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4419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docx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docx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的区域农业增长效应研究

  摘要:

基于国家统计局农调队“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就业状况的专项调查”数据,对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农村人力资本、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及农业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测算,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区域农业增长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各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出现不同程度的流失,也降低了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降低了人力资本对区域农业增长的产出弹性,影响了财政支农效果。

政府应该完善农业经济政策,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提高人力资本投入农业生产的激励;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政策,使农村人力资本结构与农业生产相适应,提高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使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增长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农业人力资本;区域农业增长

  中图分类号:

F30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4149(2014)04-0023-10

  DOI:

10.3969/j.issn.1000-4149.2014.04.003

  AResearchontheEffectofRuralHumanCapitalDrainonRegionalAgricultureGrowth:

  BasedonthePanelDataof13MajorGrainProductionProvinces

  LIUNing

  (PhilosophyandPublicManagementSchool,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110036,China)

  Abstract:

Basedonthespecialinvestigationdataofferedbytheruralsurveyteamof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thispapercalculatedtheruralhumancapital,ruralhumancapitaldrainandagriculturehumancapitalof13majorgrainproductionprovinces.Furthermore,anevaluationismadeontheeffectofhumancapitaldrainonregionalagriculturegrowthusingapaneldatamodel.Theresultsuggeststhatadifferentdegreeruralhumancapitaldraincausedbyrurallabortransferhasreducedtheagriculturehumancapital,loweringtheoutputelasticityofhumancapitalonagriculturegrowthandtheeffectofpublicfinancesupplyonagriculture.Thegovernmentshouldimproveitsagriculturepolicytoraiseagricultureefficiencysothathumancapitalcanbeinputtedintoagriculture.Theruralhumancapitalpolicyshouldbeimprovedtogetcoordinationofruralhumancapitalandagriculturedevelopment,raiseagriculturehumancapitalinvestmentefficiencyandrealizeapositiveinteractionbetweenruralhumancapitalandagricultureincrease.

  Keywords:

ruralhumancapitaldrain;agriculturehumancapital;regionalagriculturegrowth

  近年来中央已经连续出台了11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早在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其后各年份的一号文件又对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等工作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部署。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则进一步将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大力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等多层次的涉农教育政策,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性内容。

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本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非农产业,农业人力资本大量流失,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转向城市就业,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者年龄老化、素质下降,政府农业技能培训和科技推广的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现代化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给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因此,有必要对农村人力资本流失状况及其影响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政策安排。

  一、文献回顾

  自从舒尔茨开始,人力资本对农业增长的作用就已经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日益关注,海亚米(Hayami)对印度与美国、日本农业的比较研究显示,农民的教育可以解释为何发达国家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率[1]。

哈夫曼(Huffman)对美国中西部农民的研究表明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中的调节能力,对农业增长具有正向的配置效应[2]。

卡哈蒂(Khaldi)的研究也得出对农民的教育有助于提高美国农业生产配置效率的结论[3]。

菲利普斯和玛博(PhillipsandMarble)对危地马拉农业的研究则显示,教育对农业增长具有门槛效应,超过4年以上的教育水平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4]。

柏特里克和贝克尔格(PatrickandKehrberg)对巴西的研究却得出教育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有限的结论[5]。

近年国内关于人力资本与农业增长关系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增多并日益深化。

李勋来、李国平和李福柱的研究显示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虽然较低,但是其作用仍是显著的[6]。

孙敬水和董亚娟基于30个省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得出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的结论,而且也认为初中教育的正向影响最明显[7]。

孙健和白全民的研究也都得出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增长具有正向作用的结论[8]。

郭剑雄和鲁永刚则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门槛效应,认为当人力资本存量超过一定门槛值时,人力资本才可以在农业增长中凸显出其重要作用[9]。

目前,随着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已经逐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多数学者将这种人力资本的流失称之为溢出或外溢。

侯风云和张凤兵基于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城乡两区域模型,研究得出农村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每向城市溢出1个百分点,中国的城乡差距会提高约0.014个百分点的结论;他们还对溢出效应不是十分显著的原因进行了解释[10]。

朱长存和马敬芝基于广义农村人力资本外溢的角度研究发现,2007年超过四成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的人力资本溢出造成的[11]。

龙翠红和洪银兴的研究也得出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12]。

  现有研究多数对农村人力资本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给予了验证,对人力资本构成与分布等结构性因素的研究也使研究结论更具针对性。

但是,目前关于人力资本流失的研究却多局限于人力资本溢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而这种溢出效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没有被纳入研究视野。

为考察如何发挥人力资本对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作用,本文将重点考察农村人力资本向非农产业流出对区域农业增长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政府对策。

  二、人力资本测算

  1.数据选择及测算方法

  

(1)数据选择。

  我国现有农村人力资本相关研究中数据选择的区域特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为全国总体数据,包括时间序列数据或全国水平的省级面板数据。

第二种为个别省份数据,主要是时间序列数据。

第三种为分区域的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区域的划分基本是按照地理位置,比如沿海与内陆、中东西部等。

由于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存在流失效应情况下,人力资本与农业增长的关系,因此,区域的选择将限于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的面板数据。

这一方面是由于粮食安全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主要考虑到粮食主产区多为农业大省,具有相近的农业结构,而且多数主产区都是农业劳动力的重要流出地。

重点分析这些省份,有助于消除使用全国口径面板数据时各省自然禀赋异质性对计量结果的干扰。

  本文在数据内容选用方面,将人力资本近似等同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

虽然按照经典理论,人力资本包括教育、健康、迁移、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但是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教育本身的重要程度,参考国内大多数研究的做法,仍将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替代变量。

本研究与国内现有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教育水平数据的选用不仅仅以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作为基础,还将通过测算,取得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的近似值。

这是因为本文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存在人力资本的溢出,只有测算出农业生产所使用的真实人力资本水平,才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这就需要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进行测算。

  

(2)测算方法。

  现有研究中农村人力资本数据多直接选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所提供的信息。

但是,根据该年鉴的统计口径,农村劳动力包括了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但是收入汇回户籍地的从业人员,这些统计上的农村劳动力很可能没有参与或较少参与农业生产,而且,即使没有外出务工,劳动力也可能从事非农产业。

因此,将农村劳动力等同于农业劳动力,并不能反映农业生产的实际人力资本投入状况,这将造成相关研究结论的较大偏差。

本研究认为需要将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减除,如此才能判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真实人力资本状况。

非农劳动力在中国现行统计制度下也被称为农民工,对于这类群体基本情况的统计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就业状况的专项调查”,近年来还有农业部固定观察点相近类型的调查。

鉴于农调队的调查口径与指标分类方法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接近,因此,本研究在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溢出测算时采用该部门给出的数据,但由于公开发布的该类数据存在某些年份的缺失,而且没有分省数据,只能用推测的方式补齐缺失年份数据,并且假设各省流出农业的劳动力具有相同的受教育结构。

人力资本的近似表示方法采取现有研究较多使用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法。

其通用公式为:

  H=∑

  其中H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Hi是接受某阶段教育的年限,Pi是受过某阶段教育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

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农调队专项调查的分类方法,分为文盲半文盲(i=1)、小学(i=2)、初中(i=3)、高中(i=4)、中专(i=5)、大专及以上(i=6)6个阶段。

本文假定文盲和半文盲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年限,设定为1年,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教育年限分别设定为6年、9年、1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