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4365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州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池州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池州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池州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池州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池州概况.docx

《池州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州概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池州概况.docx

池州概况

池州概况

池州市农业发展情况简介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长江,南接黄山,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

池州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山川秀丽,地形多样,南部是丘陵山区,北部是长江冲积平原,襟江带湖,境内有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和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还有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多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

一、池州农业基本情况

池州是传统的农业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盛产水稻、棉花、油料、竹木、茶叶、蚕茧、中药材等农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特种水产品养殖和畜禽养殖也初具规模。

全市现有耕地220万亩,其中水田164万亩,旱地53万亩,林地515万亩,牧草地45万亩。

自1988年池州复建以来,历届党委、政府经过对市情的不断深化认识,对国内外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作出了“以青山清水为本,走绿色现代化之路”的发展决策,1996年12月26日,国家环保局批准池州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1997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科委批准池州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地区。

近年来,围绕着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我市以生态优势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池州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200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76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9%,粮、棉、油总产分别达到50.4万吨、1.36万吨、5.87万吨;肉、蛋、水产品总产分别达到6.16万吨、1.92万吨、8.61万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85元,增长5%,位居全省第八。

茶叶、秋浦花鳜、皖南土鸡、山野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初具规模,天方、美思佳、九华冷冻、官港市场等一批龙头企业竞争力、带动力明显增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安全绿色有机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取得明显进步。

社会救助、新型合作医疗、基础教育等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

二、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_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建设示范区、实施21世纪议程试点的基础,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作为突破口来抓,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以推动。

通过几年来的生态农业建设,改善了我市农村生态环境,优化了农业结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农业产出,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一是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全市已建成优质稻基地110万亩、优质油菜40万亩、优质水产品10万亩、桑园10万亩、无公害茶园基地10万亩、绿色食品茶基地5万亩、有机茶基地2万亩等一批无公害、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

2000年东至、石台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2001年东至、贵池、石台分别被列为农业部全国第一批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和省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石台又被列省特色农业示范县。

去年全市出口优质蔬菜5000吨,远销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二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方式加大绿色生产企业培育和名牌农产品开发力度,培育了一批地方特色名牌。

全市已有池州九华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天方茶业(集团)公司等近10家企业获得了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认证。

石台县“佛霞牌”牯牛降野茶、东至县“剑兰春牌”香山云尖茶、“九华牌”冷冻山芋和粉丝等3家企业4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全市有6个农产品被认定为“安徽省名牌产品”,28个农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17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

三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全市共完成荒山绿化107.1万亩、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557.75平方公里,同时大力发展绿肥生产,限制使用高毒、高农残农药数量,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着力加大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至2003年底全市畜牧水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38.9%,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比重占45%。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引来外地客商投资兴业,从1998年开始,在水产开发上珍珠养殖先后就有广东、上海、江浙的十多家客商投资额近亿元,全市以有核珍珠、大型无核珍珠为主的多种模式珍珠养殖面积发展到3万余亩,蚌苗繁育有150余处,年产仔幼蚌能力达3亿只,贵池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有核珍珠生产基地、种蚌技工培训基地和输出基地。

全市现已引进上海、浙江、江苏及本省宿松、宣城、枞阳等地客商来池投资,开发东至大青湖、新深河,贵池天生圩、十八索、升金湖,青阳童埠圩等水面,养殖青虾、河蟹。

四是创新了适合本地实际的生态农业模式。

从200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池州生态环境好、农户经营规模小、户均耕地面积少的市情,在全市组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依照生态原理,以农用沼气为纽带,按照“五个一”配套的标准,即每户一口“三结合”沼气池、一个太阳能暖圈、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一口小水井、一块高效生态经济园,开展生态家园建设,计划建成10.1万口沼气池,到2007年把池州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家园示范市”。

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到2003年底,全市共建“三结合”沼气池31345口,入户率达10%。

全市建成了7个“千池乡镇”和116个“百池村”,贵池区、东至县分别实现了“万池县”。

涌现出了一批以东至裴全水、青阳陈齐春为代表的生态家园建设典型,为生态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逐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池州实际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和载体。

在工作着力点上:

1、突出重点,科学规划。

1998年,我市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依托,完成了《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整体规划》,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实施意见》(池政办[2001]55号)、《关于在全市组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意见》(池政〔2001〕55号)和《关于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意见》(池发〔2003〕8号)等配套文件,制定了《池州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市建设规划》。

各县区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生态农业建设子规划,如石台县先后制定了《石台县天然阔叶林保护暂行规定》、《石台县耕地保护及地方保护暂行办法》、《石台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地方规定,把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纳入法治轨道。

2、加强宣传,广泛动员。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并以各种会议、墙报、专栏、专刊为阵地开展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宣传,池州日报、池州电视台分别开办了生态经济专栏;二是加强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以中国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等有关院校、科研机构作为技术依托单位,聘请省内外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技术干部进乡驻村到点,举办3000余期培训班,印发152万份资料,培训生态农业技术69万人次。

特别是近两年,结合项目的实施,全市共有800余名农业技术干部先后参加了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和FAO/EU资助的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培训;三是编写《生态经济》学习教材,开设环保和生态经济常识课,利用学校这块阵地,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生态教育,普及生态基本知识,已有2所学校被命名为“安徽省绿色学校”;四是将《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列入“三五”普法法律宣传教育内容,共举办电视讲话6次,广播电视讲座20期,印发学习宣传材料4万余份。

3、创新机制,筹集资金。

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筹措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千方百计增加投入,8年来共筹集资金近6亿元。

一是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放低门槛,引进外地客商参与建设;三是农发行和信用社安排专项贷款;四是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村改水改厕、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相结合,实施渔业致富工程、畜牧业富民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茶叶无公害化生产和蚕桑振兴工程,推进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4、抓点示范,以点带面。

主要抓好生态村、生态庭院经济大户培育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目前,全市已建立省级生态村9个,市级生态村11个,县级生态村36个,这些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至少超出100元以上,高的达到2000元以上;涌现出了各种类型且年纯收入超万元以上的生态农业经济大户达5000多户。

石台红桃村、天方茶叶集团还以发展有机茶为目标,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推动与龙头企业的合作。

在示范带动下,全市优质水稻占总播种面积比例达到63.1%,优质棉良种覆盖率86%,优质油菜占总面积62%,三元杂交猪比例达25%,青阳的三黄鸡林网养殖模式得到广泛的推广。

名特水产品比例达25%,高山蔬菜、莲藕、中药材、绿头鸭、鳜鱼、青虾等一批特色无公害产品生产已初具规模。

5、依靠科技,强化培训。

我市始终把科技的培训、引进、推广工作贯串于生态农业建设全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设施和技术相配套,因地制宜加以组装,各种生态小环境整治技术、农田污染防治技术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是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

在种植业上,实施“种子工程”,目前主要水稻、棉花、油菜等大宗农产品的品种优质率达60%以上,在养殖业上,大力推行了圈养与放养相互合理应用、围网与网箱、稻田养殖、鱼畜禽综合养殖等技术。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进行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

全市1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农业的新技术中心、良种供应中心和农民培训中心;三是加强农民用药指导,禁用“三高”农药、除草剂,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或低农残的化肥农药。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2003年农药用量比1999年降低12%,生物农药使用量由1990年的不足0.2吨发展到18.5吨,占农药总使用量近9%;无毒、低农残的农药使用量占总量的45%。

二、农村改革进展情况

按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维护农村稳定的原则,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思路,我市进一步把农村各项改革引向深入。

1、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根据中央关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规定,我市自1994年底开展了“一定三十年不变”的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工作,历尽一年多的时间,于1996年春基本结束。

经过近几年的逐步规范和补缺补差,目前全市所有县、乡、村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是加强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规范管理。

全市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与32.1万农户签订了30年不变的承包合同,占应签数的95%,已发放到户96%。

多数乡镇建立了农业承包合同档案,并有专人管理;二是建立了承包合同纠纷仲裁机构。

全市市、县、乡三级共成立了88个合同仲裁委员会,聘任了200多名仲裁员,重点处理土地承包纠纷和农户不履行应尽义务的合同违约纠纷,有力地维护了农业承包合同的严肃性和依法办事的权威;三是制定和颁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目前已发放到户31万本,到户率达91%,切实稳定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四是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根据中央2001年18号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精神,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8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池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试行)》(池办发[2001]31号)。

规定土地流转要在稳定家庭承包的基础上,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坚持农地农用。

《办法》执行两年多来,我市的土地流转工作出现了一些较好的势头和一些成功的做法,其主要的土地流转形式,大致可归类为转让、转包、置换、租赁等几种。

目前全市农村耕地流转面积已达16.76万亩,占全部耕地总面积的13.6%,土地流出户占总农户的19%,流入户占9%,土地流转渐趋合理,逐步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集中,适度的规模经营已在一些地方形成。

2、巩固完善农村税费改革。

根据2000年中央7号文件精神,我市自2000年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地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紧紧围绕减轻农民负担这个核心,坚持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确保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建立健全了税费改革各项配套制度,使各项改革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农民负担得到明显减轻,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目前全市农民人均负担为57元,比改革前减少52元,减幅达47.7%。

一是稳定农村税费基本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税费制度。

根据中央、省有关税改政策,近几年来我市不断调整和完善税改政策,在2000年开展了以“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取消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的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1年又减少了应征税种、下降了部分特产税税率,2002年将茶叶和水果等农业特产税下调了2个百分点,2003年则进行了取消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试点,直接减轻农民负担1024万元,今年又取消了在正税基础上的20%的农业税附加,并将农业税率降到了4.8%。

同时,我们进一步优化新的农税征管机制,全面推行农业税“三定”征收办法,使农业税征收更加规范。

实行并完善了村级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制度,推进了税费政策法制化建设。

二是深入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全面规范农村收费管理。

为防止税改后农民负担反弹,我市普遍实行了涉农收费许可证、公示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每年都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和整治,公布了受理举报电话,设立了专门查处办公室。

通过近几年的规范清理和整治,有效遏制了农村“三乱”,确保了党的减负和税改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是扎实推进各项配套改革,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为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村税费改革的整体推进,确保农民负担稳定不反弹,我市加大了税改配套改革的力度。

积极稳妥地推行了乡镇机构改革。

通过撤并乡镇,全市乡镇数由改革前的96个撤并为84个,行编精简了10.8%,行政人员减少了13.1%,事编精简了20%,事业人员减少了32.1%。

通过撤并乡镇年减少财政支出约400万元,分流人员1027人;稳步实施村级规模调整。

改革前行政村976个调整为953个,减少23个,年约减少支出96万元,村民组10032个调整为9955个,减少77个,同时实行村组干部交叉兼职,年减少支出10万元;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建设。

目前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已全部上收到县统一管理,其基本工资都能按时发放。

到去年底,在上级投入我市危房改造资金5947万元的基础上,全市投入配套资金7139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31.5万平方米;积极稳妥地开展了村级债务债权的清理化解工作。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2002年以来,全市各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村级债务的清理和化解工作。

据统计,村级债务总额为2.46亿元,村均26.3万元,到目前全市通过清化并举等多种措施,共清理化解村级债务3153万元,占村级总债务的12.8%。

同时,进一步严肃税费纪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

全市各地坚持减负工作党政干部主要领导负责制、涉农收费专项治理部门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涉农案件有报必查,查实必纠,从严处理。

3、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去年,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市全面实施了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协调小组,召开了全市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动员大会,制定了实施方案,据测算,我市补助商品粮常量为12667.7万公斤,补助金额为1150万元,人均享受粮改补贴8.82元。

2003年粮改补贴资金都已全部兑付到户。

今年的粮补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目前青阳、石台、九华山、开发区已全部兑付到户,全市已兑付84%。

 

池州市农业委员会

二○○四年六月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