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5069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docx

《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docx

河北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石家庄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二0一一年十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

邵英秀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

曹福顺河北国防工业建筑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

项目组成员:

赵占军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监理工程师

尉胜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注册安全评估工程师

王立群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注册二级建筑工程师

王娜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

康会宾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高工/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

匙静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注册造价师

李涛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注册咨询工程师

罗江海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高工/注册二级建筑师

赵亮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注册监理工程

赵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魏静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付国永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

梁媛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注册二级建造师

王海民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王占雷河北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伍未石家庄建工集团高工/一级注册建造师

史永健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墨英丽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

刘占宗河北省城乡建设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行业背景分析

河北省是建筑业大省,2009年全省建筑企业数量达到7027家,全省建筑业完成产值达2525.1亿,建筑业从业人员350.6万,其中技术人员18.02万。

2008年河北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08〕1号)文件提出:

我省要经过五年努力,形成建筑业强省的基本框架,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省会石家庄市建筑业发展迅猛,2009年建筑企业数量达到1187家,从业人员32.7万,其中技术人员2.289万。

三年来累计完成投资2357.8余亿元。

其中,2008年完成729.4亿元;2009年完成1041.3亿元;2011年1-6月份完成587.1亿元,同比增长27.8%。

2011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拆迁386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27.2万平方米,县城259万平方米。

为推进石家庄市建筑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石政办发〔2010〕9号)提出:

力争经过5年,建筑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到12%,实现建筑业全面协调、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二)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开设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河北省本科院校有14所,石家庄市有3所,高职高专院校有25所,石家庄市有7所。

2010年省内本科招生2662人,高职招生2931人(其中石市7所院校招生746人)。

2011年招生数量与往年大体相当,毕业生人数没有明显增长。

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河北省只有5.14%,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平均水平。

此外,《建筑法》的颁布和建筑质量责任终身制政策的实施,使企业对质量更加重视,这一系列因素都加剧了对建筑技术人员的需求,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行业基础。

(三)现有基础

本专业多年来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据“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实现由系统性学科知识向完成职业领域工作项目的知识和过程转变,岗位能力培养贯穿三年教学过程:

前4学期以校内学习为主进行基础能力培养,第5学期进行综合专业能力培养,第6学期安排校外顶岗实习,即“411”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过程中将实际的工程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形成“课程服务岗位,项目融于教学”的专业特色。

作为2007年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持续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科学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混凝土结构与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为省级精品课程;“现浇结构主体工程施工”、“建筑构造与识图”为校级精品课程。

出版高职教材50余本,7本遴选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专业教师主持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科研论文7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被EI检索1篇。

“‘课程服务岗位,项目融于教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课题“轻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研究”获河北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09年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邵英秀教授2010年评为河北省教学名师。

团队现有成员22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兼职教师6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讲师2人,助教1人。

专任教师90%具有行业执业资格,且受聘于建筑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或承担培训、考评等社会服务工作;企业兼职教师6人,均为高级工程师。

企业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岗位能力分析、课程开发、课程讲授或实训指导等教学全过程。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包括“建筑测量实训基地”、“建筑材料实训基地”、“建筑设备实训基地”、“建筑施工与构造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应用软件实训基地”、“土工实训基地”、“建工、化工仿真实训基地”、“工程造价实训室”、“建筑工程招投标与项目管理实训室”、“力学与结构实验室”共10个实训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5402.69平方米,设备总值约400万元。

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展社会服务,为省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培训。

每年进行的建筑施工员、预算员、测量员等基层管理和技术岗位培训300余人次;每年为省会兄弟院校提供建材实验实训160人次;2005年暑期为河北省建筑协会举办建造师考前培训450人;2009年4月为河北省地震局宣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培训60人;2008年为河北省建设厅建设教育培训中心编写建设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大纲和教材一套(5本),教师带学生完成了河北师大新校区前期测绘工作,为石家庄市西北水利生态防洪工程、周边农民建房以及本院基建工作等提供技术服务。

2006年以来,教师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数十项。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合作伙伴包括:

河北建工集团、石家庄建工集团、河北永昌建筑机械材料检验检测公司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

学校与企业在专业定位、岗位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实习及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与河北中环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合作,校企共建工程资料档案库;与河北永昌建筑机械材料检验检测公司合作,开展建筑检测业务;2009年,以本专业师生为主体进行了邢台桥西区54所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安全性鉴定工作。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践行学院“融于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建设行业、企业为依托,以培养建设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以内涵建设和提升质量为重点,完善与建设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构建中高职教育系统培养体系,本着专业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岗位实训与学校学习交替进行,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努力提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石家庄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在校生人数稳定在700人左右,班级数18个以内,专业发展继续侧重于房屋建筑工程方向,兼顾道路桥梁方向。

努力把该专业建设成教学理念、实验实训条件、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支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岗位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的高职品牌专业。

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依托行业协会,成立建筑节能技术示范研究中心,推进校企对接。

建筑节能技术示范研究中心,从绿色建筑教育体系、绿色建筑设计体系、绿色建筑工程实践三个方面开展新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和技术协作工作,为提升专业办学实力、科学研究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良好的支撑。

实施“343”多学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园和企业双元文化中成长,在实际工作中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构建以岗位课程和项目课程为主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和完善优质核心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职业素质;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建立有效的行业指导、校企合作教学机制。

培养适应石家庄地区建筑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等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经过3至5年的本专业工作,发展岗位定位在项目经理、建造师等工程师岗位。

三、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

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宗旨,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实施“343”多学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位课程+项目课程”为主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和完善优质核心课程;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以生产工作标准对校内实训室进行整体优化设计,构建生产性实训平台;在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多渠道、多角度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健全评价机制,实行第三方评价体制。

经过两年建设,把该专业打造成服务地区建筑业,具有校企共同育人优势,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生产性的实训平台、工程型的教学团队、社会认可度高的示范性高职专业。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1.探索实施“343”多学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践行多学段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岗位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学习和认知规律,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将3年教学过程分为10个学段,将项目课程和岗位课程灵活交替,以施工项目为载体,探索系统培养,强化实践育人,构建“343”多学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见图3-1)。

第一个“3”为:

第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段,第一、二学段学生在校进行项目课程学习,第三学段到施工现场进行平面测绘、建筑材料检测岗位课程学习和实训。

“4”为第二学年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现浇结构主体施工、保温与防水工程施工等岗位

图3-1“343”多学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的学习与实训;第二学段学生在校学习建筑结构与识图等项目课程;第三学段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基础工程施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砌体结构施工岗位课程的学习与实训;第四学段学生在校进行建筑施

工组织等项目课程的学习。

第二个“3”为:

第三学年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学生在校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招投标等项目课程学习;第二学段,进行施工放线实训、建筑工程图识读实训、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等岗前综合培训课程学习;第三学段,学生进行顶岗(轮岗)实训。

“343”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宗旨是真正在课程中实现教学做一体,除了原有实践环节如认识实习、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外,尝试将课程引入工地,学生边工作边学习,每一学年,岗位实训与学校学习交替进行,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2.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的用人单位为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岗位为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和安全员等,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提炼典型岗位任务,可归纳为工程招投标、土方工程、地基处理、基础施工、主体施工、屋面施工、装饰施工及竣工验收等。

对施工过程岗位任务进行分析、归纳,确定本专业所面对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辅助任务,实现岗位任务与专业课程的对接,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来选择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见图3-2。

 

 

图3-2课程体系构建示意图

3.推行工学结合的“项目课程”+“岗位课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项目课程主要指在校内完成的课程,其教学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校内实训室或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进行项目模拟教学;岗位课程即为在施工现场进行的课程,学生在真实的施工现场工作中学习,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实现343多学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见表3-1

表3-1主要岗位课程

岗位任务

对接岗位课程

典型岗位工作

承揽工程项目

工程招投标

土方施工、地基处理、基础施工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

主体工程

施工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

砌体结构主体施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现浇结构主体施工

钢结构工程施工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

保温、防水工程施工

保温与防水工程施工

装饰工程施工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

辅助工作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

建筑材料检测与验收

施工放线

建筑工程测量

项目课程、岗位课程相互融通教学组织模式: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工期、进度以及不可预见因素,岗位课程有时不能在校外施工现场按照计划实施,此时可将岗位课程转化为项目课程,保证课程教学的正常实施;岗位课程与项目课程彼此之间灵活转换。

既能适应建筑行业施工的特点,又能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见图3-3)。

图3-3项目课程、岗位课程互融通教学组织模式

(1)岗位课程的实施。

岗位课程采用做中学、学中作的教学模式。

依托校企合作,选择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工程项目作为岗位课程的实施地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企业指导教师依据具体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技术指导、安全教育等;专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岗位课程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安全教育以及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岗位课程考核采用企业教师评价+校内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学生安全保障机制,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全面进行安全教育、制定日常安全守则等;建立企业指导教师薪酬机制,学校给予合理的薪酬,保障企业教师在完成本人的业务工作之外还要主动负责学生的现场教学和指导;同时建立校外兼职教师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实施灵活柔性的教学组织安排,保证项目、岗位课程的运行;制定校内指导教师工作量及考核机制,以鼓励教师主动下工地进行岗位课程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40人自然班为例,在第二学年第三学段,工程项目:

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施工(2个)、砌体结构装修工程(1个)、框架结构防水施工(1个),依据以上工程项目,本学段开设现浇结构主体施工、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保温与防水工程施工三个岗位课程,地点均在石家庄市内。

学生共分三组,每组13~14人(每组选出学生组长一名),分别到三个施工现场进行学习,每个工地安排企业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各一名。

三门岗位课程的学习时间为:

砌体结构装修工程2周、保温与防水工程施工2周、现浇结构主体施工4周。

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实际工程的岗位课程学习手册。

学生完成第一个岗位课程后进行岗位课程的轮换,进行下一个岗位课程的学习。

经过三次轮岗学习,结束全部岗位课程的学习,进入下一个学段的项目课程学习。

教学实施随工程调整。

由于建筑施工的复杂性以及受气候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本学段的岗位课程无法开展时,将及时将岗位课程转化为项目课

程,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教学实施。

具体实施安排见下图3-4。

图3-4岗位课程安排实施计划

(2)项目课程实施。

采取行动导向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提供工程项目图纸、规范、图集、任务书、工作页,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找出技术要求和检查标准,制定实施方案,然后按任务书要求完成“工作页”或仿真模型。

教学组织采取“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以学生动手“做工程”为主要学习过程,学生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这一“工作”过程中,开展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将知识用于完成项目任务的“工作”,最后通过相互的检查评估和教师点评达到知识的更新、职业能力的巩固和升华。

此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和配合能力。

项目课程考核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综合评价的评价体系

4.课程开发建设——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

(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按照“343”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成立由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对课程进行开发。

按照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研究制订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具体教学内容,引入现行国家建筑规范和行业标准,以建筑施工过程为导向,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知识,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素质等教育的内容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完善课程考核评价。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建设期内将《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现浇结构主体工程施工》、《砌体结构主体工程施工》、《保温与防水工程施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5门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将其教材、课件、电子教案、课程标准、试题库、考试系统等制成网络课程或教学网站,将所有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实现共享。

(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充实优化教学资源,在选用优秀高职教材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建设自主学习型教学资源库、岗位证书培训资源库、行业标准资源库以及工程项目文件档案库等,形成完整教学资源体系。

自主学习型教学资源库。

主要包括五门优质核心课及其他岗位课程和主干项目课程的课程标准、学习内容、实训项目、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以使学生进行自主型学习。

工程项目文件档案库。

进一步与河北中环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合作,引入该公司100余个工程项目的工程建设资料,包括全套真实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竣工验收等过程资料,丰富师生的学习资源。

行业标准资源库。

引入国家现行各类建筑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建筑标准图集、结构标准图集、设备标准图集等,满足100名学生同时使用,并将常用规范图集的电子版本上传至网络,供教师学生随时查阅和使用。

5.双证书教育——学历证书对接岗位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将岗位证书培训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在第五学期的教学计划中融入证书考试考核,最终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通过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所有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拿到一至两个岗位资格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与河北省建设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建设岗位证书培训资源库,包括施工员、资料员、造价员、测量员等,建设内容包括考核标准、训练题库、培训教材、视频教材和资料,为本校学生及区域建筑行业人才职前培训和职后提升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学生不仅在校内,而且毕业后也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有效途径。

(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以培养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和工程素质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为核心,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三方面入手,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工程型”教学团队。

1.专业带头人

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其中企业专业带头人1名。

校内专业带头人应具备全面的岗位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学研究与专业建设能力,一定的专业学术理论水平,较高的政治和人文素养;企业专业带头人应在建筑施工方面技术过硬、具有一定行业的影响力。

从专任教师中选拔1名副教授以上职称,并具有较高实践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

有计划地安排专业带头人到国外职教理念先进的国家进修1个半月以上,参加职业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高职教育理念。

安排专业带头人到石家庄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进行岗位挂职锻炼,培养其成为建筑行业专家。

逐步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并能承担相应的市级、省级教科研课题或承接企业技术服务项目3-4项。

2.骨干教师队伍

培养“双师”素质骨干教师8名。

在两年建设期内,分别选派本专业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位的年轻教师,到职教水平较高的国家学习职业教育经验,参加国内高职教育教师培训,从而提高其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骨干教师每年定期、定目标到石家庄建筑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技术创新,鼓励教师参加建筑行业岗位执业资格考试及继续教育,使教师能及时掌握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行业最新动态,更新专业知识。

3.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应为注册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或是能工巧匠。

两年建设期内,完善兼职教师薪酬制度,合理确定兼职教师薪酬待遇。

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通过教育学理论培训和“专兼”结对辅导,使其具备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能胜任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工作或岗位课程的教学工作和顶岗实习指导工作。

引导兼职教师参加专业(群)建设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适应石家庄区域建筑业发展与中小建筑企业对岗位技术人员素养要求,建成集工程检测、实训教学、技能培训于一体的职业性、生产性实训平台。

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检测站、建筑施工技术训练场、建筑工程管理模拟实训室三类实训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1)建筑工程检测站。

依托引厂入校的“河北永昌建筑机械材料检验检测公司”,整合原有实训资源,将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土工、建筑装饰等实训室整合,成立建筑工程检测站。

检测站包含13个实训项目,将企业生产的流程、管理制度、生产情景等企业文化引入校内实训室。

该检测站设置同时满足40人的实验实训。

(2)建筑施工技术训练场。

整合工程测量、建筑构造与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设备实训室。

按教学功能分施工技术实训操作、工种鉴定和构造展示3个区域,以完成项目课程教学、工种培训和从业工人技能鉴定等功能。

该场地设置同时满足40人的实训操作。

(3)建立建筑工程管理模拟实训室。

整合原有工程管理资料实训室、建筑软件实训室等资源,新建招投标模拟室。

开发工作过程实训项目,将图纸绘制、工程招投标、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预算、资料管理等工作任务,融入相应学习情境之中,课程、实训、工作融为一体。

该实训室同时满足40人的实训操作。

(4)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结合校内实训基地的整合与建设,完善原有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生产环境建设,营造企业生产氛围,依据企业生产流程安排实训任务,加强学生对生产过程的体验,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2.校外实训基地

鉴于建筑企业流动性强、单一工地安排实训学生数量有限、学生就业岗位工作面广等因素影响,为保证“343”多学段人才培养模式中岗位课程的顺利实施,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依托校企合作联盟,完善涵盖土建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监理、建筑检测、招标代理、设计等多类别的校外实训基地。

再与5个土建施工公司、4个钢结构施工公司、4个招标代理公司、4个监理公司、3个设计公司、3个检测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总计不少于30个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各学段岗位课程安排和各基地相应时间段资源情况,安排学生进入相应实训基地的项目工地,完成岗位课程任务。

(四)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

依托行业协会,成立建筑节能技术示范研究中心,推进校企对接。

首先,学院是石家庄市建筑协会的会员单位,石家庄市建筑协会入会企业近百家,依托该协会深化校企合作,利用学院的人员(教师、学生)技术、设备优势为企业排忧解难。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师80%来自企业一线,具有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能独立承担中小型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咨询、造价、招投标等技术任务的能力。

依托河北永昌建筑机械材料检验检测公司,在石家庄三年大变样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任务巨大,借助专业教师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等专业检测工作。

此外,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中小型施工企业提供技术岗位服务,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本,学生得到实践锻炼,同时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其次,成立建筑节能技术示范研究中心,从绿色建筑教育体系、绿色建筑设计体系、绿色建筑工程实践三个方面开展新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和技术协作工作,为提升专业办学实力、科学研究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良好的支撑。

将学院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的优势与企业工程项目、技术应用的优势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企业获得自身变革发展更为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