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疏部分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4176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疏部分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注疏部分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注疏部分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注疏部分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注疏部分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疏部分练习.docx

《注疏部分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疏部分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疏部分练习.docx

注疏部分练习

古代汉语注疏部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疏

又称“正义”,古书注解的体例之一。

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叫“疏”。

2.集解

注释的一种类型。

分两类:

(一)兼解经传。

如:

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二)汇集旧注,下以己意。

如:

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

3.衍文

因缮写、刻版、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

4.正义

又叫“疏”,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注释方式,这种注释方式既对经文正文注释,也对前代人的注释做注释。

5.脱文:

校勘术语,也叫“脱字、夺字、脱”等,指古书在传抄刻印过程中误脱落的字。

6.读若、读如:

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的,有时也可以说明假借字。

7.读为:

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

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8.句读:

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两者合称句读。

9。

之为言:

古书释义术语之一。

是通过声音关系解释词义的方法。

二、简答题:

1、写出《十三经注疏》包含的典籍及其注疏者。

《十三经注疏》所包含的典籍及注疏者是:

《诗经》,唐孔颖达疏;《易经(周易)》,唐孔颖达疏;《尚书》,唐孔颖达疏;《礼记》,唐孔颖达疏;《仪礼》,唐贾公彦疏;《周礼》,唐贾公彦疏;《春秋左氏传》,唐孔颖达疏;《春秋公羊传》,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杨士勋疏;《孝经》,宋邢昺疏;《论语》,宋邢昺疏;《尔雅》,宋邢昺疏;《孟子》,宋孙奭疏。

2.说出《说文》四大家的名字以及代表著作。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

3.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1)解释词义

(2)阐述语法(3)说明修辞(4)注明字音(5)校勘文字(6)串讲文意

三、选择题:

1.《孟子·滕文公上》:

“树艺五谷。

”赵歧注:

“五谷  稻黍稷麦菽也。

”赵注用的注释术语应该是:

A、曰、   B、谓   C、谓之   D、为

2.《礼记·王制》:

“古者公田藉而不税。

”郑玄注:

“藉  借也”。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之言   B、谓之   C、犹   D、读若

3.《诗经·卫风·氓》: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郑玄注:

“泮  畔。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读为   C、曰   D、之言

4.《楚辞·涉江》:

“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章句:

“崔嵬,高  。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之   B、貌   C、之貌   D、为

5.《论语·学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

“同门  朋,同志  友。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为言   C、谓之   D、曰

6.《诗经·魏风·葛屦》:

“掺掺素手。

”郑玄笺:

“掺掺  纤纤。

”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言   C、读曰   D、犹

7.《楚词·离骚》:

“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章句:

“美人  怀王。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曰   B、谓   C、谓之   D、为

8.《论语·先进》: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朱熹注:

“谷不熟  饥,菜不熟  馑。

”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读如   C、犹   D、曰

9.《说文解字》:

“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  葱。

”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读曰   B、读如   C、犹   D、之言

10.《诗经·魏风·伐檀》:

“置之河之侧兮。

”毛传:

“侧  崖也。

”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为言   C、读曰   D、犹

1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朱骏声B段玉裁C王筠D桂馥

12.《战国策注》的作者是()。

A王逸B王弼C颜师古D高诱

1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一组词是()。

A曰、为、谓之B貌、之貌C犹D读为、读曰

14.杜预为下列哪部书作了注()

A《左传》B《谷梁传》C《公羊传》D《春秋外传》

15.在阅读古籍时,要想了解唐代以前各种注解,应该查检的工具书是()。

A《说文解字》B《康熙字典》

C《辞海》D《经籍纂诂》

16.下列加重着号的古书旧注术语中,指明漏字的一项是()

A.“汉以为池”,本或作“汉水以为池”,“水”衍字。

B.“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

疑今本“吾”下有脱字。

C.“诵四方之传道。

”郑注:

“故书‘传’作‘傅’,杜子春云‘傅’当作‘传’。

D.“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音义》:

“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

17.李善为下列哪部书作了注()

A《管子注》B《史记正义》C《文选注》D《三国志注》

四、给下段《诗经·卫风·相鼠》的注疏加上标点符号。

并用不同的符号标明毛传、郑笺、孔疏及《经典释文》的注音。

(毛传□□、郑笺□□、孔疏□□、注音{□})

《相鼠》,刺无礼也。

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

○{相,息亮反。

篇内同。

}[疏]《相鼠》三章,章四句。

至“礼仪”。

正义曰:

作《相鼠》诗者,刺无礼也。

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

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

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

《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

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人废之故也。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相,视也。

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

笺云:

仪,威仪也。

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

○{行,下孟反。

之处,昌虑反。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

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

[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

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

相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

人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无礼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

○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

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

鼠无廉耻,与人无威仪者同,故喻焉。

以《传》曰“虽居尊位”,故《笺》言“虽处高显之居”以对之。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止,所止息也。

笺云:

止,容止。

《孝经》曰:

“容止可观无止。

”《韩诗》:

“止,节。

无礼节也。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俟,待也。

相鼠有体,体,支体也。

[疏]《传》“体,支体”○正义曰:

上云“有皮、有齿”,已指体言之,明此言体,非徧体也,故为支体。

○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遄,速也。

○{遄,市专反。

2.阅读古书注解并回答问题

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硕音石敛吕验反下同○(疏)硕鼠三章章八句至大鼠○正义曰蚕食者蚕之食桑渐渐以食使桑尽也犹君重敛渐渐以税使民困也言贪而畏人若大鼠然解本以硕鼠为喻之意取其贪且畏人故序因倒述其事经三章皆上二句言重敛次二句言不修其政由君重敛不修其政故下四句言将弃君而去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贯事也笺云硕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女无复食我黍疾其税敛之多也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又疾其不修政也古者三年大比民或于是徙

1、“硕”的读音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注音方法

“硕”音“石”。

直音法。

2、“敛”的读音是什么根据谁的哪部著作

敛吕验反,liǎn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3、“蚕食”如何解释根据谁的解释

蚕食者蚕之食桑渐渐以食使桑尽也。

孔颖达

4、“贯”如何解释根据谁的解释

贯事也。

毛亨。

5、民痛恨君的原因有哪些根据谁的解释

(1)疾其税敛之多也

(2)疾其不修政也郑玄

3.阅读下面古书的注解,并回答问题: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杭,渡也。

笺云:

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

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

○苇,韦鬼反。

杭,户[疏]笺:

“一苇”郎反。

与,音余,下“远”与“同”。

狭,音洽。

为,于伪反○正义曰:

“言一苇者,谓一束者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

此假有渡者之辞,非喻夫人之宋渡河也。

何者此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

”(《诗经·卫风·河广》)

1、哪几句话是毛传

“笺云”之前是毛传。

2.哪些话是郑笺

“笺云”至“非为其广”是郑笺

3.哪些话是孔疏孔疏是解释谁的话

“[疏]”后是孔疏。

孔疏是解释郑笺的。

4.哪些话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

“苇,韦鬼反”至“为,于伪反”是陆德明给正文和注文某些字注的音。

4.阅读古书注解并回答问题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蓁侧巾反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一家之人尽以为宜笺云家人犹室家也○尽津忍反或如字他皆放此(疏)笺家人犹室家○正义曰易传者以其与上相类同有宜其之文明据宜其为夫妇据其年盛得时之美不宜横为一家之人桓十八年左传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以异章而变文耳故云家人犹室家也

1、“蓁蓁”如何解释根据谁的解释

“至盛貌”  毛亨

2、“蓁”的读音是什么“尽津忍反或如字”,“如字”如何解释

“蓁侧巾反”,zhēn破读字

3、“家人”如同什么这是谁的观点

“家人”如同“室家”  郑玄

4、“家人”具体该如何解释根据谁的解释

“家人”即“夫妇”,孔颖达。

5、上注解有一脱文,请指出。

这一章诗为什么不写成“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人”。

“异章而变文(不同的章节用不同的文字)”。

五、填空题

1.《庄子》注本到清代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和郭庆藩的《庄子集释》。

2.古注中的“曰”、“为”、“谓之”这几个术语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来辨析同义词。

其意义略等于现代汉语的“叫做”。

3.古注中“读为”“读曰”和“读若”“读如”的分别就在于:

前者必然是说明通假字;后者则一般是用于注音,但有时也是用本字说明通假字。

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每题1分,共22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3.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4.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6.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7.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8.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9.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0.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11.英俊鸟集,秦失其鹿。

12.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13.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

14、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15.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16.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1、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

2、给…饭吃

3、获罪

4、用如名词,硬度

5、仰视的样子

6、禀告

7、开始

8、遗憾

9、拾取

8、水中高地

9、栽种;种植

10、务必

11、像鸟一样;帝位

12、曾经;不同

13、聚合

14、通“罹”,遭遇

15、无礼

16、悬赏征购

七.介词“于”有哪几种用法,各举一例说明。

(1)介绍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

(2分)

(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1分)

(3)介绍比较的对象。

(1分)

(4)介绍主动者。

(1分)

八、请分析下列文段的语言要点:

得分

批阅人

君子曰:

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曓,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无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詩》曰:

“嗟爾君子,無恆安息。

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荀子·勸學》

1. 通假字:

雖有-又

槁-藃

干越-邗

無恆-毋

跂而望-企

2. 古今字:

知明-智

靖共-恭

生非異-性

3. 异体字:

曓-暴

深谿-溪

夷貉-貊

異俗、生非異-异

恆-恒

檝-楫

4. 破读字:

中繩、中規

省乎己

行无過

長而

好是正直

5. 词类活用:

青於藍

其曲

日參省乎己

好是正直

能水

6. 双宾语:

介爾景福

九、翻译

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

“野語有之曰:

‘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夏水按时来到,流域中许许多多小川都灌注到黄河里来。

河床中径直的水流非常之大,河面加宽,以致两岸及河中小洲之间,隔水相望时连牛或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乎河神扬扬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这儿了。

他顺着水流向东行走,到了北海;面朝东看去,看不见海水的尽头。

这时,河神才开始改变他自得的神态,抬头仰视着海神若感叹道:

“俗话说的‘〔有些人〕懂得的道理稍微多一些,就以为谁也比不上自己了’,这句话就是讲的像我这样的人呀。

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问还少,伯夷的义气还轻的,起初我还不相信〔这种评论〕,如今我见到您这样无边无际而难以穷尽,〔才开了眼界。

〕如果我不是来到您的门前,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受到那些学问高深的人的讥笑了。

2.韓信曰:

“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

韩信说:

“汉王待我十分恩厚,把他的车子给我乘,把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食物给我吃。

我听说,乘别人家车子的要装载人家的祸患,穿别人家衣服的要关心人家的忧患,吃别人家的食物的要为别人的事情而死。

我怎么可以只顾私利违背道义呢”

重点文选《七月》

 

Welcome!

!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