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5663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没有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育法》

C、《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D、《教师法》

【答案】A

【解析】教师在职培训是指为提高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学校直接或委托其他培训机构对教师实施的培训。

A项,《教师资格条例》没有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规定,当选。

BCD三项,都对教师在职培训的

法律制度化作了相关规定,不当选。

故选A。

2、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个别差异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

【答案】A

【解析】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则“大器

晚成”。

故选A。

3、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

A、教书育人原则

B、乐教勤业原则

C、人格示范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A

【解析】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其

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育学生成人成才,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

现教育目的。

故选A。

4、教学模式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理论性、范例性和()。

A、可操作性

B、规范性

C、稳定性

D、实用性

【答案】A

【解析】教学模式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理论性、范例性和可操作性。

故选A。

5、给高中生设置一个可接受的、具体的、具有一定困难度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逐步实现目标,这种

培养意志品质的方式属于()。

A、明确目的,增强责任感

B、运用集体的力量

C、参加实践活动

D、加强自我培养

【答案】A

【解析】教师协助高中生按步骤实现设定目标的做法就是帮助学生明确目的,在按计划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增

强学生的责任感。

故选A。

6、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有三个特点,

即()。

A、自主性、针对性、权威性

B、集体性、统一性、学习性

C、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D、统一性、科学性、自愿性

【答案】C

【解析】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有三个

特点:

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班会一般有三类:

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故选C。

7、小林的妈妈给刘老师送来贵重礼品,请刘老师给小林调一个好座位,刘老师收到礼品后给小林调换了座

位。

刘老师的做法()。

A、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B、说明利用职位谋取私利

C、表现出刘老师善解人意

D、说明刘老师关爱学生

【答案】B

【解析】廉洁从教的要求:

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抑

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题干中老师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廉洁从教,利用职位谋取私利。

故选B。

8、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为人师表

【答案】C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关爱学生”要求教师“不挖苦、讽刺、歧视学生”。

故选C。

9、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班主任

B、目标和规范

C、学生人数

D、班干部

【答案】B

【解析】集体目标制约着群体的心理,它的确立对于集体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班集体建

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和规范。

故选B。

10、在德育过程的规律中,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

是关键。

A、知

B、情

C、意

D、行

【答案】D

【解析】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道德认识指导、控制和调节着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又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很

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四方面全面协

调发展。

故选D。

11、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B

【解析】性格是指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故选B。

12、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

”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

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

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答案】A

【解析】科尔伯格认为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是为了避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

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

故选A。

1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是()。

A、教师把职业道德的理论认识付诸于行动

B、加强自我控制

C、增强教学效果

D、重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师德

【答案】A

【解析】行即行为,也就是教师把职业道德的理论认识付诸于行动,这是师德修养的目的。

故选A。

14、某教师在师德表彰大会上发言: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对该教师引用老子这段话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把教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

B、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

C、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D、师生相互信任,既是道德教育的成果,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答案】D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即善人是不善人的学习榜样,不善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可以作为借鉴。

不尊重自己

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

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故选D。

15、新课改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是()。

A、选拔性评价

B、甄别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定量化评价

【答案】C

【解析】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认为评价应该是促进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教师

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有效手段。

16、师德规范的核心的内容是()。

A、爱岗敬业、终身学习、为人师表

B、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终身学习

C、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终身学习、为人师表

【答案】C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故选C。

17、要求研究者进行隐蔽性观察研究的是()。

A、参与式观察

B、非参与式观察

C、直接观察

D、间接观察

【答案】A

【解析】参与式观察指研究者亲身投入到所需要观察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去,作为其中的一员,不暴露

研究者真正身份进行观察,其观察的内容与结果比较细致具体和深入。

故选A。

18、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答案】C

【解析】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这两个

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

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故选C。

19、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答案】C

【解析】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这两个

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

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故选C。

20、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科教学的时数

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答案】A

【解析】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即开设哪些科目。

故选A。

2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

A、辅助作用

B、主导作用

C、强化作用

D、促进作用

【答案】B

【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四个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其中,遗传为人的发展

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

内在动力。

故选B。

22、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

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期的内涵。

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

期。

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故选D。

23、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答案】A

【解析】教师要胜任某学科的具体工作,必须广泛准确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基本技能,这

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故选

A。

24、保加利亚学者罗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

A、纲要信号教学法

B、探究发现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答案】C

【解析】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罗扎诺夫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创的。

暗示教

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

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

获得更好的效果。

故选C。

2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复习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答案】D

【解析】课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单一课即一节课完成一种教学任务,又分为新授

课、巩固课、练习课和检查课。

综合课即一节课中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任务。

讲授课、实验课、练习

课等都是根据教学方法进行分类的。

故选D。

26、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内的古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A、原始性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C、制度化、系统化

D、普及性

【答案】B

【解析】古代教育的典型特征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故选B。

27、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答案】A

【解析】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即以他人行为

为行为参照;二是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

28、()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

A、文化模式

B、文化传承

C、文化变迁

D、文化多元

【答案】C

【解析】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和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亦即文化与文化

之间的传播或文化自身的创造。

故选C。

29、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

A、人本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行为主义

【答案】C

【解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因关注学生、强调创新、提供评价多元性等,而受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

大关注。

它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故选C。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故选C。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

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家长

B、人民政府

C、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

【答案】B

【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

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故选B。

32、以下哪项不属于教材的内容?

()

A、视听材料

B、参考书

C、幻灯片

D、课外活动

【答案】D

【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

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称为教材。

教科书又

称为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随着科技的发展,除教科书外,还有

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图标和其他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包;幻灯片、电影片、音

像磁盘等。

故选D。

33、()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

A、为人师表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

【答案】C

【解析】爱岗敬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

故选C。

3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A、重要

B、基本

C、必要

D、必需

【答案】B

【解析】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

种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故选B。

3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B、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答案】B

【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引导学生掌

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故选B。

36、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起

【答案】C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②发展时期(20

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故选C。

37、“拔苗助长”违背了()的教学原则。

A、启发式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直观性

【答案】B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故选B。

38、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A、培养班集体

B、管理学生

C、教书育人

D、组织班级活动

【答案】A

【解析】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也是班主任的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

故选A。

39、《学记》明确提出“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这反映的是()。

A、教育观

B、教学观

C、教师观

D、学生观

【答案】C

【解析】“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译为:

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

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故选C。

40、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

A、初始阶段

B、中间阶段

C、结束阶段

D、全过程

【答案】B

【解析】在结构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

原期。

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的中间阶段。

故选B。

41、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下列不属于其基本特征的是()。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B、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答案】C

【解析】学校事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发生的学生、教员、设施、设备的事故以

及盗窃、火灾等其他灾害的总称;狭义的学校事故是指未成年受教育者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与学校有联系的人

身伤害事故。

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既包括学生的人身权,也包括其他合法权益。

故选C。

42、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答案】D

【解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

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故选D。

43、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答案】A

【解析】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故选A。

44、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答案】A

【解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卡尔•罗杰斯以其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并

将其运用于教育领域,其中涉及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

教学原则。

故选A。

45、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为()。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答案】A

【解析】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

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称为教学策略。

故选A。

46、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下列不属于其基本特征的是()。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B、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答案】C

【解析】学校事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发生的学生、教员、设施、设备的事故以

及盗窃、火灾等其他灾害的总称;狭义的学校事故是指未成年受教育者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与学校有联系的人

身伤害事故。

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既包括学生的人身权,也包括其他合法权益。

故选C。

47、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

A、课程结构

B、教学内容

C、学习方式

D、教学组织形式

【答案】C

【解析】研究性学习是指从传统的填鸭的接受式到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故选C。

48、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

A、教育民主化

B、教育信息化

C、全民教育

D、终身教育

【答案】D

【解析】根据教育理论和常识,终身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

故选D。

49、人的品德发展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品德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

A、独立性

B、创造性

C、他律性

D、排他性

【答案】A

【解析】独立性是中学阶段学生品德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故选A。

50、—般地,偏爱合作学习的学生的认知风格是()。

A、反思型

B、冲动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答案】C

【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更偏爱合作学习。

故选

C。

51、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儿童)中心课程、()。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

【答案】A

【解析】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故选A。

52、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把握程度的提问是()。

A、回忆提问

B、理解提问

C、应用提问

D、综合提问

【答案】B

【解析】理解提问是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

需要学生对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

解释、重新整合,对学习材料进行内化处理,组织语言然后表达出来。

理解提问有变换、解释、重组和对比四

种类型。

故选B。

53、15岁学生张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张某一个人独自在家生活和学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留张某独自在家可锻炼其生活能力

B、父母在外地也可以履行其监护职责

C、不得让生活能力差的孩子独立生活

D、不得让张某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答案】D

【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

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故选D。

54、对语法法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

A、情境记忆

B、语义记忆

C、形象记忆

D、运动记忆

【答案】B

【解析】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興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语义记忆受规则、知识、

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外界干扰。

因此,语法法规、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语义记忆。

选B。

55、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教育改革的

依据。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受教育者

D、教育手段

【答案】A

【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灵魂、贯穿教育全过程、评价标准。

故选A。

56、学校德育模式主要包括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和()。

A、社会行动模式

B、学习模式

C、互动模式

D、参与模式

【答案】A

【解析】学校德育模式包括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

故选A。

57、()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成绩评定

【答案】B

【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

定。

其中,中心环节是上课。

故选B。

58、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

这种想象属于()。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之间处于同

一难度水平,二者之间的影响是一种横向迁移。

故选B。

5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

先救护()。

A、未成年人

B、老年人

C、青年人

D、成年人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

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故选A。

60、教育行政执法依法成立后就产生行政法律效果,非依法不得变更或者撤销。

这体现了教育行政执法是一

种()活动。

A、国家意志性

B、法律性

C、强制性

D、单方权威性

【答案】B

【解析】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

它依法成立后就产生行政法律效果,非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