水滴冻结较慢,冰粒上面又结上一层透明的冰层,这样冰粒不断上升下降,就形成了雹心周围很多透明冰和不透明冰相间的层次,并且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的时候,便降落到地面,这就是冰雹。

从它

 

的形成过程来看,上升气流越强,翻滚的次数越多,形成的冰雹越大。

 

冰雹形成的气象条件:

第一,冰雹云中必须有较强的上升气流,根据推算如果要形成半径为8mm的冰雹,则要求最大上升气流必须大

 

于15m/s。

第二,冰雹云的垂直厚度一般都要超过8公里,只有这样,高空温度才比较低,有利于过冷却水滴的自然冻结,产生适量的冰雹胚胎。

第三,冰雹云中要有充沛的水汽和适量的冰雹胚胎。

 

巴彦淖尔市,重灾年一年中出现降雹天气3—4次,轻灾年年一年中出现降雹天气2—3次,出现日期最早3月中旬,最晚的10月下旬,降雹日出现在5—9月份,占总雹日数的89.3%,最多出现在6

 

—8月份。

降雹一般出现在午后到傍晚,85%的雹日出现在12—19时。

 

第三节雷达识别冰雹云

 

利用天气雷达探测冰雹云有两大优势:

①实时探测冰雹云,显示

 

回波的生成、发展及消亡过程;②通过雷达回波形态特征以及雷达回

 

波参量,如回波的面积、强度、顶高、移向移速,尤其是强回波的强

 

度与顶高以及反射率因子的大小可以识别冰雹云。

 

根据冰雹云的回波特征,一般而论,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超

 

级单体、多单体、一般单体和其他单体雹云。

也有的按单体分类,分

 

为三种类型冰雹云,即超级单体,多单体和一般单体。

 

根据回波资料统计分析,降雹概率在80%雷达回波的判定指标,

 

即最大回波强度Z≥45dBZ,回波顶高H≥10Km,强回波区高度Hm≥

 

8Km。

选用波强度Z这个指标基于雹云的反射率;选取H这个指标考

 

虑到雹云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定义Hm为45dBZ强回波区的高度,因为雹云要有一定的厚度,而使得冰晶和冰粒在云中得以迅速增大。

 

从雷达回波单体的形态特征在平显中可分为“带”状回波、“人”字形回波、“钩”状回波、“指”状回波、“V”型缺口、“锯齿”状回波,在高显中分为“穹窿”结构、“悬挂”结构以及“柱”状结构。

 

第四节人工防雹作业技术

 

目前使用的防雹作业工具主要是“三七”高炮,也有少部分移动火箭参与了辅助性防雹作业,主要用于高炮控制不到的地方。

无论是高炮还是火箭都是通过弹头爆炸把碘化银播撒在云中,因为碘化银具备以下两大特点:

一是碘化银晶格常数与自然冰晶非常接近,碘化银是良好的人工冰晶核。

二是成核率高,每克碘化银在云中爆炸可产生

 

2×109~1014个人工冰晶。

 

利用“三七”高炮进行防雹作业有几大优势,第一,高炮操作简

 

捷方便。

第二,在短时内能把炮弹准确的发射到冰雹云中,实现过量

 

催化。

第三,弹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破坏冰雹云的上升气流,起

 

到仰制雹云发生发展的作用。

 

由于冰雹云生命期很短,局地性强,它的生成、发展、消亡较快,

 

因此防雹作业应在冰雹云形成初期,到了发展期就要加大剂量作业,一但雹云形成很难防范,甚至有可能出现反效果现象。

因此,早期识别冰雹云,早期作业是成功防雹的关键。

怎样做到早预测、早识别、早指挥、早作业。

 

早预测掌握天气过程,每天上午11:

00准时给旗县发布冰雹预报遇有天气过程时,雷达不间断观测。

 

早识别强对流天气一但进入雷达观测范围,就要不间断的观

 

测,并把相关资料传输到旗县业务平台,作业点要密切注意云的发展、

 

变化,随时反馈信息,并要做好和空域管制部门的联系。

 

早指挥当冰雹云移至高炮控制范围内,指挥相关炮点进入备战状态,一旦达到作业指标,立即发布作业指令。

 

早作业冰雹云具有生命期短,局地性强,生成发展消亡快的特点,所以,在冰雹云形成的初期就要及时作业。

 

一、作业流程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当高炮所在炮位观测到浓积云时,炮手就不能离开炮位,当天空中出现由秃积雨云时,就要脱掉炮衣做好作业准备,当天空出现由秃积雨云变为鬃积雨云时就要压好炮弹,随时听从指挥中心下达命令,如果观测到冰雹云出现,听不到指挥作业的指令也要主动和作业指挥部门联系,申请作业,以避免错过作业时机。

 

二、防雹作业方法

 

1、作业时机

 

由于炮点相对固定,高炮射程有限,作业半径只有4~5公里,

 

加之冰雹云移速快,经过作业点高炮的有效射程只有十几分钟,因此作业时机应在冰雹云进入高炮射程范围之内就进行作业,在冰雹云处于发展或形成之前,经过一阵猛烈炮击,可以抑制冰雹云的迅速发展,达到炮响雨落的效果。

 

2、作业部位

 

在有雷达观测的情况下,防雹作业的部位应是雹云的弱回波区,它是有组织的上升气流区,在该部位播撒过量碘化银,通过上升气流将碘化银微粒带到雹云的累积区,起到争食水量的作用。

 

在无雷达测定的情况下,应选择以下部位进行作业:

A、云中翻滚厉害的区域,它是有组织的上升气流部位,经过炮击,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组织的上升气流,改变气流结构。

B、云层的中部,它是上升气流最大处,经过炮击,一则影响上升气流,二靠上升气流把碘化银微粒带到雹云的累积区,起到争食水量的作用。

C、炮击雷声频繁横闪厉害的区域。

 

夜间出现雹云:

防雹人员由于天黑看不清云体庞大的特征,也看不到云的颜色和云体翻滚厉害的部位,对准电闪雷鸣的区域作业。

 

3、作业的方式

 

防雹作业的方式就是要快要猛,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炮弹发射

 

到云中,起到过量播撒的作用。

另外特别强调要采取联防作业,只要

 

冰雹云移至高炮射程范围内,即使不会在本炮点控制区域内形成雹

 

灾,也要考虑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协同下游地区积极进行作业。

 

作业用弹量的估算

 

根据平时作业的实践经验和数值模拟结果,估算出各种类型雹云

 

作业的用弹量(表

2-2)。

表2-2

防雹用弹量参考表

雹云种类

初生期用弹量

发展期用弹量

总用弹量

中等雹云

50

100-150

150-200

弱单体

<50

<100

100

强单体(延时无

100

>200

>300

效)

弱复合单体

50

100

150

 

第五节人工增雨技术

 

人工增雨主要采用飞机和火箭把碘化银播撒在云中。

飞机增雨受

 

地理、地形、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所以,乌拉特草原和山旱牧区

 

主要依靠火箭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巴彦淖尔市从1993年开展火箭人

 

工增雨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利用火箭把装有碘化银的火箭弹发射到云层中爆炸,通过上升气

 

流把碘化银带到积状云过冷却水部位,或直接在过冷却水部位爆炸,产生大量活化核,形成大量的冰晶,促进冰水转化,增加降水量。

 

一、火箭增雨的优点:

操作方便快捷。

能在短时内发射大量的火箭弹,满足催化需要。

火箭弹头的高能炸药爆炸可产生冲击波,影响或改变云内动力过程,达到炮响雨落的效果。

④可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作业,不受雷电影响。

⑤作业费用少,可大规模作业以达到普

 

遍增雨的目的。

 

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条件和方法

 

1、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条件

 

发展旺盛的积雨云。

积状云云层厚实,云内有翻滚现象,冷云厚度不少于两公里。

水平尺度较大,一般大于10km,云顶高。

④颜色浓黑甚至发黄,云底距地面较近的积状云。

⑤积状云与层状云共同产生的混合云降水云系。

 

2、人工增雨的作业时机

 

作业时机选择在云层气流上升较强、发展旺盛时期,且作业宜早不宜迟,最好在积状云下雨前抓紧作业,靠上升气流把碘化银微粒带到云层的中上部,使更多的碘化银微粒成为有效的人工冰核,达到催化增雨效果。

人工增雨是适量播撒,不是过量播撒,云中缺少多少冰晶,就提供多少人工冰晶,这样作业效果最佳,如果过量了,造成人工冰晶争食云中水分,使云滴都长不大,不可能产生好的降水效果。

 

目前的探测手段还不可能准确知道云中的冰晶差额,只能由作业人员根据云层的变化来确定作业的用弹量。

 

3、作业部位的选择

 

云层翻滚最厉害的地方。

夜间云层最黑的地方。

雷电明显或频繁发生处。

④远处移来的积雨云,火箭弹应在云层的前部或中部爆炸。

⑤火箭弹要在0℃层以上爆炸,最好在-4℃层爆炸。

 

4、作业方法

 

增雨作业与防雹作业的方法不同,增雨火箭弹应从不同的方位发

 

射,使其爆炸点在云层中均匀的分布,实行打打停停的作业方法,在

 

停止作业的间隙,作业人员要观测云的变化,如果云层减弱要立刻停

 

止作业,如果云层加强或没什么变化可再次作业,对于层状云来讲,

 

火箭弹的爆炸点在云中分布的距离更大一些,作业的间隔时间更长一

 

些。

 

第六节、人工防霜技术

 

巴彦淖尔地区位于西风带,冷空气比较活跃,是北来冷空气入侵的

 

必经门户,加上地势较高,气温度变化剧烈,有秋霜冻来的早,春霜

 

冻结束的晚,霜冻的日数较多的特点。

全市霜冻日数200天左右,春霜冻最早出现在4月23日,最晚结束于6月11日。

秋霜冻最早出现在9月1日,最晚出现在10月18日。

 

春秋两季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造成气温明显下降,地面热量散失迅速,在碧空微风的夜晚或清晨,很容易形成霜和霜冻,所以说,

 

霜冻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进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番茄、葵花、玉米、蔬菜、瓜类每年都要受到冻害的威胁,给巴彦淖尔市农业生产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所以防霜工作也就摆在了气象工作者的面前。

 

霜和霜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霜”指的是冷空气温度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在地面或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一种白色结晶体。

霜的形成与天气条件和附着物的物理属性有密切的关系。

 

“霜冻”是指在晚秋或早春土壤表温和植物表温降到0℃或0℃以下,使植物受害的低温现象。

就巴彦淖尔市来说,冬季严寒并不可怕,

 

因为地里的庄稼已经收获,然而在春秋季节,由于农作物正在生长或还没有成熟,一但遇到突然的霜冻低温就会发生严重的冻害。

所以说霜冻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从以上情况来看,当发生霜冻时可能有霜,因此,群众对霜还有白霜和黑霜的说法。

在地面或植物上有白色结晶体的叫白霜。

在气候干旱的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小,气温虽然下降到0℃以下,但看不到霜,作物同样受害,这类霜叫做黑霜。

 

根据霜冻形成的原因不同,气象上将霜冻分为辐射霜冻、平流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三种。

 

辐射霜冻是指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里,由于强烈的辐射冷却,引起气温下降而形成的霜冻。

辐射霜冻范围小,强度较弱,对作物危害也较少。

 

平流霜冻是由于大规模的冷空气入侵,使所经过的地区温度很快下降而形成的霜冻。

平流霜冻的范围大,持续时间较长,危害也较严重。

平流辐射霜冻是由于平流和辐射两种原因共同形成的。

在北方冷空

 

气侵入后,加上地表和植物表面强烈的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霜冻。

巴彦淖尔地区出现的多数为这种霜冻,出现时间一般是在早秋或晚春,对作物的危害最严重。

 

自然地理条件对霜冻的影响也很大,在局部低洼地或盆地,霜冻较严重,霜期也长。

因为这种地形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