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4574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

《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

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

路面的维修保养操作规程

路面的维修保养工作主要包括路面基层的维修保养、沥青路面的维修保养、水泥路面的维修保养。

1路面基层的维修保养

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和基层松散时,采用灌浆法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和基层松散病害。

沥青路面基层有较严重冒浆现象,纵横向反射裂缝和基层松散,强度不足,以及由此引起路面面层沉陷时,采用浅层灌浆灌缝法处治病害。

1.1灌浆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和基层松散

1.1.1人员配置

灌浆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和基层松散作业人员配备

序号

人员类别

人数

岗位职责

1

施工技术员

1人

施工现场组织和技术指导。

2

工具车司机

1人

负责工具车驾驶和保养。

3

洒水车司机

1人

负责洒水车驾驶和操作。

4

安全员

1人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维持。

5

技术工人

8人

钻孔3人、灌浆泵1人、灌浆1人、上料搅拌3人。

1.1.2设备机具配备

灌浆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和基层松散作业设备机具配备

序号

机械类别

数量

用途说明

1

人货两用工具车

1台

2.75t,运输材料、机械、人员。

2

洒水车

1台

8t,运水。

3

成孔机

1台

采用凿岩机、地质钻机或电钻,用于钻孔。

4

注浆泵

1台

BW-250,灌浆。

5

搅拌桶

1台

1~1.5m3,搅拌水泥浆。

6

储浆罐

1台

1~1.5m3,储存水泥浆。

7

高压软管

若干

承压不小于10MPa,灌注、输送浆液。

8

发电机

1台

30Kw,提供电源。

9

套管

5条

ф48mm,带膨胀头,灌浆。

10

扫把、铁铲

各3把

清扫路面。

1.1.3操作规程

1)布孔

沿板块周边在距离混凝土板角50~70cm的位置各布孔1个,另外在混凝土板块的几何中心再布设1个孔,每块板共布设5个孔。

布孔时应避开车辆行驶的轮迹带位置和裂缝位置。

2)钻孔

施工前先调查路面结构层图纸。

钻孔应穿越路面基层,深入到底基层,若路面结构层设有排水垫层时,则要控制好钻孔深度,不要穿透底基层,以免灌浆时浆液渗入垫层,影响垫层的排水功能。

钻孔时采用直径为50mm的钻杆施工。

3)设置套管

为防止灌注过程中发生塌孔现象,在灌浆孔中设置套管,作为导浆管。

套管一般采用直径为48mm的镀锌水管加工,管头加工丝口便于与注浆管连接。

在套管上位于板底、基层与底基层之间位置设置侧孔(用电钻,十字形设置)。

插入套管时,应露出混凝土板面10cm,管底留10cm空隙,灌浆施工前一天用水泥砂浆密封混凝土板与套管间的空隙。

4)配制浆液

浆液配制时,各种材料均应严格按确定的配合比称量。

先将水泥、粉煤灰(或砂)称量好后放入搅拌桶内,开动搅拌器搅拌15秒左右,然后再加入外加剂(如早强剂、减水剂、铝粉等)搅拌15秒,最后再加水搅拌,浆液应搅拌均匀。

浆液配制时应特别注意控制好用水量,水灰比过小,浆液过稠,流动性差,不易渗入到混凝土板底空隙;水灰比过大,浆液过稀,浆液强度又难以达到要求。

5)连接注浆管

将注浆管与套管连接,连接头与套管头的螺纹搭接不小于5cm,确保密封不漏浆。

灌浆完毕需要拆除时,需等压力表显示为零时方可拆卸。

6)灌浆

①灌浆时启动压浆泵,逐渐加压连续地向孔内注浆。

同一块混凝土板灌浆,应遵循先四角再中央的顺序施工。

②灌浆分两次进行,中间间隔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但也不能大于初凝时间。

③灌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灌浆:

水泥浆从接缝中冒出,或混凝土板开始抬升,或压力表压力达到1.5MPa。

灌浆过程中如出现边坡冒浆或其他异常情况时,也应立即停止灌浆。

停灌后间隔30分钟左右再进行第二次灌注。

每个孔灌完,拆除注浆管后应立即插上木塞,以便有足够的时间使浆液凝固。

④灌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好防护工作,作业人员应配戴防护镜和口罩。

7)清理现场

①灌浆后,对于遗留在路面的水泥浆液应及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以免结硬污染路面。

②灌浆完后第二天,将套管拔出,再用细石混凝土将套管拔除后留下的孔洞填实抹平。

③开放交通前,对路面应再清扫一遍,以扫除路面垃圾和杂物,保持路面干净整洁。

8)开放交通

封闭路面养生7天后,方可开放交通。

1.1.4要求

①水泥浆液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②路面无明显错台,行车平顺。

③取芯观测芯样,混凝土板底与基层顶面间填充密实,基层芯样完整。

  ④雨后混凝土板无唧浆现象。

  ⑤混凝土板角回弹弯沉值低于20(1/100mm)。

1.2浅层灌浆灌缝处治沥青路面基层裂缝

1.2.1人员配备

浅层灌浆灌缝处治沥青路面基层裂缝作业人员配备表(1个班组)

序号

人员类别

人数

岗位说明

1

施工技术员

1

负责现场施工和质量控制。

2

安全员

1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3

工具车司机

1

负责工具车驾驶和保养。

4

施工车辆司机

2

负责车辆驾驶等。

5

洒水车司机

1

负责车辆驾驶等。

6

技术工人

10

灌浆5人、灌缝5人。

1.2.2设备机具配备

浅层灌浆灌缝处治沥青路面基层裂缝作业设备机具配置表(1个班组)

序号

设备机具名称

数量

用途说明

1

人货两用工具车

1台

1.25吨,接送人员、运送材料等。

2

施工车辆

2台

4.5吨,运送材料和机具等。

3

水车

1台

8吨,提供施工用水。

4

灌浆泵

1台

BW-250(10.5Kw)型,灌注水泥浆。

5

搅拌机

1台

JB-200型,搅拌水泥浆。

6

发电机

1台

20Kw,提供施工用电。

7

钻孔机

2台

1.25Kw,钻孔(钻孔直径48mm)。

8

套管

若干

直径48mm,插入注浆孔内,避免塌孔。

9

高压软管

40m

承压不小于10MPa,输送浆液。

10

开槽机

1台

面层裂缝开槽扩缝。

11

灌缝设备

2台

加热灌注灌缝材料。

12

吹风机

2台

清理缝内泥沙、粉尘。

13

清缝小工具(铁钩)

2把

清理缝内松散沥青砼颗粒。

14

扫把

2把

清扫裂缝。

15

铁铲

2把

铲除废料。

1.2.3操作规程

1)布孔

孔位对应设在裂缝的两侧,距缝50cm左右,间隔160cm等距离布孔,裂缝两端的孔位距路肩缘石和中央分隔带缘石距离至少80cm以上,以免浆液渗入中央分隔带堵塞管道或从边坡渗出。

若设计另有规定,布孔按设计执行。

2)钻孔

钻孔前应了解路面面层结构,以便控制好钻孔深度。

钻孔深度为路面基层厚度的2/3,且不得穿透路面基层,钻杆直径为48mm。

3)设置套管

为防止灌浆过程中发生塌孔现象,用镀锌水管制成的套管作为导浆管,插入灌浆孔内。

导浆管底部封闭,离管底5cm左右管壁上钻一排孔,用于漏浆。

4)配制浆液

按照确定的配合比把水、外加剂混合搅拌,然后加入水泥搅拌均匀制成灌浆浆液。

配制好的浆液须用滤网过滤,除去较大颗粒。

配制好的浆液必须在初凝(2h)前使用完毕。

5)连接注浆管

将注浆管与套管连接,连接头与套管头的搭接不小于5cm,确保密封不漏浆。

灌浆完毕需要拆除时,须等压力表显示为零时方可拆卸。

6)灌浆

灌浆分两次进行,并遵循先灌裂缝两端再灌中间的原则。

第一次灌浆:

启动灌浆泵,逐渐加压灌注浆液。

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时即停止灌注:

①相邻孔内或裂缝中冒浆;②裂缝周围沥青面层出现轻微抬升;③灌注压力达到0.15MPa。

间隔15min后再进行第二次灌浆。

第二次灌浆:

第二次灌浆压力不高于第一次,当出现第一次灌浆前两种情况之一时即停止灌浆。

每灌完一孔先用木塞堵孔,待灌浆完毕后,拔出灌浆套管并用水泥砂浆堵孔。

7)灌缝

灌缝遵循6.2.1节要求进行作业。

8)清理现场

灌浆灌缝施工完毕,必须将路面清扫干净,必要时应用高压水冲洗,保持路面干净整洁。

9)开放交通

施工完毕须进行养生,当基层强度达到3MPa时方可开放交通。

灌浆后路面裂缝灌缝工艺详见3.2.2.1节。

1.2.4要求

①灌浆浆液仅进入裂缝空隙,没有进入基层以下和沥青面层,灌浆后的路面没有损坏、隆起现象。

②基层强度达到3MPa以上。

③灌缝质量标准参照3.2.2.1节。

2沥青路面的维修保养

沥青路面的维修保养主要包括坑槽修补、裂缝处治。

2.1坑槽修补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有微波热补、红外热补、冷凿热补、冷料冷补。

热补工艺采用热补设备处置沥青路面常见的坑槽、龟裂、网裂、翻浆、修补不良以及小面积沉陷、松散、泛油、拥包等病害的热凿热补作业。

当气温较低、雨雪季节或工期紧迫情况下对沥青路面坑槽修补作业,包括坑槽的临时性修补作业时,常用冷料冷补工艺。

2.1.1微波热补

2.1.1.1人员配备

微波热补作业人员配备

序号

人员类别

人数

岗位说明

1

施工技术员

1

负责现场施工和质量控制。

2

安全员

1

负责现场交通安全维持。

3

微波修补设备操作手

2

负责微波修补设备的驾驶、操作和保养等。

4

工具车司机

1

负责工具车驾驶和保养等。

5

技术工人

5

开槽2人、清槽2人、机械操作手1人、补料3人(上个工序人员)、碾压1人(上个工序人员)。

2.1.1.2设备机具配备

微波热补作业设备机具配备要

序号

设备机具名称

数量

用途说明

1

施工车辆

1辆

4.5t东风平板车,接送人员、运送材料与机具等。

2

微波热补设备

1套

配备加热板和辅料加热箱。

加热路面和沥青混合料。

3

羊镐

2把

坑槽凿边。

4

小型振动压路机

1台

振力850kg,碾压沥青混合料。

5

沥青加热炉

1套

加热70#沥青。

6

背式鼓风机

1台

吹扫坑槽内松散颗粒。

7

铁耙

2把

修整混合料。

8

铁铲

2把

铲除废料、铲装新沥青混合料料。

9

斗车

1台

装运沥青混合料。

10

扫把

2把

清理现场及工作面。

11

喷洒装置

1个

喷洒乳化沥青。

12

红外线测温仪

1把

测量温度。

13

三米直尺、卷尺等

1套

检测施工质量,计量修补数量。

2.1.1.3操作规程

1)作业准备

作业前,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

提前准备好施工用材料如沥青混合料、热沥青、乳化沥青等,并将沥青混合料在施工前一天晚上装入微波设备辅料加热箱备用。

2)确定处置范围

病害的处置面积一般为沿病害四周向外再扩大10cm以上的方形范围,同时还应结合微波修补设备加热板特点确定处治面积的大小,以便准确定位加热路面。

处置范围确定后,用粉笔将处治范围划成方形,便于加热板就位和坑槽修整顺直。

3)加热病害路面

处置部位和面积确定后,将补路王准确就位,放下加热板,根据划定的处治范围来确定加热板需开启的区域。

路面加热时间根据混合料的不同而异,以路面混合料可以耙松为原则,普通沥青路面加热时间比改性沥青路面加热时间稍短。

4)铲除旧混合料

路面加热完毕,微波修补设备退出处置部位,即刻用铁铲和铁耙耙松表面混合料。

对于旧路面表面层混合料,若沥青含量较少,混合料松散粘结性差,则全部弃用;人工沿划定的处置范围内将旧料全部铲除;当旧路面混合料较好还能部分利用时,则只铲除不能利用的混合料(热再生工艺)。

铲除的旧料应集中装车运走,不得弃于路边。

如果坑槽深度达到8cm以上,或铲除路面表面层后,发现下一层路面也已损坏,则需再将该部位下层路面加热,并按照上述方法铲除旧混合料。

路面处治深度超过8cm时,应分层修补,且层间形成阶梯搭接,搭接宽度一般为10cm左右。

坑槽修补时,若发现基层表层松散,则一并将松散部分凿除。

当基层凿除厚度小于6cm时,在刷涂透层乳化沥青后用沥青碎石或粗粒式沥青混合料铺筑并压实;当基层凿除厚度大于6cm时,则用C15贫混凝土铺筑并振实。

其他坑槽修补作业方式遇到基层松散问题时处理方法同上。

5)修整坑槽

当路面旧料铲除后,用羊镐配合铁铲凿边,保证坑槽四壁垂直,轮廓整齐成方形。

而坑槽底部也应凿平。

6)清理坑槽

先用铁铲、扫把清理掉松散混合料,再用鼓风机将槽内细小松散颗粒吹扫干净。

7)涂洒热沥青

当处置部位路面旧料全部铲除时,应在坑槽四壁涂刷一道热沥青,坑槽底部也涂洒一层热沥青,热沥青的用量为0.8kg/m2左右。

注意坑槽四壁不得漏涂,坑槽底部则应尽量涂洒均匀,但不宜过多。

8)添加新混合料

新混合料使用前应在微波修补设备辅料加热箱中加热到规定温度,一般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为140~15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为160~170℃。

新料的卸和倒均应注意防止粗细集料出现离析。

旧料部分利用时(热再生),在添加新料之前,先在旧料表面喷洒适量的乳化沥青(依旧料含油量情况确定),提高旧料与新料的结合效果。

新补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宜为1.30左右,确保混合料压实后比原路面略高。

9)混合料修整

新补沥青混合料修整时,应将新料铺至离工作面10cm范围外的路面上,然后用铁耙把混合料料由外向里耙,使细料能填充在坑槽边缘,保证坑槽边缘新旧路面接缝在碾压后结合紧密,不渗水。

坑槽表面沥青混合料应用不带齿的铁耙耙平,并尽量使沥青混合料表面粗细料均匀不出现离析。

如果表面粗集料过多或相对集中时,应铲除部分粗料,以提高表面混合料的均匀性。

10)混合料碾压

沥青混合料修整完后,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及时碾压。

碾压时应遵循先四边后中心、先静压后振压、前后左右交替碾压的原则,对新旧路面接缝处,应骑缝碾压,必要时采用45度斜压。

沥青混合料碾压遍数一般为静压1遍,振压3遍,每次碾压的重叠宽度为压路机轮宽的1/3~2/3左右。

静压1遍后,马上检查新补路面表面及新旧路面接缝处,对于缺料部位,应即刻补充少许新料或细料进行碾压。

禁止在碾压多遍后再补充新料,因为新补料难以与碾压后的潮湿路面结合牢固,且外观难看。

对于分层摊铺的碾压,当坑槽下面层压路机难以作业时,可用振动夯充分夯实。

11)清理现场

坑槽修补完毕,对散落于路面的垃圾和废弃料全部清扫干净,运离现场集中堆放。

12)开放交通

作业结束后,待沥青混合料冷却至常温,再撤走路面安全设施,开放交通。

微波热补作业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

作业要求

工序1:

作业准备

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提前准备好沥青混合料。

工序2:

确定处治范围

沿病害四周向外10cm以上确定为处治范围,并结合微波设备加热板特点确定处治面积大小,处治范围应划成方形。

工序3:

加热病害路面

根据病害处治面积大小确定微波设备加热板开启区域,加热时间以路面沥青混合料可以耙松为原则。

工序4:

铲除旧混合料

旧料不能利用时,全部铲除干净;部分利用时,铲除不能利用的混合料。

工序5:

修整坑槽

保证坑槽边部垂直。

工序6:

清理坑槽

坑槽松散物清理干净。

工序7:

涂洒热沥青

坑槽四壁及底部必须涂洒一层热沥青,加强新旧路面的粘结。

工序8:

添加新混合料

新混合料的温度应符合要求,混合料松铺系数控制在1.30左右。

工序9:

混合料修整

注意防止粗细集料离析。

工序10:

混合料碾压

遵循先边部、再中心的碾压原则;先静压1遍,再振压3遍。

工序11:

清理现场

将作业处的垃圾和废料全部清扫干净。

工序12:

开放交通

混合料冷却至常温后即可开放交通。

2.1.1.4要求

①新补沥青混合料、70#沥青和乳化沥青均应符合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②新补路面应比原路面略高,但新旧路面高差不能超过5mm。

③新补路面与原路面应结合紧密,表面粗糙合适,且无泛油和离析现象。

④新补路面应碾压密实,表面无轮迹。

2.1.2红外热补

2.1.2.1人员配备

红外热补作业人员配备

序号

人员类别

人数

岗位说明

1

施工技术员

1

负责现场施工和质量控制。

2

工具车司机

1

负责工具车驾驶和保养等。

3

补路王司机

1

负责设备驾驶、操作和保养。

4

安全员

1

负责现场交通安全管制。

5

技术工人

5

开槽2人、清槽2人、机械操作手1人、补料3人(上个工序人员)、碾压1人(上个工序人员)。

2.1.2.2设备机具配备

红外热补作业设备机具配备

序号

设备机具名称

数量

用途说明

1

补路王

1台

加热保温新沥青混合料、加热路面。

2

人货两用工具车

1台

接送人员、运送物料机具等。

3

小型振动压路机

1台

振力850kg,碾压沥青砼。

4

沥青加热炉

1套

加热70#沥青。

5

背式鼓风机

1台

吹扫坑槽内松散颗粒。

6

斗车

1台

装运沥青混合料。

7

羊镐

2把

坑槽凿边。

8

扫把

2把

清扫坑槽及清理工作面。

9

铁铲

3把

铲除废料、铲装新沥青混合料。

10

铁耙

2把

修整混合料。

11

喷洒装置

1个

喷洒乳化沥青。

12

红外测温仪

1个

测量沥青混合料温度。

13

三米直尺、卷尺等

1套

检测施工质量,测量修补面积。

2.1.2.3操作规程

红外热补作业施工工艺除路面及沥青混合料加热设备与微波热补设备不同外(沥青混合料需在施工前一天晚上加热保温),其余均与微波热补作业基本相同。

红外热补作业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

作业要求

工序1:

作业准备

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提前加热好沥青混合料。

工序2:

确定处治范围

沿病害四周向外10cm以上确定为处治范围,并结合补路王加热板特点确定处治面积大小,处治范围应划成方形。

工序3:

加热病害路面

根据病害处治面积大小确定补路王加热板开启区域,加热时间以路面沥青混合料可以耙松为原则。

工序4:

铲除旧混合料

旧料不能利用时,全部铲除干净;部分利用时,铲除不能利用的混合料。

工序5:

修整坑槽

保证坑槽边部垂直。

工序6:

清理坑槽

坑槽松散物清理干净。

工序7:

涂洒热沥青

坑槽四壁及底部必须涂洒一层热沥青,加强新旧路面的粘结。

工序8:

添加新混合料

新混合料的温度应符合要求,混合料松铺系数控制在1.30左右。

工序9:

混合料修整

注意防止粗细集料离析。

工序10:

混合料碾压

遵循先边部、再中心的碾压原则;先静压1遍,再振压3遍。

工序11:

清理现场

将作业处的垃圾和废料全部清扫干净。

工序12:

开放交通

混合料冷却至常温后即可开放交通。

2.1.2.4要求

红外热补作业施工质量标准与2.1.1.5条相同。

2.1.3冷凿热补

2.1.3.1人员配备

冷凿热补作业人员配备

序号

人员类别

人数

岗位职责

1

施工技术员

1

负责现场施工和质量控制。

2

安全员

1

负责现场交通安全维持。

3

路面修补设备司机

1

负责修补设备的操作。

4

工具车司机

1

负责工具车驾驶和保养等。

5

技术工人

5

开槽和清槽2人、填槽2人、机械操作手1人。

2.1.3.2设备机具配备

冷凿热补作业设备机具配备

序号

设备机具名称

数量

用途说明

1

路面修补设备

1台

路面修补设备可以用红外补路王车、微波修补车或其他沥青混合料加热设备,以上设备用于加热沥青混合料(加热放置于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预制块或在设备辅料箱内加热沥青混合料)。

2

人货两用工具车

1台

接送人员、运送物料机具等。

3

切缝机

1台

用于切槽。

4

电镐或风镐等

1台

凿除病害路面。

5

小型振动压路机

1台

振力850kg,碾压沥青混合料。

6

沥青加热炉

1台

加热70#沥青。

7

背式鼓风机

1台

吹扫坑槽。

8

铁铲

3把

清扫凿除的沥青砼。

9

铁耙

1把

修整混合料。

10

扫把

1把

清扫槽内松散、松脱颗粒。

11

红外测温仪

1把

测量混合料温度。

2.1.3.3操作规程

1)作业准备

作业前,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

提前准备好施工用材料如沥青混合料(散料或预制块)、热沥青等,用沥青混合料散料时在施工前一天晚上装入加热设备中备用。

2)确定处治范围

病害的处置面积一般为沿病害四周向外再扩大10cm以上的方形范围,同时还应结合修补设备加热板特点或沥青混合料预制块尺寸确定处治面积的大小,以便加热板准确定位加热路面或可以放置合适的预制块数量。

处置范围确定后,用粉笔将处置范围划成方形。

3)路面切缝

用切缝机对准粉笔划好的处置范围标线切缝,切缝时注意走线顺直,切缝深度不要超过路面表面层厚度。

若路面下面层也需修补,则再对下面层切缝。

分层修补时,层间应形成阶梯搭接,搭接宽度一般为10cm左右。

4)凿除路面

处治范围切割好后,用风镐或电镐等凿除工具凿除病害路面沥青混凝土。

施工时应距离切缝5cm左右向处治部位中间凿除。

当下面层需要修补时,还应凿除下面层沥青混凝土。

凿除沥青混凝土时,沥青粘结层或封层等一并凿除,不留夹层,且保证坑槽底部平整。

凿除的废料应装车统一运离现场,不得随意弃于路边。

5)清理坑槽

先用铁铲、扫把清理掉松散混合料,再用鼓风机将槽内细小松散颗粒吹扫干净,若坑槽潮湿时应吹干再涂洒热沥青。

6)涂洒热沥青

坑槽清理完毕在槽的四壁涂刷一道热沥青,坑槽底部也涂洒一层热沥青,热沥青的用量为0.8kg/m2左右。

注意坑槽四壁不得漏涂,坑槽底部则应尽量涂洒均匀,但不宜过多。

7)添加新混合料或放置沥青预制块并用加热板加热

①添加新混合料工艺:

新混合料使用前应在修补设备辅料加热箱中加热到规定温度,一般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为140~15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为160~170℃。

新混合料用斗车从修补设备辅料加热箱中卸下再倒入坑槽内,新料的卸和倒均应注意防止粗细集料出现离析。

②放置沥青预制块并用加热板加热工艺:

根据坑槽大小,选择合适的沥青预制块尺寸和数量放入槽内,再用修补设备(红外修补设备或微波修补设备)的加热板对准坑槽位置加热沥青混合料预制块,加热混合料的温度要求同上,注意不可过高。

不管何种工艺,新补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宜为1.30左右,确保混合料压实后比原路面略高。

8)混合料修整

新补沥青混合料修整时,应将加热好的新料铺至离工作面10cm范围外的路面上,然后用铁耙把混合料由外向里耙,使细料能填充在坑槽边缘,保证坑槽边缘新旧路面接缝在碾压后结合紧密,不渗水。

坑槽表面沥青混合料应用不带齿的铁耙耙平,并尽量使沥青混合料表面粗细料均匀不出现离析。

如果表面粗集料过多或相对集中时,应铲除部分粗料,以提高表面混合料的均匀性。

9)混合料碾压

沥青混合料修整完后,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及时碾压。

碾压时应遵循先四边后中心、先静压后振压、前后左右交替碾压的原则,对新旧路面接缝处,应骑缝碾压,必要时采用45度斜压。

沥青混合料碾压遍数一般为静压1遍,振压3遍,每次碾压的重叠宽度为压路机轮宽的1/3~2/3左右。

静压1遍后,马上检查新补路面表面及新旧路面接缝处,对于缺料部位,应即刻补充少许新料或细料进行碾压。

禁止在碾压多遍后再补充新料,因为新补料难以与碾压后的潮湿路面结合牢固,且外观难看。

对于分层摊铺的碾压,当坑槽下面层压路机难以作业时,可用振动夯充分夯实。

10)清理现场

坑槽修补完毕,对散落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