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965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docx

《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docx

经典古装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宫斗剧系列为例

摘要

经典古装剧以历史题材为背景,在塑造人物和叙述事件时不必依据史料,而是借用古人的思想情感来提升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即以情节和人物虚构,趋向于大众娱乐和文化审美等诉求。

传统的经典古装剧多以意识形态说教塑造人物形象,然而在受众群体市场需求下,现今的经典古装剧人物塑造多以受众群体的娱乐快感宣泄为主,这也促成了新兴古装宫斗剧的到来。

针对我国经典古装剧的人物塑造特点展开研究,可以找出当前经典古装剧的发展趋势,并对新兴古装宫斗剧人物塑造进行深入解读,为的是提高经典古装剧在影视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扩大古装剧市场效益。

通过进一步研究新兴古装宫斗剧的人物形象和文化审视,探索新兴古装剧的发展方向。

结果表明新兴宫斗剧人物塑造方式可以开拓古装剧市场和满足受众心理。

此外,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旨在创新和完善新兴古装宫斗剧的人物塑造途径,促进我国经典古装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古装剧;宫斗剧;人物塑造;经典;新兴

Abstract

Theclassicalcostumedramatakesthehistoricalthemeasthebackground,whichdoesnotneedtobebasedonthehistoricalmaterialswhenshapingthecharactersandnarratingtheevents,butusesthethoughtsandemotionsoftheancientstoenhancetheaesthetictasteofthemodernsociety,thatis,tomakeuptheplotsandcharacters,andtendstothedemandsofmassentertainmentandculturalaesthetics.Thetraditionalclassicalcostumedramasmostlyuseideologicalsermonstoshapethecharacters.However,underthemarketdemandoftheaudience,today'sclassicalcostumedramasmostlyfocusontheentertainmentoftheaudience,whichalsocontributedtothearrivalofthenewancientcostumepalace.Inordertoimprov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classiccostumedramainthefilmandtelevisionmarketandexpandthemarketefficiencyofcostumedrama,wecanfindoutthedevelopmenttrendofthecurrentclassiccostumedrama,andmakeadeepinterpretationofthenewancientcostumepalace.Throughfurtherresearchonthecharactersandcultureofthenewcostumepalacedrama,thepaperexplores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newcostumedrama.Theresultsshowthatthenewwayofcharacterbuildingcanopenupthemarketofcostumedramaandsatisfytheaudience'spsychology.Inaddition,scientificandreasonablesuggestionsareputforwardfortheresearchresults,aimingatinnovatingandimprovingthewayofcharactercreationofthenewancientcostumepalacedrama,andpromoting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classicancientcostumedramainChina.

Keywords:

Ancientcostumedrama;GongDoudrama;characterization;classic;new

引言

当下,我国经典古装剧的人物形象塑造越发趋向于需求导向,即为迎合受众群体的口味,让古装剧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满足受众群体情感的遐想和心理上宣泄,因此,贴合现实的小人物塑造和生活化的故事更易打动人心。

由此可见,我国经典古装剧在塑造鲜明艺术角色中已经逐渐转为社会角色关系,为的是让人们减少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压力,从古装剧中得到精神鼓励和情绪释放,这也成为当下经典古装剧人物塑造的出发点所在[1]。

基于此,本文以新兴古装宫斗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为切入点,探索我国经典古装剧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宫斗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我国经典古装剧塑造人物形象找寻完善方式和创新路径。

1经典古装剧的人物塑造特点

传统的经典古装剧人物形象塑造多以家国情怀、江湖义气、做人守则、情感线索等方面为主。

如金庸、古龙武侠古装剧中,以男性人物形象塑造中,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也有豪放不羁、内心正直的“四条眉毛”陆小凤等;以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中,有神话故事《白蛇传》《天仙配》等,讲述了白娘子、七仙女传奇的爱情故事。

足见传统古装剧人物塑造是以观众情怀和文化审美为特点,旨在发扬我国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和树立人性的光辉,给予观众更多的思考,这与新兴古装宫斗剧的创作出发点有所区别[2]。

新兴古装剧的创作立足于现代社会压力,出发点是为了缓解大众精神上的负担,因此所塑造的人物多以符合现实中的人物特征为主,让观众能够树立亲和感,找到情感依附和宣泄口[3]。

1.1以当代受众心理为主导

以尚敬导演的古装情景剧《武林外传》而言,通过描述七侠镇中同福客栈的一系列经典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见图1)。

如满腹经纶却胆小怯弱的吕秀才;憨厚朴实却好吃懒做的李大嘴;大大咧咧却心地善良的郭芙蓉;冲动好面子却富有正义感的白展堂;温柔热情却又泼辣的佟湘玉;活泼好动又聪明伶俐的莫小贝;乐于助人且多愁善感的祝无双等。

图1《武林外传》人物剧照

在这小小的客栈中发生的故事多与武林江湖有关,人物塑造也多是江湖儿女,但是他们的形象并非传闻中江湖大侠那般英姿飒爽、无所不能,而是和每个普通人一样,都有着自身的缺点,瞬间就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如郭芙蓉的三脚猫功夫,只会耍一招排山倒海(见图2),总以侠女自称却技不如人;如白展堂的胆小(见图3),空有一番本领却总怕被六扇门逮捕;莫小贝当武林盟主的滑稽、无用书生吕秀才危急关头的智慧、李大嘴一厢情愿的爱情等等,这些都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认知和期待相吻合。

图2《武林外传》郭芙蓉展示武功

更倡导人们诚信和友善,反对暴力和赌博,实现了以真心换取观众的认可,以尊重观众的心理需求为主,并非采用欺骗观众的手段博取眼球,正是这部古装剧的成功之处。

此外,剧中融入了观众喜闻乐见的方言、歌曲、和不同以往的晃动镜头,让人产生对世态人情中的认可,又产生了对这种荒诞新奇风格的好感。

 

图3《武林外装》白展堂想象监狱生活

1.2以野史消费追求新的审美艺术价值

由于古装剧并非依据正史编导,所以很多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用以满足时下大众对野史的想象,从而呈现出新的审美艺术价值。

具体人物塑造中有以下几点特征:

其一,通过把历史史料中批判的反面或非正面人物进行转化,使之成为人们喜爱或尊敬的人物;其二,通过将古代故事以借喻手法描绘现实生活,用以宣泄现实社会中的大众情绪和历史意识;其三,通过对当前社会大众的审美标准和趣味去塑造古代人物,使之与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相符合;其四,通过诙谐幽默的风格取代庄重严肃的风格,让大众群体获取情感上的放松和喜悦,潜移默化中调节了人们的情绪和压力。

比如在《还珠格格》中,为风流天子乾隆帝平添了两个女儿形象,一个是温文尔雅的紫薇,一个是爱闯祸的活泼人物小燕子。

通过小燕子在庄严的皇宫中打打闹闹、嬉皮笑脸,一改往日皇宫的威严(见图4),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再以善恶对立来刺激观众视线,让观众从现实中压抑的状态中瞬间宣泄,更为小燕子那种乐天不受束缚的性格所感染。

图4《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皇宫打闹

1.3宫斗剧创作呈现新兴潮流的发展趋势

宫斗剧的热播并非毫无缘由,以《金枝欲孽》(见图5)而言,通过展示后宫佳丽之间的明争暗斗,把女性之间的斗争揭露的鲜活生动,改变了传统古装剧中那种突出男性视角的强力对抗,而是以女性的视角,放大平淡生活中的“平凡之恶”[4]。

图5《金枝欲孽》中王莹和尔淳间的斗法

剧中的人物上至妃嫔如月、福雅、王莹,下至宫廷御医孙白杨、侍卫孔武等,这些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

这些内心世界活动频繁且复杂,从而为宫斗剧展开了扑朔迷离、尔虞我诈的争斗氛围(见图6),也充斥着人性阴暗、正直和彼此势力之间的此消彼长,可谓把宫廷剧的斗法演绎的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图6《金枝欲孽》后宫斗法

 

观众从这部清代宫廷剧中看到了世间百态,透射出平凡世界里,复杂的人性。

剧中人物的真情实意伴随着虚情假意,欲望背后充斥着狠毒阴险,让观众看的惊心动魄却又欲罢不能,揭示人性中最为深刻复杂的一面,正是这部古装剧的成功之处。

2宫斗剧的人物塑造特征

自2010年开始,我国经典古装剧开启了以《美人心计》《金枝欲孽》等宫斗剧的新兴发展潮流,一度掀起了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热播浪潮。

随后的《步步惊心》《宫锁心玉》更是把宫斗剧和穿越剧进行了融合,产生了轰动的收视效果,在《甄嬛传》《美人心计》《如懿传》等宫斗剧作品热播之后,更是让宫斗剧席卷全国,掀起了新兴古装剧的又一波高潮。

随着新兴古装宫斗剧的迅速崛起和传播效应,宫斗剧人物形象塑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成为了社会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2.1以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为主

宫斗剧所讲述的自然是后宫妃嫔之间的斗法故事,那么人物塑造中要以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为主,这些宫廷内女性人物不但性格迥异,而且姿色才艺样样皆佳,犹如一朵朵娇花争奇斗艳,为宫斗剧增色不少[5]。

仅在《甄嬛传》一剧中,就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其中一对姐妹形象刻画让人感触良多。

纯良温顺却又倔强坚强的沈眉庄与天资过人且独立自主的女强人甄嬛,她们彼此在步步为营的深宫陷阱中互相扶持,两人坚固的友情让人感动。

(见图7)。

图7《甄嬛传》中的沈眉庄与甄嬛相互扶持

沈眉庄的形象刻画可谓独树一帜。

在深宫中充斥着人性阴暗、自私自利和你争我夺。

然而沈眉庄从始至终都表现出了贤良淑德、知书达理,她从不与其他妃嫔争宠争地位,在后宫人人自危、人人算计的淤泥中,她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从不去害人,保持着极高的修养和品质(见图8)。

图9《武媚娘传奇》中长孙皇后形象

在《武媚娘传奇》中,长孙皇后也是此类正面形象(见图9),她端庄稳重又心地善良[6]。

图8《甄嬛传》中沈眉庄的温文尔雅

2.2以男性人物形象塑造为辅

在宫斗剧题材电视剧中,主要叙事线索是以女性角色为主要铺展,所以男性角色多以陪衬形式出现。

不可否认的是,古代男性形象多是象征权威,往往男性在女性面前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然而在宫斗剧中的男性形象更具生活气息,除了霸气之外更多的是富有亲和力,用以突出女性的闪光点,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2.2.1以男性弱点的揭露来诠释女性的性格优势

《甄嬛传》剧中的雍正帝塑造中,把雍正帝勤于政事却又冷酷无情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对待太后私情和心愿上,雍正始终背道而驰,又比如雍正与果郡王相处时起疑心,一心要除掉果郡王(见图10)。

图10《甄嬛传》皇帝想要加害亲兄弟果郡王

最后设计毒害了果郡王,充分表现出了雍正帝与常人一般的自私自利和心胸狭隘,让人更易接受此类角色,而非正襟危坐在高堂之上,让观众只会产生距离感(见图11)。

从雍正处置年世兰、冷落甄嬛、毒害果郡王可以看出,为了江山地位和皇权稳固,他可以抛弃亲情、爱情,从而与甄嬛对待友情和亲情态度上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进而凸显了甄嬛人格的高贵、品质的优良[7]。

图11《甄嬛传》雍正皇帝剧照

再以《武媚娘传奇》为例,该剧中唐高宗李治虽然贵为九五,身上却存在着老百姓一般的缺陷和不足,让荧幕中的皇帝形象出现颠覆(见图12)。

比如在争夺太子时,武媚娘让李治去争取,但是李治却显得非常懦弱不安,这种懦弱之下也导致了大权旁落,所谓的皇权几乎形同虚设,让观众看到了皇帝如平民一般的普通形象。

通过李治这种怯弱性格的塑造,瞬间拉近了观众对皇帝的亲和印象,也体现出了武媚娘作为女性的机智果敢和治国之才。

图12《武媚娘传奇》李治形象

2.2.2以女性守护者形象塑造男性人物

在《甄嬛传》中,果郡王和温实初是两个默默守护甄嬛的角色。

果郡王从不贪恋权位和美色,只想守护甄嬛并与她厮守一生,尤其当两人相遇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份守护之情将贯穿剧情始终(见图13),哪怕甄嬛落魄无依,果郡王依然不离不弃。

图13《甄嬛传》果郡王守护甄嬛

果郡王为了甄嬛奋不顾身,如闯进翊坤宫救甄嬛、在清凉台躺在雪地给甄嬛降温,甚至怕甄嬛被准格尔王子迎娶,结果中了皇帝的陷阱引来杀身之祸,即便到了最后,果郡王依然选择自己喝下毒酒来保全此生最爱的甄嬛(见图14)。

图14《甄嬛传》果郡王喝下毒酒保住了甄嬛性命

温实初是一名普通医药世家子弟,为了保护甄嬛在深宫的安危,他帮助甄嬛调养身体、躲避毒药陷害,更是竭力保全甄嬛的名誉,甚至不惜以自宫方式来保全甄嬛母子的安慰,即便甄嬛始终把他当做哥哥,但他却一直甘心做甄嬛的护身符(见图15),自始至终毫无怨言。

图15《甄嬛传》温实初的苦情

2.3以角色形象对立为剧情建构

宫斗剧中的人物塑造多以对立剧情叙事,通常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2.3.1塑造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之间的对立

如《甄嬛传》中甄嬛第一次侍寝,希望能够和皇帝举案齐眉、携手一生,但是当甄嬛得知皇帝把她当做替代品后,内心悲痛欲绝之下愤然离宫(图16)。

即便之后甄嬛无奈回宫,却始终与皇帝处在对立面,在人物塑造中把皇帝的多疑和甄嬛的心计表现得非常到位,包括皇帝驾崩时甄嬛的一番激怒言语,充分揭示了两者之间爱与恨交织的情感线索。

图16《甄嬛传》甄嬛得知皇帝宠爱她的真相

2.3.2后宫正室和妃嫔间的对立

从甄嬛入宫之后,就一直夹在皇后与华妃的争斗之中,华妃的嚣张跋扈、敢爱敢恨和皇后的狠辣老练、城府极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二者的斗争形成了正室和妾室的对立势力,而甄嬛作为两个势力的针对对象,又成了更为复杂的三足鼎立。

从最后华妃落马、皇后被打入冷宫和甄嬛得势,充分表现了皇后的咎由自取和华妃的既可怜又可恨,尤其是华妃最终的醒悟让人怜悯(图17)。

由此可见,特殊的环境之下造成女人之间的互相仇视和敌对,往往看似表面平静毫无血腥,却背后斗得天翻地覆,充分揭露了女性人物的对立[8]。

图17《甄嬛传》华妃最后一刻的醒悟

2.3.3君臣之间的对立

在雍正怀疑甄嬛与果郡王有私情之后,就处处派人暗中监视果郡王,更是处心积虑想要加害果郡王,表现出了亲兄弟之间也会不信任,而这些都是由名利地位引起的。

在《武媚娘传奇》中,李治和长孙无忌的对立是以两者对武媚娘的态度表现出来的,长孙无忌处处提防武媚娘,并处心积虑想要加害她,也是为了保住大唐江山。

而李治却深爱自己的女人,把一切不利于武媚娘的因素统统帮忙铲除。

这种君臣对立下就促进了长孙无忌朝堂势力的扩充。

而李治继位后需要有自己的亲信势力,于是君臣二者之间各自暗中培植势力,为的是把权力夺取到自己这一边。

3宫斗剧系列的人物塑造创新途径

当前的古装剧往往为了博取观众眼球和收视率,对于作品的艺术文化档次不断下降,只是以所谓的明星阵容、视听奇观、夸张剧情来塑造人物、构筑情节,难免有抛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嫌疑。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的多部经典古装宫斗剧依然秉承文化传统,并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个角色中,为大众展示了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底蕴。

可见,目前我国的经典古装剧依然需要再接再厉,需要从历史厚重感、作品文化内涵以及传播主流正向价值作为发展方向。

3.1要体现历史厚重感

要展现古装剧的历史厚重感,需要从服饰和礼仪等文化细节方面入手,如服饰的搭配和古代礼节的还原[9]。

3.1.1剧中人物的服装配饰要与背景时代相吻合

在《甄嬛传》《美人心计》《金枝欲孽》等宫斗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后宫的女性服饰就有吉服、常服、便服等种类,而且在一些朝廷宴席、节庆祭祀、闲居生活中也有对应场合的古代宫廷服饰[10]。

如吉服通常在节日喜庆穿戴,以示隆重之意,而皇上、皇后、妃嫔都有各自对应的服饰,皇上服饰在胸口和腰间都有龙形纹样,领口和袖子也会加配石青色搭称,同时在服饰上下都会绣有十二章纹,以示皇权的至高无上(见图18)。

图18《甄嬛传》中人物服饰

3.1.2要有符合人物的礼仪文化

比如《武媚娘传奇》中,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达官显贵,在上朝听政时都有不同着色的服饰,如三品以上为紫色服饰,三品以下依次为绯色、绿色、青色等,而剧中的长孙无忌位极人臣,所以服饰颜色为紫色(见图19),房玄龄、魏征等官员地位稍低一些,服饰为绯色,其他的官员服饰则为青色[11]。

图19《武媚娘传奇》长孙无忌朝服

此外,在这些宫斗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三跪九叩之礼,《甄嬛传》中甄嬛去皇后宫中还要下跪后把手中的帕子扬三次,重复三次后以示尊重(见图20)。

这一切都是对历史原貌的还原,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明,塑造了我国“礼仪之邦”的优良形象。

图20《甄嬛传》甄嬛行礼

3.2要提升文化内涵

以宫斗剧为代表的新兴古装剧,通常展现的是一种视听艺术,所以在进行角色塑造时要让观众体验到多个角度的审美体验,尤其是那种身临其境一般的古风文化和古韵音乐[12]。

语言上的真实感可以提高历史文化品位,音乐上的复古感觉,可以让剧情画面产生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审美享受。

这种视听中的冲击不仅能够充分展示影视剧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能在塑造人物情感和性格上发挥应有的效力,从而推动剧情发展。

在语言上应该尽量以婉转温和的语气和一语双关的含义来展现,同时要注重古诗词的运用,这一点《甄嬛传》做的就很成功[13]。

在胧月出生后,甄嬛离宫时说出了卓文君《诀别书》中的内容:

“锦水汤汤,与君长诀”(见图21),用以表现出甄嬛与皇帝之间感情破裂、不复以往的心灰意冷,不论是文化内涵还是意境都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图21《甄嬛传》甄嬛离开皇宫的告别语

此外,在音乐中应该多利用古朴悠扬的旋律,往往能够瞬间起到调动气氛的作用,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再配以古韵诗词,可谓相得益彰。

正如每次描述甄嬛凄惨遭遇时,都会响起那首《菩萨蛮》中的诗词唱曲: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见图22),让人内心不禁产生凄凉落寞的感触[14]。

图22《甄嬛传》中《菩萨蛮》唱词

3.3要满足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

众所周知,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而电视剧的创作初衷就是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即为形成与时代背景和市场发展相符合的大众文化。

由此可见,古装剧的人物塑造需要以满足大众文化中的感性和娱乐需求为主旨,让人们能够在现实生活压力下得到内心的缓解和释放,提供心灵栖息的港湾。

正如穿越宫斗剧《步步惊心》的作者桐华所述:

“因为我们在时间面前都有无力感,我们都对时间好奇。

所以穿越类的古装剧多以拼贴历史的神秘色彩来彰显女性形象,从而融入了更多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以历史情节替换掉青春偶像剧中的聒噪,以时空穿梭演绎出旷世爱恋情仇,让观众耳目为之一新的同时又会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从而增设了一种想象的空间和感触[15]。

结论

不可否认,我国近年来的古装宫斗剧的确非常出彩,不论是鲜活的人物塑造,还是深入人心的剧情发展,都能极大的满足受众群体的视听享受、心理需求以及文化品位。

这也是古装剧多以宫斗剧创作的原因所在,因为宫斗剧成为了一种古装剧的品牌代言,往往是收视率和口碑的保证。

尤其是剧中不同角色的塑造、对立和跌宕起伏的剧情,都谱写了一曲曲华丽的古装乐章,这种宫斗剧的人物塑造正好满足了人们渴望从影视剧中寻求心灵上的净化和压力的释放,而且在台词、音乐、服饰等方面也让观众领略到了古装剧独有的艺术魅力。

然而古装宫斗剧的发展需要创新和完善,要能够充分体现出古装剧富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改善影视艺术创作的重担,这就需要以宫斗剧为代表的新兴古装剧要注重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内涵,从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出具有正向价值的社会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聂潇.浅论古装剧的价值走向[J].媒体时代,2015,(11):

180.

[2]刘永昶.历史言说与时代镜像——论当下古装剧的审美风貌[J].中国电视,2018,(11):

16-19.

[3]秦翠.中国新兴古装剧女性形象的影像意义探究[M].河北师范大学,2003.12:

17-18

[4]张莹.中国宫廷古装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读天下,2016,(12):

213-214.

[5]卞娜.浅谈宫斗剧中的女性形象建构[J].大众文艺,2017,(4):

185-187.

[6]房宁.宫斗剧的角色塑造研究——以《甄嬛传》和《武媚娘传奇》为例[M].2016.3:

52-56

[7]陈赢.电视剧《甄嬛传》研究[M].山西师范大学,2015.3:

5-66

[8]熊赛.从服饰角度看当今中国的古装剧[J].艺术科技,2014(5):

35-36.

[9]张守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装电视剧的美学分析[M].电影文学,2014.3:

52-53

[10]王乃华.喧嚣中的反思:

审视当下中国电视剧[J].艺术广角,2004,18(5):

4-8.

[11]邓蕃.大陆和香港的宫斗剧价值观的异同——以《金枝欲孽》与《后宫·甄嬛传》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6):

127-128.

[12]邓二艳.宫斗题材电视剧研究[M].黑龙江大学,2014.3:

8-10

[13]李璐煜.一花一世界——以《甄嬛传》为例分析宫斗剧的盛行[J].视听.2015,(8):

47-48.

[14]羊艳.解读女性宫延剧的大众文化意义[J].电影文学,2011,54(21):

111-112.

[15]靳静静.宫斗剧的大众文化属性研究[M].河南大学,2014.3:

52-66

致谢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

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

那种感觉就宛如在一场盛大的颁奖晚会上,我在晚会现场看着其他人一个接着一个上台领奖,自己却始终未能被念到名字,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后,终于有位嘉宾高喊我的大名,这时我忘记了先前漫长的无聊的等待时间,欣喜万分地走向舞台,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抒发自己的心情,发表自己的感想。

这篇毕业论文的就是我的舞台,以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