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2453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docx

《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docx

医疗器械辐照灭菌确认报告

 

辐照灭菌

确认报告

 

日期:

日期:

日期:

 

1概述

2目的

3验证人员

4验证进度

5验证方案容

5.1设备检查确认

5.1.1安装确认与运行确认

5.1.2辐照单位相关资质证件〔附件一〕

5.2性能确认

5.2.1目的

5.2.2包装材料材质确认

5.2.3辐照灭菌剂量确实认

5.2.4辐射灭菌加工确认

 

5.3.2灭菌后包材效果确认

 

生物负载监测

剂量审核

辐照条件的保持

8再确认

9文件保存

 

1概述

辐照灭菌与其他主要灭菌方式比照所存在的优点

项目

对包装特殊要求

化学

残留

有无明

显升温

灭菌效果〔是否达到灭菌,即SAL=10-6〕

批次加工数量

后期处理时间

辐照灭菌

循环灭菌,可以满足任何数量加工

辐照后可以立即使用

EO蒸汽灭菌

必须使用特殊包材

由消毒箱体积决定,一般小于30M3/次

加工后必须最少静置48小时,挥发降低产品部残留的化学药剂

高温蒸汽杀菌

必须使用特殊包材

由消毒箱体积决定

加工后需要一定时间冷却

辐照原理与特点

1〕辐照消毒灭菌原理:

  在辐照过程中,伽玛射线穿透辐照货箱的货物,作用于微生物,直接或间接破坏微生物的核糖核酸、蛋白质和酶,从而杀死微生物,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3〕医疗用品辐照灭菌的优点:

⑴辐照消毒灭菌彻底,无污染、无残留。

⑵辐照消毒灭菌不需加热,是一种"冷消毒"法。

⑶γ射线穿透力强,加工时不需要打开产品包装,操作简单快捷,可连续作业,易于过程控制。

⑷消毒灭菌后的产品在密封状态下可长期保存。

2目的

确认钴-60灭菌系统能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使产品达到工艺要求,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灭菌出稳定的产品,满足产品无菌需求。

根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的要求,必须对钴-60灭菌效果进展验证。

3验证人员

职务

职责

负责方案和报告的批准

负责方案和报告的审核

负责组织过程确认,编制方案,完成最终报告

负责样品生产

参与过程确认和样品试验

4验证进度

验证时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5验证方案容

5.1设备确认

5.1.1安装确认与运行确认

受委托辐照加工单位根据“辐射灭菌委托加工要求〞提供与本产品灭菌要求相一致的、灭菌效果稳定的设备,设备各安装与运行均达到灭菌要求。

检查项目

要求

检查情况

设备文件

应完整

合 格

设备测试

应运行正常

合 格

设备校准

应在校准有效期

合 格

确认标准:

应达到灭菌要求和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要求。

5.1.2辐照单位相关资质证件:

证件名称

存放处

1

辐射安全许可证

质量管理部

2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质量管理部

3

税务登记证

质量管理部

4

组织机构代码证

质量管理部

5.2性能确认

5.2.1目的:

通过性能确认,证明灭菌系统能使本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无菌产品。

标准:

辐照灭菌后,灭菌保证水平达到SAL=10-6

操作方法:

在确定灭菌剂量与初始污染菌情况下,公司提供辐照灭菌要求,由辐照灭菌加工单位实施灭菌活动,并确认灭菌活动后产品物理性能、生物性能符合一次性医用产品注册标准规定要求。

5.2.2包装材料材质确认

检查项目

要求

检查情况

包材材质

复合袋

符合规定

强度

应完好,封口严密

符合规定

清晰度

应保持印刷清晰

符合规定

颜色

色泽均匀

符合规定

生物相容性

应符合要求

符合规定

包装完整性

应完整

符合规定

5.2.3辐照灭菌剂量确实认

验证的原理是基于ISO11137方法,即先对辐照前产品的初始污染菌进展测定,然后选择验证剂量。

再用验证剂量对产品进展辐照,并测定存活微生物的样品件数,以此来确定最低灭菌剂量〔SAL=10-6〕。

5.2方法

收集常规生产的标准包装产品,于灭菌前对三个批号进展随机抽样,每个批号取10个。

5.2.3.2初始污染菌的测定

根据每个样品的测试结果,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平均带菌数。

初始污染菌的菌数取自三个独立批的单位产品的总平均带菌数。

试验方法:

〔平板计数法〕

1.洗脱液:

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

2.样品处理:

将随机抽取的30个样品编号后,分别用100ml洗脱液洗脱,吸取1ml置于9ml稀释液中,得到10-1、10-2样,振摇均匀后分别取1ml样品液于两个平皿中。

依次取第二片样品,至第30个样品。

倾注营养琼脂,于35℃培养箱中培养48±2h,记录结果,见表1。

表1:

初始污染菌检测结果

样本号

样本号

样本号

细菌总数〔cfu/cm2〕

细菌总数〔cfu/cm2〕

细菌总数〔cfu/cm2〕

1

11

21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

平均初始

污染菌

平均初始污染菌

平均初始污染菌

平均初始污染菌

5.2验证剂量的选定与最大耐受剂量确实定

ISO11137:

2006医疗器械灭菌的有效性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中规定,假如批次平均生物负载的每一个生物负载数值<总的平均生物负载*2,如此用总的平均生物负载,假如一批或更多批次的平均生物负载≥总的平均生物负载*2,如此用最高批次。

本次试验采用总平均初始污染菌20〔cfu/cm2〕确定验证剂量。

查ISO11137:

2006表格得出对应的验证剂量为kGy,该试验剂量下的无菌保证水平SAL为10-2。

再按要求对100个单位产品采用kGy±10%的验证剂量进展辐射处理,再经无菌检查。

根据以上说明,验证剂量为kGy±10%,对100个样品进展辐照,剂量为~kGy。

从批抽取100个样品,在辐照科技某某公司辐照。

所照剂量用该公司放置的剂量计测定,保证所测剂量落在规定剂量的±10%之。

同时,再抽取10个样品,做最大耐受剂量确实定,最大辐照剂量采用35.0kGy,对辐照完样品进展理化与生物性能检测。

5.2产品无菌检测

5.2.3.5.1供试品处理

取1cm×3cm接种于培养基。

5.2.3.5.2无菌检验培养温度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培养。

改良马丁培养基,置23~28℃培养。

5.2.3.5.3培养、观察

分别置规定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4天。

培养期间应逐日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

结果见表2。

表2 无菌试验检验结果

批号

数量

培养基

温度〔℃〕

培养天数

阳性数

100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30

14

0

改良马丁培养基

23

14

0

结论:

经测试,试验产品为无菌产品,即100个样品经验证剂量辐照后的无菌检查均为阴性。

最大耐受剂量样品检测

经检测,经35kGy辐照过的10个样品其理化与生物性能均符合要求,因此该产品的最大耐受剂量确定为35.0kGy。

5.2.3.7结论

剂量验证实验结果符合ISO11137中规定的合格标准。

这明确,在本研究条件下,kGy可确定为常规灭菌最低剂量,此剂量提供的灭菌保证水平为SAL=10-6。

依据ISO11137:

2006标准,为了确保作为10-6SAL的灭菌剂量持续有效,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进展验证剂量审核,通常每3个月进展一次。

5.2.4辐射灭菌加工确认

灭菌剂量18.7~35.0kGy的条件下,通过对该产品辐射灭菌过程的有效性进展确认,确定辐射灭菌过程运行参数,保证产品的灭菌质量。

产品装载模式确实认

包装箱尺寸:

cm×cm×cm

每个包装箱产品的数量:

包装:

复合袋

中包装材料:

纸盒。

外包装材料:

双瓦楞纸板。

5.产品装载模式图与剂量计放置图

 

产品装载模式图

 

图二、剂量计放置图

参照安装鉴定吊箱中的剂量分布,将该产品在1号装置运行参数确定每工位停留时间为20分00秒。

5.2.实验数据

一、产品在吊箱中吸收剂量的分布〔1〕

测量结果:

No.

1-1

1-2

1-3

1-4

1-5

1-6

D〔kGy〕

No.

2-1

2-2

2-3

2-4

2-5

2-6

D〔kGy〕

No.

3-1

3-2

3-3

3-4

3-5

3-6

D〔kGy〕

注:

1.No.表示剂量计编号,D表示剂量计吸收剂量。

结论:

辐照吊箱中最大吸收剂量Dmax=kGy,最小吸收剂量Dmin=18.9kGy,不均匀U=Dmax/Dmin=1.328。

最小吸收剂量与常规监测点处的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r=Dmin/Ds=0.778,最大吸收剂量与常规监测点处的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R=Dmax/Ds=1.033。

二、产品在吊箱中吸收剂量的分布〔2〕

测量结果:

No.

1-1

1-2

1-3

1-4

1-5

1-6

D〔kGy〕

19.9

21.5

23.2

24.5

No.

2-1

2-2

2-3

2-4

2-5

2-6

D〔kGy〕

20.3

22.7

23.1

No.

3-1

3-2

3-3

3-4

3-5

3-6

D〔kGy〕

24.8

21.9

20.8

22.8

24.2

注:

1.No.表示剂量计编号,D表示剂量计吸收剂量。

结论:

辐照吊箱中最大吸收剂量Dmax=25.1kGy,最小吸收剂量Dmin=18.9kGy,不均匀U=Dmax/Dmin=1.328。

最小吸收剂量与常规监测点处的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r=Dmin/Ds=0.771,最大吸收剂量与常规监测点处的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R=Dmax/Ds=1.024。

5.3灭菌效果确认

5.3.1灭菌后产品无菌确认

当产品委托辐照灭菌完成后,测试灭菌后的产品,确认达到标准要求。

测试步骤:

对最终灭菌出来的产品取样进展无菌测试,检测周期14天。

测试结果如下:

项目

确认标准

确认结果

无菌

应无菌

5.3.2灭菌后包材效果确认

项目

确认标准

确认结果

外观性能

无皱褶/裂缝、纤维脱落〔〕

封口质量

密封,易于拆封

包装完整性

完好,无破损

结论

辐照机构、辐照剂量、辐照加工确定程序符合ISO11137:

2006的要求,通过确认,该辐照加工方式可用于产品大规模日常辐照。

通过生物负载监测、剂量审核来确定灭菌剂量的持续有效,通过辐照条件的保持来确认辐照加工的持续有效。

建立灭菌剂量后每3个月抽取代表产品进展生物负载监测,实验依照中华人民国药典2010版附录XI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ISO11737-1:

2006进展,批平均生物负载应小于当初建立灭菌剂量时的生物负载值。

建立灭菌剂量后每3个月抽取代表产品进展剂量审核,剂量审核按照ISO11137-2:

2006要求需完成生物负载实验、剂量实验与无菌实验。

剂量审核成功灭菌剂量持续有效。

检查辐照条件,当辐照条件发生变化时,根据影响的结果进展剂量分布实验或再确认或更换辐照机构。

8再确认

〔1〕当辐照机构发生变化时,需进展辐照机构确认、辐照加工确认。

〔2〕当代表产品发生变化、剂量审核失败导致重新建立灭菌剂量时,需进展辐照剂量确认。

〔3〕当辐照条件发生变化时,需进展辐照加工确认。

9文件保存

本报告所有资料保存于质量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