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040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docx

《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docx

最新杭黄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资料

TheWaJuan€?

閮ㄩ?

鎶ュ叧

The鍗曞厓Mei呭嵏

Doesthe鑰屽崟鐙strachesCong?

鐗╂祦

Juandoor鐐rules瑺

TheXian侀€?

鏃Duo?

TheQian掑浗Yuerudder墍鏈?

TheWaJuan€?

閮ㄩ?

Thestrandт笟鏃Duo挓

新建杭州至黄山铁路

站后“四电”集成及相关工程

精品工程实施方案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杭黄铁路四电集成项目经理部

2018年4月

 

新建杭州至黄山铁路

站后“四电”集成及相关工程

精品工程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杭黄铁路四电集成项目经理部

2018年4月

目录

1.编制目的

按照铁路总公司、杭黄公司及集团公司对杭黄铁路“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的要求,按照“先进、可靠、成熟、经济、必须”的精品工程实施原则,在杭黄电力、牵引供电及配套房屋已实施形成的亮点基础上,发挥集团公司的整体优势,充分借鉴宝兰、京沈、深茂成功经验,以铁总新颁布的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为依据,进一步完善、规范、优化具有杭黄特色的各专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流程、工艺标准,深入挖掘可实施、改进、完善、美化的分部、分项及工序亮点。

通过提高精品意识,全员参与,以“精心组织、精细管理、精确施工、精美工艺、精致品质”的高铁施工理念,力求质量精益求精,苛求工艺尽善尽美,最终达到全面创优和内实外美的优良内在品质和美观精致的观感质量,实现具有杭黄特色的“精品工程、生态工程、示范工程”的品质杭黄目标。

2.编制依据

(1)《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实施高速铁路“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程的指导意见》(铁总运【2017】61号);

(2)《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加强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铁总建设【2017】328号);

(3)中国铁路总公司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铁路建设质量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铁总办质监【2018】43号);

(4)《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做好高速铁路开通达标评定工作的通知》(铁路建设【2018】57号);

(5)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高速铁路电力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Q/CR9522--2018);

(6)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Q/CR9523--2018);

(7)《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8-2015);

(8)《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9-2015);

(9)《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7-20109608-2015);

(10)《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20109608-2015);

(1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16);

(13)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的通知(铁总运【2015】362号);

(14)本工程施工合同;

(15)本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

(16)本工程各专业作业指导书;

(17)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总体目标

3.1建设目标

通过提前谋划、强化管理、规范工法、完善工艺等措施,对施工进行周密组织和严格控制,对关键工序进行精确作业,将杭黄铁路四电工程建设成为:

(1)精品工程:

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工艺精湛、内实外美。

(2)示范工程:

工艺标准示范线、施工工法示范线。

3.2质量目标

1、主体工程质量实现“零缺陷”,满足高标准、高可靠、高稳定性、高速度,达到高品质目的。

2、施工工艺质量达到“精美、精致、精良”的精工品质,内实外美,观感质量100%优良。

3、进场材料、设备100%检验,实现材料、设备无隐患。

4、顾客满意度100%,实现质量无投诉。

5、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运营要求,实现无质量事故。

4.工程概况

杭州至黄山铁路(简称“杭黄铁路”)位于皖南及浙西地区,线路东起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杭州东站,向西经杭州市萧山区、富阳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越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山脉进入安徽省,经宣城市所辖绩溪县和黄山市所辖歙县、徽州区至黄山北站。

线路全长287.53km,其中浙江省境内184.713km,安徽省境内80.056km。

设计时速250km/h,合同总额14.6亿元。

全线设杭州东、杭州南、富阳、桐庐、建德东、淳安、三阳、绩溪北、歙县北、黄山北等10个车站,其中杭州东、杭州南为既有车站,绩溪北、歙县北及黄山北站为与合福铁路共用车站。

淳安站及三阳站为高架车站。

全线供配电网络主要由国家电网接引的高压电源线路、铁路站、段35kV、10kV变配电所、沿线两回10kV电力贯通线路、站场(房)高压电力线路、10/0.4kV变配电设施以及低压电力线路等构成。

全线牵引供电正线采用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动车走行线、存车场等采用直接供电方式。

牵引变电所接引2路独立、可靠的220千伏电源供电,按三相V/X接线型式设计;牵引变压器采用油浸、自冷,预留风冷条件。

全线正线接触网悬挂方式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跨距≤40m、道岔及关节等安装困难的个别腕臂处经设计检算接触网弹性满足要求时可取消弹性吊索。

隧道外结构高度一般为1600毫米,隧道内不小于1100毫米。

正线接触线采用150平方毫米铜合金线,承力索采用120平方毫米铜合金绞线;其他线路采用120平方毫米铜合金接触线,95平方毫米铜合金承力索。

全线接触网726条公里;新建10kV配电所5座,10/0.4变电所14座;新建牵引变电所3座,分区所6座,AT所10座;生产及办公房屋163处,面积总计14580.82平方米;全线防灾工程包括风雨雪监测设备安装调试等。

5.精品示范工点

5.1首件定标

积极推进首件评估工作,坚持施工工艺首件定标、样板引路原则,通过关键工序定标和首件评估,不断完善工艺流程、接口管理,确定关键工艺控制点、制定管控措施、优化流程及管理要求,提升施工标准,统一全线安装工艺。

首件定标、对标、达标的工点及已开展或即将开展的首件评估计划如下:

(1)接触网专业:

歙黄区间II-15、II-16锚段。

已于2017年7月26日完成首件定标。

(2)变电专业:

建德东变电所。

已于2018年3月10日完成首件定标。

(3)电力专业:

三阳10kV配电所。

已于2018年7月2日完成首件定标。

(4)房建专业:

桐庐10kV配电所、建德东变电所、中继13、基站17。

已于2017年11月16日完成首件定标。

5.2示范工点

针对8月份铁路总公司计划在杭黄桐庐召开全路质量工作会议要求,项目部选取了四电精品工程示范观摩工点,在首件定标、对标、达标的基础上,吸取首件工程施工经验与教训,从细节入手,深入挖掘、梳理可实施、改进、完善的分部、分项及工序亮点,对施工质量标准及工艺标准进行补充、优化及提高。

根据各工点的施工进展情况,选取四电精品工程示范点及工期节点如下:

(1)电力专业:

桐庐10kV配电所(DK98+569),计划于2018年6月25日竣工;三阳10kV配电所(备选);

(2)接触网专业:

桐庐站(DK98+570-DK107+798),计划于2018年8月10日竣工;歙黄区间II-15、II-16锚段(备选),已竣工验收。

(3)变电专业:

富阳牵引变电所(DK83+576),计划于2018年7月15日竣工;建德东变电所(备选),已竣工验收。

(4)房建专业:

桐庐10kV配电所、桐庐信号楼、建德东变电所(备选)、基站17。

6.精品工程组织机构

6.1精品工程领导小组

成立精品工程领导小组,由集团公司领导及参建公司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领导组成。

组长:

李爱敏

副组长:

张永康、陈建明、周绩

组员:

苏保卫、刘重阳、许建国、王孟祥、肖永武、张立志、郝全胜、李岩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职能由生产技术管理部行使,负责具体联络工作。

6.2精品工程推进小组

在成立精品工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由集团公司片区领导、局指项目部领导组成项目推进小组,同时成立各专业实施小组。

组长:

刘重阳、苏保卫、许建国

常务副组长:

胡志华

副组长:

张亮、段廷华、王海廷、王文功、赵庆国、

李志良、张俊

组员:

奚金柱、周东、于小军、李清亚、王胜利、

刘志明、董海伟、李会占、李中合、李义、吴亮、王俊斌、金政隆

6.3精品工程实施小组

按照专业分工,设置电力变电、接触网、房建、防灾四个实施小组,由专业经理担任各专业小组组长,组员由相关技术、安质、作业队队长及工班长组成。

(1)电力实施小组

组长:

张斌副组长:

张勇

组员:

王龙浩、刘建伟、杜文东、贾建立、李跃辉、张永春、何凯

(2)变电实施小组

组长:

刘会勇副组长:

吴亮

组员:

韦豪豪、杜文东、杜建伟、黄晓科、张洪涛

(3)接触网实施小组

组长:

李义副组长:

王胜利

组员:

邓德欣、李晓庆、贾立峰、刘占峰、崔宗岗、李超奇、段贵所、董长河

(4)房建实施小组

组长:

刘志明

组员:

王俊斌、崔志伟、腾咏麒

(5)防灾实施小组

组长:

李志良

组员:

金政隆、冯云栋、张会金

6.4相关职责

(1)精品工程领导小组职责

统筹策划实施方案,组织工艺标准审定,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协调推进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保证推进工作顺利实施。

(2)精品工程推进小组职责

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实施方案和工程进度制定本管段(本专业)阶段性目标,组织和落实推进计划的实施,组织制定工艺标准,优化改进工艺方案,协调各方面和各专业的联系,落实资源配置,定期检查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精品工程实施小组职责

在推进小组的领导组织下,全面落实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精品意识教育,对实施应用的新工艺和新工法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指导,协调处理各专业的借口关系,分析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质量、工艺问题,不断提高质量、工艺管理水平。

7.精品工程实施计划

杭黄铁路四电精品工程从2017年10月策划至2018年4月实施以来,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针对4月13日铁路总公司提出的要在杭黄铁路树立“三个标杆”(四电精品工程、轨道精调工程、生态绿化工程)和8月底组织召开全路质量工作会的要求,项目部对四电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进行了细化安排,分为4个阶段实施,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7.1总体计划部署阶段

计划日期:

2018年4月1日-4月7日

(1)成立以集团公司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及推进小组,并明确职责;

(2)与杭黄公司对接,进一步明确业主需求和精品工程示范工点;

(3)统筹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7.2工程实施阶段

计划日期:

2018年4月7日-8月15日

(1)以设计文件和验收标准为基础,依托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文件,不断完善各专业专项方案。

(2)充分借鉴宝兰、京沈客专的精品工程经验,吸取首件工程经验与教训,对施工工艺标准进行补充、优化及提高,制定各专业工艺标准,进一步完善工艺图册,并全线统一实施。

(3)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各项施工工艺标准与方案、固化工法,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等,注重细节,充分体现“工匠精神”。

(4)将我们专业化施工优势与维管单位的维护经验优势互补,开展达标评定工作,确保精品实施成果为运营服务。

7.3精品工程验收阶段

计划日期:

2018年6月12日-2018年8月20日

(1)建立自评机制,根据《高速铁路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要求,集团公司与项目部联合组成自评小组,以实体质量和管理行为对精品工程实施结果进行对标自评,严格自评结果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2)全面消除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达到功能完善,视觉美观,质量全面达标。

(3)内业资料与施工同步完成,竣工文件做到真实可靠,规范齐全,一次交接合格。

7.4工程总结阶段

全面梳理项目管理、精品工程建设的亮点,系统总结施工技术、工艺工法、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经验,完善工艺图册、视频等资料汇编工艺工法、作业指导书,固化为时速250km的四电工艺标准,为精品工程增添内涵。

8.优化创新工艺

8.1电力工程

(1)配电所室外隔离开关箱对称布置:

施工前与接管单位进行对接,提前优化隔离开关箱位置。

隔离开关箱原方案为电源进线两路、贯通电缆馈出、站房馈出等按功能一次排开,优化后,将电源一、一级贯通侧回路与电源二、综合贯通侧回路左右对称布置,避免了不同电源电缆相互交叉,检修区域划分更加明显,便于维护。

(2)调压器室:

将原安全护栏优化为格栅网L型围栏,便于巡视人员检修。

(3)将调压器进出电缆改为上进式,增加电缆夹层到调压器室的电缆孔洞和电缆支架,优化调整调压器进出电缆路径。

(4)优化电缆布局:

应用BIM技术对电缆敷设路径进行优化,有效避免电缆交叉,为运营维护检修提供便利条件。

高压电缆敷设:

优化电缆进户位置,合理预留,对称布置,杜绝了一级、综合交叉问题。

控制电缆敷设:

二次电缆沟内采用铝合金走线架固定电缆,优化电缆敷设质量情况。

采用铝合金走线架,规定电缆敷设顺序,层层固定分布,解决了沟内电缆杂乱无章、零散等问题,提高了电缆隔离防护要求,布线整洁美观。

(5)高压柜:

设备柜一级贯通和综合贯通,采用不同颜色的眉头、主接线图、编号等标识标牌颜色加以区分,一级侧采用红色,综合侧采用蓝色,让检修人员直观区分减少运行人员的误操作,避免误操作事件发生。

(6)控制柜增设接地小铜排。

通过物资设备管口前移,出厂前在控制柜内增设了接地铜排,满足了电缆铠装分别接地的需求,保证了二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7)箱变基础平台檐口四周边框采用刷漆处理,提升整体美观效果。

(8)箱变内10kV电缆头工艺优化:

箱变内10kV电缆头制作工艺优化,将电缆铜屏敝与铠装层接地线分开,分别采用蓝色和黑色,便于区分,方便后期检修遥测。

(9)基站内电缆敷设由穿管敷设优化为砌筑电缆沟后沿电缆沟敷设,电缆沟砌筑1%由内向外放坡,确保沟内雨水向墙外排出。

(10)长大隧道内比较潮湿,采用接线盒易造成短路、接触不良等现象。

将5公里以上隧道照明灯电缆由普通电缆接线盒优化为带预分支电缆头电缆,大大提高照明灯具的安全性和电缆T接的可靠性。

(11)斜井内电缆由穿管敷设优化为安装电缆槽后沿电缆槽敷设,方便电缆检修。

(12)区间桥上电缆爬架由涂塑钢槽优化为热镀锌爬梯式一体化电缆爬架。

两路电缆分别由爬架两侧排列,可利用爬梯直接检修电缆,方便安全,便于安装与维护,整体效果美观。

(13)爬架底部防护墩由原包封方式改为3m*2m*3m(长*宽*高)三面围墙加防盗门形式,上加滚刺,外刷与房屋围墙统一格调涂料,并中部刷黄黑间隔漆。

可直接进入防护墩内检修电缆,大大提高检修时间,也不需拆除防护墩。

(14)二维码导航:

通过网络软件制作二维码路线导航,配套制作电力供电示意图,扫描二维码,可以准确定位每一个设备点的具体位置,以便检修维护中快速找到设备运营点,节省路途时间,为检修提供便利。

(15)制作可追溯实名制二维码,加强过程管控,并增加相关设备信息,便于检修维护。

8.2牵引变电工程

(1)牵引变电所内增加围栏,可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带电区,加强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感,提高整体美观。

(2)设备双接地引下线方向及位置统一,扁钢刷黄绿相间漆,使用水准仪,确保平视范围内颜色标高一致。

(3)主变蓄油池增加玻璃钢防护网栅,便于检修。

(4)变电所电缆支架端部加装小红帽,防止对作业人员和电缆的刮伤,便于设备交接后运营维护。

(5)电缆敷设断面图:

新增不锈钢材质断面图,对沟内电缆进行多重标记,便于电缆查找。

(6)所内机构箱引下电缆采用热镀锌线槽防护,并设置了可灵活打开的翻盖,便于检修维护。

同时线槽采用法兰与机构箱连接。

(7)室外端子箱优化,优化前的端子箱内不同功能的电缆同侧排布,优化后电缆分侧布置,一侧为控制电缆端子排,另一侧为电源电缆端子排,保证检修人员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安全运行质量。

(8)压互流互保护管优化,原外露电缆长度过长,电缆易老化,优化后改为延长PVC管与金属软管连接,避免了电缆外露,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运行质量。

(9)软母线固定金具“升级”。

将原普通的T型线夹优化为特制金具的双分列T型线夹,解决了主母线受电及受力不均、引下线弛度不一的问题,提高了变电所在强风之下的运行安全。

(10)回流电缆优化,原绝缘子支托电缆,采用加装铜排支托电缆,避免了变压器套管长期震动受力,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11)电杆防腐处理。

所内所有支柱、构架进行防腐处理,水泥支柱进行了杆缝整体打磨,缺陷修补处理后再涂饰防腐漆,延长了电杆、构架的使用寿命,增强了观感质量和全所色调和谐统一。

目前建德东、富阳牵引所杆缝打磨,缺陷部分修补,涂漆已全部完成。

(12)细节优化:

设备保护接地,由软线采用黄绿硬铜线;安装螺栓封帽,便于运营巡检接地。

(13)所内端子箱、机构箱、控制屏等箱门接地线由普通的编织软铜线统一优化为可伸缩式的黄绿硬地线,提高了地线的使用寿命,也确保接地牢靠。

(14)所有接地处均标有清晰明显、符号大小、颜色统一接地标识。

(15)室外的标识标牌,采用304不锈钢红色喷字,防锈,耐老化。

(16)临时接地检修点,原螺栓焊接优化为L型直角扁钢,增大了接地端子的接触面积,并配备接地螺栓,提高了接地线的接地可靠性,方便运营管理单位检修挂接地线。

(17)增设接地小铜排。

通过物资设备管口前移,出厂前在控制柜内增设了接地铜排,满足了电缆铠装分别接地的需求,保证了二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8)采用信息化手段施工,如二维码技术交底,实名制,电子工程日志等。

(19)巡检机器人上阵。

可对变电所带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有效、高效监测,智能化的贴心服务,为铁路变电所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8.3接触网工程

(1)将定位环处螺母改为双槽防松螺母,提高了定位装置的可靠性;

(2)将接触网专业所有零件涉及到β销的更换为开口销,全面提升了接触网系统的稳定性;

(3)对车站两端咽喉区硬横梁上方附加线门型架安装位置进行优化,减小附加线偏转角度,使附加线走向更趋合理。

(4)为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硬横梁承载力及防鸟搭窝机率,改为吊柱抱硬横梁安装。

(5)在设计联络阶段,对接触线棘轮补偿框架进行了结构优化,两侧增设透风钢板,避免了验收后再增加驱鸟措施的二次施工,降低了鸟类在棘轮补偿装置上的搭窝机率。

(6)腕臂端部优化为内嵌膨胀式管帽,防止因接触网震动引起的管帽脱落。

(7)隔离开关引线采用三联压板固定,固定方式更加牢固,运营更加稳定安全。

(8)优化了隧道内27.5kV上网电缆在隧道壁上的悬挂固定方式,采用了强度高、重量轻、施工简捷的铝合金电缆挂架。

该挂架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卡扣内自带防震胶垫,不损伤电缆;耐水性好,可长期在潮湿环境中使用;防腐蚀性能优,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等优点。

(9)建立了数据库,研发了“建维一体”的接触网设备查询系统,竣工后可即时移交。

该数据库生成了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读取腕臂预配、拉出值以及支柱杆型等数据,便于现场检查和后期维护使用。

8.4四电生产房屋及附属工程

(1)区间通信、信号房屋:

简洁、明快的色彩,配以周边绿化,保持四季常绿,构建生态工程。

(2)房屋外墙装饰:

自下而上分别为:

窗下墙裙1.2米高灰色面砖,中间白色涂料,檐口灰色涂料,青灰色屋面瓦。

(3)围墙:

围墙采用2.7米高实体围墙,上部0.5米高刺丝滚笼。

围墙装饰自下而上分别为:

场坪±0以上0.5米高灰色涂料,中间白色涂料加以分隔条装饰,上部0.3米高灰色涂料。

(4)围墙大门:

采用304不锈钢密闭防盗大门,带小门(平时人员从小门进出,车辆进出开启大门),采用挂锁、暗锁双设置。

两侧门柱底部加装防撞条。

(5)院内道路:

院内主道路及人行检修小路采用C30混凝土道路,两侧刷黄色道路划线漆。

(6)院内场坪:

设备区铺填粒径均匀的青灰色碎石。

(7)室外电缆沟:

室外电缆沟高出场坪100mm,电缆沟沟顶订4cm宽、5mm厚的胶条防止盖板在踩踏时响动,盖板采用复合盖板。

(8)室外电缆井盖板:

采用304不锈钢盖板,整体罩于电缆井上,防止雨水滴入。

(9)防火门窗:

设备房屋采用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靠墙外侧安装、外包边,防火门铭牌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内容,并具有3C认证;防火窗采用固定式防火窗,居墙中安装。

(10)对装修材料进行多次比选,选用美观、大方、性价比最高材料。

(11)室内地面玻化砖对缝,并在铺贴时用十字卡控制瓷砖缝隙,顶棚采用石膏板吊顶,格栅灯,灯具安装错开设备正上方。

(12)卫生间洁具安装整洁美观,墙面砖与地砖对缝,用深色美缝剂勾缝。

8.5防灾工程

(1)防灾所用电缆出厂时每隔一米处喷“防灾电缆”字样,便于与其它专业所用电缆区分开。

(2)室外监测设备处电缆预留“S”弯30米。

(3)防灾专业水泥包封处涂黑黄颜色,便于与其它专业区分。

(4)室内电缆成端至监控单元处电缆用波纹管防护。

(5)防灾信号电缆与跨越电力沟交叉时用水泥包封防护。

(6)防灾监测设备安装完毕后螺丝涂紧固剂,防止螺丝松动。

9.精品工程保障措施

9.1资源配置保障

(1)运用电化局十年的高铁施工经验和系统集成优势,结合杭黄客专四电具体特点,系统筹划,组建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以局指挥部管理模式,调集了参建过京沪、杭甬、哈大、沪昆等国内主要长大高铁建设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的高效项目团队。

(2)发挥集团公司人才优势和经验优势,集团公司成立以副总工程师等后方技术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为杭黄客专精品工程实施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3)搭建高标准技术平台,做到全线“四个统一”(统一接触网计算软件、统一工厂化预配工艺、统一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标准、统一技术规格书)

(4)项目部及各分部全面落实铁总及杭黄公司精品工程建设的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各专业小组人员配置到位,施工机具配置到位,关键工序施工机具、测量仪器的配置要高端、精密、智能,科技含量高,高标准建设预配中心,能在车间标准预配的绝不现场制作,确保产品质量要求,同时做好施工机具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满足精品工程实施要求。

9.2物资质量保障

保障工程材料设备质量是实现精品工程的前提,为保证供应商提供合格、优质的产品,项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了《设备、材料监造管理实施细则》、《物资进场验收管理办法》、《物资进场检验试验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严格施工图审核,组织集团业务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编写了高标准的物资采购设备技术规格书,通过专家的严格会审、提交业主和设计审批,主要供电系统设备、电缆、线材和关键受力零部件等按照具有高铁业绩条件为要求公开招标采购。

(2)召集设计、厂家进行集中设计联络,明确设计标准、技术规格,发挥四电集成优势,优化设备接口,明确统一规格、材质、设备附件色差、二次配线等工艺细节标准要求。

(3)规范进场材料报验程序,物资到货后组织参建各方进行验收,在所有物资供应商开展质量排名,定期在供应商中通报,用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方法督促供应商提高工程实体质量。

(4)制定第三方检测措施,重要物资,如10KV贯通电缆、27.5高压电缆、承力索、接触线、附加线采用每盘取样,接触网零部件、绝缘子按比例送第三方检测的方式控制线缆的质量,且质量评定和检测结果定期公开通报。

(5)对设备进行驻厂监造,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工艺达到技术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