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x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内容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概念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一)科学概念的提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党的创建时期:
“我们是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李大钊:
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年7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
我们需要本本,但我们坚决反对本本主义。
这是毛泽东作为一个党的局部地区负责人提出的全局问题,思想深刻,但影响全局有限。
党的成熟时期-,1938,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作政治报告:
论新阶段第一次向全党正式提出明确要求;1945,延安整风,干部统一思想;党的七大:
刘少奇政治报告,七大党章,全党必须遵循。
(二)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的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验经提升为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概括党的思想路线,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述”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修养,用“有理有、利、有节”表述我们的斗争策略。
邓小平用“不管黑猫、黄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反对“人民公社化运动倾思”想的,“用左”“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为战略思想,应付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格局剧变的复杂形势等,都是光辉典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时代背景:
中国现代化的理想和追求
(二)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改革(三)思想来源1、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2、中国博大丰厚独特的民族文化、革命文进化步、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来源,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科学发展观,两种科学理论,1.学院型科学理论:
以理性概念为起点的概逻念辑体系,如数理化等专业知识,哲学经济学等通识知识等.关注理论的逻辑完美性.2.实践性科学理论,追求理论的实用性.,“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便见分晓”(拿破仑)“不管黑猫黄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邓小平),回顾与升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在任何一次深刻的政治变革以后,人民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消化这种变革.”(列宁)“熟知并非真知.”(黑格尔),
(一)毛泽东思想发展历史过程,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1)科学内涵2)概念形成过程1940年邓拓在晋察冀日报1941年3月,张如心解放日报1943年7月4日,刘少奇解放日报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1945年6月,党的七大,刘少奇代表中央作关于修政党章的报告,2、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萌芽阶段(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成熟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继期续)发展阶段(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
从内部结构看,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的义许多独创性理论;另一组成部分是始终如一全面地贯穿于上述各个原理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三)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涵义要点:
理论本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义主。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国中实际、时代特征。
理论主体全党和全国人民。
2邓小平理论产生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条件:
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变化的要求。
历史条件: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日渐明朗。
现实条件: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
3形成发展过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初形步成。
理论成果: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党线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改革开放等基本理论。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形成轮廓。
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等。
从十三大到十四大形成体系、成熟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等。
4、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科学体系主要内容:
十四大政治报告归纳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心,提出了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发展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祖国统一等论断,有机结合严整理论体2系)。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历史地位:
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历史阶段,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三次历史性巨变的指导思想。
指导意义:
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当代世界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治政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软实力)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党的发展变化自身机制提出新要求党的80多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2形成发展过程,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茂名高州等地视察时第一次提出2001年7月1日,建党80周年大会,系统阐释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开幕,“三个代重表要”思想写入党章,3科学内涵和重要内容,科学内涵: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展发先进文化,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展发的内在驱动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完善自身的重要手段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体主和主体。
4历史地位,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反对贬低之声不绝:
“毛泽东一本一本邓的小,平理论一段一段的,三个代表一句一句的”,“毛邓理论是大树,三个代表是一枝叉”等。
(四)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1.背景基础、条件:
时代背景:
世界各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理论关的注现实需要:
我国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已经现出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的挑战。
理论基础: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都行进过探索,有丰富的理论资源。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重要内涵和基本要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和谐社会论1.提出背景: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总体进入小康但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即不和谐。
理论上,用传统的三维视点,即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概念来涵盖社会范畴,具有不周延性,用社会这一概念,就更加全面。
中国社会发展新要求,1.过去很长时期是为温饱奋斗,现在温饱问题解决,进入小康,标志中国进入新阶段,自然应有新的发展阶段要求.2.体制环境:
新市场机制不健全,固有矛盾开始显现;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尚未完全消除,但有些积极成果,如社会公共卫生和农村义务教育却有所流失.,创立过程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作谐为”一个重大问题、重大目标提出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把社会主义和谐会社作为一个表述党努力奋斗的目标的独立核心概念提出来。
胡锦涛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部干会议上的讲话对“和谐社会论”作出了系统明确的阐释: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6大基本特征。
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区别,中国和谐思想源远流长:
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着,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者,天地位焉,万物位焉.-孔子,传统和谐思想,形成环境:
小农经济,封建专制,儒家思想,除积极作用外,负面影响:
支撑了绝对平均主义,政治专制治专制主义,求稳怕变,压抑个性等.,3、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的关系:
两者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不能离开发展片面追求和谐,也不能只顾发展而不顾和谐。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
实事求是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如何认识精髓问题?
1.时代社会背景2.针对的对立面3.提出具体经过4重点所指所在,五.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根本共同点:
哲学基础奋斗目标政治立场不同点:
时代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1.真正了解中国国情,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2.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创造民族形式,形成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3.坚持世界眼光,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4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成为改造中国的强大物质力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对错误倾向,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实现理论创新。
六、如何学习这门课,本课有独特的四大功能:
1、认识作用2、借鉴作用3、教化作用4、政治智慧,参考书目,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3)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毛毛: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