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4243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

习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4.学会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先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再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2.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撰写习作。

3.引导学生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玩“中国著名景点猜猜猜”的游戏。

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玩一个“中国著名景点猜猜猜”的游戏。

仔细观察图片,猜猜这是哪儿?

(课件出示长城图片)

(1)指名学生猜。

(万里长城)

(2)你攀登过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吗?

(3)万里长城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继续猜猜这是哪儿?

(课件出示北京故宫图片)

(1)指名学生猜。

(北京故宫)

(2)你游览过金碧辉煌的北京故宫吗?

(3)北京故宫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继续玩游戏,猜猜这是哪儿?

(课件出示秦兵马俑图片)

(1)指名学生猜。

(西安秦兵马俑)

(2)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

(3)西安秦兵马俑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4.教师小结:

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次习作,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写。

板书习作主题,齐读习作主题。

(板书: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通过玩“中国著名景点猜猜猜”的游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引导学生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来习作。

板块二查阅资料,整理资料

1.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课件出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截至2019至7月6日,列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一共有37处,另外,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有4处,分别是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和武夷山。

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来写,你选哪一处?

(学生自由选择)

3.查阅资料。

确定好了要写的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们能提笔就写吗?

(不能,我们对这个地方不了解。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了解这个地方?

(查阅资料)

课件出示

●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

●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查阅到相关资料?

(网络搜索、在相关书籍上查阅)

(3)大家可以到学校的电脑室和图书室去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

4.整理资料。

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很多,但我们不可能把这些资料都用到习作中去,所以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筛选。

课件出示

●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

●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查找、补充。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可以把我们搜集的资料分成哪几类?

(可以分成描述外观和结构类、记录历史变化类、讲述相关故事类。

(3)学生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5.教师小结:

本单元的习作是通过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撰写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做好习作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写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再查阅资料、整理资料,为撰写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板块三运用方法,撰写习作

1.撰写习作。

如何把整理的资料撰写成一篇习作呢?

课件出示

●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就要运用我们刚刚学习到的习作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如果写说明文,还可以使用图片、表格来说明。

习作中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不能太多,并且要注明资料来源。

2.学生自由撰写习作。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提出习作要求,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撰写习作,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

上节课我们一起搜集资料,写了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节课我们把大家的习作评一评、改一改。

2.回顾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写)

3.要想把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描绘外观和结构、记录历史变化、讲述相关故事)

4.要想把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要注意些什么?

(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

回顾习作要求和写作方法,为修改习作打好基础。

板块二佳作欣赏,感悟写法

1.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老师这里有一篇我们班的同学写的佳作,请同学们一起赏评一下。

课件出示

秦兵马俑

兵马俑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它坐落在西安市临潼区,三个坑以“品”字形排列。

三个兵马俑坑里共保存着8000多尊陶俑和陶马,它们神态各异,形象逼真。

陶俑都精神抖擞,有的手持兵器,有的断胳膊断腿,有的半跪在地上;陶马都体格健壮,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

还有的闭目静立。

游客看着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和陶马,怎么会不交口称赞呢?

兵马俑里不仅有陶俑和陶马,还有两个做工精致的青铜马车。

一号车在古代被称为“立车”,又名“高车”或“戎车”。

它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车上装备齐全,如弩机、剑、盾牌等,应有尽有,它就相当于是现在的警车,用来保护后面的二号马车。

二号马车叫“安车”,是专门给主人坐的,不管谁看上去都会觉得它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富丽华贵。

这组马车还被称为“青铜之冠”和“国家瑰宝”。

兵马俑里面还有一部分文物——兵器,其中在兵马俑一号坑里有一把硬度高、光洁度高、异常锋利的宝剑。

这把剑可以用“削铁如泥”来形容,因为它一下子可以划破19张纸,没想到在地底下深藏2200多年的宝剑还能如此锋利!

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们国家的历史瑰宝。

这里的每一尊陶俑、每一尊陶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指名这篇习作的小作者上台大声朗读习作。

(2)讨论交流:

欣赏了这篇佳作,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指名学生说)

2.教师小结:

介绍一个地方,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

可以同时描绘外观和结构、记录历史变化、讲述相关故事,也可以只选择一两样来描写,不用面面俱到。

【设计意图】通过佳作欣赏,使学生感悟写好习作的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这篇佳作的优点,使学生在习作中有所借鉴。

板块三集体评改,共同提高

1.出示问题习作,集体评改。

老师这里有一篇我们班的同学写的有问题的习作,请同学们一起帮助他评改一下。

课件出示

北京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故宫一共有四个大门,东面的叫“东华门”,北面的叫“神武门”,西面的叫“西华门”,最大的便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

进了午门过“内金水桥”,穿过“太和门”,便到了故宫里最大的殿“太和殿”,它是所有宫殿里最“高级”的殿了。

它前面有两对铜龟和铜鹤,象征着“国运永昌”。

这座大殿建造得十分精巧,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后面的“中和殿”“宝和殿”的造型与“太和殿”都不一样,这些大殿都是由很多根红色的大柱支撑,每根大柱上都刻着一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金龙,格外壮观。

这三座大殿是故宫最有名气的“三大殿”。

“三大殿”后面是“后宫”,这里是太后、皇帝及后妃们起居的地方。

屋里摆设着非常华丽的镶满各种钻石的钟表,每间屋子里都有一张床,床上的被子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每个桌子上都有一支红蜡烛,蜡烛上面也盘着一条金龙。

这些都体现出那个封建时代的君主生活的奢华。

(1)快速浏览这篇习作,讨论交流:

这篇习作的问题在哪儿?

作者完全是按照搜集的资料抄下来的,没有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作者只描绘了北京故宫的外观和结构,没有把北京故宫介绍清楚。

没有抓住北京故宫的特点来描写,写得不够生动、具体。

(2)我们应该怎样修改这篇习作?

(要添加北京故宫的历史文化和相关故事等内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抓住北京故宫的某一个特点来描写,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北京故宫,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指名学生现场帮他修改习作。

(课件出示修改后的习作)

(1)指名学生朗读这篇修改后的习作。

(2)学生讨论交流:

这篇修改后的习作好在哪儿?

(添加了北京故宫的历史文化和相关故事等内容,把北京故宫介绍得更清楚了。

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北京故宫,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修改习作的方法,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生自由修改习作)

4.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评一评,看看介绍得是否清楚,提出修改建议。

5.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为止。

6.全班展示写得好的优秀习作。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对问题习作进行集体评改,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评评改改的过程中学习到修改习作的方法。

引导学生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看看介绍得是否清楚,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板块四交流收获,总结方法

1.习作改完了,说说你对所改的习作是否满意,满意的地方在哪里,以及修改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认真地将修改满意后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

3.教师总结:

要想写出好的习作,修改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创作后,一定要反复地对习作进行修改,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有可能成为精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本次修改习作后的收获,总结出本次习作和修改习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

1.习作之前充分准备。

这次习作是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主题对学生来说很陌生,他们可能还不知道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有哪些。

这个问题要是讲起来就太复杂了,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清楚的,我干脆直接告诉学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为学生确定写作对象做好了铺垫。

将学生确定好写哪个地方之后,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整理资料的方法。

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查找、补充。

此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主动性,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己总结查阅资料和整理资料的方法,为学生撰写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在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小组内互相修改习作、全班交流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在班级内指导评赏作文,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时,让学生在班级内朗读优秀习作,对优秀习作作者进行鼓励和赞美,通过评奖激励的方式,让学生爱上习作,并乐于习作。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4篇课文。

文章感情色彩浓厚,通过描写童年往事,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古诗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祖父的园子》描写了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月是故乡明》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在他眼中,离乡后所见之月比不上家乡之月;《梅花魂》描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将自己的乡思寄托在梅花身上。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3

1.会认42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三首古诗。

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边读诗句边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短文。

4.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能抓住课文中重要的语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祖父的园子

2

月是故乡明

1

梅花魂

1

口语交际

1

1.走进提问对象——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学会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2.学会倾听,在交流时边听边记录。

3.学会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习作

2

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语文园地

2

1.归纳梳理本单元课文教学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学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3.学会用对比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4.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诗句,想象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随文认识4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磬、陂、漪”这3个字。

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供”。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昼、晓”“耘、桑”这2组字,鼓励让学生自主练习。

2.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

通过朗读古诗、想象情景等方法感知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语言运用

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课时目标

1.会认“昼、耘”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单元导入,猜读诗题

1.单元导读。

课件出示冰心的话: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2.导入课文题目。

(1)谈话导入:

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

你们想知道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三首》。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

古诗三首)

3.猜读诗题。

(1)教师引导:

童年生活历来总是诗人笔下最美的一幅画卷,诗人范成大将带领我们感受什么样的儿童生活呢?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教师引导:

①猜猜诗题的意思。

②读了诗题,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3)相机点拨:

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会有很多的感想。

同学们可以尝试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将重点词的意思串联起来,用自己的话猜出古诗题目的意思,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我们今天学的是其中的第31首。

4.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诗题的意思,指导学法。

了解诗人,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

板块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指名学生读古诗。

老师相机正音:

“供”读一声“ɡōnɡ”时表示供给,读四声“ɡònɡ”时表示从事;在本诗中应该读四声。

(2)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夏季)教师引导学生:

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理解“桑阴”。

“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荫了,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

(3)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

(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昼夜耘田供耕织

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昼、耘、桑”。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4.习得方法,自学古诗。

(1)引导学生习得学古诗的方法。

教师引导:

这首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古诗的大意。

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呢?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借助诗句旁边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大意,再把每行诗句的大意连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利用这个方法自学古诗。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默读古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

●四人小组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并说说古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5.教师相机小结: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不是简单地把诗句的意思串起来,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地点、人物等,这样说起来就更流畅、更生动。

(再指名学生说诗意)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的大意,引导学生习得学古诗的方法,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学古诗。

板块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结合注释说一说“耘田”和“绩麻”分别是在干什么。

(锄草;搓麻线)

(3)查工具书说一说“各当家”是什么意思。

(各忙各的农活)

(4)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2.观察插图,感悟诗境。

(1)插图也能帮助我们感受诗情。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中这首诗的插图,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忙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的。

(板书:

劳动场景)一天的辛苦劳动后,回家看到妻儿各做各的事情,这样温馨的画面,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

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里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学生接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的事情,就连小孩子们也——(学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从诗中描述的小孩子学种瓜的情景中,你又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呢?

3.想象画面,体会乐趣。

(1)指名学生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结合注释说一说“解”“供”“傍”和“阴”分别是什么意思。

(懂得;从事;靠近;树荫)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全班自由交流)

4.教师相机小结:

能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劳动也是快乐的。

(板书:

勤劳)一起快乐地读最后两句——(学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古诗,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板块四赏读古诗,感悟诗情

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十分快乐,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

(板书:

童趣、孩子)这样和谐、温馨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

大家闭上双眼听老师在配乐中朗诵古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全班自由交流)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学生在语文练习本上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意在重视积累。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稚子弄冰

▶课时目标

1.会认“稚”1个生字,会写“晓”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3.理解古诗《稚子弄冰》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扣读诗题

1.谈话导入。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时期,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快乐时光,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古时候,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在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古时候孩童的生活情景。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稚子弄冰》。

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板书:

稚子弄冰)

3.指名学生猜诗题的意思。

师总结:

“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古诗题目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4.了解诗人杨万里。

(课件出示诗人的资料)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本课,让学生想象古时候儿童生活的场景。

了解诗人,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

初读古诗,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板块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钲”应读“zhēnɡ”,“磬”应读“qìnɡ”。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

(冬季)

(3)给古诗划分节奏,引导朗诵古诗。

(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稚子玉磬

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晓”。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4.运用学法,理解诗意。

(1)让学生运用第一首古诗的学法,自学这首古诗,理解诗意。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2)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5.教师相机小结:

清晨,儿童将铜盆里结冻的冰块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打。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

【设计意图】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板块三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2)结合注释说一说“稚子”“金盆脱晓冰”“钲”分别是什么意思。

(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全班自由交流)

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

(1)指名学生读“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结合注释说一说“磬”“玻璃”分别是什么意思。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3.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学生接读)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