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本心理学自考由易到难四本书的复习资料挺容易pass的.docx
《独本心理学自考由易到难四本书的复习资料挺容易pass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本心理学自考由易到难四本书的复习资料挺容易pass的.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独本心理学自考由易到难四本书的复习资料挺容易pass的
心理学00031(加考)
第一章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在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主要依赖科学的方法,并且严格地遵循科学的标准。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之父)冯特(德国),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斯、杜威(美国),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华生,古典行为主义。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两者区别: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并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
4、格式塔(完形或完整)心理学:
魏太默,苛勒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着重在知觉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
5、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奥地利),用精神分析的方法。
6、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行为受原始的性冲动所支配,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7、认知心理学:
在很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吸收了各派的合理成分,兼容并蓄并加于发展出来的。
奈瑟(美国),于1967年把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成《认识心理学》一书,从而出现认识心理学。
认识心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心理学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心理学不只要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学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核心课题。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3、发展心理学:
研究心理学的发生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心理特点。
4、心理测量学:
指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
5、生理心理学:
研究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⑴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⑵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⑶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⑷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⑸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优点:
直接、客观、真实,缺点:
被动、易受观察者主观影响。
二、测验法:
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注意测量表要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对象要适合。
三、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要考虑到三类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分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四、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分问卷法和谈话法。
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1、认识内外世界2、调整和控制行为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
一、意识:
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包括:
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二、意识的状态:
⑴可控意识状态。
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
(第一状态)
⑵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似乎有意识,但又不太清晰。
(第二状态)
⑶白日梦状态。
(第三状态)⑷睡眠状态。
(第四状态)
第二节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注意的特点:
⑴注意的指向性。
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⑵注意的集中性。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2、注意的功能:
⑴选择功能。
⑵维持功能。
⑶调节功能。
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不等同于意识,只有被注意到的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
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三、注意的种类:
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
⑴不随意注意。
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⑵随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⑶随意后注意。
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生物节律:
生物的行为与时间循环相联系
二、睡眠与失眠
1、睡眠:
睡眠五个阶段:
⑴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
⑵轻睡期。
⑶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梦游、梦呓、尿床等出现在此时。
⑷快速眼动睡眠。
之后再到第二阶段,循环数次。
2、失眠:
⑴情境性失眠:
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的,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
⑵假性失眠。
⑶失律性失眠:
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
⑷药物性失眠。
三、梦特征:
⑴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
⑵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
⑶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
一、催眠
1、催眠:
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2、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
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就称为催眠诱导。
3、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⑴感觉麻痹。
⑵感觉扭曲和幻觉。
⑶解除印制。
⑷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4、催眠理论:
⑴催眠是角色扮演。
⑵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
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的药物称为心理促动药物。
⑴镇静剂。
鸦片、海洛因、吗啡。
⑵兴奋剂。
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安非他明。
⑶迷幻剂。
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墨斯卡灵。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一般概念:
根据感觉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远距离感觉(视觉和听觉)、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身体内部)。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
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为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2、绝对感觉阈限:
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3、差别感觉阈限:
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
韦伯定律:
为了辨别一个刺激出现了差异,所需差异大小与该刺激本身的大小有关。
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称韦伯定律。
费希纳定律:
在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称为费希纳定律。
第二节视觉
一、视觉刺激
二、基本的视觉现象:
1、视觉适应:
指的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
2、色觉:
在一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特定的颜色感觉。
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
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三、视觉的机制
1、眼睛:
⑴眼睛的构造:
角膜——虹膜——瞳孔——水晶体——视网膜。
⑵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
棒体细胞:
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但不能分辨颜色。
锥体细胞可以专门反应光的波长(颜色),但对光的强度反应很差。
锥体细胞集中于网膜中心,称作中央窝或黄斑。
在昏暗条件下,余视要比正视效果好。
2、色觉理论:
⑴三原色说:
杨和黑尔姆兹提出。
红绿蓝。
⑵拮抗理论:
黑林提出。
四色说,红绿黄蓝。
三原色说可以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拮抗说可以解释视觉信息自感受器输出后在神经细胞上的活动过程。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刺激
二、基本的听觉现象
1、声音的属性:
音强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高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音色。
2、听觉的适应和疲劳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三、听觉的机制
1、听觉与耳:
耳廓——中耳——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卵圆窗——内耳——蜗牛壳。
2、听觉的理论:
⑴位置学说,也称行波学说,贝克西提出。
⑵频率匹配学说。
第四节知觉——感觉的整合
一、知觉的一般概念: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对象,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
视知觉为、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
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
二、知觉的特性:
⑴知觉的整体性:
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⑵知觉的选择性:
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⑶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
⑷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三、几种复杂的知觉及其机制
1、深度知觉:
⑴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
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
⑵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尝试线索:
眼肌的调节与幅合
2、运动知觉:
3、时间知觉:
⑴时间知觉的各种线索: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借助计时工具。
⑵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第五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的特性:
⑴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
⑵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⑶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二、社会认知的过程:
⑴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⑵信息的整合过程。
①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②晕轮效应: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③社会刻板效应:
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提取表现方式:
回忆和再认。
三、记忆的类型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人名、定义、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
陈述性记忆的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
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既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达的。
2、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
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
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
第二节记忆系统
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型: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一、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形式是视象或声象。
二、短时记忆:
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⑴编码的形式:
主要以声音的形式储存。
⑵储存的容量:
容量有限,平均数量为7。
⑶储存的持久性:
时间有限。
复述分为保持性复述(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和精细复述(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三、长时记忆:
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⑴编码形式:
语义代码、视觉代码。
⑵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型。
时间长。
语义网络、图式。
第三节遗忘
一、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
二、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遗忘的原因:
消退和干扰(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
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
⑴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⑵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⑶情绪的作用。
三、有意遗忘的作用
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⑴地点法,又称位置法,将一组熟悉的地点与要记的东西之间建立起联系,主要利用视觉表象,以地点位置作为以后的提取线索。
⑵韵律法:
也称口诀法,对纯语言的材料。
⑶记笔记。
第四节学习
一、学习的定义:
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二、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图:
首先产生注意(A),通过注意来选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忽视其他无关的刺激,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的原有知识(B)。
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学习者找出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在联系(C),并与激活的原有信息相联系(D)。
最后,被理解了的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E)。
三、学习的分类:
⑴依学习方式划分: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⑵依学习内容划分: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社会规范学习(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执行及情感体验)。
四、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1、复习策略:
⑴复习时间:
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
⑵复习的次数。
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
⑶复习的方法。
2、组织策略:
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有:
群集:
归类,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第一节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1、思维是以人的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2、思维的主要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二、思维的过程和种类
1、思维的过程:
①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②比较。
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③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
2、思维的种类:
①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不同)。
直觉动作思维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
具体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抽象逻辑思维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②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
聚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③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第二节概念的形成过程
一、概念的心理学定义:
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概念包含内涵和外涎。
概念可以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
二、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
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
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
第三节推理和问题解决
一、推理:
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归纳推理),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
1、三段论推理:
由三个命题构成,其中两个命题为假定真实的前提,另一个命题为结论,论结论可能符合这两个前提,也可能不符合。
2、线性推理:
又名线性三段论,是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它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之间可传递性的关系。
3、条件推理:
又称假言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命题所进行的推理。
人们倾向于去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称为证实倾向。
二、问题解决:
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特征:
①目标指向性;②操作系列性;③认知性操作。
问题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1、算法式:
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2、启发式:
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手段—目标分析法:
先有一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其核心是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子问题。
②爬山法:
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③逆向工作法:
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表征方式。
2、无关信息的干扰。
3、功能固着性:
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
4、心向:
在连续进行工作时,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的方法解决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性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的方法。
第四节想像和创造性培养
一、想像和创造性思维
1、想像:
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像的基本特征。
2、创造性思维:
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特征:
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
二、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发散思维测验。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发散思维测验。
三、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
1、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①智力因素;②人格因素;③环境因素;④动机因素。
2、创造性思维训练:
建立目标与意向;训练基本的技巧;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刺激和鼓励好奇心;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促进自我管理技巧;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运用例子。
国内学者提出三方面内容:
发散思维训练、直觉思维训练和形象思维训练。
第六章智力
第一节智力概述
一、智力的性质
1、智力的概念。
2、智力与能力。
3、能力的不同类型:
①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照倾向性);②按照功能划分: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③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二、智商与智力差异
1、智商,离差智商。
2、智力的差异:
①智力的个体差异:
表现在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两方面。
②智力的团体差异。
三、智力发展的特征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个阶段:
增长阶段、稳定阶段、衰退阶段。
2、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第二节智力的理论
一、智力的因素论:
1、智力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g因素和s因素;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卡特尔,g因素划分成两个因素;3、智力多因素论:
瑟斯顿
二、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七种智力:
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三、智力结构论:
吉尔福特:
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
内容(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操作(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产物(单元、分类、关系、转换、系统、应用)。
四、智力的认知理论:
新的研究途径:
信息加工途径。
1、智力的三元理论:
斯腾伯格,①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
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②智力涉及内部成分与外界世界的关系。
③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
2、PASS模型: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第三节智力的测量
一、智力测验概述:
心理测验指在对心理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也称心理量表。
1、智力测验的产生: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
比内和西蒙,心理年龄。
2、智力测验的种类:
①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②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③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3、心理测验的性质:
⑴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
⑵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⑶心理测量具有误差。
⑷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二、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1、信度:
即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⑴再测信度:
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又称稳定系数。
⑵评分者信度:
指不同评分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计分上的一致性。
⑶内部一致性信度:
又称同质信度,指一个测验或分测验中各题目所测内容的一致性。
2、效度:
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程序。
⑴内容效度:
指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
⑵构想效度:
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的测量。
⑶预测效度:
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指一个测验对牌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性。
3、测验的标准化
常模:
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
三、经典智力测验
1、斯坦福—比内测验:
个别施测,2—18岁。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量工具。
三套:
成人、儿童、幼儿。
3、团体智力测验:
英国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四、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
共同组成能力测验。
性向测验:
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
成就测验:
也称成绩测验、教育测验,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四节智力的影响因素:
遗传和环境
一、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
1、家庭谱系研究。
2、双子生研究。
二、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三、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四、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1、动机是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
⑴激活功能,在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且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
⑵指向功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
⑶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
二、动机的产生:
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的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外的的环境刺激也可能成为行为的驱动力量,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
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动机存在适度水平。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
1、交往动机及其获得:
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的两种观点:
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
2、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合作;情谊;归属。
二、成就动机:
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