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新高考 自然地理 综合题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4265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新高考 自然地理 综合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 新高考 自然地理 综合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 新高考 自然地理 综合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 新高考 自然地理 综合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 新高考 自然地理 综合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新高考 自然地理 综合题训练.docx

《高中地理 新高考 自然地理 综合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新高考 自然地理 综合题训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新高考 自然地理 综合题训练.docx

高中地理新高考自然地理综合题训练

新高考自然地理大题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在下图中,绘制完成MN沿线锋面示意图(要求:

绘制出锋面,并标注冷暖气团运动方向)。

(2)说明此时刻Q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N地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答案】

(1)

(2)西伯利亚冷高压形成后,冷空气东移南下,与东部地区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

(3)N地会先发生一次暖锋过境,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之后受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

不久N地还会发生一次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之后受冷空气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低。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6月,敦格铁路全线完工,其中重难点工程沙山沟特大桥是我国唯一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的桥梁。

沙山沟原为阿尔金山前洪积平原,后受构造运动和季节性洪水冲刷而成的沟谷。

沙山沟两侧是高50m以上的沙山,其基底为剥蚀丘陵台地,上覆沙层厚度仅有0。

5~10m。

沙山沟内部地表分布着大量砾石和低矮的沙丘,沙山沟特大高架桥铁路穿行于沟谷之中,但风沙对其影响较小。

下图示意敦格铁路经过的局部区域图,该区域春夏季盛行偏北风,秋冬乎盛行偏南风,且偏角较小。

(1)指出沙山沟内表层砾石的来源。

(2)分析沙山沟内的风沙对高架桥铁路影响较小的原因。

(3)为保护敦格铁路行车安全,请判断图中甲处和乙处哪个更需要建立风沙防护体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两侧沙山岩石经风化形成的岩屑掉落;阿尔金山季节性洪水搬运的砾石在此堆积。

(2)沙层厚度较小,且沙源少;盛行风向与铁路走向大致相同,利于疏导风沙;受沟谷“狭管效应”,风力强劲,沙子不易沉积在铁轨上;沟内沙丘低矮,采取高架桥形式,减少风沙掩埋危险。

(3)甲处。

原因:

甲处为沙漠区,地势平坦,沙源充足,易受风沙危害;乙处属于戈壁砾石滩,沙源供给缺乏,风沙活动对铁路影响小。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札达盆地地处西藏阿里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为4000m。

发源于冈底斯山的象泉河由东向西穿过该盆地并切穿喜马拉雅山脉流入印度。

在象泉河两岸深厚的半固结砂泥岩中可见土山林立,婉蜒曲折达数十里,形成独特的“塔林”地貌—古格地貌景观。

下图分别为札达盆地位置图及其构造示意图。

(1)从气候、水文、植被的角度,说明古格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

(2)据图比较札达盆地南北两侧坡度特征的差异,并解释南坡特征的成因。

(3)古气候学家可以根据古格地貌中各岩层厚度的差异,推断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气候的冷暖状况。

简要说明古气候学家进行判断的依据。

【答案】

(1)地势高,气候寒冷,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象泉河流经,河流侵蚀、切割岩层;地表植被稀疏,对岩层的保护作用差,受雨水的淋蚀作用强。

(2)南坡陡峭,北坡和缓。

成因:

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影响,喜马拉雅山抬升明显,从而造成札达盆地南坡陡峭的特征。

(3)该地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由河流挟带泥沙沉积而形成;该地冰川融水量大,气温影响河流流量,流量影响河流挟沙量,挟沙量影响沉积岩的厚度。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床的冲淤与河流含沙量有密切关系,当河流的含沙量小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就会被冲刷;当河流的含沙量大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就会淤积。

三峡大坝蓄水后对其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和含沙量产生了明显影响,也影响到下游河床的冲淤过程。

宜昌站和螺山站是荆江河段的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文监测站,下图为两站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

(l)描述螺山站与三峡大坝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2)简述三峡大坝蓄水后对荆江河段的影响。

【答案】

(1)蓄水后,螺山站河水含沙量减少;含沙量的季节差异减少;丰水期(夏季)含沙量减少幅度大;枯水期含沙量减少幅度小。

(任答2点)

(2)三峡大坝可以调节荆江河段的水位,使其水位季节差异减少;河床冲刷作用增强,使河道加深加宽,泄洪能力增强(降低洪水位);河道变深使航道条件改善;河床的冲刷可能会威胁到堤岸安全;由于河床冲刷,水位下降导致下游取水口和港口设施功能失效等。

(任答2点)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展布,长约200千米,面积6000平方千米,海拔约1000—2200米,盆地中部低洼地区存在盐渍化现象。

盆地轮廓明显地受构造控制,与周围山地相接。

全境东部有30余座火山和玄武熔岩垅岗。

下图示意大同盆地地形与水系分布。

(1)分析大同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说明由盆地四周到盆地中部,流水沉积地貌的分布差异。

(3)阐释大同盆地中部低洼地区存在盐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受地壳运助影响,大同盆地周围断裂上升,形成众多山地;盆地内部断裂下陷,形成地势低洼的盆地。

(2)山麓出口处,河流流速骤降,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洪积一冲积扇平原;盆地中部河流沿岸,泥沙沉积作用显著,形成沿河分布的冲积平原。

(3)大同盆地位于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春、夏季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处,地下水埋藏较浅,盐分和碱分易随地下水上侵到地表,造成土地盐渍化现象。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拉湖属高原咸水内陆湖,位于南祁连山脉西段一个断裂凹陷盆地,四周多雪山冰川,有40余条河流注入,第四纪冰期时曾是一个淡水湖。

湖边主要植被为高原草甸植被,是湿地鸟类的繁殖地,湖中有大种群的湟鱼生存。

2017年青海气象科研所最新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哈拉湖水体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14.43平方千米。

下图示意哈拉湖地理位置。

(1)分析哈拉湖曾一度为淡水湖的原因。

(2)说明哈拉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3)简述哈拉湖面积增大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

(1)地壳运动断裂下陷,形成了独立的湖泊,湖水水位较低,周围河流淡水向湖中心汇流,湖水水量大;第四纪大冰期时,冰川面积广大,融水补给量大,大量淡水注入湖盆;冰期蒸发弱,湖泊水分流失少。

(2)冰川消退后,岩层裸露多裂隙,水渗入缝隙中,逐渐溶解岩石中可溶性盐分;河水带来盐分汇入,进入湖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盐分稀释作用减弱;冰期后气候变暖,蒸发强烈,湖中盐度增大。

(3)湖泊面积增大,降水增加,湖泊周边地区大气湿润度增加;植被改善,周边野生动植物和鸟类栖息环境改善;丰富动物食物来源,生物多样性增加。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上层(100百帕)存在的季节性庞大暖性高压系统称之为南亚高压(又称青藏高压)。

南亚高压生成于副热带,但与一般的副热带高压的动力性质和生成机制并不完全相同。

南亚高压西起非洲西海岸,东至西太平洋,约占所在纬度带1/2的面积(如下图)。

据研究,南亚高压的进退活动与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关系十分密切。

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我国东部上空存在一个异常反气旋,其中心自上而下向南倾斜,在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辐散,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

(1)推测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的月份,并说明理由。

(2)比较南亚高压强度最大的月份时,30°N~40°N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分析南亚高压的位置偏北时,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答案】

(1)月份:

7月份。

理由:

南亚高压是暖性高压,是低层气流辐合上升,高层空气堆积产生辐散而形成的高压;夏季气温高,气流温度高,上升气流强,故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在7月。

(2)气候特征:

西岸炎热干燥,东岸高温多雨。

成因:

30°N~40°N亚欧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0°N~40°N亚欧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7月份受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季风影响。

(3)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对流层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辐散,近地面大气辐合,中心气流上升,造成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中心气流下沉,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南亚高压位置偏北,对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导致我国整个雨带位置偏北,易造成北涝南旱。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奥里诺科河发源于圭亚那高原,中下游流经平原,下游水位年内变幅12米。

汛期出现奥里诺科河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

奥里诺科河大型轮船通航里程长,但枯水期航道不易通行,为保证全年通航,中国某公司采用吃水较深的大型挖泥船,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定期对奥里诺科河下游分区段进行为期1个月的航道疏浚施工。

材料二图1为奥里诺科河流域图,图2为甲水文站气候统计图,图3为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

(1)在(填时间段)_月易出现奥里诺科河河水倒灌阿普雷河的现象,期间流域内受_控制,降水多,径流量大,下游地势低平,落差_,河流排水不畅。

(2)从自然资源角度,说出圭亚那城发展成为工业城市的原因。

(3)说明疏浚航道选择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的理由。

【答案】

(1)5-11月。

赤道低气压带;小。

(2)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水能丰富。

(3)此时期晴天多,雨天少,便于工程施工;此时河流水位低,流速慢,河床裸露面积大,便于疏浚;水位满足疏浚船舶的正常运行;保证枯水期河段正常通航。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某地葡萄园景观图。

图3为图1中①、②城的降水统计资料。

(1)影响图中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图中国界线主要沿延伸。

(2)比较①②城降水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简析原因。

(3)说出图1中葡萄产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

(1)地形、城市分布、山脊线(安第斯山脉)

(2)差异:

②城降水量多于①城;②城降水量季节变化小于①城(或②城雨季比①城长);

原因:

①城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②城纬度较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

(3)集中分布于河谷(山谷)

纬度较低,葡萄生长季节光热充足;夏季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地处谷地,冲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临近河流,有冰雪融水,灌溉便利;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新加坡平均海拔约15米,最长的河流不足16千米。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涝灾害频发。

从1970年开始,新加坡大规模地将天然河流(如图中甲处)修建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

2006年,新加坡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将河流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丽的滨水环境。

下图示意新加坡地理位置及甲河修复前后景观。

(1)分析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2)说明将甲河修建为混凝土河道对防御洪涝灾害的作用。

(3)指出将甲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的积极作用。

【答案】

(1)降雨丰富,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面硬化面积扩大,雨水下渗量减少,汇水速度快;海潮顶托。

(2)将弯曲的天然河道改造为笔直的河道,混凝土河道对流水阻碍小,提高水流速度;拓展河道宽度,加大泄洪量,有效防御洪涝灾害。

(3)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营造滨水景观,提升了河流景观品质,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

11.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和甲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统计图。

材料二 某乘客于某日北京时间0时32分从杭州起飞前往甲城(12°N,8°W)旅游,抵达机场时拍摄了一张飞机的正面照片(如图所示),发现其影子朝向正北。

(1)说明甲城最高月均温出现的月份,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乙处沼泽的形成原因。

(3)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__ ,说明理由。

 

(4)判断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并说明其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4月份。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且降水少、云层薄,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弱。

(2)地势平坦地区,地表易形成积水;水量(降水)减少,流速降低,泥沙堆积;河汊众多、湖沼广布。

(3)20小时 杭州与甲城时差为8小时32分,飞机起飞时,甲城为16时;而飞机影子朝向正北,说明当地为正午(地方时为12时);16时起飞到次日正午相隔20小时。

(4)畜牧业。

规定合理载畜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人工草场;局部地区建立防沙林。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欧洲区域图(局部),S半岛为该区域最大的半岛,右图为某日m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芬兰湾以北陆域几乎没有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覆盖率为75.3%,林间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拉普兰地区是当地主要的驯鹿牧区,人口密度约为2人/平方千米,近两百多年来驯鹿牧区范围变化不大。

(1)说出与西侧相比,S半岛东侧海岸附近一带的主要地形特征。

(2)分析芬兰湾以北陆域很少出现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自然原因。

(3)分析拉普兰地区驯鹿养殖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4)计算右图所示日期n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并在图中用虚线绘制该日n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示意图。

【答案】

(1)海岸线较平直;多沉积地貌;半岛和岛屿数量少;地势和缓。

(2)境内年降水量稳定;(平原广布),地势起伏和缓;植被覆盖率高(远离板块边界),地质条件稳定。

(3)气候冷湿,适合驯鹿生存;森林广布,可供驯鹿栖息;人口稀少,自然生态环境稳定。

(4)42º,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最为典型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平行相间。

我国的干热河谷就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磬江、岷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左图)。

一般而言,在并不缺少降水的湿润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是森林在下面,灌丛和草地在上面。

在横断山区干热河谷中常见的景象是森林生长在河谷顶部或山腰上,谷底是灌丛和荒漠草地,地理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右图为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

(1)横断山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是干热河谷造就的奇特景观。

试从盛行风向与山脉走向关系的角度分析干热河谷的成因。

(2)图中金沙江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中,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范围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但西岸比东岸生长要好,试分析其原因。

4600~4900米,为亚冰雪带。

在此带范围内,气候特点是日温差特别大,寒冷多劲风,在寒冻条件下风化的乱石堆遍布整个山坡较平坦处,极为荒凉,偶尔见有十字花科、虎耳草科、菊科中少数植物种类散生于流石滩上的背风地段或石隙中。

(3)描述此处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答案】

(1)横断山区的山脉南北走向,大体上均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发生降水;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温度升高,湿度也显著减少,致使河谷地区产生干热现象。

(2)西岸为阴坡,受太阳照射时间短,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生长较好。

(3)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使大量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上森林火灾频发地区,通常夏季山林火险等级较高,但2017年以来加州在秋冬季节多处遭受山火肆虐,造成重大损失。

加州州长布朗表示,加州山林大火次数与强度的增多,这是一种新常态,可能变成每年或每隔几年就会发生。

材料二圣安娜风,是指每年秋冬季节,在加州南部山谷出现的来自内陆荒漠地带的特有的风,被当地人称为“魔鬼之风”。

(1)据图文资料分析加州南部“圣塔安娜风”的形成过程。

(2)简要分析圣安娜风与森林火灾的关系。

(3)你认为加州秋冬季节的山林大火能否成为一种新常态,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选择一种意见回答)

(4)请为图示地区减少林区野火损失提出合理化建议。

(5)从气候角度评价沿海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答案】

(1)秋冬季节,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北美大陆北部逐步形成冷高压;来自内陆荒漠、高压南侧的东北风形成了圣安娜风。

(2)圣安娜风来自内陆高原,空气干燥;翻越山地,吹向沿海,产生焚风效应;风受谷地地形影响,风力加大,易加剧火势。

(3)能:

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可能使生态环境遭破坏,火灾发生的频次增加;全球气候变化使气候异常成为常态。

否:

大部分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半年受西风控制,降水丰富,使森林火险等级降低;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防灾意识的增强,防火能力不断提高。

(4)加强监测预警,限制、规范林区用火;及时清除可燃物;设置防火隔离带。

(5)(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热量充足,光照丰富,气温日较差大;雨热不同期,夏季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灌溉成本高。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生物种群之间的竞争往往表现在对有限空间资源和其他生活条件之间的竞争。

竞争指数越高,说明该生物适应当地环境的能力越强。

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最高峰海拔2691米,北坡的垂直地带性较为明显,从海拔600米至山顶依次为红松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

岳桦林林木稀疏、矮曲呈丛生状态,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

下图为长白山岳桦林景观及岳桦林竞争指数梯度分布图。

(1)分析长白山岳桦林形态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指出长白山岳桦林竞争指数梯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答案】

(1)岳桦林分布在海拔较高处,气候条件较为严寒,十壤较为贫瘠,多强风,因此,岳桦林分布稀疏、矮曲呈丛生状,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

(2)规律:

岳桦林竞争指数基本呈单峰曲线(在海拔1600~2100米的范围内,尤其是在海拔1700米附近,岳桦林章争优势明显,而在低于1600米或高于2100米的范围内,岳桦林不具有竞争优势)。

原因:

海拔低于1600米的长白山地区,水热条件相对优越,是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主要分布范围。

而海拔高于2100米的地区,由于气候条件过于严酷,林木无法生长,只有高山苔原分布。

海拔1600~2100米的长白山地区,风大寒冷,不适合其他树种的生长,岳桦林因其较为抗寒、抗强风而成为优势树种,成为森林分布的上界。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存在差异,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距今8万年前,沂河和柴汶河分别是源头独立的河流(下图1),距今约3.7万年,柴汶河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改变了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下图2)。

图1图2

(l)从地形角度推断古柴汶河袭夺古沂河所需的条件。

(2)袭夺发生后,距离大拐弯点约1.4千米处形成了瀑布。

分析该瀑布的形成过程。

【答案】

(1)古沂河河床海拔较高,地势较平坦(古柴汶河河床海拔较低.地势陆峻。

)。

(2)古沂河与古柴汶河河床之间存在较大高差,袭夺发生之初,在大拐弯(袭夺发生点)处形成瀑布。

后因河流不断溯源侵蚀,瀑布涿渐远离最初位置。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霞梧桐在“中国物种红色目录”中被列为极危等级,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于落叶小乔木,树干挺拔,根系特别发达。

通过对狮子岩-阳元山景区(图甲)的初步调查发现,受生存环境与种间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丹霞梧桐在丹霞山顶和山麓地带极少分布,反而在丹霞崖壁上成群散布较多(图乙)。

根据这一分布规律,可以推测更大范围区域丹霞梧桐分布的可能地带。

(1)推测丹霞梧桐在图甲椭圆部位分布较多而周围分布较少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丹霞梧桐根系特别发达的主要原因。

(3)为保护丹霞梧桐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地势陡峭,多丹霞崖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或答周围的景区山顶和山麓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多);丹霞崖壁土壤、水分条件差,具有竞争优势的其他植物难以生存(或答周围的山顶和山麓地带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具有竞争优势的其他植物生长较多)。

(2)固定树身,维持本身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以适应崖壁干旱、贫瘠的环境。

(3)进一步深入调查和验证,掌握丹霞梧桐的数量和分布;建立丹霞梧桐重点保护地带;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游客和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底格里斯河是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

河流整体沿扎格罗斯山脉西南侧山麓流动,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

在伊拉克形成的广阔肥沃冲积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捉克里特村以南,流入一片宽阔、起伏和缓的波状平原,从而广泛出现曲流,有许多牛轭湖、残迹河槽等。

下图为底格里斯河水系分布图及巴格达气候资料图。

(1)概括底格里斯河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2)巴格达以南底格里斯河干流流量较小,以北干流流量较大。

试阐述产生此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

(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多、夏秋少。

(2)差异原因:

巴格达以北为底格里斯河的源头段,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西风遇山地阻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较多,高山融雪量大,河流补给量大;以北河段有多条支流汇入干流,增大干流流量。

以南河段通过汊流向两岸湖泊、沼泽供水,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以南河段流经气候干旱地区,蒸发比以北河段强烈;流经沙漠地区,下渗严重,使河流干流水量减少。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帕多奇亚(左图)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精灵城堡”(右图)是这里最出名的景观,乘坐热气球俯瞰卡帕多奇亚和畅游精灵城堡是当地的主要游览项目。

这些“城堡”由许多尖塔状的石柱组成,石柱的中下部是松软的凝灰岩,顶部是较坚硬的玄武岩。

凝灰岩由岩浆和火山灰冷却凝固后形成。

该区域林木稀少,只有谷地中林木较茂盛。

(1)推测该地“精灵城堡”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地林木分布特征的成因。

(3)说明该地古代木屋少,多在石柱上开凿洞穴居住的原因。

(4)从大气能见度和风速角度,推测乘坐热气球游览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原因。

【答案】

(1)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覆盖在早期的凝灰岩上;受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玄武岩出现裂隙;外力沿裂隙侵蚀;玄武岩保护了下方的凝灰岩,最终形成石柱。

(任答3点)

(2)该地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谷地中水分和土壤条件较好。

(3)该地区林木稀少,缺少建筑木屋的原料;石柱的主体是较软的凝灰岩,开挖洞穴的难度低;洞穴内冬暖夏凉,适合居住。

(4)夏季。

夏季这里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能见度高,利于欣赏美景;风速小,热气球飞行稳定安全。

20.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洋洲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据报道,澳大利亚最早从印度引进骆驼当作运输工具。

随着内燃机等动力源的改良应用,使骆驼运输业急速枯竭,大量骆驼放归野外。

现在澳洲大约有120万只骆驼,而且数量每7年就增加一倍。

材料三:

苹果树喜光,喜低温干燥,怕涝,宜植于土层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

图中塔斯马尼亚岛甲地苹果质量绝佳。

(1)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2)图中A地区形成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推测澳大利亚骆驼过度繁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塔斯马尼亚岛甲地苹果品质绝佳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

(1)东西高,中部低;东部是大分水岭,西部是广阔平坦的高原,中部为平原。

(2)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3)原因:

食物来源丰富;骆驼在野外繁衍力强;缺少天敌;人类活动干预少。

不利影响:

野生骆驼破坏植被、土壤和基础设施,糟蹋庄稼。

(4)位于背风坡,光照充足;位于山区,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自然环境好,污染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