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5324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docx

《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docx

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

废水处理站员工安全培训教材

 

环境保全课

员工安全培训教材

 

名幸电子(广州南沙)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十月

 

1.安全的基本概念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现场主要存在的安全风险

4.日常操作安全规程

5.实验室操作安全规程

6.用电及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7.含氰废水处理操作安全规程

8.几种有毒气体的安全常识

 

1、

2、

3、毒等;

4、溺水:

废水处理站存在各种废水废液的集水井、储存池、处理池,一旦意外滑入,极易导致溺水事故;

5、触电:

电气设备多,若不注意用电安全或电柜点检不到位,易发生电气事故;

6、火灾:

使用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若操作不当,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7、窒息:

进入水池、管道、废气塔等受限空间作业时,若不充分通风换气、做足防范措施,易导致窒息事故。

8、其他:

现场作业环境复杂,各种台阶、踏步、尖锐物很多,若未进行好防护处理或者行进时注意力分散,易造成扭伤、擦伤、碰伤等事故。

四、日常操作安全规程

(一)水泵的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1.根据进水量的变化和工艺运行情况,应调节水量,保证处理效果。

2.集水池、废气塔内水位应保持正常,防止抽空。

3.应及时清除叶轮、阀门、管道中的堵塞物。

4.集水池应每年至少清理一次。

5.水泵运行中发现异响、轴承温度过高、大量漏水等异常时应立即停机。

6.应定期检查集水池液位计或浮球是否正常。

7.备用泵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试运转。

(二)鼓风机房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1.鼓风机的电机、皮带发生不正常现象时,立即采取措施。

停机检查以确保鼓风机不发生故障。

2.停用的鼓风机,应关闭进、出口阀门。

3.要及时清洗、更换鼓风机空气过滤器。

4.鼓风机在运行中,设备巡视人员注意观察鼓风机及电机的温度、有无异响等。

5.清扫、调换空气过滤器的滤网和滤袋时,必须在停机的情况下进行。

6.经常检查齿轮室内的润滑油是否充足,润滑油位处于油镜中间位置时为最佳状态。

(四)其他日常操作运行及安全技术规程

1.设备启动前应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2.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时,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清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3.叉车属特种设备,应由持证人员负责操作,作业时附近严禁站人。

4.未经本岗位人员许可,严禁任何非本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机电设备。

5.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进入工作岗位必须佩带工帽、魔术贴、穿劳保鞋,严禁穿拖鞋、凉鞋进入工作区域;

6.严禁触碰设备运行或带电部位,防止手或其他物件被卷进。

7.在配药、加药、处理车间转运出来的特殊废水废液时必须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劳保用品。

8.及时巡视设备状况、发现设备隐患应及时停机检查、汇报、记录。

9.凡在容器、水池内、废气处理塔等密闭空间内进行工作前,应先对密闭空间进行通风换气。

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其中一人在外监护并做好防护措施。

10.2米以上高度的作业时为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绳。

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的钢丝绳上。

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五、实验室操作安全规程

1.化验室所有药品、样品、试剂和溶液必须有标签标明,不得在与标签不相符的容器内盛入其他物品,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装食品或饮用水。

2.有毒、有刺激的气体的操作要在通风橱或室外敞开空间进行。

有时需要借助于嗅觉判别少量气体时应轻轻扇向自己的鼻孔,不可直接去闻吸。

3.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先用瓶夹轻摇后再取下。

4.盛过强腐蚀性,易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自洗净。

5.加热、浓缩液体的操作要十分小心,不能俯视加热的液体。

加热的试管口更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

浓缩溶液,特别是有晶体出现后,要不停搅拌。

尽可能带上保护眼镜。

6.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抽烟。

凡属使用剧毒、强腐蚀性药品,如KCN、浓HNO3,HF、NaOH等,必须带橡胶手套,用后洗手。

有剧毒的药品严格防止进入口内或接触皮肤,剩余的废液要回收到废水站集中处理。

7.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

使用时,不要溅在皮肤或衣服上。

更要注意保护眼睛。

稀释时应在不断搅动下将他们慢慢倒入水中,而不能相反进行,以免迸溅。

8.回流和蒸发液体时应放沸石或玻璃球。

以防溶液因过热爆沸而冲出。

若在加热后发现未放玻璃球,则即停止加热,待稍冷后再放。

否则,在过热溶液中放入沸石会导致液体迅速沸腾,冲出瓶外引起火灾。

9.化验中所用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

对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化验操作应按规定进行,以免污染环境,影响身体健康。

10.乙炔瓶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关闭。

11.剧毒品药品的保管使用

硫酸汞(化学式HgSO4),白色晶体,密度6.47g/cm3。

溶于酸,不溶于乙醇。

有剧毒,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戴防护器具。

危害说明:

危险性类别:

剧毒品。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一般起病急,有头痛、头晕、低热、口腔炎、皮疹、呼吸道刺激症状、肺炎、肾损害。

慢性汞中毒表现有:

神经衰弱,震颤,口腔炎,齿龈有汞线等。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冲洗15分钟以上。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环境保全课水质分析室所接触的到剧毒品主要为硫酸汞;

 

硫酸汞现场放置处须上锁,钥匙由水质班班长掌握;随用随领,用多少领多少,并视工作需要保存最小量。

使用剧毒物时,必须带上橡胶手套,手指破伤时不能操作,用完后的废物必须及时处理,注意保护环境。

12.化学药品仓库和实验室均必须配备消防设备,(消防水龙头、化学泡沫、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器),以及沙土,注意定期更换。

13.精密仪器一般应放在远离高温、防尘、防酸、避免阳光直射和震动的地方。

仪器安装后不得任意搬动,需要拆卸检修的,须经当班负责人同意方可。

操作者必须熟悉每台仪器的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不得违章作业。

1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清理干净,部件归位,并切断电源、气源。

六、用电及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1.所有电器和仪器设备均必须接有地线。

2.插头、插座线路等电气设备要经常保持干燥、清洁。

3.风机、马达等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开始以前,必须关闭相应的控制电箱总电源与分电源,并在电箱上悬挂“禁止合闸”标示牌,然后再开始检修。

4.所有转动机械(风机等)检修后试运行起动时,除运行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应先远离,站在转动机械的轴向位置,以防转动部分飞出伤人。

5.电气工具(含电焊机)使用前必须检查电线是否完好,有无接地线,坏的或绝缘不良的不准使用。

6.湿手不准去摸触电灯开关以及其他电设备。

7.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8.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

9.电气设备起火,应用干砂、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0.使用电气工具时,不准提着电气工具的导线或转动部分

1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12.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危险。

七、含氰废水处理操作安全规程

1.含氰废水:

指镀金车间产生的,含有剧毒氰化物成分的废水。

2.含氰废水要单独收集、单独处理。

不得将其他废水混入到含氰废水集水池中,以免产生氰化氢毒气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3.在处理含氰废水时,必须严格遵守MMSN操作标准:

先将废水PH值调到10-11后,才能加入次氯酸钠药水,否则,会同时产生氰化氢和氯气两种剧毒气体。

4.在处理含氰废水过程中,在可能接触到含氰废水时,必须戴上橡胶手套、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具,同时,手指破伤时不可接触含氰废水。

5.如因操作不当导致发生毒气事故,应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

当班负责人在确保戴好防毒面罩、做足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实施救援措施。

如因废水PH过低导致氯气、氰化氢气体冒出,可采取加碱升高PH值的方法阻止毒气继续冒出;

八、几种有毒气体的安全常识

氯气(化学式Cl₂):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可用作为强氧化剂。

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

危害说明:

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

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

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

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

氯气中毒不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急救措施:

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

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后有症状者至少观察12小时,对症处理。

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喘乐宁(Ventolin)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

急性中毒时需合理氧疗;早期、适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水肿及继发感染。

其他对症处理。

眼及皮肤灼伤按酸灼伤处理,参见《化学性眼灼伤的治疗》和《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

 可能出现场合:

漂水、蚀刻液、黑化液等误倒入酸性废水中可产生氯气。

 

硫化氢(分子式H2S),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

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

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危害说明:

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

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

急救措施:

1.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忌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万不得已时与病人间隔以数层水湿的纱布)。

2.尽早吸氧,有条件的地方及早用高压氧治疗。

凡有昏迷者,宜立即送高压氧舱治疗。

高压氧压力为2~2.5大气压;间断吸氧2~3次,每次吸氧30~40min,两次吸氧中间休息10min;每日1~2次,10~20次一疗程。

一般用1~2个疗程。

3.眼部刺激处理。

先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局部用红霉素眼药膏和氯霉素眼药水,每2h一次,预防和控制感染,同时局部滴鱼肝油以促进上皮生长,防止结膜粘连。

 可能出现场合:

硫化钠误加入酸性废水中可产生硫化氢气体。

 

氰化氢(化学式HCN):

标准状态下为液体。

氰化氢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

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

氢氰酸属于剧毒类。

危害说明:

轻度中毒:

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眩晕,胸闷,恶心无力,呼出气中有苦杏仁味,可自行缓解。

中度中毒:

恶心,呕吐,胸部压迫感,呼吸急促,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或苍白。

重度中毒:

致使大脑内积水,压迫神经,意识丧失,乏力,强直性或阵发性惊厥,全身肌肉松弛,反射消失,呼吸及心脏可随时停止等。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

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安全常识:

1.就地治疗:

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安瓿包在手帕内打碎,贴在口鼻前吸入,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注意生命体征。

2.防毒面具的选择:

因为氢酸气的剧毒性,在选择和佩戴防毒面具时一定要谨慎,国内常用GB2890-82IL型滤毒罐,在使用其他型号滤毒罐时应认真阅读说明书和生产日期,一般在3g/m3氰酸气浓度中有效滤毒时间仅为50分钟左右;

 可能出现场合:

在处理含氰废水时操作失误可能发生。

 

废水站几种不相容的化学物质:

1、强酸+强碱:

浓度较高的硫酸和液碱直接混合后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混合是发生在储药罐等密闭空间内的,可能会产生爆炸事故

2、漂水+酸:

漂水(次氯酸钠)遇酸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氯气有剧毒;

3、含氰废水+酸:

含氰废水本身有剧毒,在遇到酸性废水时,会产生氰化氢剧毒气体;

4、双氧水+液碱:

双氧水本身是强氧化剂,在同液碱混合后会放出氧气,若在储药罐等密闭空间内发生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

5、硫化钠+酸:

硫化钠在酸中会分解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有剧毒,是一种神经毒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