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5952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docx

《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docx

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

和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益,但是,我们也

应该看到因会计电算化而引起的损失也与日俱增。

别是会计电算化舞弊而引起的损失。

对因会计电算化

舞弊所引起的损失却很难解决。

因此如何防范会计电

算化舞弊成了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现将会计电算化

舞弊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手法

1.篡改输入。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计算机舞

弊手法,该方法通过在经济数据录入前或加入期间对数

据做手脚来达到个人目的,如:

(1)虚构业务数据:

(2)修

改业务数据;(3)删除业务数据。

2.篡改文件。

是指通过维护程序来修改或真接通

过终端来修改文件中的数据。

3.篡改程序。

是指通过对程序作非法改动,以便达

到某种不法的目的。

比如,将小量资金(比如计算中的

四舍五入部分)逐笔积累起来,通过暗设程序记到自己

的工资账户中,表面上却看不出任何违规之处。

4.非法操作。

指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按操作规

程或不经允许上机操作,改变计算机的执行路径。

如系

统人员未经批准擅自启动现金支票签发程序,生成一张

现金支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5.篡改输出。

通过非法修改、销毁输出报表、将输

出报表送给公司竞争对手利用终端窃取输出的机密信

息等手段来达到作案的目的。

6.其他方法。

如通过物理接触、电子窃听、译码j拍

照、拷贝、复印等方法来舞弊。

二、会计电箅化舞弊的防范对策

(一)/v强电算化犯罪法制建设

电算化犯罪法制建设,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I)建立

针对利用电算化犯罪活动的法律,明确规定哪些行为属

于电算化舞弊行为及其惩处方法;

(2)建立电算化系统

本身的保护法律,明确电算化系统中哪些东西或哪些方

(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I.一般控制

(1)软件系统控制。

是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墩得和

开发的控制,以及对系统开发过程中或运行过槲巾形成

的各种系统文件的安全所进行的控制。

(2)操作控制。

包括对操作人员控制和操作动机的

控制。

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禁止原系统开发

人员接触或操作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无关人员/1i允许

任意进入机房:

系统应有拒绝错误操作的功能;留下审

计轨迹。

(3)系统安全控制。

主要控制措施有:

建立改备、设

施安全措施,档案保管安全控制.联机接触控制等;使用

侦测装置、辨真措施和系统监控等;规定建立备份或副

本的数最和时间,以及由谁建立和由谁负责保错;当系

统被破坏需要恢复时,应先经有关领导同意,决4;允许

轻率地进行系统恢复工作,以防利用系统恢复H、J修改系

统。

2.应用控制

(1)数据输入控制。

输入控制的主要内容钉:

设擎

门录入人员,录入人员除录入数据外.不允许将数据进

行修改、复制或其他操作;数据输入前必须经过何关负

责人审核批准:

对输入数据进行校对:

对更正锚误的控

制。

(2)处理控制。

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内部数据

处理活动(数据验证、计算、比较、合并、排序、文件更新

和维护、访问、纠错等等)进行控制。

(3)数据输出控制。

主要措施有:

建立输出‘也录;建

立输出文件及报告的签章制度;建立输出授权制度:

立数据传送的加密制度;严格减少资产的文件输出,如

开支票、发票、提货单要经过有关人员授权,并经过有关

人员审核签章。

3.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1)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应该一视同仁,严密防范。

(2)领导重视并督促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健全以及有效

执行。

(三)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功能作用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

摘要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历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并且还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为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飞速发展,利用电算化系统进行贪污,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加,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如何进行防范会计电算化舞弊成了企业关心的问题。

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对会计电算化舞弊有效的防范措施显的尤为重要。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1.2.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

1.2.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2

3

1.3研究目的及意义3

1.3.1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4

1.3.2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4

1.3.3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4

1.3.4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基础4

1.3.5促进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4

1.3.6推动会计改革,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4

1.4研究方法、思路与重要性5

2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6

2.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6

2.2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

2.1.1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原因6

2.2.2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6

2.3存在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原因分析7

2.3.1会计本身软件的缺陷。

8

2.3.2系统本身安全性不足8

3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对策与建议10

3.1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对策10

3.1.1选择好的财务软件10

3.1.2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10

3.1.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11

3.1.4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11

3.1.5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11

3.2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建议12

3.2.2应增强企业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思想认识12

3.2.3培养一批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12

3.2.4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13

3.2.5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来增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13

4青州市鲁美暖气片公司实证案例分析14

4.1青州市鲁美暖气片公司简介14

4.2青州市鲁美暖气片公司会计电算化使用情况14

4.3青州市鲁美暖气片公司会计电算化使用过程中舞弊行为15

4.4青州市鲁美暖气片公司会计电算化舞弊带来的损失16

4.5针对青州市鲁美暖气片公司会计电算化的对策19

结束语21

致谢22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用,会计工作从手工业务往计算机信息化方向转变,由传统手工会计手段与现代计算机会计软件、通信等技术相结合,衍生出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不仅成为会计工作新型工具,大大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且还会对会计工作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企业内部管理会计建设打下夯实基础。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相关科研机构已经着手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研究工作,并将其研究使成果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会计领域。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取代传统的算账、手工记账等工序,实现了对会计资料进行电子化分析和利用的现代化记账手段。

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不长,而且各企业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面对会计电算化各种新型的会计手段,传统的管理方法与之相悖,出现一定的新问题。

本文将从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和探讨,提出企业实行内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全球范围会计电算化,是从50年代开始起步的。

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机件价格不断降低,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会计电算化开辟了广阔天地。

会计人员不再把会计电算化看成是技术人员的工作,而是积极参加到这一工作中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十三属世界会计师大会的中心论题就是会计电算化,这标志会计电算化在全球范围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日本通产省1986年对制造业、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会计电算化的调查表明,在日本大型企业中,上述三个行业会计电算化的比例分别是88.2%、88.5%和76、2%;在中小型企业中,上述比例分别是61.5%、41.3%和55.5%.此外,会计软件产业(包括服务行业),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软件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会计软件的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分别由专业会计软件公司分别承担。

由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服务,减少了用户自己开发软件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加快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50~60年代起在日本、西德、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兴起了一种服务于税务审计的计算机服务行业——代理客户记帐业,即由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联合为中小企业代理记帐。

由于这一方业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计算中心三个层次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由于会计信息处理关系到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工业发达国家对会计电算化管理非常重视。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76年发布了“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实施指南”。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分别于1984年2月、10月和1985年6月公布了3个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审计准则。

这就是:

“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环境对会计制度和有关的内部控制研究与评价的影响”。

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

1987年后,会计电算化初步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

1988年初,财政部对全国3万多个大中型单位的调查表明,有13.99%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

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开始向通用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如1989年9月和1990年4月,财政部通过了对先锋CP-800和用友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以后陆续又有7、8个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分别通过了各省财政厅的评审。

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

如1988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在吉林市举行了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讨论会,议题是会计电算化的通用化和规范化问题。

1989年12月和1990年7月财政部分别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和“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初步确立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框架,对会计核算软件提出了如合法性、适应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强制性、保密功能、恢复功能等要求。

并对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对会计核算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软件使用单位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审批,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单位的会计核算资料的生成和管理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1991年4月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对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通知”。

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一些会计电算化专着相继出版。

由于科技投入,电算化专业人才也脱颖而出,并开始广泛地为社会培训各类电算化人才。

各种形式的会计电算化培训班也相继举办,会计电算化的广阔前景就在眼前,正如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副司长余秉坚在先锋软件评审会上所说:

“会计需要电算化,这是我国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的方向。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3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据2002年底财政部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20%左右,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

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

当前,从已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企业来看主要有以下认识偏差:

一是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甚至有的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打出的帐比手工记的帐好看一些,搞不搞无所谓,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一味求简;二是许多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把计算机作为主要因素,把财会人员作为次要因素,只重视机的因素,不重视人的因素,不重视人员的培训;三是部分财务人员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形式,较为方便,没有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只局限在核算上,对于其他作用、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以至于有些单位花钱买了软件却没有真正使用。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财务会计电算化侧重于向企业外部提供财务数据、报表、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管理会计电算化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经营规划、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

如果会计电算化仅满足于会计的核算,而没有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将受到局限,因此企业电算化应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电算化,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管理的职能。

会计电算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入电脑后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使会计在经营下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统一,不规范,易遗漏,易出错等一系列问题,可以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

会计电算化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令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电脑完成可以提高许多学习新知识时间,可以使会计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

因此,必然逐步提高整体会计队伍的素质。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核算手段,也是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并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及会计理论研究产生影响,以致更好的不断发展自身。

1.4研究方法、思路与重要性

根据会计电算化从研究背景到国内外有关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综述,从而探讨我国企业中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状况,从而此种状况分有利和不利,而大体上分析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有利方面更重的是看出会计电算化的弊端,而这些弊端都给企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危害。

危害主要体现在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舞弊者大多通过应用程序和数据这些无形信息操作来实现作案目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得中小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知识、信息的扩散和传播,电子商务企业、网上公司、中介服务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的兴起,导致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性,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覆盖面和升级率在急速扩大。

同时,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安全、稳定前提下,软件功能也在不断扩大。

可以说,会计电算化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中国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开放已经取得了显着成就,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有套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这一准入制度不但是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

2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2.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将当代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业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代名词,它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替代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这些管理工作,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充分的依据,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决策支持。

2.2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也营运而生。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应用与电子计算机技术有关的所有工作的简称。

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也由于会计电算化计算手段和会计管理决策手段的现代化,既提高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速度和精准度,也提高的会计分析的决策能力,使会计工作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

随着跨级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又起初的试点转向普及,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其先后经历了尝试,发展到目前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虽然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取得很大的进步,但由于财务本身特点,网络财务,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对会计电算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将我国企业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首先,我国不少企业在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由于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起步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还不长,所以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对电算化的认识还很肤浅。

他们应用电算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和提高会计核算效率,他们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未能从根本上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导致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从而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中的作用性大打折扣。

其次,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需要大量既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同时又懂得会计知识的全面人才,但这样的人才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而是根据企业实现不同电算化方式,对电算化人才的要求也有所区别。

然而,我国不少企业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的,即使有一部分人经过培训,通过了会计电算化考试,也仅仅只是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他们对财务软件处理会计数据的许多功能还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熟练地运用会计软件去对财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也就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各方面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而后,我国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降低了会计工作所要求的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融原则的重要性。

实施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的高度集中,致使许多在传统会计中的许多岗位合并,也使手工记账的一些手续能够合并在计算机上统一执行;也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大大减少,从而使一些不相容的职务得不到分离,降低了工作人员相互牵制的效力;并且由于岗位设置混乱、权限不明、串岗操作,有的单位由于人手缺乏,将计算机的维护、数据的输入与修改、凭证的审核交给同一个人完成。

这样就导致大多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遵循职权不相融的原则,也就大大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差错和作假舞弊的可能性。

最后,会计电算化与审计处于脱钩状态,各类审计组织在审计过程中极少运用计算机技术,同时审计软件开发速度跟不上会计软件的开发,并且相关审计准则的制定及计算机审计实务工作也滞后于会计工作的发展,这都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同时由于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能够不留痕迹地被篡改,当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某些安全漏洞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2.3存在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原因分析

会计电算化系统舞弊带来的经济损失都很大,舞弊者通过对程序这些信息的操作来实现作案目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同时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舞弊现象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会计电算化软件在自行研究和开发时,大多数企业在开发信息系统时,都没有充分考虑业务和信息的集成性,没有将相应的处理规则嵌入到系统程序中以至于预防、检查、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制止。

并且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目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种众多,有些单位还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各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并且许多软件还只是保留在单个用户级的水平。

一些企业使用的软件安全性与保密性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使得舞弊者有机可乘。

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数据接触和程序接触也没有一定限制的控制,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

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

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场,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帐目等功能。

这些都为舞弊提供了便利。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安全性问题。

企业的许多安全设施并未配置齐全,如软件质量出现问题,会影响数据处理的准确和速度。

一旦程序出现严重病毒,也将严重危害系统的安全,若不能及时排除病毒,则可能扩大损失。

另外,硬件自身安全性能低,造成的结果是由于硬件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会计应用系统软件的正常运用。

另外,还有操作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操作密码管理不严格。

等等所以这些现象都给计算机犯罪人员留下了可乘之机。

3)会计人员自身道德水平差

我国正在进行会计法规大改革,导致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仍然还不完整,尚未达到会计职业界的各成员在各自职业范围内都有可衡量标准的程度。

这种状况下,会计职业界各成员在从事与会计有关的工作时肯定会面临着某种利益冲突,而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没有涉及会计人员在执业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利益冲突,因而不可能给出处理冲突的具体原则,致使其可操作性较差。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同样处于较低的阶段。

屡禁不止的会计报表造假、数不胜数的偷税漏税的事实就是佐证。

加上我国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机制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以及对经济犯罪的惩罚太轻、力度不够,使得部分人不惜以身试法以换取相对于犯罪成本而言大得多的经济利益。

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进行逆向道德选择就是一种可以想象的结果。

这也成为导致电算化人员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4)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

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

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如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5)软件开发难以满足新会计制度要求。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会计软件带来一个又一个的黄金时期。

但是,“大多数软件开发商只注重会计软件、使用平台、开发工具、使用环境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提高,”而忽略会计功能的拓展。

比如,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处理与选择、在存在大量外币业务的企业里,对外币汇率的选择。

以及存货计价的选择。

新会计制度规定,这些方法一旦选定,不能随意更改,如果要更改,必须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而现行会计软件中未设置本年度内不允许改动的控制功能,这就使得一些用户随意修改原先所确定的方法,甚至有的用户伙同软件开发商一起进行反结账、反记账等违反会计制度的活动。

6)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滞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将被打破,会产生许多新的岗位,也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

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必须跟上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而目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很多仍是模仿手工记账的管理办法,结果导致了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混乱,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7)相关部门审计和监管力度不够

会计工作开展电算化后,手工记帐方式下的记帐凭证、明细帐、总分类帐及整个帐务处理过程均以肉眼看不到的电磁数据形式存放于计算机中。

现阶段,我国对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保密的数据进行经常的审计和监督的制度还未建立,电算化审计方法名不副实,审计处于被动局面,审计人员不审查机内程序和文件,只审查输入的数据和打印输出的资料,因此审查不彻底,具有片面性。

计算机审计停留在浅层次运用,审计人员队伍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