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4180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濮阳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

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化病人的头发呈白色是头发基部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B.鸡红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可以发生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

C.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是以氨基酸、核苷酸和葡萄糖为单体组成多聚体的

D.动作电位时神经纤维膜内K+/Na+的值通常比静息电位时K+/Na+的值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白化病是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不能合成;

2、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

3、多聚体一般都有单聚体聚合而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多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

4、DNA复制、DNA的转录以及蛋白质的翻译过程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白化病患者的头发变白是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不能合成所致,A错误;

B、鸡属于鸟纲,其红细胞有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其都存在核酸,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正确;

C、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菊糖、琼脂等,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菊糖的单体是果糖,琼脂的单体是半乳糖,C错误;

D、由于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故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异常变化

B.植物体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有全能性,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无全能性

C.二倍体动物的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的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导致的细胞凋亡不受基因调控,但胞内溶酶体功能增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的概念: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死亡;

2、癌变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糖蛋白减少等特点;

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依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4、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了细胞的两极,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与亲代完全一样的一套染色体。

【详解】A、细胞发生癌变后,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异常变化,A正确;

B、植物体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有全能性,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也具有全能性,B错误;

C、二倍体动物的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的每一极均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错误。

故选A。

3.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育种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

C.红螺菌在缺氧时可利用有机酸、醇等物质快速繁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单倍体:

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

3、生物共同进化是通过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详解】A、八倍体小黑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但属于单倍体,A正确;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B正确;

C、红螺菌的体内具有光合色素,在缺氧条件下能够利用光能以有机酸、醇等为营养物质,使自身迅速增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D错误。

故选D。

4.科研人员以野生型和油菜素(BR,一种植物激素)合成缺陷突变型拟南芥幼苗为实验材料,对油菜素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的作用进行研究,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避免光照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B

主根和胚轴弯曲方向相反,说明油菜素促进主根生长抑制胚轴生长

C.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4h左右达到最大弯曲度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也会影响油菜素的合成及生理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相反,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低4小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延迟,说明BR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向性(弯曲)生长。

【详解】A、该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避免光照引起番茄幼苗胚轴和主根弯曲,从而影响实验结果,A正确;

B、主根和胚轴弯曲方向相反,BR均能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向性(弯曲)生长,B错误;

C、由图可知,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4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C正确;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和生理作用,D正确。

故选B。

5.某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育了一个(染色体)三体男孩,已知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若三体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则他患血友病最可能与图1有关

B.若三体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他患血友病最可能与图4有关

C.若三体男孩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Aaa,则他产生的4种配子中a配子占1/4

D.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儿子中XXY三体占1/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题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A、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血友病男孩。

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YY,则该男孩的YY染色体来自于精细胞,表现为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Y染色单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患病最可能与图2有关,A错误;

B、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血友病男孩。

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XY,则该男孩的XX染色体来自于卵细胞,表现为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单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患病最可能与图4有关,B正确;

C、若三体男孩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Aaa,则他产生的4种配子中a配子占1/3,C错误;

D、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儿子中XXY三体占2/3,D错误。

故选B。

6.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黑藻

叶片既可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又可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

B.若小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能含有H218O,呼出的CO2中可能含有18O

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后滴加酵母菌稀释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

(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

(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

(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

3、有机物检测中,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水域加热为砖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黑藻是高等植物,黑藻叶片可用于叶绿体的观察,叶片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A正确;

B、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

小白鼠吸入18O2,18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H218O,H218O又可以作为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18O2,因此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B正确;

C、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被水解,而蔗糖及其水解产物都不能和碘液发生显色反应,C错误;

D、一般的血细胞计数板双凹槽使用时先盖上盖玻片后用滴管从边上轻加液体,这么做会减少气泡,D正确。

故选C。

7.图1为茄子和韭菜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茄子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将一定数量的茄子幼苗放在装有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以白炽灯为光源,匀速缓慢移动光源,增大光源和容器之间的距离,测定容器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P/R为“1”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韭菜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据图2分析可知,茄子幼苗在___________点时积累的有机物量达到最大值。

在C点时,茄子幼苗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容器中CO2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对茄子幼嫩叶片中的光合色素进行提取并分离,得到下表数据:

溶剂移动距离

色素1移动距离

色素2移动距离

色素3移动距离

色素4移动距离

实验组1

7.8

2.6

实验组2

8.2

2.2

实验组3

8.0

2.4

平均移动距离

8.0

7.6

4.24

0.8

迁移率(Rf)

0.95

0.1

迁移率(Rf)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鉴定,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

色素3的迁移率(Rf)是___________;色素4的颜色是________,其迁移率最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2).CO2浓度(3).B(4).叶绿体制造和从容器中吸收(5).光照强度越来越弱,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6).0.3(7).黄绿色(8).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最慢

【解析】

【分析】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

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

【详解】

(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为1,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在C点以后,韭菜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再试其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应该是CO2浓度。

(2)图2可知AB段,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点之后,CO2浓度开始增加,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有机物不断的消耗,所以在B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

C点之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除了叶绿体提供外还要从容器中吸收。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光照强度越来越弱,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容器中CO2浓度逐渐增多。

(3)据表格分析,色素3平均移动距离=(2.6+2.2+2.4)÷3=2.4;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2.4/8.0=0.30。

色素4的迁移率最低,说明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最慢,名称是叶绿素b,颜色是黄绿色。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主要考查了考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在特定信息背景下的知识迁移能力。

8.某生物课外小组对温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的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群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分布。

若调查草原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对小动物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乙在O~t1段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_型增长,曲线____________点时种群乙数量达到最大值;种群甲在O~t2段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中数据,有人推测种群甲、乙不存在捕食关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t3之后种群甲的曲线一直保持水平,则可能会导致温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镶嵌

(2).取样器取样(3).目测估计法(4).“J”(5).b(6).衰退型(7).t3时刻后种群乙的Nt+1/Nt等于1,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而种群甲的Nt+1/Nt大于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8).降低(或减弱)

【解析】

【分析】

Nt+1/Nt比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比值等于1,种群数量稳定,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

【详解】

(1)该温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由于种子传播距离有限等因素,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镶嵌分布。

若调查草原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对小动物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种群乙在0—t1段由于Nt+1/Nt>1且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曲线b点时种群乙数量达到最大值。

种群甲在0—t2段由于Nt+1/Nt<1,所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根据图中数据,有人推测种群甲和乙不存在捕食关系,原因是t3时刻后种群乙的Nt+1/Nt等于1,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而种群甲的Nt+1/Nt大于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所以甲和乙不存在捕食关系。

若t3之后种群甲的曲线一直保持水平,则种群甲呈“J”型增长,可能导致该生态系统其他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点睛】在判断种群数量变化时,切记λ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λ值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λ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

种群数量变化主要主要看λ值

变化,与λ值的变化趋势无关。

9.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而下丘脑则是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枢纽。

图1为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三种模式,图2是图1部分模式的具体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结合图1、2可以看出,图2中的途径一类似于图1中的模式________________。

途径二的下丘脑通过调节垂体分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由________________分泌,促胰液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胰液素和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时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资料表明部分淋巴因子会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由此推测这些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结合图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3).分级调节(4).小肠黏膜(5).促胰液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6).都要经过体液(或内环境、细胞外液)运输、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7).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8).饥饿会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部分T淋巴细胞的活性,减少淋巴因子的释放

【解析】

【分析】

1、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增多,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肾上腺激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当机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该过程称为负反馈调节。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②是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③是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详解】

(1)图2表示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作用于垂体内分泌腺,垂体再分泌激素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图1中的模式C类似。

下丘脑通过分泌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再分泌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下于肾上腺,这种调节机制为分级调节。

(2)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以作用于靶器官胰腺,由于促胰液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促胰液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

促胰液素和神经递质都属于信息分子,在发挥作用都要经过体液(或内环境、细胞外液)运输、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

(3)研究发现部分细胞因子会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由此推测这些细胞因子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由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降低部分T淋巴细胞的活性,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所以长期饥饿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理,同时掌握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某科研小组以二倍体野生植物(XY型性别决定)为实验材料,研究基因与花瓣颜色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雌花未成熟时进行套袋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中花青素存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色素相关基因A(a)、B(b)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白花、蓝花和紫花植株若干,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B还是b,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则需选择___________进行杂交,然后观察后代的表现型;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则酶2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

(3)假如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酶2是由位于其他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合成的。

现有甲(纯合紫花雌株)、乙(纯合蓝花雌株),请设计最佳的实验方案判断基因B/b的位置(不考虑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①实验设计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

(1).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液泡(3).蓝花植株和紫花植株(4).均为蓝花(5).选择甲植株和乙植株杂交产生F1,再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6).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

蓝花=3:

1,且蓝花植株全为雌株

【解析】

【分析】

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适用范围:

①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所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规律。

(2)发生的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1)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植物杂交实验中,在雌花未成熟时进行套袋处理。

植物细胞器液泡中含有花青素。

(2)现有纯合的白花、蓝花和紫花植株若干,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B还是b,可让纯合的蓝花植株和纯合的紫花植株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若酶2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则纯合的蓝花植株(aabb)和纯合的紫花植株(aaBB)杂交后代全为红花植株(aaBb);若酶2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则纯合的蓝花植株(aaBB)和纯合的红花植株(aabb)杂交后代全为蓝花植株。

(3)选择甲植株(纯合紫花雌株)和乙植株(纯合蓝花雄株)杂交产生F1,再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

蓝花=3:

1,且蓝花植株全为雌株,则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

蓝花=3:

1,且没有性别差异,则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实验设计逻辑思维能力,题目相对来说较难,对基因组合定律的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11.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研人员偶然筛选出一种可以“吃塑料”的细菌(F6菌),它能够在30℃下经过6个星期完全降解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细菌以PET作为碳源,其中ISF6酶在降解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报道信息可知,要筛选出F6菌,必须配制以_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该选择培养基中应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使其呈固态,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后分装前,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和灭菌。

(2)为保证培养基上能均匀地生长出一层F6菌,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对样液进行梯度稀释,然后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0.1mL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将平板_____________后放入恒温箱培养。

PET粉末呈白色,不溶于水。

F6菌将PET降解后,高效降解PET的F6菌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

若接种24h后发现某个培养基上没有任何菌落生长,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