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4188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docx

《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docx

专业课程改革指导文件

关于开展专业课程体系改造论证的通知

各分院:

自我院进行教学改革以来,相关专业组建了项目建设团队、编制了项目建设方案、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开展了大量的专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整合、制定了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辽宁职业学院教学改革指导意见(试行)》,为了进行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在制定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吸纳教师国内外学习的经验,根据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学院决定对专业课程体系改造进行论证,为整体教学改革中课程设计、演示和点评做准备,同时为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

一、课程体系改造专业及时间安排

1.首批论证答辩专业: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数控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高尔夫俱乐部商务管理。

时间:

11月11日-11月15日

2.第二批论证答辩专业: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农产品质量检测、园林技术、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高尔夫球场服务与管理。

时间:

11月18日-11月22日

3.第三批论证答辩专业: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农村行政与经济管理、生物技术及应用、兽医、广告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高尔夫运动技术与管理。

时间:

11月22日-11月29日

4.各专业讨论时间11月1日前上报到教务处黄文峰CRP邮箱。

二、课程体系改造论证要求

1.答辩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学生应取得哪些证书,职业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重点是课程体系重构,原来是怎么做的,与现在的对比。

2.答辩要求:

每个专业组成3-5人答辩组,专业教研室主任主答。

陈述时间10分钟,答辩5-10分钟;

3.答辩地点:

教学楼506

三、专业课程体系改造论证答辩小组成员

组长:

王丽桥张立华

副组长:

潘国才苏允平左广成李卉敏

成员:

刘士新刘晓峰池秋萍黄文峰杨桂梅

赵多星王亮潘多李新周显忠

丁爱华吴会昌娄汉平卜春华王秋梅

李静李林孖李颖许静王淑梅

安铁民

附件一:

专业课程体系改造指导性意见

附件二:

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格式

 

辽宁职业学院

2013年10月29日

 

附件一

专业课程体系改造指导性意见

1.在2013年前期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再充分考虑到企业调研、毕业生调研、网络调研、电话调研及同类院校调研等多种方式调研,以确保调研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并提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建议或意见。

2.“职业范围”中,尽量避免就业岗位的遗漏。

就业岗位精确到初次就业岗位、发展就业岗位。

3.课程体系重构过程中,在“七、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时,要依照国家标准,多参照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并把各类标准做为附件。

职业能力分析中不但分析专业能力,同时要分析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课程体系重构过程中,在“七、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时,职业素质要具体化,参照企业标准、要求制订,并落实到课程中。

5.将职业能力、理论支撑及相关知识、职业素质在“表八、课程重构表”中,“工作任务(编码)”细化到3级。

6.在“八、课程重构表”中,工作主要任务描述具体化、数量精准化。

7.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课程中加入“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在前3个学期开设,每个学期16学时(讲座形式)。

8.大学英语课程,适当融入专业词汇,各专业课适当融入专业英文词汇,并将专业英语词汇表列为附件。

9.根据专业情况,建议各专业开设有专业特色的“企业管理”课程,把企业策划、成本核算、市场营销、企业文化、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能力融入到“企业管理”课程中。

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要多讲学院优秀毕业生事迹等身边实例,法律基础要多联系专业法规,多搜集专业案例。

11.第三学年中,第5学期为综合实训,第6学院为顶岗实习,综合实训要与课程内项目相结合,顶岗实习内容与毕业论文中具体体现。

12.整合课程,不能因人设课,尽可能避免重复和遗漏。

13.在开展专业课程体系改造论证过程中,参与讨论的主体要多元化,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人员共同讨论。

 

附件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格式

辽宁职业学院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一、专业名称

二、招生对象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各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必须展开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其表述需涵盖(且仅需涵盖)三方面的内容:

1.具有(掌握)何种专业知识、技能(能力)、素质;2.适应(从事)何种专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职业)的需要;3.培养成为的哪类技术技能人才;要求文字精练,一般在120字到150字之间。

2.培养要求:

要将本文件所规定的毕业生基本要求与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准确、严谨地概括出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以及毕业生应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具体包括:

知识、能力结构要求;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

五、职业范围

就业方向

初次就业岗位

发展就业岗位

六、毕业条件

(一)学制及学分要求:

 

(二)证书要求:

1.计算机能力要求

职业或工作领域

工作任务名称

职业标准

职业能力

理论支撑及相关知识

职业素质(道德规范、安全知识、成本意识、应变能力、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等)

1.

1-1

 

③……

1-1-1

 

1-1-1

1-1-1

 

1-2

 

③……

 

 

1-3

……

2.

2-1

2-2

2-3

……

……

2.外语能力要求

3.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备注

七、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解表

八、课程重构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职业能力、理论支撑、职业素质(编码)

工作任务描述

1

2

3

注:

本表所涉及的课程为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做一体课程以及部分与本专业培养能力结合紧密并在内容上取舍变化较大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课程。

(一门课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不能把一个任务分到多门课程中)。

核心能力与核心课程一览表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构成要素

支撑核心课程

支撑实训项目

九、教学安排

(一)级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

课内学时

考试

考查

学时分配

理实一体

理论

实践

合计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课程

1

 

2

 

小计

专业能力课程

3

 

4

 

小计

专业能力拓展课程

7

8

9

小计

 

 

 

 

 

 

 

 

合计

(二)教学过程统计表

1.教学周数分配表(单位:

周)

学期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考试

入学教育

军训

毕业教育

思政实践

机动

合计

实习实训

取证

顶岗实习

毕业论文

1

2

1

2

21

1

1

1

21

1

1

1

21

1

1

1

21

21

21

4

21

总计

5

2

4

6

126

注:

[取证]为该阶段所能够获得的证书总数。

 

2.学时学分分配表

教学

周数

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课内

学时

理论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实训

学时

生产性实训学时

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教学的比例

1

2

3

4

5

6

合计

3.学时比例表

项目

学时 数

百分比

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课程

专业能力课程

专业能力拓展课程

合计

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